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驿路梨花》观课有感

2021-05-20 来源:步旅网
翟老师执教的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驿路梨花》。小说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

《驿路梨花》一文中景美、人美、精神美,翟老师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信息手段的帮助下,将文字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德育与美育的巧妙融合,达到了寓德育、美育于课堂教学,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本单元是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翟老师在课堂设计方面条理清楚,环节分明,问题层层推进,人物逐步展开。紧紧扣住“梨花”和“茅屋”,让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探究文本中多次出现的有关梨花的段落与语句,从而感知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在读中教师略作引导,让生明白,作者笔下的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由植物“梨花”到人物“梨花”,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在贯穿全文的梨花描写中自然地找出小说中人物,梨花的内涵不断丰富,花美,人美,精神美,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也不断升华。尤其是结尾处,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洁白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象征。

翟老师在课堂中大胆取舍,围绕“谁是小茅屋主人”跳过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议论抒情等细节。随着人物的逐个出现,情节的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我”、老余和瑶族老人修葺房屋;梨花姑娘及妹妹照料小茅屋,从而顺水推舟让学生自然感知他们都尽力照料小茅屋,所以他们都是它的主人。在感知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插叙、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使文章内容丰富、波澜起伏。

拓展延伸,升华了主题。教师设计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让学生紧扣文本写出下联,结合文本深层含义及情感,学生得出:“雷锋精神代代传”,为同学们理解标题“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双关含义作了很好铺垫,让同学们通过自然界的梨花很自然引申到对“雷锋”式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象征的把握。最后,以关键词“影响”为题写一段话,既拓展了阅读范围,也深化了主题,陶冶了心灵,让人回味。

总之,翟老师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情为主,激情高昂,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节奏流畅、一气呵成,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泛,体现出了翟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精巧的设计,展示出了学生课堂上的领悟能力与语文素养,让人受益匪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