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有关于学情分析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教学中来。转化成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把好的理念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获得效益。而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教学设计。基于上述理念进行的数学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和经验,而且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学习方式的需求、数学情感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为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是一个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发展能力为标志,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过程。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兴趣“重心”、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合理整合学生的需求,再依据学生需求做好教学设计,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学生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可以根据需求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给与满足和实现的:一类是需要教师给与转化和指导的。这里的“需求”指的都是第一类,包括学生心理、态度、情感、价值观上的需求,具体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对进一步学习技能的需求、学生对和谐学习环境的需求。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这个数量与其它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可以说.本节课旧知识不少,新知识又比较缺乏对学生的刺激性、新鲜感。这就
要求教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引导者的位置上,必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好处,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符号化数学思想的简洁美,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感召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需求。
引入设计.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
师:“数学、数学,研究的问题都和谁有关系?”
生:数。(教师板书:数。)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呢?
师:同样是这个x,为什么有时候可以表示一个数,有时候就表示一些数,甚至任何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因为关系和条件变了,所以表示的数可以不一样,数的范围也不一样。
过程设计,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经验。
师:再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略)
加、减、乘、除的四种运算定律,一边是文字的形式,一边是字母的形式,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师: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们记的住吗?怎么记的?
生:当然用字母表示来记了!
教师故意连续问了几个同学,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
师:你们为什么那么偏爱字母的形式呀9
生:好记、简单、清楚、方便、明白
师:这就是用字母表示的好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个字母,你在哪里见过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课件演示)
生:(兴奋地)扑克牌!ll、12、13。
师:字母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用字母表示的情况呢?
生:求未知数x、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
师:就从大家熟悉的求未知数x看起,l+x=100 l+x<100 l+x,x分别表示几?
生:x表示99,x表示小于99的所有数,x表示任何数。
重点设计,利用学生问题解决的需要。
师:用字母表示数,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师操作:切黄瓜,切一刀,分成几段?两刀呢?三刀呢?
生:切一刀分成两段,两刀三段,三刀四段……
教师操作:快速切黄瓜……
师:切了多少刀?分成了多少段?
生:太快了,没数过来……
师:怎么表示切的刀数和分的段数呢?
生:(恍然大悟,七嘴八舌)用字母表示!
课件演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教师请学生连续接儿歌的下句。
学生边说边算,越来越慢、越来越出错多,自己都笑个不停……
师:如果满池塘都是青蛙,你们什么时候说完呀?
生:(边笑边说)用字母表示!
师:看看儿歌里有哪些数量和数量关系,你们怎样用字母表示?
生:青蛙的只数、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跳下的声音数。
师:这么多的数量你们打算用多少个字母表示?
生:(异口同声)一个就行!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把这首儿歌接下去,你想怎样接?
生: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难点设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师:既然用字母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有这么多优点,那你们想用字母表示的方法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吗?
生:想!
师:这里面可有特殊的要求,你们自己来发现这些特殊的规则是什么,好吗?
学生自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然后和学习伙伴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前.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了了解.还特意和部分学生进行“自由式”聊天.询问他们对于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了解。由于教师对本册教材有通篇的把握.所以在学习小数简算和平面图形求积计算时,就已经有意识地对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复习,给学生创造了自我感受“文字表述和字母表示”的机会.形成了初步的表象。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成性的需求。喜欢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多数学生的共性需求,特别是当这样的问题预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安排了“现场切黄瓜”的情景,学生感到有趣好玩.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而教师呢,故意切得飞快.还能清楚、快速的数出切的刀数和切成的段数吗?教师的“炫耀”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火花——用字母表示。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除了要仔细钻研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外,还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需求、心理需求和已有知识经验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当我们的教学设计一旦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