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听说过利川的苏马荡是避暑的好地方。我爱人的侄女花了十六万,在这儿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是在什么小区,我沒有问。听她说,这个镇有二百多个大小楼盘,购房的多为离这儿300公里的重庆人;和坐动车需要四个半小时到利川的武汉人;以及离这儿最近的万州(过去叫万县,约60公里)人,不太多。听说还有为数极少的北京、上海、深圳人——两年前有几个江苏人来这儿游玩,一眼看中了绿岛印象?氧生谷B区第一期临峽谷的小洋房,当即买下了——付了二十来万,刷的银行卡(这儿的楼盘都不按揭。不然,销售更火爆了)——这是售楼部的置业顾问姚姚,昨天上午在售楼部的大厅告诉我的。她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我们这个小区挨着老虎山森林公园这个天然的氧仓,他们每年至少会来一次,住一段时间;这不,前不久刚回去。”
我这次到苏马荡,是陪弟弟过来办理收房相关的事宜的。原以为这儿是随意圈一块地方,砌一个围墙,盖几幢楼房就是一个小区。附近会有古老的小镇,乡民三五一小集,十天半月一大集。到此一看,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我低估了这个距利川市四十八公里的深山老林中,充滿朝气和活力的苏马荡的谋道镇了。 弟弟的房子正好也在绿岛印象?氧生谷B区。这儿是该镇八公里的景观大道的终端;也就是说,这儿是山巔小镇最未尾的小区;再往前又是深山老林了。避暑人常说的苏马荡,其实就是这个地方。
来之前,弟弟根据五一节前来过的经验,提醒我多带一点衣服。火车进入巴东以后,山越来越高;隧洞也越来越多。极目峡谷的村庄、小镇,却越来越低了。这时,我的耳朵嗡嗡地响了起来。我知道,这是海拔高度超过了一千多公尺的生理反应。身上也明显地感到了寒意,我不时地添上一件衣服;到利川时,裹上身的衣,足以挡寒了。等我们到了售楼部时,看见有的工作人员羽绒服还未脱下;麻将室、小卖部、炊事员的休息室都开着取暖的电扇,这才知道山上冷多了;当然,也不排除山里人有偎火取暖的传统习惯(像北方的老者,春秋时也喜欢把手放在袖中一样)。不巧碰上了阴雨天气,愈感阴冷。我暗自庆幸衣物备得足。晚上,又加盖了一床被子,才算睡了一个安稳的觉。
印象中,大山里的公路都是盘旋上下的。我曾去九畹溪、杨家溪漂流。行驶在婉延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的大巴车,感觉是环绕进山的。而苏马荡,却不是这样的。从利川市出来以后,绿岛印象接送业主的中巴,在平坦的山路上,感觉是在起伏前行。也就是说,这儿的山大小差不多,无须盘旋绕过的。途中除有一座齐岳山稍高、隧道有三干多公尺长(若是徒步翻山,少不了二三小时)以外;还有一座谋道山,也是穿隧道通过的,但不长。前行不久,便是苏马荡的谋道镇了。以前利川来的中巴只到镇口,需转乘镇上的公交,才能到沿途的小区;现在延长到了最后一个小区。无须转乘,方便多了。
前天来时,这儿是阴天,从利川市出来后,沿途的山岭云雾飘浮;山峦叠翠,滿目生机。半山腰,或山脚下,偶尔可见二三层高的新楼,和江汉平原公路两旁村
庄中的楼房别无二致。可见山民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不低了。也有老式的吊脚楼,也有遗弃的破旧房,这恰好说明这儿起了巨大的变化。
当我陶醉在连绵起伏的青山碧水,流云飞渡的景色中时,车进了谋道镇。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充滿现代化气息的山中小镇,兀地出现了。入口巨石垒立的造型上,镌写着欢迎远方游客的问候语,好亲切的。景观大道两边,都是商铺、餐馆和酒店什么的。风格各异、布局美观的小区、错落有致、夾杂其间——好一个小山镇独特、别致的街景。
苏马荡是四A级的风景区,占地二十平方公里。这里有后河秀色、峽谷云海、苏马日出等多处景点;这里每年都举办杜鹃节。所以,大道两旁的假日酒店等,都是为前来旅游的人们提供服务的。而今,这儿每年可接待二十万的游客。当地人告诉我们,若是炎热的夏天,凉风习习的夜晚,这儿到处是夜游纳凉的人。街边的夜市、大排档、饮食摊可热闹呢!俏皮的武汉话,醉人的重庆话,伴随着吆三喝四的劝酒令的嘈杂声,仿佛置身在山城和江城的夜市之中。身处清凉寨,真有点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味道了。
正因为这海拔一干五百公尺的群山,最炎热时的气温,也只是二十度左右,所以,是身处火炉的武汉人和重庆人避暑度夏的天堂。人们邀伴结伙(部队战友、同窗知青、广场舞伴、麻协雀友等),索性在这儿买下房子,像候鸟一样每年夏天飞过来,扎堆消暑纳凉、休闲疗养。许多喜好清静的、无牵绊的老夫妻,亦有住到秋后的——生活在这片含硒的土地上,说不定延年益寿呢!
两天的行程,弟弟安排得很紧。办理了开通水、电、天然气、宽带等手续;购置了家具等。这儿的生意人很淳朴、热情、厚道。尽管小区有专人供货、安装等,但并不霸道欺市;价格公道,服务到位。山里纯朴的民风,不能不让人感动。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引以为荣,引以为豪。送家具的师傅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儿的前世今生。随着交通的便利,各种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昔日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从二零一二年开始,像山里的雨后春笋一样,一幢一幢的楼房拔地而起;几年的光景,沒想到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大山中最美的小城镇了。
人们不会忘记二零零八年,这儿来了几个做生意的重庆人。原本是游玩的,他们被这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炎夏凉爽的风光和气候所吸引,率先在这儿投资建设公寓似的避暑山庄。不经意间的举动,终因商人捕捉商机的敏锐眼光,成就了今日的辉煌。由于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过去年收入二干元的村民,现在达到了三万元,走上了小康之路。这是返程回利川时,随行的工作人员小杨对我说的,他是本地人。
谋道镇的街市,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景观大道的两边,小区售楼部的大门大多临街,而旁边都有家具、窗帘、家用电器等商店。原来,这都是为小区的业主提供配套的生活用品的。镇上的人,做生意不吆喝,更不见拉客促销什么的。市场的繁华,和山村的宁静极为和谐,逛街购物也愈发显得轻松、闲适了。
山区的天气,变幻无常。昨天清晨,浓浓的雾气弥漫在山中,二三十米开外是看不清景物的——似雨、似露、似云、似雾。我仿佛置身在云山雾海中,飘飘欲仙了。上午闲着无事,我和弟弟拾级而上,从小区登上了老虎山。漫步在山上的栈桥上,望着云雾从峡谷升腾、飘荡的仙境,真是心旷神怡。悬崖边有一个小亭,石桌、石凳、石栏杆。弈棋也罢,看书也罢;喜好杯中之物小坐独酌也罢……实在是十分惬意的事。从另一处下山时,正是小区酒店(一楼为售楼部)的旁边。山脚下有一幢木质结构的小别墅。弟弟对我说:“有人八十万买走了。”临屋有一个大池塘,从窗户伸出的钓鱼杆,是可以伸到水中的.。下山的出口,正经过小庭院旁。院门上虚挂着一把金色的锁,抬头一看,房屋的墙上有一个木牌子,上面有几个醒目的大字:私宅。闲人莫入!果然有主。池塘边上立着一块牌子:业主每斤十元;其他人每斤二十元。看样子,这个远离小区的漂亮池塘,风景好像是被卖给别墅的主人,池中的鱼却不是的。
离酒店不远的山坡下,有几幢四五层楼高的民房。离午饭时间还早,濛濛的细雨中,我撑着大伞,慢慢地闲荡过去了。一楼是一个较大的小卖部,一个七十八的老奶奶在守店子。与老人家闲扯了几句,语言障碍,无果。但双方都面带微笑,丝毫沒有不自在的神情。不一会,对面楼房中走过来一位老叟。能听能说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这么多的房子,显然是出租的。我问了一下租房子的情况,老人家一一作了个绍:“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起步价月六百元(我想是指的夏天),加楼加价;预订也可以。”边说边往房间里让,同时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我:“有事联系。”老人还告诉我,不光夏天,春秋也有人租房住的。离开这儿时,一辆小面包车开过来了,车上的电动喇叭不时地发出“买菜,买……”的吆喝声。原来,这儿村村通了公路,山乡小货郎也开车做买卖了。
出于好奇心,我又沿着S型的水泥山路,走到了半山腰。沿途的山坡上零零碎碎地有一点散在的田,有结了果实的蚕豆、油菜;有土豆、大蒜什么的;最多的是玉米了。边边角角,很不起眼的地方也种上了庄稼,山里田少,惜田!
正当我站在一棵很大的树下欣赏古老的吊脚楼时,门里走出一位老太婆。她看见我盯着屋檐下挂满的一串串褪衣的裸包谷,对我说:“去年的,喂鸡喂猪的。”我指着门口的微型面包车,问是谁的。老太婆告诉我,儿子的车。儿子在外面上班,住镇上,偶尔回一下。这儿两老住;田也是老人种的。我又问:“这儿怎么听不到狗叫。”老太婆说,狗咬了人,要赔(医药费)的,不养。难怪来了两天,沒见一条狗。和老太婆告别时,她说了一声:“拜拜!”我笑起来了。
时间真快,下午一时,我们要走了。我们坐上了中巴,绿岛印象的蓉蓉对我们说:“告诉你们,土家族人说‘苏马’是老虎;‘荡’是水荡;老虎喝水的地方——苏马荡!记住了吧!”
车开动了,我向这两天为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挥了挥手:再见了,绿岛印象?氧生谷;再见了,苏马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