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教学设计(共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吟诵教学设计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春晓》吟诵教学设计篇1
《春晓》教学设计 一、汉字揭题
1、看图说季节: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春天)板书:春 2、教学春字:
1)春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就像一幅画一样。你看得出画的是什么吗?(指名说)
2)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春”就是春天阳光变暖,草木开始生长的意思。左边的“ ”表示草木接受阳光的照射开始生长;右边的“ ”表示草木的种子钻出地面往上长的样子。
1
3、看春天是多么美丽呀!尤其是在清晨的时候,当你从美梦中醒来,耳边传来一声声鸟儿婉转的啼叫声;推开窗,吹来一阵阵清新醉人的空气,无比舒适;眼帘中印入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 “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二、诵读古诗
1)、哪位小朋友会念这首诗?指名读,奖励。2).自读3).指名读
2)、下面老师说诗句的意思,你们念相对应的诗句!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春眠不觉晓) “眠”的意思是(睡觉),晓呢?这里是天亮的意思。
到处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处处闻啼鸟)
“闻”是什么意思?(听见)这里的闻和鼻子没有半点关系哦! 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夜来风雨声)
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花落知多少) 三、吟诵古诗
让我们一边想象美丽的画面,一边朗读一遍这首诗吧!小
2
朋友们真能干!还没上小学就把一年级要学的诗念得那么流利了!在中国古代,人们读诗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吟诵的。(板书:吟诵)有点像唱歌,但和唱歌又不一样,想听听 吗?
1)欣赏吟诵(朱思凝吉他伴奏版)
2)一句一句跟着吟诵,师做手势。(PPT播放诗句) 3)为什么有的要把字音拖长,有的很短?因为有的是“平”声、有的是“仄”声,还有的是“入”声,小朋友们听得云里雾里了吧!这等我们再长大一些学习。 4)跟着老师和录音一起来吟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最后一起来!
5)诗人在窗前,听着声声鸟鸣,看着满地的落花,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春眠不觉„„ 小朋友齐吟诵。 四、猜字游戏
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看一个汉字短片,要求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记里面出现的汉字,看完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好吗?
1、小朋友静静地看短片。
2、猜汉字(师出示事先写好的象形字,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上。)
第一组:草、花、木、竹
3
第二组:鸟、马、象、羊、鹿、虎、犬(动物) 第三组:门、舍 重点讲:
看“鸟”字,就藏在这首诗里。他和什么很像。(处处闻啼鸟的”鸟”)这个字就像一只鸟侧面站立的样子:上面是鸟头,有眼睛;中间的四画是向右横斜的,上面一画是鸟颈部的羽毛,二三画是鸟的翅膀,最后一画是鸟的尾巴;最下面的则是鸟的脚。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玩了猜字游戏,了解了古代的许多象形文字。前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吟诵了一首诗《春晓》,感受了吟诵的韵味。网络上这样吟诵的古诗词有很多,让你的爸爸妈妈从电脑上下载就行,你只要跟着吟诵就行了。而且吟诵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记忆更深,你现在学会的,到你年纪很大了也不会忘记! 五、齐诵《春晓》
春晓 唐 孟浩然 吟诵
春眠不觉晓, 平 处处闻啼鸟。
仄 夜来风雨声, 入 花落知多少?
《诗经采薇》吟诵教学设计篇2
4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民主西路小学 邹洪涛
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诗经》,)大声呼唤它!
2.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课件演示)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品味《采薇》中一个经典名句,请同学们打开书……(课件出示教材) 二、读准诗歌,把握基调。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指名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 3.结合注释初步理解。
4.引入课外学习资料。(课件演示)[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5.指名个别再读。
5
6.同学们,读了这许多遍,你有没有发现诗中这两句有什么 特点呀?
7.检测问:“昔”指何时?“往”去何方?“我”指谁?“今”又指何时?“来”去何方?
8、哪一句是这位远征战士的回忆?(课件出示) 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一)吟诵品析
1.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想象画面。
2.出示《清平乐村居》,诵读,想象画面。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士兵呢?——征战沙场!他愿意吗?
3.大丈夫仗剑远行志在四方,他真的不去征战沙场吗?出示课件。(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玁狁(xiǎnyǔn)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侵扰我国北方边境。)
4.在“不得不去”面前,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士兵出征前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父母、兄弟、子女、妻子、亲朋好友、门前的那棵柳树……)
5.出示《长相思》体会战士在外征战的情感。我想,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一词可以形容的心情了——“依依不舍”。 6.(课件出示诗句)指导读出味!我们的古诗文不仅仅有文字的意思,更有声音的意义。尝试练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吟诵的时候将“依依——”声音延长,才能更好
6
地感受到与亲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文化探寻
1.其实,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说法,哪位同学能借用诗句来印证一下?(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2.学生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送别诗文写到“柳” 3.是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自己的意象系统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含义,比如:流水——一定会和时光流逝有关;浮云——基本与游子有关……这些意象都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经典。折柳相送的意向典故源自于《诗经》,“柳”“留”同音,有挽留之意;还有一层意思,柳树好种易活,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折柳相送之中有对亲人朋友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像柳树一样快速适应环境。 四、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就这样,这个士兵带着对家园的思念,带着对亲人的眷恋,踏上了漫漫征程。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三五年,亦或许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征夫回来了!(课件出示后句诗,齐读)
2.“雨雪霏霏”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位归来的征夫却——(课件出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一位凯旋的战士回归故里怎能如此凄惨?如此悲凉?这样一位战士凯旋而归,照理说应该有些什么?吟诵《木兰辞
7
(节选)》感受战士凯旋而归的心情。
5.出示《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吟诵感知战争的悲壮凄凉。
6.出示《十五从军征》,吟诵感知战争带来的苦难。 7.凯旋而归的这位征夫呀,没有了丝毫的喜悦;侥幸活下来的征夫呀,没有了半点庆幸!为什么?为什么?征夫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抚今追昔,仰天长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为何雨雪菲菲?
8.可是仰天长叹,谁又能听得见呢?还不是只有那——雨雪霏霏!
填空练习:昔日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9.哀兮!悲兮!这“雨雪!霏霏——”中“雪”是入声字,要做到短促急收藏,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之感!“霏霏——”延长,不正是这位回乡征人内心凄苦的真实写照吗?
10.出示《采薇》,教师吟诵整首诗。 11.集体练习吟诵全诗。 板书设计: 诗经 采薇(节选) 昔 往 杨柳依依——不舍
战争之祸 今 来 雨雪霏霏——悲凉
8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篇3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本诗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格律]
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但是邻联失粘。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
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
10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11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教学目标】
1、 通过吟诵,读准字音,尤其是翘舌音、后鼻韵”生”。掌握诗歌节奏。
2、 通过教师讲述,了解诗人生平。
3、 通过吟诵和教师讲述,了解女诗人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
4、 学习吟诵规则:韵字拉长。更通过韵字吟诵体会豪气万丈的襟怀。 【教学重点】 一、介绍诗人引入: 1、 出示李清照肖像画 师讲述:
孩子们,看看这位婷婷玉立的美女,她不是一般的画,她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李清照的画像。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世家,家庭环境很好。她从小饱读诗书,在文学上展示了极高的才华。她的丈夫赵明程不服气,有一天拿了自己的诗歌夹带上一首李清照的诗歌,请朋友们评判。朋友们选来选去,觉得只有一首最好。赵明程一看,老天,这首就是我夫人的呀!从此以后,再也不跟李清照比诗歌了。
12
李清照生活的宋朝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人为了长期掠夺和占有财富,骑兵一路南下,抓走了宋朝的两位皇帝。他们在北方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清照也和很多人一样逃难到了南方。因为忧国忧民,也因为身体一直不大好,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受尽了各种人生的磨难。当她跟随逃难的人群来到乌江边上的时候,看到跟老百姓一样逃跑的南宋将士,非常生气,当时就吟诵了一首诗,在难民中广为传唱。将士们听到了,都深感羞愧,重新鼓起勇气,和骁勇的金国军队作战。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塞下曲》
二、听录音,正音、掌握诗歌节奏 1、播放诗歌吟诵录音 第一遍:指着字,静静地听 第二遍:指着字,轻轻地吟诵
第三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读出声音的长短高低来。
第四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打手势,哼唱 第五遍:打着手势,大声吟诵 2、 同桌相互吟诵,或者一起吟诵 3、 展示一两组
三、学习第三把金钥匙:韵字拉长
1、 孩子们看看这些吟诵符号,所有的平声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最长?
13
2、 吟诵起来试试。
3、 是呀,这首诗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拖得最长。我们再一起跟着录音吟 诵一下试试?
4、 其实,我们吟诵过的所有诗歌,押韵的字都是拉得最长的,有的甚至到了这行诗的一半 时间长,不信,我们回忆几首试试。 (随机出示几首学过的诗歌吟诵)
5、 韵字拉长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三把金钥匙。因为押韵的字,是这首诗歌的主旋律,押
什么韵,就是作者最主要在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呢。我们还走进李清照的诗歌《夏日绝句》里去看看。 四、学习诗歌
1、学习诗歌第一、二句:
1)谁来吟诵一下第一、二句?其他孩子思考一下,你觉得他吟诵得好吗?为什么? 2)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评价: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14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
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3)拉长的韵字“雄”字,铿锵有力,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的坚决、勇敢与豪气万丈! 2、学习三、四句:
1)三四行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解决项羽的故事)
2)谁来吟诵一下这一行呢?听的孩子们告诉大家,你从他的吟诵中感受到了什么? 3)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15
4)师补充:
从拉得最长的“东”字,我们仿佛能看到有骨气的项羽,宁死不屈,自刎江东的画面,这是一个虽败、虽死犹荣的大英雄。
4、 这就是押韵的妙处。孩子们,这个韵在古代传下来的韵书——《平水韵》里叫做一东韵, 是个宽洪韵,一般是用来颂扬、赞美的。
5、 我们一起再来复习吟诵一下学过不久的一首诗——《塞下曲》,它也押一东韵。
6、 这首诗歌颂的什么呢?(李广将军的神力) 五、拓展:
1、很有趣的是,在古代,每一个四岁以上的儿童都知道这部韵书呢?他们把韵书能背得溜溜熟。因为他们有一部旋律非常优美的蒙学书籍,专门介绍各个韵部的。老师给大家放一段。
2、放《声律启蒙》一东韵的录音 3、这一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4、总结:今天,我们新学了一首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诗歌《塞下曲》,还知道了楚王项羽的故事,旋律优美的一东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回家吟诵《夏日绝句》给爸爸妈妈听。
16
《塞下曲》吟诵教学设计201605(聂枫)篇4
吟诵教学法之古诗教学 塞下曲 湖南鼎城聂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把握将军的形象。
3、通过吟诵,字义与音义结合,与意象系统结合,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歌涵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书写练习、口头组词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吟诵,达到背诵古诗的目的; 3、通过对古诗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诵读、吟诵古诗,积累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诗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7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把握将军的形象。
教学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能吟诵和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立了丰功伟绩。今天,聂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就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这节课,我们就可以从唐代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来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教师随机板书《塞下曲》)不过在学习古诗之前,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古诗用过怎样的学习方法?(生:查字典、看图、查资料)今天聂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学习古诗的四步法,好不好?(指名读一读) 1、学古诗,知作者;2、解题意,会质疑; 3、抓字眼,明诗意;4、多吟诵,悟诗情。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学古诗,知作者。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塞下曲》的作者——卢纶。 卢纶(739- 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
18
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他从军多年,所作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2、解题意,会质疑。
师:我们认识了作者,还要了解这首诗的体裁。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一般使用和汉乐府一样的题目,表达的内容也和汉乐府类似。这样的诗,因为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所以叫做旧题),属《横吹曲辞》,即从西域和北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多用于军旅征伐和田猎、出巡。由此可见,《塞下曲》是指古代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卢纶的《塞下曲》一共六首,今天学习的是第二首。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注意读出节奏。然后指名读一读,做出评价(主要把字音读准)。
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后,出示本首古诗的生字,并熟悉多音字。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抓字眼,明诗意。(小组汇报、同学互动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凝练,每一个字都会有涵义,这首《塞下曲》总共20个字,具体写了飞将
19
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6人1小组,用“抓字眼、明诗意”的方法理解和翻译诗句的意思。(先分组讨论,再出示诗句集体分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第一二句的字眼:林暗、惊、引弓。一二句的意思是:在昏暗的树林里,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野草受惊似的摆动起来。正在夜间巡逻的将军以为是老虎来袭,立即拉弓射箭。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第三四句的字眼:平明、白羽、没、石棱。三四句的意思是:第二天早上去寻找昨晚射出的白羽箭,
那箭竟然深深的嵌进巨石的棱角之中。
2、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你认为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四、指导品读,情感体验。(多吟诵,悟诗情。) 《塞下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我们想表达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和敬佩,就要好好的品读这首诗,对吗? 1、诵读《塞下曲》,读出韵律。 指名读(没有节奏符号的诵读)
师:读诗要读得专心,投入,谁想读一读这首诗? (预设:你读得既正确又响亮,字音很准确!
20
你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你读得很流畅,字字有交代,满分!)
师:孩子们,读古诗,我们不但要读的准确,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课件节奏) 师生合作读。(节奏点拉长)
先跟老师读一遍,然后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然后换过来,学生读第一句,老师读第二句,依此类推!嗯,节奏很鲜明,诗的味道出来了。
齐读。我们把诗句连起来,全班齐读,注意节奏点。(齐读)大家读得真好,声音清亮,韵律十足,诗的味道更浓了。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更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觉。
2、吟诵《塞下曲》,情通古今。 教师示范吟诵。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感受一下,老师读诗的方式与你们有什么不同。(师吟诵)。请睁开眼睛,说说你的感受,可以用上像唱歌、有高低、有长短、有旋律等词语。
(预设:对,你听得很仔细! 你说得很正确! 你很会感受!)
孩子们,老师这种读诗的方法叫做“吟诵”。是古人的一种
21
读诗方法。(板书:吟诵)吟诵的韵律不但可以听得到,还可以触摸得到。大家仔细观察,诗中有颜色的字。(粉色为节奏点红色为韵字蓝色为入声字) 初识平仄规律
a、这里的粉色的字,代表的是平声。仔细看看,它们都标在什么声调的上面?(生答:一声和二声。)对,古人的平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声和二声。声音可稍微拉长。我们可以用画平线的手势,来触摸声音的节奏。跟老师读:惊、军、明、棱。
b、这些红色的字是韵字(风、弓、中),韵字也是平声字,吟诵时是诗句中声音最长的字。
c、这些蓝色的字是入声字。吟诵时声音短促有力。声音一出口,马上就又收回来。“白”“没”“石”。男生跟老师读: “白”“没”“石”;女生: “白”“没”“石”。
d、再听老师完整的吟诵一遍,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让耳朵开始聆听。
e、好,跟着老师,我们一起吟诵,让我们触摸古诗的韵律,细细体会诗中的情感。(带领学生吟诵,逐句教,讲讲节奏点和韵字拖长的含义)
、创设情境,吟诵诗情。
此时此刻大家就是飞将军李广,你来吟诵!男生吟诵!女生吟诵!集体吟诵!听着你们的吟诵,我仿佛看见了勇敢机智、
22
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将军形象。
五、拓展延伸,套调吟诵《塞下曲》第三首。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一共是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十分有名(PPT演示),鼓励学生套调吟诵《塞下曲》(第三首)。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PPT播放)。那么,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些古诗,摘抄下来读一读。 五、板书。 塞下曲
“飞将军”李广 勇敢机智 武艺高强 神勇无比 力大无穷
吟诵揣摩体会感情——古诗《示儿》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
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点:
23
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过程 :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书课题:示儿)
2.提问: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引导学生回答,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24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
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
25
1.读。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2.查。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的不理解的字、词。 3.连。
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
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老师点拨板书:心事、渴望) 4.疑。
①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②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五、再现画面,吟诵玩味
26
1.读。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想。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 ②学生边读边想。
1)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2)先听老师范读,再点名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3.画。
①用简笔画画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②同桌互相谈谈简笔画的创意;
27
③学生自由读,读出画画时的感受;
④看屏幕上老师选出的较好图画,听录音机朗读诗歌;
⑤全班齐读,读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板书:爱国)
4.背。在前面读的基础上试背。
六、练习延伸,落实目标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
中秋节好吗?昨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夕阳斜照在湖面,多美呀!此时此境,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 )。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 )。
28
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畅饮,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诗( ),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我深信: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欢迎到我们家乡玩!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