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诺贝尔》 教学设计

2021-11-03 来源:步旅网
《诺贝尔》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感悟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教程,感受诺贝尔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毫不气馁、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呈现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来展现诺贝尔的献身科学的伟大人格的。

3、学习小传的写法,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和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课文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教程:

一、 复习回顾、整体把握:

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近被誉为“炸药大王”的诺贝尔。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出:液体炸药-黄色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二、深入感悟、把握写法。

教师叙述、交待本课任务: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感受诺贝尔伟大的人物形象,并体会课文是如何表来这一人物形象的。 (一)研读“发明炸药”部分:

1、诺贝尔发明了三种炸药,每一次发明都有他的动力、都有他有的原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9小节(发明炸药),画出表示这种原因、动力的句子,并深入研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 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戓公路,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啊!要是能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 然而,液体炸药在运输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开始了新的研究。 ▲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 ⑴从文内容上看:这三句都是诺贝尔发明炸药、不断改进炸药的原因;表现出诺贝尔“造福人类、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学生板书:造福人类、精益求精) ⑵从在文本中的作用看:第一句引起下文;后两句:起到了过渡作用,把三次发明串连起来。(师:巧妙过渡)

2、其实, 对于诺贝尔而言,三次发明的过程更为艰辛。请大家再读文章的5-9小节,边读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⑴理解:毫不气馁。

⑵同学们,就是这一场大爆炸,让诺贝尔失去了什么?但他没有失去什么?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⑴抓住“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体会诺贝尔的坚持不懈、毫不松懈;抓住“终于”体会发明炸药的不容易。 ⑵指导学生朗读。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年青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欢呼着:“成功了!成功了!”⑴这两段话中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频率比较高,什么符号?(感叹号) 请大家看这三处加感叹号的句子,每一处都表达着人物的一种心情,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感情。分别表达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①“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为自己的实验能不能成功而担心,所以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眼睛紧盯着炸药、紧盯着火星不放。

②“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人们感觉诺贝尔被炸死了,有一种惋惜之情。

③“成功了!成功了!”

试验成功,诺贝尔不顾自己满身鲜血、不顾自己受了伤,是那么的兴奋。

⑵指导学生朗读。(先读好三处用感叹号的句子,再读好整个句子。) 3、感悟写法:

⑴诺贝尔在机械方面,也很有成就,为什么只写他发明炸药呢?(师板:典型事例) ⑵再看一看三次发明的过程(课件出示三次发明炸药的文字),想想:三次发明的过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板书:细节描写) (二)研读“设立奖项”部分:

1、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更能反应诺贝尔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不仅自己献身科学,还激励后人献身科学)

2、五个方面中,有一个特别的方面,哪个方面?(和平)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你能猜出他内心的想法吗? 3、指导朗读。

三、回归全文,课堂练笔。

1、出示书后作业第4题要求: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2、指导如何去写小传:

交待清楚人物的国籍、生卒年月、主要成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