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马克一 、
思主义知识架构历史条件科 问世标志学图
体 产生理论来源系 组成内容
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
科学内涵理论特征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 性质理论品质础。最高理想和
二、重点社会理想最高社会理想 知识梳理
共同理想 1..马克学习的目的
思主义产生的
学习、运用、发展学习的根本方法共同理想,都是以马克思
社会历史条件:
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南的,它们的实(1)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现都离不开工人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导,它们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和同一(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种政治立场。
制矛盾的激化。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离开共产主化。
义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4)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上历史舞台。
歧途。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哲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理论联系实际。
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一、知识架构图
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7.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二、知识重点梳理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
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6.实践的基本特点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
验。
8.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0.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2.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
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13.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
(2)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1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
大的发展前途。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8.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同一性。包括两方面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2)斗争性。
1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0.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
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2)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1.内外因的关系: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4.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两者的关系:
(1)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5.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一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2)其次,两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意义: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就会导致“均衡论”的错误。
(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2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8.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
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态度。
29.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
30.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31.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
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32.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
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3.意识的本质包括: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
3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35.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6.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地盲目蛮彳。我鳃既要从实际出发、失每求是、梭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39.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
40.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41.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包括概念、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
42.认识的飞跃分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
4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有重大意义:
(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这次飞跃,使理眭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5.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1)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劲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
(3)从主体方面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46.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47.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为“绝对真理”。真理的
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48.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为“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4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5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1)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有局限性,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5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5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见社会的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54.生产力系统四要素主要指: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准备性因素。
55.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56.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5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
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8.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59.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的设施的综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6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的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2)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
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62.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63.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64.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65.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
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3)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66.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7.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使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2)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3)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4)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8.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
点和方法: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2.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学常识
经济关系:
第一篇知识重点梳理 (1)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一、知识架构图
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2)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值,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生、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因而可以相互比较。所以,价值反映度的本质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规律资本会属性。
积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总产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品的分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剩余价值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的本质所决定:
和职能资本主义地租
(1)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垄断与竞争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国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国家垄(2)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国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本输出经济动强度所决定。
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二、重点知识的梳理
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社会尺度。
个基本经济条件:
6.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7.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的所有者。
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
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8.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9.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0.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1.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1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3.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15.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
16.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1)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1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19.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21.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2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23.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2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25.绝对剩余价值是指,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6.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27.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28.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29.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3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31.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以公式C:V来表示。
3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
33.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34.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35.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36.产业资本在其实现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之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38.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39.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在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越快。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40.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1)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4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形式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44.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便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45.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资本家销售商品的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就能赚钱盈利,低于生产成本就要赔钱亏本。
(2)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46.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1)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
(2)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47.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第二,二者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第三,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所产生的。
4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当预付资本的数量既定时,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49.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50.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51.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
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兼任。
(2)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人必须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去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销售,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
52.商业资本的作用:
(1)有利于产业资本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它能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
(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可以缩短流通时间,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3.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54.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55.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
(2)利息率变动的界限是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一定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因为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上升;反之则下降。
56.股票价格与股息呈正比例变化,与存款利息率呈反比例变化。
57.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58.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59.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长期稳定的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60.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土地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61.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
(1)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I)。它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2)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它的形成条件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62.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原因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63.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64.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6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进一步加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使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66.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源泉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67.我们把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6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69.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1)相同点:本质上都存在竞争。 (2)不同点: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不同,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70.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
的剥削和掠夺所获取的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7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
(2)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7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
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7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1)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同时,从市场经济运行条件的角度来看,一些私有制市场经济主体所不愿或不能承担的社会经济任务,也必须由国家来完成。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
7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7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
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2)从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
(3)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77.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78.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79.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1)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程度大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大体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
8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从生产力方面,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8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阶级的革命过程中,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2)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其生产关系日益暴露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它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2)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3)垄断是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阶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重点知识梳理
1.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最新类型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与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运动。
2.无产阶级革命形式包括暴力革命和非力革命。
3.列宁的主要贡献:
(1)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相在首位。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阶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改革包暴|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5.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7.总结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意义在于:
(1)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而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勇于创新。
(2)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3)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4)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8.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1)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
(2)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0.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
11.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1)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
(2)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12.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1)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2)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3.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
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
1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1)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2)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1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
原因:
(1)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17.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 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3)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18.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1) 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2)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点: (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0.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思想领导方面。社会主义改革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
②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地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
③组织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庞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思想领导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②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③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
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21.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人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对党的领导同样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
(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践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2.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
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4)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23.与差别: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
(1)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两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两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三,两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第四,两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第五,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2)重大差别: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灭亡。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2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
经验可循,不可能有实现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客观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4)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只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和多数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人类在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25.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和
社会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只有经历其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失,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2)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
条件的过程。
第二篇 网络助学平台测试题汇编 阶段测验一(绪论一第3章)
一、单选题
1.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 )。
A.黑格尔 B.圣西门 C.康德 D.费尔巴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政治经济学 D.唯物主义辩证法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的统一。
A.创造性和科学性B.创造性和阶级性
C.科学性和革命性D.阶级性和革命性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 )为基础的。
A.创新性 B.实践性 C.阶级性 D.集中性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时间 B.空间
C.运动 D.发展
8.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A.先验论 B.不可知论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9.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客观唯心主义
10.空间的特点是( )。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四维性 1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1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楼房、草房、瓦房等的关系属于(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3.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4.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力面。肯定方面是指( )。
A.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B.事物中维持其运动的方面 C.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发展的方面 15.下列关于本质和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B.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C.现象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6.认识是在( )中产生的。 A.主观意识 B.劳动实践 C.社会分工 D.手脚分工 17.认识发展的动力是( )。 A.内部矛盾 B.主要矛盾 C.矛盾 D.实践 18.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没有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
C.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 19. 理性认识的形式不包括( )。
A.知觉 B.判断 C.概念 D.推理
20. 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属于( )。
A.可知论 B.先验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21.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共同富裕 23.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物质生产 B.生活习惯 C.地理环境 D.社会环境
24.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方式 25.阶级首先是一个( )。 A.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思想范畴 D.社会范畴 26.下列关于社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B.社会革命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C.社会革命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社会革命是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27.社会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B.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C.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D.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28.文化具有的根本特性不包括( )。
A.永久性 B.兼容性 C.自由性 D.创造性 29.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其中不包括(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30、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指( )。 A.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
B.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 C.在历史上打下自己印记的重要人物
D.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
A.英国古典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D.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巨大影响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 )。
A.有机化学 B.细胞学说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心外无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 D.存在就是被感知 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顺序性 D.伸张性 5.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 )。
A.斗争性 B.同一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
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
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7.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A.相对主义诡辩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唯心主义先验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8.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 A.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
B.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
C.可能性与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现实性可以离开可能性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是认识的过程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1.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其功能包括( )。
A.指导实践 B.再认识 C.控制 D.激励 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3.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的表现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1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就在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5.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是(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B.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三、简答题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4.简述文化的社会功能。 四、论述题
试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
附录:试题答案
■阶段测验一(1—3章) 一、单选题
1.A 2. A 3.B 4.C 5.B 6.A 7.C 8.D 9.C 10.C
11.B 12.B 13.B 14.A 15.C 16.B 17.D 18.B 19.A 20.C 21.A 22.B 23.A 24.A 25.B 26.C 27.D 28.A 29.C 30.D 二、多选题
1.ABD 2.BCD 3.ABD 4.BC 5.AB 6.ABC 7.BD 8.ABC 9.BCD 10.ABC 11.ABD 12.ABCD 13.ABCD 14.AB 15.ABCD 三、简答题
1.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
3.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
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4.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具有信息功能。文化以信息为中介建立起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文化本身就凝结着历史的联系。
第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文化的教化和培育功能主要是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
第三,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四,文化具有认识功能。人不仅是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而且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
四、论述题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在根本上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和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获得改造世界的成功。
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对什么是实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里讲的实际不是指个别的事例或片面的事实,而是指客观事物的整体,指各种现象的综合。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第四,“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阶段测验二(4—5章)
一、单选题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是( )。
A.货币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货币转化为资本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价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 4.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 )的凝结。
A.抽象劳动 B.体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简单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 B.价格标准 C.商品的使用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
律。
A.剩余价值规律 B.货币流通规律
C.价值规律 D.经济危机规律
7.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条件的是( )。
A.商业的发展 B.资本原始积累 C.大机器工业的出现
D.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8.( )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
A.阶级革命过程 B.产业革命过程
C.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D.民主法治过程
9.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 )实现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
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长度
C.工作日长度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D.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10.( )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
A.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1.在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 ),它是比较完备、成熟和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
A.民主共和制 B.议会共和制 C.议会君主制 D.二元君主制
12.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瑞士 D.日本
13.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瑞士 D.日本
14.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君主制 B.普选制 C.多党制 D.议会制 15.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利己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族主义 D.拜金主义 16.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7.( )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8.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剩余价值
B.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C.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D.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19.资本的周转时间是( )。 A.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购买时间的总和
B.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C.资本的流通时间和购买时间的总和必要的限度
D.资本的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
20.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
时间属于( )。
A.非劳动时间 B.劳动时间 C.流通时间 D.生产时间 2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 )。
A.商品绝对过剩 B.商品生产过剩
C.商品生产不足 D.生产效率低下
22.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失业人数不再增加,但商品销售仍很困难,信贷关系呆滞,这是( )的特征。
A.繁荣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
A.生产过程的阶段性 B.消费过程的阶段性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D.产业利润分割的阶段性 24.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 ) A.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B.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D.资本家对于个人的剥削程度 25.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流动资本的产物 C.固定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6.商业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商业资本的数量越多越好 B.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超过社会 C.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D.商业资本的数量越少越好 27.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 )。
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C.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 28.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肥沃程度
29.农业资本家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 )。
A.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B.不缴纳级差地租,要缴纳绝对地租
C.要缴纳级差地租,不缴纳绝对地租
D.既不缴纳级差地租,也不缴纳绝对地租
30.( )是资本化的地租。 A.租金 B.土地价格 C.土地价值 D. 货币资本 二、多选题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抽象劳动 B.体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简单劳动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有( )。
A.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 B.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C.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 D.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程度
3.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4.资本积累的后果是( )。 A.资本有机构成的降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C.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D.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5.民主共和制可分为两个类型,分别是( )。
A.总统共和制 B.议会共和制 C.议会君主制 D.二元君主制 6.下列国家实行议会共和制的是( )。
A.德国 B.法国 C.瑞士 D.意大利 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 )。
A.君主立宪制 B.专制独裁制
C.民主共和制 D.一党专政制
8.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制 D.普选制 9.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0.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 )方面进行考察。
A.资本的周转时间 B.资本周转次数
C.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 1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 )。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B.资本有机构成 C.生产资本的构成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12.产业资本中的流通资本包括( )。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 13.银行资本包括( )。
A.借贷资本 B.自有资本 C.借入资本 D.信用资本 14.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
A.股息 B.银行存款利息率’
C.债券价格 D.宏观政策 15.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 C.投资利息 D.级差地租 三、简答题
1.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2.简述“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3.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含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4.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
试述剩余价值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阶段测验二(4—5章) 一、单选题
1.D 2.D 3.B 4.A 5.D 6.C 7.C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D 15.A 16.A 17.B 18.C 19.B 20.C 21.B 22.B 23.C 24.B 25.D 26.C 27.B 28.C 29.A 30.B 二、多选题
1.AC 2.ABCD 3.AD 4.BCD 5.AB 6.AD 7.AC 8.ABC 9.ACD 10.AB 11.AC 12.BC 13.BC 14.AB 15.AD 三、简答题
1.(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2.(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法院,一般来说,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三权互相制衡,这就是所谓的“分权制衡”原则。
(2)实际上,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
(3)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整体,是为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统一而不可分割。所以,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3.(1)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有资本形式所经历的时间。
(2)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
(3)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4.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不变资本的节约。 四、论述题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
性:一方面是型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目价值增值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
(4)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阶段测验三(6—8章) 一、单选题
1.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
A.资本主义发达的市场经济 B.资本主义自身制度的优势 C.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D.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调节 2.“参与制”是金融寡头( )。 A.在文化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B.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C.在政治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D.在军事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3.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可能不是垄断企业的是( )。
A.卡特尔 B.混合联合公司 C. 股份公司 D. 康采恩 4.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人和
( )两个方面。
A.财政调控 B.财政分配 C.财政支出 D.财政经济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国家直接投资建立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国家间接投资建立的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
6.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的工具 B.垄断资本家操纵市场的工具 C.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权的工具 D.垄断资本家操纵世界经济的工具 7.垄断低价一般是( )。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
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垄断资本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8.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9.以下不属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节的市场的是( )。
A.劳动力市场 B.外汇市场 C.商品市场 D.资产市场 10.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1.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 )。
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B.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D.国有经济的私有化
12.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根源是( )。
A.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B.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C.私人垄断资本的实力不足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自发调整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 )。
A.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
B.私人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
C.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
D.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大幅度提高 16.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的出现,它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A.过剩资本 B.经济全球化 C.国内投资需求不足 D.生产社会化
17.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中最主要的是( )。
A.直接调节与控制 B.间接调节与控制 、 C.行政手段调控 D.法律手段调控
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经济特征是( )。
A.自然资源输出 B.资本输出 C.劳动力输出 D.服务输出
19.资本的输出可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两种基本形式,其划分的角度为( )。
A.资本输出规模是否固定 B.形成方式的不同 C.资本形态 D.期限的不同
20.建立国际垄断同盟的目的是( )。
A.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B.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D.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21.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C.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22.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C.法国古典哲学思想
D.德国古典经济学
23.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分为和平形式和( )。
A.暴力革命 B.和平演变 C.议会斗争 D.和平革命 24.二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有( )。
A.波兰 B.意大利 C.中国 D.厄瓜多尔 25.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最卓越的思想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工农阶级民主
C.武装夺取政权 D.爱国民主战线
2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马克思主义 D.坚持党的领导
27·一个集中体现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生产要素分配”28.从历史观来看,人类解放就是( )。
A.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 B.摆脱规律的制约 C.不受任何束缚 D.实现人类的绝对自由 29.社会阶级消灭的前提是( )。A.生产力高度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 C.民主法制的完善 D.社会制度的全面完善 30.人们的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是(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二、多选题
1. 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有( )
A.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B.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C.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D.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形式主要确( )。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D.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包括( )。
A.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调节 B.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C.对利率的调节 D.对货币面额的调节
4. 20世纪80年代后,贸易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新兴产业的大量涌现所导致的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
B.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C.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D.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的出现
5.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俄国所作的努力包括( )。
A.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B.在农村变余粮征集制为农产品收购制
C.废除商品货币关系 D.建立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6.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
是( )。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傅立叶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包括( )。
A.资本流向由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为发展中国家间相互投资增多
B.国家资本的输出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
C.与过去相比,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D.资本流向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只是资本流量有了大幅增加
8.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 C.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性尝试 9.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逋过( )实现。
A.汇率政策 B.货币政策
C.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 D.财政政策
11.以下关于垄断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划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B.由垄断组织随心所欲制定 C.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家在出
售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D.彻底地否定了价值规律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
A.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跨国界结合
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13.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这主要指( )。
A.生产社会化 B.贸易社会化
C.管理社会化 D.资本社会化
14.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主要表现在( )。
A.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B.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C.工人阶级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D.工人阶级是唯一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
1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包括( )。
A.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B.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C.政治条件——完备的民主制度D.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2.简述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3.为什么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
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四、论述题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阶段测验三(6—8章) 一、单选题
1.C 2.B 3.C 4.C 5.B 6.A 7.D 8.D 9.D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A 17.B 18.B 19.C 20.C 21.C 22.A 23.A 24.A 25.A 26.D 27.A 28.A 29.A 30.A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BC 4.ABCD
5.AB 6.ABC 7.BC 8.ABC 9.ABCD 10.BCD 11.AC 12.BCD
13.ACD 14.ABC 15.ABD 三、简答题
1、(1)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2)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他们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具有革命彻底性,只有他们能肩负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任务。
(3)工人阶级会在斗争中不断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在斗争中他们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阶级的整体的行动,并在实践中寻找指导运动正确方向的思想武器。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就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2.(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
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3.(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4、(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3)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论述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1)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②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③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
①生产的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
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②贸易的全球化。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现代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对他国产品需求的增加、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都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是货币的(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储藏手段职能
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 )。
A.商品交换 B.商品生产 C.商品流通 D.商品购买 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运输设备 B.仓储设备 C.包装设备 D.生产工具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楼房、草房、瓦房等的关系属于(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5.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 )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可知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
际
C.解放思想 D.一切从实际出发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9.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
A.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B.统治阶级意识与被统治阶级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社会意识与群体意识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
A.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11.我们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A.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B.认识辨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D.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12.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 )。
A.曲折性 B.反复性 C.连续性 D.无限性 1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抹杀了意识的客观性 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C.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14.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造成的,同时这次的灾害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等有关。从因果关系上来看,这属于( )。
A.一因多果 B.多因一果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 1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1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7.下列不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要素禀赋说
1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 C.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19.( )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A.经济规律 B.发展规律 C.价值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20.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的( )制度。
A.政党 B.民主 C.国家 D.普选
21.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2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160万元,可变资本是4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万元,其利润率是( )。
A.10% B.20% C.30% D.50% 22.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 )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A.社会生产价格 B.工业品的价值 C.工业品的生产价值
D.农产品的价值刀.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 )。
A.超额利润率 B.企业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股息率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是
( )。
A.金融资本 B.金融寡头 C.产业资本 D.商品资本 25.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A.垄断价格 B.垄断资源 C.垄断财富 D.垄断制度 26.组成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是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 100家大型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共同生产的,这一事实说明( )。
A.金融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商品国际化 D.生产全球化 27.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 )。
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 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原因归根结底是( ) 。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工人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由马克思决定的 29.马克思主义政党( )。 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B.社会主义法律的领导核心 C.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D.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核心 30.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
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对于这个科学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西方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处于核心地位 D.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 )的历史过程。
A.近期 B.长期 C.曲折 D.复杂
3.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 A.价值量的决定 B.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和价值一致
D.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利率调节 D.股市调整 5.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包括( )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流动资本 D.剩余价值 6.下列生产要素中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设备 B.厂房 C.机器 D.辅助材料、燃料和劳动力
7.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D.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更表现在和谐社会的建立上
8.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现、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9.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仪器 B.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C.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D.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2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直观性 D.不彻底性 三、简答题
1.简述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时作用。
3.简述认识的反复性。 4.商业资本的作用有哪些? 5.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
度?
四、论述题
1.论述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A 2.B 3.D 4.B 5.A
6.D 7.B 8.D 9.A 10.C 11.B 12.D 13.B 14.B 15.A 16.A 17.D 18.C 19.C 20.D 21.A 22.A 23.C 24.A 25.A 26.D 27.C 28.A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D 3.AB 4.ABC
5.AB 6.ABC 7.AB 8.ABCD
9.CD 10. ABCD 三、简答题
1.(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
2.(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还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
3.(1)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认识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第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4.第一,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5.(1)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成,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四、论述题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
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2.(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