1 买文具
课时目标导航
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47~48页内容)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经常去文具店买东西吗?
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课件PPT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从中你找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计算器每个22元,铅笔盒每个18元,圆珠笔每支4元,钢笔每盒24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汇报:
(1)买4支圆珠笔多少元?
(2)钢笔每支多少元?
(3)买3个计算器多少元?
(4)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47页内容。
(1)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汇报:求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可以用3个计算器的钱加1支钢笔的钱。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
(2)提问:怎样列成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22×3+24÷4。
总结:这个算式里含有加、乘、除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法。
22×3+24÷4
=66+6
=72(元)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提问:后两道题有小括号,应该怎么办?
回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内容。
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吗?小组讨论、交流。
提问:只使用小括号能行吗?怎么办?
提示:请中括号“[ ]”来帮忙。
9÷[3×(5-2)]
=9÷[3×3]
=9÷9
=1
小结:当我们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如果只有小括号不行,那我们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6题。
第2题:270÷3-140÷2=20(千米)
第3题:722 575 1932 154 68 158
第4题:72 234 72 26
第5题:(1)(答案不唯一)6×3+2+4=24 2×6+3×4=24 第6题:16 192 18 50
四、课堂小结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买 文 具
22×3+24÷4 9÷[3×(5-2)]
略
(2)
=66+6 =9÷[3×3]
=72(元) =9÷9
=1
从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地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例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过,却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已了然于胸了)。因此本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计算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心理。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分析:“刘叔叔带700元钱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根据减法的意义可
知,共花了700-60=640(元)。根据除法的意义,每袋化肥的价钱是[(700-60)÷16]元。
解答:(700-60)÷16
=640÷16
=40(元)
答:每袋化肥的价钱是40元。
四则混合运算口诀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