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壤监测质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人们应关注土壤监测质量控制现状,详细了解土壤监测质量控制状况,对天然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间,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有效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监测方法;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很多土壤环境所受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由于污染源繁多复杂,因此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会遇到一些严峻的考验。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这一主题,从监测方法、监测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对从事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误差来源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中,人们需要分析可能造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误差的来源。总体来说,其原因有四。一是采样过程对监测结果造成的误差。土壤的实际组成具有不均匀性,所以会造成采样数据的差异性,进而对最终监测结果造成影响。采样阶段的误差基本属于基础误差,此类误差无法消除,但是可以将样品研磨后混合均匀来降低误差。二是样品流转与保存对监测结果造成的误差。在样品流转和保存过程中,送样单位、接样单位和分析实验室如果操作不规范,会对监测结果造成误差。三是制样阶段对监测结果造成的误差。制样阶段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样品风干、样品研磨、样品筛分和储存等环节,这些误差大多是样品间的交差污染造成的,可以通过人工处理对其进行控制。四是实验分析出现的误差。其主要来自样品的二次处理和实验室的测定,如称量操作误差、样品消解出现的损失以及测量仪器误差等。 2监测方法
2.1实验室测定法
实验室测定法是指将土壤环境中的样本转移至实验室进行测定,因此该测定法又被称为异位测定法。若工作人员需要测定的是土壤环境中的无机物,则可以选择以下几类测定方法:第一,光谱分析法,如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ICP-OES、原子荧光光谱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等进行测定,其应用优势体现在高灵敏度、可定量分析、标准方法相对齐全,但缺点是前处理过程复杂;第二,仪器联用测定法,如质谱法等等,其应用优势体现在可定量分析、高灵敏度、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但缺点是测定成本较高;第三,电化学法测定法,如离子选择电极法,其应用优势体现在操作简单,响应时间短,但有一定局限性。若工作人员需要测定的是土壤环境中的有机物,则可以选择色谱分析测定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气质联用法等等。 2.2现场测定法
现场测定法是指在土壤环境中样本选取的现场进行测定,因此该测定法又被称为原位测定法。工作人员在测定土壤环境中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时,选择对应的快速测定仪器进行测定,如便携式XRF、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等等。 3质量控制 3.1实验室
质控实验室对详查实验室样品制备的资料记录的质量检查,资料检查比例不少于每个详查实验室承担的样品数量的1%,并且每个详查实验室至少1次;质
控实验室对详查实验室的样品制备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并且每个详查实验室的检查至少1次。样品制备过程的质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五点。一是制样场所检查,检查环境条件、防污染措施是否齐备;二是制样工具检查,要检查磨样设备、样品筛及辅助制样工具等的齐全性、完好性,分装容器材质规格应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确保磨样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定期维护,检查制样工具在每次样品制备完成后是否清洁干净;三是制样流程检查,检查样品干燥、破碎、研磨、筛分、混匀、缩分和装瓶过程的规范性;四是已加工样品抽查,检查样品瓶标签、样品重量和数量、样品包装和保存的规范性;五是制样原始记录检查,检查记录表填写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开展检测工作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强对样品检测精密度的质量控制;第二,避免样品监测过程中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第三,设置对照实验,减少样品监测误差;第四,在样品监测过程中若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而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时,工作人员应对该部分样品进行重新监测,以确保监测结果的精确性,突发性事件主要指停电等人力无法预测的情况;第五,若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则工作人员仍需对这些样品进行重新监测;第六,若最终的监测结果超出质量控制样本允许误差范围,则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检测流程进行分析,并视情况重新取样监测。
3.2质控人员
质控人员是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的执行者,因此监测结果的质量水平与质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加强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中团队的人才培养力度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专业技能的课程培训,同时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便对企业内的监测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奖励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监测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监测作业的质量水平,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高度。 3.3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是整个监测工作的结果呈现,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严格地核查,确保监测报告中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对此,监测企业可以采取监测报告责任制的方式对其进行逐级审核,这样不仅可以分工明确,提高监测报告审核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责任制的方式来提高审核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人为审核出现错误的概率。在对监测报告审核的过程中若出现有问题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查证解决,从而进一步确保检测报告的质量。 3.4场地调查结论 3.4.1 土壤调查结论
根据地块现场调查和资料整理,调查地块内可能存在的污染地方,在地块内共布设60个采样点。其中,项目地1家电镀生产企业废水处理站等所在区域、5家线路板生产企业废水处理站等所在区域、1家阳极氧化企业以及地块内所有工业废水处理站占地范围列为疑似污染区域,面积约为17600m2,根据工作指引要求,每1600m2不少于1个点位,共布设13个采样点,其他区域为非疑似污染区域,面积约为2999985.88m2,根据工作指引要求,每6400m2不少于1个点位,共布设47个采样点,在上述采样点钻探取样。监测结果表明,与土地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相比,该地块的各种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元素、无机物、石油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持久性有机物)不是超级风险筛选价值。
3.4.2 地下水调查结论
根据项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向和污染源的分布位置,项目现场共安排10个地下水采样点。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样本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无机物、石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调查与地下水风险评估筛选值相比,没有超风险筛选值。 3.4.3 综合结论
经过本次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该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均低于筛选值,该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满足普通工业用地(M1)和新型产业用地(M0)要求。 结语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对于土壤资源的保护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人们需要严格把控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一旦发现可疑数据或者其他问题,相关监测管理人员要及时取证分析,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监测数据误差。 参考文献
[1]夏新,姜晓旭.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世界环境,2018(03):33-35.
[2]胡冠九,陈素兰,王光.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18,34(02):10-19.
[3]刘 霞.土壤监测与土壤环境质量有效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8,30(9):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