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2020-04-09 来源:步旅网
第3期 2011年6月 篮法论 Zheng Fa Lun Cong No.3 Jun.10,2011 【文章编号】1002----6274(201 1)03__019一)7 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卞相珊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100088) 【内容摘要】自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之后,低碳经济很快风靡全球。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纷纷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但是低碳经济究竟是何物?如何对其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风口浪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 的必然选择;又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新型工业国家的重要战略契机。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全球变暖【中图分类号】DF468 国际气候谈判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英国2003年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 技素质,简而言之,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基础上整体竞 能源的未来:构筑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 争力的较量。 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中率先提出的。但是目 实际上,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高碳经济” 前全球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发展模式而言的。所谓“高碳经济”是指人类自工业 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 革命之后,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无限制的使用化石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 燃料,使得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幅度提高,从 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 而导致全球变暖的经济模式。综上所述,“低碳”可 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 以界定为:根据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 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 产生活方式乃至历史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科技素质等 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 前提力求节能减排,以低能耗、低污染等减少温室气 型。”通俗而言,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 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而承担保护人类环 2 污染为特征的,以实现较高的碳生产率、较高的经济 境之责任的生产、生活模式。l发展水平和质量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是使 一、低碳经济的缘起——全球变暖及国际气候谈 人类社会的发展彻底地与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 判的推动 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模式脱钩,以减缓气候变化,促 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 (一)气候变化的现实压力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 款,“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 代的革命浪潮。l1 事实上,“低碳经济”本身就不是 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 一个确切的词藻,倘若确立,就必须制定量化的“低 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政府问气候变化专 碳”标准。即便暂时搁置“低碳经济”本身概念的模 门委员会(IPCC) 关于气候变化定义是指气候状态 糊性不谈,“低碳”标准的制定和实行也并非易事,这 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其特征的平均值和/或 是因为它涉及世界各国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经济 变率的变化予以判别(如利用统计检验),气候变化 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历史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科 具有一段延伸期,通常为几十年或更长时间。这种 作者简介:卞相珊(1984一),男,山东博兴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国际环境法学。 20 政法论丛 2011生 变化既包括自然变化,也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 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各缔约方应当在公 IPCC 2007年的第四次报告②认为,气候系统变 平的基础上,并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 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升 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 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 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 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的明显趋势。 影响。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 气候变暖对于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根 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缔约方 据IPCC的报告,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对 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公约》的通过对于国际社 变暖敏感的苔原、北方森林和山区;降雨减少的地中 会意义重大,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 海类型的生态系统;降雨减少的热带雨林);海岸带 碑。但是由于《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 (受到多重压力的红树林和盐沼);海洋(受到多重压 具体的减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国际社会继续 力的珊瑚礁;对变暖敏感的海冰生物群落);面临可 的努力。 用水减少的低纬度地区的农业;地势低洼的沿海系 2.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性一步—— 统,由于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和极端天气事件加大 《京都议定书》 的风险。 具体到中国所在的亚洲,根据IPCC的报 《京都议定书》(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 告,到21世纪5O年代,预估在中亚、南亚、东亚和东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 南亚地区,特别是在大的江河流域可用淡水会减少。 条款,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 由于来自海洋的洪水以及在某些大三角洲地区来自 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它为各国的二氧 河流的洪水增加,在海岸带地区,特别是在南亚、东 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2012年间,全 亚和东南亚入口众多的大三角洲地区将会面临最大 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 的风险。预估气候变化会加重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 排放量平均要低5.2%。并为附件一缔约方(主要是 压力,这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有关。 发达国家)确定了有差别的减排指标,其中欧盟减排 由于预估的水分循环变化,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因 8%,美国减排7%,日本和加拿大减排6%。《京都议 腹泻疾病主要与洪涝和干旱相关,预计地区发病率和 定书》是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了量化指标的国际 死亡率会上升。 法律文件,是对《公约》的重要补充。同时,《京都议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定书》还确定了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 1.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联 和排放贸易(ET),目的在于使得发达国家可以通过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些机制在本国以外取得减排的抵消额,从而以较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 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缓解其国内减排压力。《京都议 约》)是1992年5月22 Et联合国政府问谈判委员会 定书》是人类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 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 的特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 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地球 量限制,并首次规定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时问表。它使 首脑会议)上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 得《公约》的原则和目标得以具体体现,是实现《公 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约》长远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 3.首次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应对气候变 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 化——德里宣言 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确定了 2002年1O月,《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 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 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抑制气候 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 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这表明减少温 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 室气体的排放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各缔约国今后履 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 约的重要任务。“宣言”重申了《京都议定书》的要 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公约》还确定 求,敦促工业化国家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温室气体 第3期 卞相珊: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21 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德里宣 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 言》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重大共识,对未 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 来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 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 4.明确气候变化谈判的具体要求一一《巴厘路 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 线图》 2007年12月3日~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 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暨 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 《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缔约: 第3次会 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制 定了“巴厘路线图”(Bali Roadmap)。《巴厘路线图》 确定了《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双轨谈判的进程, 一是在《京都议定书》下的谈判,制定出发达国家 2012年后量化的减排指标;另一个是在《公约》下的 谈判,要求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要承担量 化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 支持下,采取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国内减排行动。其总 的方向是强调加强国际长期合作,提升履行气候公约 的行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 现气候公约制定的目标。 《巴厘路线图》要求加强国际合作执行气候变化 适应行动,包括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帮助发 展中国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发展中国家 提供技术和资金,灾害和风险分析、管理,以及减灾行 动等。要求加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 的技术研发和转让,包括消除技术转让的障碍、建立 有效的技术研发和转让机制,加强技术推广应用的途 径、合作研发新的技术等。要求为减排温室气体、适 应气候变化即技术转让提供资金和融资。要求发达 国家提供充足的、可预测的、可持续的新的和额外的 资金资源,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 动。《巴厘路线图》为下一步气候变化谈判设定了原 则内容和时间表,要求气候谈判应在2009年的哥本 哈根会议上取得成果。2008年和2009年的谈判将 把原则内容转化为具体法律术语。但实际上,由于谈 判将涉及各国的实质利益,谈判过程异常复杂、艰苦 和曲折,无论如何,还是应该肯定《巴厘路线图》为 《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指明了方向。 5.成员国期望值最大的会议——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 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 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 次机会”的会议。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分歧,会议最后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 并没有约束力,具体减排目标成为空谈。协议中的发 达国家援助的资金数目与他们此前要求的4000亿美 元相距甚远。 6.努力使《哥本哈根协议》生效的会议——坎昆 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 第6次《京都议定书》成员国大会于11月29日~12 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过去十几年,联合国气 候大会的谈判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只不过,2009年 吵得人仰马翻的哥本哈根会议使得这种专业的谈判 被公众所熟知: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协议,2012年是 发达国家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第一承诺期的收尾 之年;而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需要减排多少,发展中 国家要不要被规定减排目标,都必须在2012年之前 有个说法。所以,哥本哈根会议曾被认为是最关键的 一轮谈判。但是遗憾的是,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 国际社会又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2010年的坎昆会议 上。 (1)坎昆会议谈判的关键问题 2010年坎昆会议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 方面的内容: 第一,如何使《哥本哈根协议》法律化。哥本哈 根大会后,联合国成立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 都议定书》工作组,182个国家开始实质性协商。今 年5月首轮协商在德国波恩启动,各方对工作组主席 提出的“谈判案文”意见不一。“案文”加入了《哥本 哈根协议》,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严厉批评。至于在 《哥本哈根协议》法律化方面,美国以尚未立法而告 吹。第二,确立各国减排目标。会议重申了2012年 之后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强调“及时确保第一 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主张发达 22 政法论丛 2011正 国家在2012年底“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仍应继续 展的矛盾错综复杂以及少数发达国家故意阻碍甚至 承担温室气体量化减排义务。第三,协商发达国家转 反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 让新技术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风能、太阳能等绿 原因,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将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 色能源投入了大量资金,且卓有成效。但是他们不愿 只有遵循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发挥 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各种新技术,企图占领低碳经济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作用,国际社会才能携 制高点。事实上,这也是发达国家阻遏新兴经济体继 手建设人类低碳的未来。 续发展的手段之一。第四,协商如何保障发达国家的 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在步人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 资金援助。坎昆会议的重要议题是,减排资金谁来 出、出给谁以及谁来管这个资金。对于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而言,消除贫困和保持经济增长仍是当前第一需 要,是解决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的基础,是 一项长期性要求。l2 会议认为,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 家最重要的优先事务,发达国家须根据其“历史责 任”带头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及能 力建设支持。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 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上,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但 是,各个国家双边的合作一直在进行。 (2)坎昆会议的成果 从最终达成的《坎昆协议》来看,前述谈判的关 键问题,包括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是多 少,发展中国家如何自主减排,发达国家如何拿出真 金白银资助发展中国家等等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答 案。但是会议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延续了《公 约》、《议定书》框架,维护了“双轨制”谈判机制和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促进人类共同应对气 候变化。尽可能保证附件I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 第二承诺期和第一承诺期的衔接,认识到WCC提出 的25—40%的中期减排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坎昆 会议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坚持发展的需求,在解决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 财政援助的资金来源上向前迈进了一步,设立了“绿 色气候基金”,落实发达国家300亿美元快速启动气 候融资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短期需求,并在2020年 之前募集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贫穷国家发展低碳 经济,保护热带雨林,共享洁净能源新技术等。 (3)对坎昆会议的思考 联合国在坎昆会议期间发布的研究结果强调:为 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以内,避免人类气候灾难,需 要削减近60%的排放。目前实现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的前提是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援助承诺、率先做出减排 行动。由于各国国情和利益不同,气候变化和经济发 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理应成为发 达国家的政治意愿,而不是作为交换条件或者是获利 工具。发达国家尤其应该打破技术转让和绿色经济 的壁垒,在坎昆气候谈判协议中落实《哥本哈根协 议》的承诺,使资金技术的援助和转让更加畅通。 双边合作与我们利用本国资源自主地减缓行动,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跟很多国家有双边的 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这些合作是双方互惠互利的,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公约、议定书里所讲的 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是指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责 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互惠互 利的双边合作和发达国家在公约下的资金和技术转 让义务,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④。按照气候变化国 际公约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资金技 术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取控制 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国是在没有得到发达国家 的资金、技术支持情况下,利用本国的资源,自主、自 愿的进行减排,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重 视,也是我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期待坎昆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因为人类的 安全和发展不允许无休止的扯皮和拖延,特别是中国 作为正处于高速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对于GDP的碳 排放单位量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面对较为严峻的考 验,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中国一方 面坚持自主自愿减排“不动摇”,一方面扎根于团结 发展中国家,提出“四点建议”、多方斡旋、从容开展 “维权”斗争,发挥了建设性的引领作用。是否主导 提议《京都议定书》的成员国各方坚持“共同但有区 别的责任”原则,只有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人类才能 有效应对、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等原则,对于中国经 济发展,各地方政府,各行业、中国企业等的经济发 展的障碍和困难的减轻,特别是中国在通过国际气 候变化的政治活动中逐步倡导减排立法等国际平台 第3期 卞相珊:ZLI ̄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23 定位,坎昆会议,无疑是很关键的时刻。 进步显著,能效以每年约1—2%的速度提高。但近 总的来说,坎昆会议守住了“既有共识”与“谈判 年来重化工业和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 底线”,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 化抵消或减缓了GDP能耗强度的下降趋势。我国可 定书》、“巴厘路线图”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 再生能源、核能发展迅速,2006~2009年增长50%, 则。会议重申了2012年之后的《议定书》 “第二承诺 2009年新增装机中水电和风电占32%。但相当长的 期”,强调“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 时期仍不能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煤炭等化石能源仍会 不会出现空当”,主张发达国家在2012年年底“第一 继续增长。因此,发展以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承诺期”到期之后,仍应继续承担温室气t本量化减排 义务。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统筹经 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的根本性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潮流。英国提出 “低碳经济”概念,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理念,美 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路径”。为什么发达国 家纷纷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呢?目前对于这一问题 的回答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 济是“低碳阴谋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发达国家认 识到自己应负的历史责任,为防止地球进一步变暖率 先实施节能减排。前一种观点的代表学:耆是中国经 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他认为所谓人类二氧化碳排放导 致全球变暖本身就是一个谎言,气候谈判在保卫人类 地球家园的背后也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发达国家 想要通过先进的低碳技术,将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 中国家远远的甩在后面。[4坤 事实上,更为实际的答 案应该是:低碳经济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个新的竞争 策略。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 的中国只能是跟上此种步伐,并借此机会,转变国内 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只有这 样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解决能源、资源和环 境问题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在应 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方面,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严 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中国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 效率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 GDP较快增长,能源消费和C02排放总量仍呈较快 上升趋势。从1990~2009年,中国单位GDP的CO2 强度下降55%,为世界罕见。但同期GDP增长6.6 倍,C02排放总量也增长3.0倍。中国能源领域技术 要内容的低碳经济是解决中国现阶段经济、资源、环 境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 J (三)发展低碳经济会给中国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的新的竞争战略, 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同样的。减排温室气体带来成本 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有利于培养出独特 的国家竞争优势。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用联 合国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下的CDM机制,可以获得发 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和资金,这是发展传统经济所不具 备的优势。中国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获得新的国家 竞争优势。『5]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实现低碳经济的 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传统 能源的能耗;二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其核心是能 源政策创新和能源技术创新。换句话说,发展低碳经 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要实现 化石燃料的低碳化处理,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 源;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管制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从而使其排放量降低到地球可以承受的程 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 (一)大幅度降低GDP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化,实 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提出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到2020年 比2005年下降4O~45%的自主减排目标,统筹考虑 了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符合我国发 展阶段特征,体现了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原则。“十二五”期间投入要大于“十一五”, 据麦肯锡测算,需要额外成本的减排技术,“十一五” 约20%,“十二五”将达40%,附加投资也需从“十一 五”1.5万亿元上升到1.9~3.4万亿元。世界大多 数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GDP能源强度大都呈上 升趋势。日本1960~1974年,上升23%;韩国1971 政法论丛 2011点 ~1997年,上升45%;我国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 键对策。 (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兴产业 目标体现了我国的决心和成效。我国当前GDP的 CO2强度约为发达国家的5倍,降低GDP碳强度既 有较大潜力,又面临艰巨任务。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对低碳技术需求 强劲,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主要包 我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需要完善 括:节能和能效技术,如超低能耗建筑、新能源与电动 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届时非化石能源供应量 汽车、余热利用、清洁煤利用技术等;新能源技术,如: 约合7亿tce,约为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率需 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生物燃料、先进核能、氢能技术 10%以上,届时核电装机需超过7000万千瓦,水电3 亿千瓦,风电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燃料 都需要较大发展。到2020年实现GDP的二氧化碳 强度下降45%,相应能源强度下降40%,需要做出巨 大努力。但另一方面,如果2010—2020年GDP年均 增长率为8%,则2020年能源需求量就将达到50亿 tce,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00亿吨左右。突破国内 资源环境制约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也需进 一步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使GDP的二氧 化碳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得更好。 (二)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 模式,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 产业体系包括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等。也就是说首先要提高能效,节能降 耗,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发挥技术节能的主导性 作用,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其次要发展传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促进 结构节能。再次要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大力发展可 再生资源。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2020年GDP碳强 度下降40—5 0.%目标贡献率可达20%左右。中近期 以较大幅度降低GDP的碳强度为目标,提高碳排放 的产出效益,长期控制CO2排放总量,实现经济增长 与CO2排放脱钩。另外,需要关注社会公众有效参 与和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因为这是向低碳经济转型 的社会基础,是对低碳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2/3在建筑交通等消 费领域,减排对策主要是降低消费排放;我国70%排 放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出口产品隐含的碳排放占全国 总排放的1/4以上,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控和引导 发展排放、控制和减少转移排放则是我国现阶段的关 等;C02捕集和封存技术(CCS)等。根据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UNEP)估计,全球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 放减半目标,2005~2050年低碳技术领域的投资将 是基准情景的10倍,平均每年达1.2万亿美元。 四、结语 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的全球 化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威胁到整个人类系统的 稳定。气候变化乃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一方 面,应对气候变化以保护地球这一全人类共有家园, 各国义不容辞、责元旁贷、难分你我,唯有精诚团结、 多边协商、通力合作;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所面临 的第一要务仍然是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然而经济 发展初期又离不开持续较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发 达国家制定的“低碳”标准,无疑限制了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发展。为了人类生存的共同家园,为了全球的 环保事业,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 和技术支持,帮助其摆脱高耗能和高碳排放的经济发 展模式,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各国的合法权益,发达国 家也应继续率先承担强制性量化减排义务。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一方面迫切需要 引进先进的低碳创新技术、能源资金,另一方面需要 “减排目标”承诺适宜以经济增长为主要任务的国家 战略目标,中国是否在明年南非气候变化会议以及未 来国际碳政治经济秩序塑造中争取话语权,特别是在 未来碳关税及发达国家对本国新能源所得税的优惠 与补贴等引来潜在经济和贸易保护给我国经济增长 带来直接影响和风险,我国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碳 税、经济增长和减排目标承诺等议题上需要深入研 究,并迅速做出应对策略。 第3期 卞相珊: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注释: ①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英文: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组织,在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成立,专门研究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 变迁。该会会员限于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环境署之会员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本身并不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会对气候或其相关现 象进行监察。其主要工作是发表与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的专题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要根据成员互相审查对方 报告及已发表的科学文献来撰写评核。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一“气候变化2007”》的第四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它汇集并综合了迄 今与政策相关的涉及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信息,以飨决策者和其他专业人士。本报告旨在协助各国政府以及其它公共和私营部门 的决策者制定并实施适当的策略,以应对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威胁。《综合报告>的内容包括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的报告所包 含的信息,即第一工作组的报告“自然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的报告“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的报告“减缓气候变化”。《综合报 告》还借鉴了IPCC的其它报告,特别是最近出版的IPCC特别报告。有一个撰写组致力于《综合报告》的编写工作,该组的成员来是IPCC主席 领导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各工作组报告的作者。《综合:}艮告》论述了一系列与政策相关的广泛问题,其结构围绕IPCC全会同意的6个主题,并 对交叉性问题给予了审慎的关注。 ③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 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O年度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http://www.china.con.cn/zhibo/2010—11/ 23/content 2l379o72.htm>. 参考文献: [1] 何建坤.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2] 林灿铃.论“低碳”[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6. [3]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一“气候变化2007”[EB/OL].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 port/ar4/syr/ar4一syr_cn.pdf。 [4]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5]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Restructuring from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Bian Xiang—shan . (The International 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 【Abstract】The low—carbon economy quickly swept the globe since the British pioneered the“low—carbon econo— my”in 2003.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proposed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But what ex— actly is“low—carbon economy”?How to define“low—carbon economy”?These are urgent problems.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China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usp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 to respond the climate change and perform its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but also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onsturct the new in— dustrial country.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globM wamring;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责任编辑:黄春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