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
一、总则
(一)评价的必要性
1(二)起源与发展
2(三)基本概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开发强度和环境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评价的基础是资源最大可开发阈值、自然环境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的确定。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是指通过对资源环境超载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诊断和预判,为制定差异化、可操作的限制性措施奠定基础。考虑到有些资源类型、环境要素的阈值难以确定,可以通过监测超过阈值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来预警承载能力超载程度。
图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3(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国土空间的关系
图3-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国土空间的关系(五)地位和作用
图3-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位和作用4(六)研究视角
(七)计算方法和评价模型
计算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发展趋势: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
5(八)技术路线
图3-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路线图6二、陆域评价
(一)基础评价1、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
在一定时空尺度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约束下,区域土地资源所能支撑的最大国土开发规模和强度。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表征区域土地资源条件对人口聚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
(2)评价程序
图3-5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程序图(3)评价因子
根据构成要素对土地建设开发的限制程度,确定强限制因子与较强限制因子。具体如下:
72、水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来水情况、工况条件、用水需求等因素,水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的最大负荷。
(2)评价指标
采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包括用水总量和地下水供水量)作为评价指标。
通过对比用水总量、地下水供水量和水质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控制指标,并考虑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评价。
(3)技术路线
水质评价结果按照短板效应,集成到水量评价结果中。
图3-6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路线图3、环境承载力评价(1)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环境功能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8指标:采用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检测值与国家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值反映,由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集成获得。
(2)两种评价方法
基于污染物排放浓度-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即通过计算环境质量超
标指数衡量环境承载力状况。
基于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容量的评价方法:即通过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与其
环境容量的比值衡量环境承载力大小。(3)基于污染物排放浓度-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①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②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9(4)基于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容量的评价①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与其大气环境容量相对比,用“大气
污染物承载指数”表征大气环境承载力。
根据研究的目的、方法,结合国家大气环境管理现状、大气环境
统计现状以及未来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选择SO2、NOX、PM2.5作为环境容量和排放量构建指标体系。
②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4、生态承载力评价(1)概念
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评价,辨识人类活动对于生态产品与服务的使用,是
10否超过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征社会经济活动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评价指标
生态系统健康度: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土地面积比例
(3)评价方法
根据生态系统健康度,将评价结果划分为生态系统健康度低、健康度中等和健康度高三种类型,并进行划分相应的预警等级。
(二)专项评价1、城市化地区专项评价(1)概念
城市化地区是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地区。水土资源相对充裕,发展条件较好,适合建设,普遍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
(2)评价方法
11评价指标:水气环境黑灰指数。
通过对现阶段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劣化因子——黑臭水体和PM2.5的评价分析,测度城市水体黑臭程度与大气灰霾程度,可综合得出城市水气环境的劣化程度。其中,黑臭水体通过城市黑臭水体分布密度和重度黑臭占比2项综合反映,PM2.5通过超标天数反映。集成黑臭水体及PM2.5超标天数2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到城市化地区的专项评价结果。
2、农产品主产区农业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
农产品主产区是指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农产品主产区。包括种植业地区和牧业地区。
农业资源监测预警,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我国农业资源承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诊断识别农业资源承载异常状态发生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并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管理活动。
农业资源监测预警,对加强农业资源管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评价指标
种植业地区:耕地肥力质量变化指数。通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Ph值6项基础指标等级变化来综合提取。
牧业地区:草原草蓄平衡指数。通过合理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2项基础指标综合提取
12(3)技术路线
图3-7农产品主产区农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路线图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3)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计算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与该区域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相比较,根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进而确定生态系统功能等级。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计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土壤侵蚀量,与容许土壤侵蚀量进行比较,根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进而明确生态系统功能等
13级。
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计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水源涵养量,与单位面积降雨量进行比较,根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进而明确生态系统功能等级。
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计算自然栖息地的质量状况,根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进而评估生态系统功能等级。
三、海域评价
(一)基础评价
发展概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前期主要在陆地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00年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通常是借鉴陆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估方法。
评价内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是采用统一指标体系对所有沿海县级行政单元所辖海域的全覆盖评价,包括海域空间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岛资源环境四项基础要素,通过岸线和海域开发强度、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海洋生态承载指数、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等7项指标测算确定。
1、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
海洋空间资源评价主要表征海岸线和近岸海域空间资源承载状况,采用岸线开发强度、海域开发强度评价指标,分别反映海岸线和近岸海域空间开发状况。
(2)评价指标
海岸线空间:岸线开发强度近岸海域空间:海域开发强度
14(3)说明
也可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以及国家、地方省市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对区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实行差异化标准设置。
2、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
海洋渔业资源评价主要表征近岸海洋渔业资源的承载状况(2)评价指标
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
游泳动物指数鱼卵仔稚鱼指数(3)评价方法
游泳动物指数表征渔业主要捕捞对象的资源量变化情况,鱼卵仔稚鱼指数表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对游泳动物指数、鱼卵仔稚鱼指数的单指标评估结果加权平均,得出海洋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将海洋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等级划分为超载-临界-可载三个等级。
3、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1)概念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主要表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状况,包括海洋环境承载状况和海洋生态承载状况两个方面。
(2)评价指标和方法
海洋环境承载状况: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通过统计评估符合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的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重,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化
海洋生态承载状况: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生物密度的变
15通过对浮游动物变化状况和大型底栖动物变化状况的单指标评估结果加权平均,得出海洋生态综合承载指数
4、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概念
海岛资源环境评价主要表征无居民海岛资源环境的承载状况,包括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和无居民海岛生态状况两个方面。
(2)评价指标和方法合关系
评价方法:采用无居民海岛人工岸线比例、无居民海岛开发用岛规模指数两项评价结果的组合关系反映
无居民海岛生态状况:近十年来海岛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海岛人工岸线比例、海岛开发用岛规模指数的组
评价方法:根据近十年来无居民海岛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反映。(二)专项评价
16四、集成评价
(一)整体构架
图3-8集成评价整体架构图(二)超载类型划分1、集成指标遴选
集成指标是资源环境超载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包括8个陆域评价指标和
1710个海域评价指标。具体如下:
表3-1集成评价指标2、超载类型确定
在陆域和海域基础评价、专项评价基础上,采用“短板效应”进行综合集成。将集成指标中任一个超载、两个及以上临界超载的,确定为超载类型;任意一个指标临界超载的,确定为临界超载类型;其余为不超载类型。
图3-9陆域资源环境超载区域识别示意图18图3-10陆域资源环境临界超载区域识别示意图3、超载类型校验—陆海统筹
(三)预警等级划分1、过程评价(1)陆域过程评价①指标体系
19表3-2陆域资源环境耗损指数测度指标集②评价方法
(2)海域过程评价①指标体系
表3-3海域资源环境耗损指数测度指标集②评价方法
202、预警等级确定
根据资源环境耗损的过程评价,预估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压力、生态质量的变化趋势,对超载类型进行预警等级划分。
图3-11预警等级划分图3-12超载类型与预警等级关系五、成因解析及政策预研(一)成因解析
结合基础评价、专项评价及过程评价的不同要素状况,针对不同地域的特点,解析不同预警等级资源环境超载原因。分为陆域超载成因解析和海域超载成因解析。
21(二)政策预研
针对超载成因,从财政、投融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方面,预研政策措施,并按照预警等级探索不同管控强度的差异化限制性措施,引导和约束各地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发展。
22第二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一、评价的必要性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建设空间快速扩张,自然空间持续萎缩,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明显重构。存在着人和自然之间、生产和生活活动之间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关系不尽协调的矛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人类建设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进程
23三、概念和内涵
(一)概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指由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基础与潜力所决定的、其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内涵
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建设空间布局,构建高效有序的国土空间利用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评价内容
在空间功能分区理论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风险、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关要素在针对国土开发过程中的约束和适宜程度,从而判断区域内各类国土空间适合进行开发的适宜性等级,以确定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城镇化、工业化的适宜程度。
五、相关理论
24六、评价方法
表3-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框架与方法七、技术流程
图3-13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流程图25八、指标体系
空间开发评价指标分为适宜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指标包括人文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本底条件、交通区位影响等方面,较全面的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图3-1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九、单指标评价
对单个因子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制作单因子定量分级图层。基本指标的定性分级按其对城乡空间开发的影响程度定量分值依次为4分、3分、2分、1分和0分,定量分值以大者为优。
图3-15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单指标体系26(一)地形地势评价
评价方法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确定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高程区间。根据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要求,对坡度划分分级,确定不同的适宜性等级。
评价流程
1、统计全域各类居民点的高程分布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确定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高程区间,并赋相应分值。
2、根据城市建设用地对坡度适宜性的要求,将全域用地按照10%,15%,20%和25%进行分级,并赋相应分值。
3、生成地形地势评价图。(二)交通干线影响评价
交通干线影响评价,依据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评价单元不同交通干线影响赋值后求和,进而得到交通干线影响度。
对交通网络密度1和交通干线影响度2两个要素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处理方法可根据评价需要择定,利用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及相对应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各评价单元的交通优势度,按评价值的高低依次划分等级。
(三)区位优势评价
区位优势评价采用区位优势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内部区位3和外部区位集成反映。对内部区位评价值及外部区位评价值两个要素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区位优势度。
内部区位评价主要指评价单元中心城区对本市县内各地的影响程度,计算评价单元中心城区至本市县行政边界最远距离,取其1/5设为D值,将市县各地至中心城区的交通距离分为5个等级;外部区位评价系数是将周边市县按
1
2交通优势度是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发展水平、干线(或通道)支撑能力集成反映。交通网络密度是交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将公路网作为交通网络密度评价主体,公路网的计算为各评价单元的公路通车里程与其土地面积的绝对比值。27GDP降序,分别计算各地GDP与最低GDP比值,将比值进行5等分,并对外部区位评价系数赋值。
(四)人口聚集度评价
采用人口集聚水平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率集成反映。其中:
[人口集聚水平]=f([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总人口]/[土地面积]
[人口增长率]=[(期末总人口-期初总人口)]/[期初总人口]×100%
(五)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采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区域人均GDP和地均经济密度集成反映。
计算各评价单元的人均GDP和地均经济密度,并分别以两个指标的第25和75个百分位为分界值,确定评价单元指标的高、中、低值区。将人均GDP和地均经济密度分级指进行组合,划分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级。结合近年地区增长等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判断区域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力。
(六)自然灾害影响评价
灾害评价采用灾害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自然灾害危险性和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灾害易损度集成反映,该指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计算。
通过年均自然灾害死亡人口与年均总人口的比值评价人口易损度,通过年均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年均GDP的比值评价资产易损度。将人口和资产易损度进行分级,结合自然灾害危险性和易损度等级的组合特征进行灾害风险度综合评价。
(七)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采用人均后备适宜用地潜力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可利用土地扣除已有利用部分的人均数量来反映。基于数字地形图,计算栅格单元的坡度,根据地形地势实际情况确定可利用土地,在可利用土地范围的基础上,叠加土
28地利用现状图,计算后备适宜用地潜力及其人均值。
(八)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采用人均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扣除现状用水量的人均值反映。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指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中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自治区、市、县级行政区指标由各级政府部门分解得到。用水量是指各类用水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水量之和,按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四大类用户统计,部分地区不包括雨水、再生水利用量,具体与各地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统计口径保持一致。
(九)环境容量评价
根据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检测指标与现有空气质量标准限值相对比,用“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超标指数”表征大气环境承载状况。
根据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检测指标与现有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水功能区或控制单元目标)相对比,用“水污染浓度超标指数”表征水环境承载力。
将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超标指数和水污染浓度超标指数叠加取较大值,判断区域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载状况。
(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在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单因子分级的基础上,集成评价形成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中和结果,进行敏感性和重要性分级。根据两项评价结果,集成获得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按照短板效应原理,取两者评价结果的最大值。
十、指标要素选择
在评价过程当中不同的地域类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不同,适宜性主导因素、评价单元、指标处置方法等往往有所差异,需要对不同地域类型相应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指标和展开更多、更精细的评价。
(一)山地丘陵及灾后重建区适宜性评价
灾害风险是此类适宜性评价的首要标准,地质稳定性、地质灾害密度、地
29震风险等被视为关键要素。同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和交通不便的背景,地表覆被、坡度等生态环境敏感因子以及道路邻近性和交通优势度也是考察重点。
(二)平原地区适宜性评价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开发建设,但往往也是优质农业生产空间,人口密度高而建筑规模往往较大,在适宜性评价时普遍将地基承载能力、对农业和生态空间的保护作为主要考察标准,地质条件、生态敏感性和农田属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河湖岸线及海岸空间适宜性评价
滨水空间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性都较高的区域,既有案例突出了生态限制性的主导作用,关注洪涝灾害、水网密度、湿度、河流汇水空间及水源地分布等变量的限制作用,同时兼顾经济效率,重视开发成本、经济基础、交通可达性要素等。
(四)城市后边区域城镇扩展用地适宜性评价
此类案例主要通过交通区位及城镇空间邻近变量来考察经济效率,通过基本农田分布和与受保护生态空间的邻近性考察生态可行性,坡度等地形因素虽也被提及但却并未被视为主导因素。
(五)乡村地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
此类研究普遍从居民安全保障和生活便利性出发,强调自然灾害风险的限制性和城镇、道路、水源等因素的空间引导性。
十一、多指标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
将各适宜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叠加与分级处理,形成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30评价方法
评价分级
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值,划分评价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该区域发展潜力越大,越适宜进行开发;级别越低,则发展受限制程度越大,越倾向于保护。
十二、综合等级划分
将空间规划底图中形成的现状地表分区结果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得到市县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