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

2020-01-14 来源:步旅网
《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

《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

《西游记》是一部修道的书,是一部丹经,他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为我们解读着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 篇1

在《西游记》古装本,电视剧中谁是道教的代表和灵魂呢?有人认为是玉皇大帝,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天爷爷。因为玉皇大帝位列仙班最高级,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如来平起平坐,享受同等级别的待遇。但紧接着,又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首先,玉皇大帝在书中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并不是与他的地位相符,表现的有些软弱。其天宫被石猴悟空搅得天翻地覆,十万天兵天将也耐他不得,玉皇大帝也只有干瞪眼的份,躲在桌子下面是他最保险的做法。其次,道教并不是玉皇大帝首创,而是被其麾下大仙太上老君所创,要说作道教的代表,太上老君似乎更有资格。但,太上老君也有其自身的不足。第一,他不是神仙中官品最高的之一,对一个教的开山祖师来说,有点冤,可能道教的支持者也不是很满意吧。第二,他的法力似乎也不是顶尖中之一,好像还没有玉皇大帝强。这些因素导致了太上老君也不可能作为《西游记》中道教的灵魂。

那么,道教的代表人物到底是谁呢?我认为,应该是和唐僧一道去西天取经孙悟空。可能,大家都很诧异,并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孙悟空是和唐僧一道去取经的,怎么会是道教中人呢。

我想大家可能误解了,要分析孙悟空这位《西游记》中关键和灵魂人物,就要从他的诞生开始。孙悟空本是天地间一块灵石,吸收日月精华后变成一个灵猴。他是自然孕育的精灵。自然就是他的生身之母,这完全符合道教的自然思想。其次,孙悟空的性格狂放不羁,不守世间、天上规则,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意而为的生活。这种性格和精神也正是道教所推崇和践行的。也正是这种性格才与佛教发生了冲突,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再次,孙悟空在《西游记》

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中是一位道教的精神代表。孙悟空虽然同意追随唐僧西天取经。在艰辛万苦的取经途中,孙悟空并未真正成佛,他本身依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教一员。即使到最后,孙悟空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后,也不能完完全全说孙悟空已是佛教中人。

我认为观点有二:首先,这与他所被封的名有关。“斗战胜佛”是一个双关词,这体现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睿智。“斗战胜佛”即为无往不胜,即使与如来代表的佛教战斗,他也是胜者。不过,这看似很矛盾,他是佛,怎么又会与佛战斗呢。这种假设也许是二律背反的。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孙悟空的位置很难给予准确的定位,一旦定好了孙悟空的地位,这部书就是完美和成功的,作者吴承恩做到了。那么,就有第二种可能,孙悟空最后化为道、佛一身。道、佛两家没有谁胜、谁负之说,而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达到了空前的融合和统一。这也暗示了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被吸收和接纳,并与中国本土宗教平等相处、相容。我想这也是《西游记》作者的本意吧。 《西游记》有代表道家哪些思想 篇2

《西游记》是一部修道的'书,是一部丹经,他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为我们解读着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

“经”是什么?它就是真理;“如来”是什么?它就是你的本性、道性,见着了如来,也就见着了你的本性、道性,你也就得道成佛成仙了,获得了不死之身。“如来”就是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其实不来也不去。此话怎讲?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本性就会显前,当我们心中充满贪、嗔、痴的时候,本性就会离我们而去,其实不管我们觉悟或是愚昧,本性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即便是堕落到地狱,本性也不会离开我们,堕落的本质就是业力,而业力就是我们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本性就像发光的宝珠,而业力就像宝珠上积存了厚厚的尘埃,它让我们失去了觉照人生、洞悉宇宙真理的智慧。

孙悟空大闹天宫,说的就是人心不知足,不安于本分而妄念纷飞时,就会破坏人体平静的正常秩序,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陷入混乱的局面而感到百体不安。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天宫的正常秩序,玉皇大帝就派天兵天将去征剿犯上作乱的妖猴。这也寓意着,当人的内

心被纷飞的妄念搅扰得心乱如麻、痛苦不堪时,人才会意识到清静对于人生命的重要性,而要想方设法对妄念加以打压和调服,但人心有为的做法,却不能取得成功,就如天兵天将打不过孙悟空一样,理欲交战的结果,却只是内耗,自己跟自己打架,会使内心处于更加矛盾的对立之中。

只有太上老君用“金刚镯”才能降服孙悟空,在这里太上老君代表着“道”的本体,“金刚镯”是一个圆圈,它代表着“无极”。“无极”即是“无为”,“无为”即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道的常态,它有解除

纷扰的能力,当我们回归于道的无为、自然之常态时,才能恢复内心的和谐与清宁,而找到根本的解脱之道。

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而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五百年代表一个生命漫长的轮回过程。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长者上百年,而就在这几十年或上百年里,因为无明我们就会去造业,五行山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因业力所致,我们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而受苦难。孙悟空就是人的心猿意马,就是人心,孙悟空什么都不贪,他只贪名,想做“齐天大圣”,为了这一点而大闹天宫,所造的业就让他受了整整五百年的苦。

而我们众生,所要追求抓取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所受的苦难也就不计其数,永无休止。它就像五行山一样,压在我们头上,让我们动弹不得,翻不了身,无出头之日。五行山就是我们心中的五样业源“贪、嗔、痴、慢、疑”所引发的五种行为“杀、盗、淫、妄、酒”。当孙悟空意识到,他之所以受五百年的苦,是因为自己所犯的过错而得到的果报,此时他心中的怨恨消失了,这就是一个人觉悟的开始。

孙悟空觉悟了,观音菩萨就来点化他。所以,当一个人觉悟了,知道了向内寻找自己的过错,找自己的不是而忏悔时,上天就会派人来点化和解救他。“观音菩萨”,其实就是教人反观内照自己,向内求,而不是向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道家讲师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师父。师父找徒弟,是“天意”

的一种安排,而被找者能够得度,是因为他把人做好了,做真了。徒弟找师父,是人心的追求和妄想,如果一个人不在做人上下工夫,不严格要求自己,在高尚的品德节操上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而是满世界地跑,希望能找到高人,得遇名师,恐怕永远也找不到,遇不着。即使遇着了,你也不识,因为没有这个“缘”。

“三打白骨精”,说的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白骨精”就是我们心中的“魔”,白骨精第一次变化了一个少女,这个美丽的少女,代表了一切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我们所要抓取的,追求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来要我们命的,如果我们为其所惑,就会为其所伤。

“白骨精”第二次变化了一个老太太,在寻找她的女儿,老太太代表着“情爱”和你心中的那份挂碍,多少人为情所伤,被爱所累,当我们觉悟了、将心中的那份执着看淡了、放下了,我们心中的魔也就消失了。

“白骨精”第三次变化,是一个老头,在寻找他的女儿和老伴。这代表一个人心中还有追求,还在寻找他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追求同样会要了他的命,我们只有战胜了心中的追求和贪婪,才能够圆满自己的人生境界,成就自身。这时候,伤害我们的魔统统就会消灭,我们才会发现人生的结果原来就是一堆白骨,当我们面对这一堆白骨的时候,才会明白,什么是属于你的呢?由此而彻悟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