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神经炎

2020-08-01 来源:步旅网
面神经炎

(Facial Neuritis)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Bell's Palsy),是一种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属于中医歪嘴风、口眼歪斜、面瘫等病症范畴,乃由风、寒、热、痰、瘀痹阻面络所致。 【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急性起病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大多1~2周后开始好转,2个月仍不开始好转者预后差;常为单侧发病,偶见双侧。 1、临床表现:

(1)周围性面瘫:患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挤眉、闭睑、露齿、鼓腮障碍,咀嚼时食物常残留在病侧的齿颊之间;恢复期患侧面肌痉挛。 (2)反射异常:角膜反射、眼及口轮匝肌反射均减退。 【鉴别诊断】

1.中枢性面神经瘫痪:额纹正常,眼裂不大,挤眉、闭睑动作正常,伴同侧或对侧偏瘫。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对称性肢体运动障碍,脑脊液检查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3.肿瘤:起病缓慢,同时存在其它颅神经受损表现。 【一般治疗】

1、注意安静休息,避免冷风吹拂。

2、注意保护角膜,可戴眼罩、眼镜,同时用眼膏外涂。 【中医治疗】 1、 辨证论治: (1)风寒阻络

[主证] 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恶凤寒,发热,肌肉酸痛,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祛风散寒,解表通络。 [方药] 小续命汤加减:

麻黄6g 桂枝1 0 g 杏仁10 g 白芍10 g 防风10 g 川芎10g 白附子1 0 g 全蝎5g 僵蚕10g 甘草3g。

若汗出者,去麻黄,加黄芪、白术;舌质紫暗者,加红花。 (2)风热阻络:

[主证] 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伴口苦咽干,肌肉酸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祛风清热,解表通络。 [方药] 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0 g 川芎10 g 白芷1 0 g 黄芩10 g 桑枝15 g 蝉衣10g 银花藤15g 羌活6g 僵蚕10 g 全蝎5g 甘草5g。

若舌质紫暗者,加红花;口角流涎者,加胆星、白附子。 (3)风痰阻络:

[主证]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眼睑闭合不全,伴脘闷恶心,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 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10 g 全蝎5g 僵蚕10 g 胆星5g 石菖蒲l0 g羌活6g 防风10 g 川芎10 g 甘草3 g。

若面部麻木者,加银花藤、丝瓜络;舌质紫暗者.加红花。 (4)瘀阻面络:

[主证] 口眼歪斜,面肌不仁,日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 活血通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麝香0.1g(另兑) 红花1 0 g 赤芍10 g 川芎10 g 全蝎5g 僵蚕1 0 g 丝瓜络5g 银花藤15 g。

若神疲气少而舌质淡暗者,如黄芪;肢冷尿清而舌不红者加桂枝、细辛;口干咽燥而舌暗红者,加桑椹、麦冬;口角流涎而苔白腻者,加胆星、竹茹、白附子;伴面肌痉挛抽搐者,加蜈蚣、地龙。 2.中成药:

(1)散风活络丸:1~2丸/次,3次/日。用于风寒阻络证。 (2)千金化痰丸:6g/次,2~3次/日。用于风痰阻络证。 (3)血府逐瘀丸:9g/次,2次/日。用于瘀阻面络证。 3.单方验方:

(1)用鳝鱼血涂于患侧,1次/日。

(2)僵蚕3g 全蝎3g 白附子3 g。为细末0 3g/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

(3)生马钱子水泡7日,每枚切成6薄片,摆在胶布上,外贴于患侧口角,1次/日。 (4)牵正散加减(朱进忠主任医师经验):全蝎9g 白附子9g 僵蚕9g 川芎9g 荆芥9g 防风9g 白芷9g 羌活9g 薄荷3 go用于风寒阻络证。 (5)佛手祛风汤(夏永潮主任医师经验):岷当归 川芎 赤芍 黄芪 水蛭 白芷 羌活 防风 僵蚕 伸筋草 甘草。用于瘀阻面络证。 (6)牵正散四物汤合剂(印会河教授经验):白附子12 g 僵蚕9g 全蝎6g 生地15 g 赤芍15 g 川芎9g 当归15 g 桑枝50 g 丝瓜络9g鸡血藤30 go用于瘀阻面络者。 (7)新加钩藤汤加减(欧阳铸研究员经验):制首乌 白芍 当归尾 桑寄生 钩藤 稀莶草 刺蒺藜 茯神 桔梗 僵蚕 全蝎 甘草。用于面瘫日久而伴颜面抽搐、舌质红者。 4.针灸疗法:

(1)体针:取颊车、下关、地仓、四白、翳风、牵正、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内关、曲池。平补平泻。发病2周内不取患侧局部穴位。

(2)耳针:取面颊、眼、神门、目1、目2、枕、上颌、下颌等穴。

(3)电针:取患侧太阳、下关、颊军、地仓、四白穴。电流强度可逐渐增大用于发病2周之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