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措施浅析

2023-06-18 来源:步旅网
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措施浅析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对提升高校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很多弊端。本文从教学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就如何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树立自主性、规划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理念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过分注重结果,追求结果性的优劣判定,甚至把评价结果与工资、职称晋升挂钩,功利性太强,导致教师对教学评价抱有抵触心理[1]。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应由自己提出目标,规划并实现目标,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应摒除功利,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树立自主性、规划性和发展性的教师教学评价理念。

2 建立管理、专家、同行、学生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以管理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管理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秩序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水平关注较少,而学生评价主观性强,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即使有,也存在学生执行力较差的问题,教学过程管理严格的教师常得不到高分,相反,不管、不问、考试好过的,学生评价普遍分高,这种相对单一的评价主体,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建立管理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多层面综合反应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

管理评价是以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为评价主体的评价形式,以监控教学秩序和了解教师教学状态为目标,但此项评价功利性过强,甚至把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用于职称晋升和聘任的人事决策中。在新形势下,管理评价首先应了解教师教学状态,其次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充分体现教师作为“人”的精神需求和个体尊严,实现管理评价在促进个人自身完善方面的非功利价值。

专家评价是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技能、创新及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被测评教师。专家评价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显著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淡化“权威”意识。

同行评价是指相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情况进行的评价[2]。这种评价内容深入,专业性强,评价结果能揭示本质,教师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利于教师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行评价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人情味过重的现象。

学生评价是传统的评价形式,但存在的种种弊端,实施过程中应降低学生评价所占权重,合理发挥学生对教学的监控作用而不能盲目地把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部分,通过网评实现学生评价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应结合现场调查避免以个代全的网评弊端。

自我评价是教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过程性评估和前瞻性反思[3]。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活动,新形势下更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变被动接受评价为主动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实施过程中要本着以人文本的原则,承认教师的权利,尊重教师主体,营造益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

3 有针对性的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将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生产过程,不仅对教学内容、进度、教材等做明细规定,而且甚至连教学的进度、教学的方法、手段都做了明确要求。这种评价标准忽略了不同课程及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教学和学术的自由发展空间,必然影响到教学自主性和教学个性的发挥。“一表多课”是目前高校教学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常局限于统一的模式,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虽体现了教学整齐划一的要求,但却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和课程多样化的特点。又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多高校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体现在评价标准中,但并非所有课程运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然,大学教学的创造性特征,意味着教师劳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实践倾向。通过建立相对统一的共性评价指标,可以整体规范教学行为,维持评价的可比性;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可以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和特长,使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获得准确的反馈,以适应教师改进教学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和侧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自主权,允许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其个性特点。另外,评价指标不能只停留在教学量、学生成绩等显性

工作上,更应考虑教师对学生的人格陶冶、思想引领,传授知识的前瞻性,知识的更新及扩展等隐性工作方面的评价。

4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学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应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专业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首先,评价时间要灵活,不仅局限在学期末,应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评价时间,特别是学生评价,最好在课程结束后及时评价,否则学生容易忘记教师的教学情况,使评价的随意性增强;其次,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实现纸质和网络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多采用纸质评价,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易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应尽量全员参与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网评手段,网评不仅扩大了评价的范围,而且扩大了评价的空间,但网评也存在评价不准确的弊端,学生出现了派代表进行网评的现象,而且网评通常是对固定评价项目的选择,限制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切身体会和表达。实践中应实现纸质评价和网评相结合的评价手段,优势互补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芳亮,道靖.人文理念视阈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策略[J].教育探索,2012(4):74-76.

[2] 王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37-38.

[3] 韦世艺.高校教学评价有效性提升路径浅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54-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