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作者:应欣辉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08期
摘 要 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仍然过多强调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导致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积极性不高,而出现身心疾病。随着“新课改”的全国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各教育局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响应,在继承原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各种创新,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终身锻炼,也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學质量、效率,促进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因此,构建与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是推广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148-01
随着“新课改”的全国性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加上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得到了各教育局的积极动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响应,在继承原有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各种创新、不断新颖,逐渐形成了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是体育工作者在一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和素质教育核心指导下,设计并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教学,并在日常课堂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各类型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范例,以简化、典范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简明高效的、稳定完整的、可参考、可实践、可操作的标准结构。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断在祖国大江南北高校被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的趋势。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的意义
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应该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突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量和效率,不断研究与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要构建完善的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学校三方,彼此间相互合作,共同做出努力: (一)体育教师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仅仅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不是按图索骥地套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多总结经验,对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方法、实践能熟能生巧,并不断创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魅力。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首先要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流程,再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环境,以新课改、素质教育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的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二)学校
学校应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科学的安排初中各层次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此外,对于学校运动设施,学校应予以经济上的支持,不断创造适合运动的良好条件,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帮助体育工作者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并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生
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自主学习锻炼,提高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变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积极参与到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课堂上乐于思考、善于反思总结,甚至还会自行组织参与小型体育比赛。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到锻炼,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最终,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与能力、健康水平、自我评价能力均有明显地提升,并改善心理状态,利于心理健康。 三、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能创建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活跃教学氛围,具有可操作性、高效性、针对性等特点,然而探索过程永无止境,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方建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6(08):1.
[2]宋尽贤、赖天德.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J].中国学校体育,2005(1):8-12.
[3]傅道春.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