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体西用”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2024-02-16 来源:步旅网
“中体西用"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李颖 643000)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自贡中N ̄-g-: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7894(201 0)25—200—02 呢?一个在民族灾难的半殖民地泥潭中越陷越深,一个则就 此走上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本文并不想就中日 近代化做详细地比较研究,仅指出两点提醒人们的注意:一 是作为日本文化基石的“和魂”,与其发展资本主义的目标、 宗旨并不矛盾,“和魂”与“洋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日 本对于“洋才”的理解和运用,其范围比中国的“西用”要宽 泛得多,无论科学、技术、教育还是政治、法律、生活方式,只 现代化是近代各国发展的最基本主题。它最早在西欧 兴起,随即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到目前为止,现代化 出现了三次大推进的浪潮。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潮流,任何 国家和地区都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差别只在于 时间先后问题。 要合理,都可以拿来用,而“中体西用”却恰恰相反。 我们一般认为,洋务派经世思潮的出现,就是中国现代 化的开启,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现 代化的开始是由于必须应对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而产生的 应激反应,是一种典型的“防御型现代化”。第一次世界现代 化浪潮涌进的时候,即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开始突飞猛进 地推动现代化进程时,中国却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天朝盛 世”,完全隔离于现代化浪潮之外。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 是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 性影响,它打破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格局,是封建中国通 向现代世界的新纪元,中国从此踏上了艰辛的现代化道路。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历经了一个半世 纪。根据不同的现代化类型和领导力量的更迭,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 那么究竟何为现代化?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此有过研究 和阐述。笔者综合地认为,现代化这一概念表示的是一个复 杂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人们利用现代的科 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早源 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由中国传统的“夷夏之 辩”演化而来,将这一思想系统化并形成一种学说对后世产 生重大影响的是张之洞。张之洞解释“中体西用”是以中学 为主,西学为辅……西学形于外。“中体西用”的基础基本涵 义不外乎两点,其一,“体”与“用”的二元对立是中体西用范 式的基本前提,二者分属完全不同的价值领域与工具领域。 “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之分,本末之分与体用之分 都是一个意思。其二,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为这一范式的核 心价值,“辅以诸国富强之本”的最终目标,仍是“保国、保 种、保教”。立学宗旨始终是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 驾中学。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 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灵魂 是儒家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 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 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这两种文化经过19 世纪上半期血与火的碰撞,在中国放开眼界看世界的先进 知识界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其实说起“中体西用”,人们实际并不陌生,因为近代史 辛亥革命,即处在统治末期的清王朝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 而进行的现代化努力,属于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第二个阶 段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即“中华民国”时期,资产阶 级执政者希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建立现代化国家的独 立、统一与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属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 第三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 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运动的时期,它遵循了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基本方向,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 晚清的现代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这些都是试图建立符合地主阶级 利益的现代化过程,以封建主义为价值取向。“中体西用”就 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它坚决维护封建社会的传统体制,改 革并未动及根骨,只是停留在器物变革的层面,在一定程度 上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 上,有着相同背景的中国、日本以及亚洲许多不发达国家, 在走向近代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曾面临如何处理本土文化 与异域文化的关系问题,表面或文字上看,其思路似乎也有 一辛亥革命以后,民族资产阶级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力 图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是符合自身利益的资本主义现 代化类型。辛亥革命更注重“西学”,抛弃了“中体”这个曾经 被清政府所牢牢把握的东西。这种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 因军阀混战和政治纷争等外部原因遭到破坏,使得中国的 现代化事业停滞不前,牵绊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尤其 致性,如日本的提法是“和魂洋才”,朝鲜半岛的提法是 “东道西器”,中国则称为“中体西用”等。可是,为什么中国 的“中体西用”和日本的“和魂洋才”却在结果上差别那么大 200|If叙毛c‘ 2 0 .-ol9 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全然不顾无产阶级的生存 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正 豳 ■一 的做法,中国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发展道路。通常来说,先行早发展现代化的国家——般是 指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常发展。然而当国民党南京政府试图从自身利益出发欲推 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时,却遭受Et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忧 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资源,这些都成为了后发展现代化国 家的示范和表率,因此,这些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往往表现 为浓重的西化倾向。然而,历史实践的进程和理论的发展已 内患,加上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使得中国在资本主义 现代化的道路上再也走下去。 经表明,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必然选择,只是完成现 代化的路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而是呈现出“条条大路通罗 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时期。它完成了从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化变迁中 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转换,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社 会动荡,为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 会环境。“文革”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 导集体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做了最初的探讨,制定了 马”的局面,也就是说,现代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 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文化生态环境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特点和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近代以来,不仅是经济上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追求同样也历经曲折,一方面表现为以崇拜西方为表现的 相应的思想、方针和政策,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文革”的开始、十年浩劫、思 想路线的偏离,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严重打击。“文革”结 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 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现代化道路做了修正,改 西化倾向,另一方面,又出于对民族性文化的维护而抵制西 方。激进派与保守派的对立和斗争贯穿于中国文化现代化 发展的整个过程。而我们现在必须明确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应在总结近代古今中西冲突与融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化 民族意识,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等,建立世界文化的和谐 革开放的实施,让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好。当前,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稳步向前,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协调发 新秩序。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应该在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方面做出表率,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 文化中的地位。 展。国家提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 价值观等一 些思想都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 其实回顾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体西用”并未被 抛弃,而是更多地根据当时的国情,做了适应国情的理解并 那么如何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做到民族性与现代性 的完美结合?我们可以对“中体西用”做进一步的抽象,不难 发现,它试图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这也是一切后发型现代 予以实施。第一时期,即封建主义现代化时期,“中体西用” 完全是按照它本来的含义存在的,体是体制,是维护清政府 的封建统治的,是不能撼动的。第二时期,即资本主义现代 化国家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洋务派虽然坚持西学,却始终将 西学围绕着中学转移,师夷长技以制夷,取于人而不失自 我,使“中体西用”具有可抽象继承的价值。这就是说,我们 化时期,“中体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此时的重点是在西 用,资产阶级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把西学直接套用在中国。而 “中体”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学 抽取出“中体西用”中“体”的封建残余部分,对民族性的传 承无疑是可以借鉴的,有体有用、经世致用的学术根基与 内圣外王的文化原型无疑是可取的。发展的中国应当以开 为体”是以中华民族的精髓作为基础,体即是基础。第三时 期,即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个阶 段。这一阶段所崇尚的“中学”更多的是思想,是政治制度。 放的胸襟吸收西方文化中一切先进的因素,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着机遇和压力,在这个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中体”在此时,应该是以我国国情 为体、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体、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体、以 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体西用”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以我 国国情为体、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体、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 体、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体,结合“西用”,才能不断完善我 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中体西用”虽然随着洋务运动 的失败而隐于世,但它却有更深刻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延华,赵铁锁.中国现代化问题简论f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4,21(4). 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体呢?体也做基础的意思。而“西用”更多 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出适合中国 发展的“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历史悠久的社会,并且我 国的现代化是防御型现代化,属于后发型。我们不能像西方 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掠夺别国财富来完成自身的资本积累, 而且我们现在与西方早发展的发达国家面临更复杂的环境 竞争。另外,我国不仅要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达到的历史 发展目标,还要适应当前发达工业世界的发展趋势。同时, [2]旷听.关于“中体西用”与“现代化”的文化思考『J】.特区理论与实 践,2000(3). [3]赵斌.中国现代化问题评析【J】_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22(5). 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期示范效应一方面在不断地扩大着人们 的成果期望,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必须对由此产生的环境、  14l王蔚.“科学救国“的思潮考略【J】.船山学刊,2006(3). [5】吴永.“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lJ1.南都学坛:人文社 会科学学报,2009,29(3). 人权、福利、民生等问题予以密切的关注和卓有成效的解 决。 我们发展现代化,并不等于完全西方化,不能照搬西方 编辑黄修军 ||f敏≈ 2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