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研究
1. 陕西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2.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宜居建设、黑土地保护、解决粪污面源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都大有益处。陕西省秸秆资源、土地资源、畜禽粪污资源丰富,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条件。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系统总体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关键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秸秆资源化,畜禽粪便资源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科研项目“有限空间内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DJNY 2022-57)。
2020 年 9 月,*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在此行动下,对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作为粮食大省和畜牧大省,秸秆资源量和畜禽粪污量巨大,如何实现两者的资源化利用尤为重要。并且陕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牛羊养殖地区,畜禽粪污产量逐年增长。陕西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潜力高,具有丰富秸秆资源,因此具有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潜力和优势。
1.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种植系统与养殖系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该模式下,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堆肥有氧发酵、发酵床发酵或曝气池氧化等措施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产生合格的有机肥料,为农田提供养分。农田产生的
秸秆与部分籽实经加工,作为养殖所需的部分饲料,实现种植业的秸秆和养殖业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1.1沼气厌氧发酵种养结合模式
利用厌氧发酵池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在这个模式中,农田产生的秸秆一部分作为饲料,一部分用于和畜禽粪便混合发酵,调节发酵的碳氮比,使得粪便无害化发酵效果更好。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使用,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提供养殖场的生产需求。
图1 沼气发酵种养结合模式图 1.1.1 模式功能
a、再利用。将农业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秸秆饲料化利用,实现再利用,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将粪污肥料化利用,实现再利用,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问题。b、减少资源消耗。通过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产生的粪肥作为肥料使用,减少农田化肥使用量。c、沼气中的可燃气体可作为燃料使用,或通过沼气发电机组发电,用来自用等。
1.1.2 模式特点
a、实现农业、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b、可产生一定量的能源;c、粪污的处理相对为一个闭环模式,减少碳排放。
1.1.3 适用条件
a、建设初期资金需求量较大,设备适用过程中也需较大资金进行维护;b、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需要通过大棚、温室等环境为发酵提供热量;c、适
用于污水量较少的场所,若养殖场采用冲水措施清理粪便,较多的肥水一是不利于发酵的进行,同时对沼气池的体积需求过大。
1.2 堆肥种养结合模式
采用好养堆肥的方式,将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发酵,调节至合适的碳氮比,以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好养堆肥过程需适时进行反堆操作,以促进热量散发及堆体内的氧气含量。
图2 堆肥种养结合模式图 1.2.1 模式功能
a、实现农业、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解决秸秆处理及粪便污染问题;b、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1.2.2 模式特点
a、实现秸秆、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b、建设费用低。 1.2.3 适用条件
a、适用于污水少的养殖场,污水较多需先采用固液分离的手段处理;b、适用于规模化的养殖场;c、需有合适规模的场所进行堆肥处理;d、技术操作简单。
2.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效应 2.1经济效益 2.1.1 提高收入
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实施应用,可系统性的提高农业、养殖业系统的总产值。一是提高了农业废弃物(秸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种养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种植产品的品质,单价增加,总收益更高。
2.1.2 降低成本
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实施应用,将种养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事也降低了种植过程中化肥的使用量,实质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2.2 社会效益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种养结合途径,实现促进农业生态化、循环化、减少化石资源消耗,可以实现在满足当代人农产品的需求的情况下,不损害生态环境。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所产出的农作物的品质有所提升,可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质量需求。另外,种养结合农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工作和创业机会。
2.3 生态效益
种养结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模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耕地土壤结构及耕作性能也能得到改善,提高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3. 陕西省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现状及问题 3.1 基础条件
3.1.1 秸秆资源量丰富
2022年,陕西省省粮食总产量达1297.89万吨,较上年增加27.46万吨,增长2.16%。其中,夏粮产量475.9万吨,较上年增加5.3万吨,增长1.13%;秋粮产量821.99万吨,较上年增加22.16万吨,增长2.77%。
3.1.2 农业区位条件良好
陕西是现代农业科技和对外开放的优势区,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杨凌是全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农业自贸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农业科研机构实力雄厚,拥有9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与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引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前沿。
3.2 发展存在问题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下,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度不高,未能充分挖掘副产物的经济价值。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未能充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沼气发酵技术、设备、低气温也限制沼气发酵的发展。思想观念上,未能重视沼气的经济价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下所产出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充分,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发掘“生态”、“绿色”产品的商业价值,导致产品售价不理想。
3.2.2 生态效益存在不足
种养结合模式下,重金属随粪肥还田,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富集风险。不少研究人员对猪粪、鸡粪、牛粪等重金属钝化进行研究以消除粪肥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的影响。但应当从源头上粪肥重金属含量,提高饲料加工业对重金属含量检测的标准,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提高饲料利用率。
4.展望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标准的建设目前尚不完善,通过标准建设可以规范生产,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更加标准化。另外标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设立科技项目,对陕西省发展潜力大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标准建设,推进产业标准化水平和产业监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先进模式及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种养结合模式发挥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明波,汪玉璋.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01):61-62+75.
[2]肖方艳.“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乡村科技,2019(12):114-115.
[3]王明富,余垚颖.农牧废弃物工业化利用技术创新与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构建[J].四川农业科技,2021(04):84-87.
[4]阳华任,李忠义.广西“稻-鱼-绿肥”周年循环农业模式探索[J].作物研究,2020,34(05):480-484.
[5]石倩.辽宁省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模式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04):59-60.
[6]颜振荣,赵志珍.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2):161-162.
[7]饶梅力.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21(05):1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