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5年第6期
就业导向的韩国高职教育
尹洪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在韩国职教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韩国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非常明显:培养目标是职业人,培养模式以顾客为导向,课程设置强调产学合作,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等。这些强调产校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韩国;高职教育;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5)06-0060-02 *
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究其原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被称为韩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韩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实施高职教育的机构包括二年制的专科大学(初级学院)、技能大学、四年制的产业大学(开放大学)和可授予高级职业学位的研究生院,其中专科学院是主体。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中间职业者”、“多技能者”等区别,但是培养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都强调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并且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等。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一、面向就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专科学院是20世纪70年代末适应韩国高度产业化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培养的是所谓的“中间职业人”。“中间职业人”是与一般的高中毕业者和大学毕业的“职业人”相区别的称呼。具体来说,其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树立作为中间职业人的素质和明确的职业观。②培养作为健全的民主市民的社会参与姿态。③提高作为产业社会的时务要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学术理论。④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多种专业技术。⑤培养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等。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其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技能大学的培养目标也是实用型人才,不过更
*收稿日期:2005-10-24
注重的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即所谓“多技能技术者”。多技能技术者是指在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拥有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独立设计、制作的行动能力和精巧的手艺等多种技能的人。多技能技术者课程的培养目标,介于大学与职业专门学校之间,即培养在产业社会里,能够拥有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制作产品,以及能够在技术者和技能者之间架起桥梁,并能够协助技术者的多技能技术者。多技能技术者,除了要拥有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产品的制作能力以外,还应“头脑与技能”兼备。他们不是要成为单纯服务于生产现场的技师,而是要成为能拥有顾客至上的意识和丰富的修养,以及具有能从容面对任何情况的品质,拥有创新思维的技术工程师。换句话说就是“要能知,要能做,要能动”。所谓“能知”是指要熟悉修养课程和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做”是指可以制造,即设计和制作;“能动”是指能够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行动。
由此可见,专科学院、技能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培养方向都与传统的以培养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顾客导向”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毕业生除了少数继续进入大学或研究院深造外,绝大部分都进入企业就业。因此,以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就成为必然。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界的联系,韩国政府颁布《职业训练法》、《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将“产
作者简介:尹洪斌(1967—),男,河南禹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
第6期 尹洪斌:就业导向的韩国高职教育
61
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法令规定:①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②企业要根据给予学校的财力援助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④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政府、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的“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均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相应的税金,并公布因教育水平低而明的特色。
四、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技能大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多技能者。多技能者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创新。在技能大学,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应用开发工序来培养的。如韩国厂川技能大学的一个毕业设计,就是要求完成一个应用开发工序。该设计题目如下:让学生用“已被开发成模具化的工厂CIM模型线”制成面积为180m的生产线。这种生产线是同时生产六种不同物品的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对其减少或停止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由于政策引导和推动,韩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出现了多种产学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如2+1模式、“顾客导向”(CustomizedEducation)模式等。“2+1”模式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采用,即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在高职教育阶段,则出现了“顾客导向”(CE)的定制培养计划。为了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所谓“顾客导向”(CE)的定制培养计划。CE教育就是学院将企业作为顾客,与企业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合作,改造教育环境,按企业需求人力的数量、规格和具体专业特长培养人才。CE教育包括受企业委托培养技术员和为企业职工更新技能。专科大学于1996年开始采取合作协议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产业界需求的多种职业教育课程,现已在75%的专科大学中实施。
三、产学合作的课程设置
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充分体现了产学合作的特点。具体说,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开发与“产学”系列有关的课程;②开发应用性强的课程;③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和实验实习指针,加强有效率的实验实习及现场实习;④加强与“国家技术资格证”相联系的高水平的专门教育;⑤加强适应高等产业化社会的职业道德、工作现场应用英语和电子计算机教育。专科大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0%~30%,专业课程占70%~80%。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和实用技术(包括实验实习)的比例各为50%。专科大学中每一学期讲课16学时计算为1个学分;如果是实验、实习、体育、军训,则每一学期32学时为1学分。一学期最多只能申请学习24学分;毕业的最低分不得少于80学分,护理系列、水产系列则为120学分。专科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坚技术人才,因此大部分专科大学的专业课程都是根据职业群分析法和职务分析法来开发的,这与普通四年制大学的课程相比,有着鲜
混合生产线。学生将分成3组,每组12人,以学校的基本要求(规格)为基础,设计、制作、调整这个自动化生产设备。这样的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理论知识,加强了实践能力,掌握了有效工作的方法,同时通过实践训练了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基础技术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五、严格的国家资格鉴定制度
国家资格证书由于能将企业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用规范化的方式联系起来,目前已在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得到普遍采用。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素质和社会地位,韩国于1973年颁布了《国家技术资格法》,正式引进和实施资格鉴定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施运行,韩国技术资格鉴定形成了规范化的组织实施程序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系统。韩国的技术资格鉴定非常严格,其通过率仅为20%。凡获得国家技术资格证书者具有就业优先权,工资待遇也相应较高。同时,对于一些重要职业,要求必须持国家技术资格证书上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韩国目前的技术资格鉴定制度也在进行相应的变革:①根据各职业工种的变化发展状况,对实施国家技术资格鉴定的职业工种目录进行调整,减少低等级的工种,增加高等级的工种,以适应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使技术资格鉴定能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②精简国家技术资格证书体系,将互相分离、各自独立的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合二为一,增强两者之间的灵活性和渗透性。③简化职业技能鉴定程序,报名的资格条件也作相应的变化,以方便国民参加技术资格鉴定。
参考文献:
[1]阮艺华.培养“就业者”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5,(6).
[2]范兴奎,陈倩华.韩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