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重难点知识梳理

2023-05-22 来源:步旅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重难点知识梳理

三圈环流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 大气作用:

⑴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夜晚不太冷

⑵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白天太不太热 削弱作用表现在: ⑴ 反射

⑵ 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氧气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⑶ 散射:空气中微粒和水汽起散射作用。日出前天已经亮,日落后天没完全黑。 结论:晴天时,昼夜温差大。阴天、雾霾天气、雨雪天昼夜温差小。

例1、 农村秋末制造浓烟抵御寒冷空气,增强大气的逆辐射。

3、 影响光照(太阳辐射能)的因素:海拔、天气、纬度

例1、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的原因: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但是大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弱,且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热量不足。)

例2、 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大气稀薄,使太阳能丰富

例3、 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能最不丰富地区的原因:多阴雨天气。

1

热力环流

1、 形成过程:同水平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水平面的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

气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2、 高压与低压是同水平面相比较而言的 3、 气压值大小顺序B>A>D>C

4、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时气压越低。 同水平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5、 低压控制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高压控制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

几种特殊的热力环流

1、热岛效应:城郊风

⑴ 市区建筑物密集,人口多,城市尾气多;树木少,所以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⑵ 绿地和河流能调节气候,降低气温。

2、海陆风

2

⑴ 夏季海风凉爽湿润,冬季海风温暖湿润 ⑵ 夏季陆风炎热干燥,冬季陆风寒冷干燥 ⑶ 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4、 山谷风

⑴ 山谷升温慢,降温也慢

⑵ 山谷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黎明时分容易出现逆温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⑶ 山谷多夜雨的原因:山谷河流众多,水汽充足;夜晚山坡气温低,冷空气下沉,山谷暖空气被迫上升,容易形成降水。

三圈环流

3

常见天气系统

一、 气旋和反气旋

1、 气旋: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北逆南顺 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 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

影响:台风 副热带洋面的气旋中心

4

2、 反气旋: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干燥,北顺南逆 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 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影响: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二、 冷锋与暖锋

1、冷锋

气团运动: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

封面符号:

过境前天气:晴天、温暖湿度高、气压低 过境时天气: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过境后天气: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时间短,强度大 降水位置:锋后(冷气团一侧)

典型天气:寒潮、春季沙暴,北方夏季的暴雨;一年四季都有,冬半年更常见

2、暖锋

气团运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 封面符号:

过境前天气:晴天、温暖湿度低、气压高 过境时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温度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时间长,强度小 降水位置:锋前(冷气团一侧)

典型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多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

3、 准静止锋:冷暖空气势力相当

5

⑴ 江淮准静止锋:6月份,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受太平洋水汽影响 ⑵ 昆明准静止锋:冬春季节,受印度洋水汽影响 ⑶ 天山准静止锋:冬春季节,受大西洋水汽影响

4、锋面气旋

⑴ K、C受冷空气影响,位于冷锋后雨区,天气阴湿。,P位于暖锋前,受冷空气影响,天气阴冷潮湿

⑵ Q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影响,天气晴朗干燥 ⑶ M是反气旋,D是气旋

5、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⑴ 4、5月份在锋面雨带东南沿海登陆

⑵ 6月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阴雨绵绵的梅雨天气。 ⑶ 7、8月份锋面雨带到达东北,华北地区。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形成晴朗干燥的伏旱天气

⑷ 9月份锋面雨带开始南撤,10月份基本上退出我国大陆。

6

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非地带性: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北部、巴西东部、中美洲的东部

2、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北半球湿季:5-10月

分布地区:非洲、澳大利亚、巴西高原、墨西哥高原 非地带性:东非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地形抬升造成)

3、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燥。

分布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墨西哥高原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 非地带性:秘鲁西海岸、非洲本格拉沿岸

4、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旧金山、智利北部、澳大利亚珀斯、南非开普敦

补充:地中海的北侧降水总量较丰富且冬雨率较低,因为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地区: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南美西部、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6、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与特征: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

只有北半球有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是5-10月,旱季是11月-次年4月。多旱涝灾害。 夏季西南风(东南信风穿过赤道,受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冬季东北风。

7、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与特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分布地区 :中日韩南部、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

8、 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与特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分布地区:只在北半球的东北亚地区。

7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所切断,副高的影响只保留在海洋上。 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2、1月,副极地低压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的影响只留在海洋上。 亚欧大陆: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东南信风,冬季西北风(东北信风穿过赤道,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

8

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 全年高温,最低气温在15度以上 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少。20mm以下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极多,且较平均。2000mm以上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降水最多月的降水量超过500mm。全年1500--2000mm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降水最多月的降水量一般300mm,全年750—1000mm

2、 最低气温在0—15度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平均。700—1000mm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300—1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800mm以上

3、 最低气温在0度以下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400mm—800mm 温带大陆气候:400mm以下 洋 流

1、按性质划分为:暖流(高温流向低温、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低温流向高温、高纬流向低纬)

北半球 暖流

9

结论: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

2、按成因划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⑴ 风海流:风的吹拂造成的

① 信风造成: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② 西风造成:北太平洋暖流、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

③ 垂直方向的暖流大多是风海流的延伸,由风力和陆地阻挡形成: 比如东澳大利亚暖流、日本暖流、巴西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⑵ 密度流:不同水域盐度的差异造成的

① 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下层反之 ② 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表层地中海流入红海;下层反之 ③ 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之间:表层波罗的海流入大西洋

例1、 波罗的海盐度小的原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大量河流水注入; 构造闭塞,与外界海域沟通少。

例2、 红海盐度较小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水注入的少;构造闭塞,与外界海域沟通少。

⑶ 补偿流:水平补偿流,比如赤道逆流。上升补偿流,如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垂直方向的寒流大多属于补偿流,比如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洋流的分布

10

4、洋流的影响:

⑴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⑵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加快净化速度。不利:扩大污染范围。

⑶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① 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②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 ③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④ 秘鲁渔场:受离岸风影响,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提供大量饵料,吸引大量鱼群,形成渔场

⑷ 对航海的影响:航行速度;沿海气候,海洋结冰期;海雾

岩 石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1、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包括地震)、岩浆活动(包括火山喷发)、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下)

2、 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⑴ 垂直运动:形成断层(工程项目和水库要避开断层)

11

① 上升运动—地垒—断块山(泰山、庐山、华山、贺兰山、阴山) ② 断裂下限—地堑—谷地:渭河谷地(平原)、汾河谷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湖泊:贝加尔湖、滇池、洱海(断裂下陷形成洼地,河流水和地下水汇聚而成)

⑵ 水平运动:

① 张裂: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 形成海岭:大洋中板块张裂处,岩浆喷发遇水冷却而成 ② 碰撞:海沟: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 褶皱山(背斜、向斜)

3、 背斜:岩层向上凸起;中间老两翼新;储存油气资源

背斜易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较脆弱,在外力侵蚀下成谷地

4、 向斜:岩层向下凸起;中间新两翼老;储水构造,适合建水库 向斜易成山的原因:向斜两侧受挤压力,在外力堆积下成山

5、 板块示意图

12

⑴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⑵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⑶ 落基山脉: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 ⑷ 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

⑸ 红海: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⑹ 冰岛: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温泉 ⑺ 新西兰: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⑻ 日本: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⑼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⑽ 太平洋大部分为消亡边界,向西北方向移动,面积不断变小

⑾ 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⑿ 勘察加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⒀ 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二、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外力类型:风力、海浪、冰川、流水 3、风化作用:(温度、水、大气、生物)使岩石破碎,碎屑物残留在地表 分布地区 侵蚀作用 堆积地貌 风力 干旱半干旱 海浪 海边 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沙丘、黄土高原 丹地貌 海蚀柱、海蚀崖 沙滩 冰川 高纬度和高U型谷、角峰、冰斗、冰冰碛地貌(欧洲西部) 山 蚀湖、峡湾 流水 气候湿润半峡谷、丹霞地貌、喀斯特入海口三角洲、谷口河漫滩、中下游河湿润 地貌(地形崎岖)、瀑布 漫滩和地上河(黄河下游、长江中游)

4、丹霞地貌:红漠化,江南丘陵

成因:植被破坏严重,在流水侵蚀下,红壤大量裸露

13

5、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云贵高原(云、贵、桂) ⑴ 成因:流水溶蚀石灰岩 ⑵ 特征:

① 因为流水侵蚀使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②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③ 石灰岩下渗严重,地下水丰富,地表水不丰富 ④ 地壳活跃,多地质灾害,尤其是泥石流,滑坡

三、河流地貌

1、流水侵蚀的形式

⑴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 ⑵ 下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⑶ 侧蚀:使谷地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结论:流水侵蚀严重的原因→含沙量增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陡峭,流速快,侵蚀力强,植被少,土质疏松,认为植被破坏

2、入海口处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⑴ 河流流经中上游,因地势陡峭,流速快,侵蚀力强

⑵ 入海口处地势平坦,使流速变得更慢,河道变宽,泥沙大量堆积 ⑶ 海浪的顶托作用使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