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管式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提高热效率的结构探讨
2024-02-13
来源:步旅网
枷塑抛一 妒, 勃 c,f昂 32业锅炉 1 996年第3期( 第47期) \/ 盘管式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提高 热效率的结构探讨 2 z7 里蠢一 (江西万安锅炉厂) 1_前言 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它采用具有单相介质出I=1温度高的导热油作为载热体,具有压力低、 出口温度高等优点,在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各用热工业部门及民用供暖迅速得到 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国内正在使用和正在生产的立式盘管热载体加热炉(2.8MW以下更明 显),普遍存在排烟温度过高,热效率较低,其结构见图1。 璁 向 l 6 夸凰 囤z政进结构加热炉 圉1原结构 Ⅱ热炉 1.烟气出口2保温砖 1.烟气出口2.内圈3导流片 4玲风入口<切向】 5.肋片6热风 】出管 这种立式盘管炉,因为对流回程相对较短,排烟温度一般都在380-c左右,由于排烟温度 过高,除了排烟热损太大外,引风机的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虽然有些用户在引风机前部分烟 管上加了一个冷却水箱来降温,但送到用热设备的热能还是少了。) 以0.93MW的立式盘管炉型为例,其每小时排烟量约在4800m /h左右,按正常工业锅炉 排烟温度230℃计算,排烟损失约1 33kw,折合Ⅱ类烟煤25.5kg/h。 可见,立式盘管有机热载体炉的热效率有待提高 2.设计构思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原有炉型(见图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 首先.我们设想,增加外壁盘管或增加主体高度(即增加对流受热面积)来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在排烟温度300 ̄400℃时,温度降低1O0c,受热面积要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以增 1996年第3期(总第47期) 工业锅炉 4l 加对流受热面积来降低排熠温度,则炉子的钢耗会大增加,成本将提高很多,方案不可取;第二 种设想是在烟气出口处增设空气预热器。此方案在有些热载体加热炉制造厂(如常州能源设备 总厂)已经采用。但要使排烟温度降到230℃以下,经计算,受热面积要近20m ,耗钢650kg左 右,我们认为还不是最佳方案。 经过反复构思及方案比较,我们对原来的直式盘管机热载体加热炉在结构上进行了如下 改进设计(见图2)。 (1)在原结构主体上去掉外保温砖,增加一段热风引出管。 (2)在原结构去掉保温砖后,内圈板上增加焊接螺旋肋片和导流圈。并将内圈板厚度由 6mm改为5mm (3)冷空气从炉体上方向下作螺旋流动(主流)和直流(与主流交叉湍动)加热,风 速为9.5m/s。 通过上述改进设计后,该炉的热效率提高了6.5 。 3.结构评价 根据上述改进结构,我们可以校核计算空气的吸热量: (1)烟气特性:(由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得出) 外层(第三回程)烟气流速8.2m/s。 烟气流动雷诺数Re 一5640 努谢尔特数Nu 一20 烟气换热系数 =Nu・^/D 一18.7(W/m ・K) (2)空气特性(由结构尺寸得出) 空气流速(设定)V--9.5m/s 空气流动雷诺数R“一! — 型一90735 r 努谢尔特数Nu --0.027Re# ・P;“( )““一200.3 u 空气换热系数 =Nu ・ /D 一29.1(w/m。・K) 内圈板及有效肋片换热面积Am21.5m (3)综合传热系数k’ k--i/( + 一 ) I ^ 口2 ( 一 + )--II.4(W/m K) 弯管效应校正系数C 一I+I.77等一1.16 k’一C ・K:=1.16×11.4一IS.2(W/m ・K) (4)平均温差出 计算 入口温差 f 一230℃ 2O℃一210℃ 出口温差△f 一459℃一65℃一385℃ △ 一( L△f2)/ (210—385)/I” 210一—289℃ (5)每小时空气吸热量Q 42 工业锅炉 1 996年第3期(总第47期) Q’--k’AAt 一13.2×21.5×289—820]8(W/h) 外表散热损失及其它5 一4100.9W/h 实际每小时进入炉膛热量Q Q《一82018 4100.9=77917.1(W/h)一671 69.9kcal/h (6)空气进入炉膛热量增值 ∞一Q 12344.5(20℃时空气原热焓值) 一671 69.9 12344.5;54825.4(kcal/h) (7)热量增值与额定供热之比 一 85% 由上计算可知采用改进结构(图2)设计后在基本不增加钢耗的条件下排烟温度可大大下 降 同时可提高热效率6.8 上。除此之外,还可 节约保温砖(珍珠岩粉砖)2.26m。,折合^ 民币460元/台.更重要的是可为用户每年节约燃煤近4O吨。 此娄炉型的改进如用在目前正在运行的导热油炉的改造上,其改造费用也很低,但效益则 很显著 参考资料 l 啥工大热能工程教研究 小型锅炉设计与改装.1987 (收稿年月:1996年1月) (上接第l6页) (二)区渗透,促使流动顺时针流动和充分受热,温度分布趋于理想.隔板作用明显。 分析其传热机理,为强化逆流传热效应 初进入锅炉的冷水在隔板及密度差的作用下,向 下流动,既增加了流动长度和面积.又使平均温差增大,从而增加了整体传热系数,传热效率提 高.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 6.结论与建议 由数 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新型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具有 下优点: (1、睛 在二维流动的计算中表现出理想的效果.由于锅炉内水的循环得到改善,从而防 止锅炉结垢.延长了锅炉使用期; (2)带隔板锅炉强化了逆流传热效应.提高了传热效率,减少了排烟损失,从而节省了燃 料; (3) 型结构只需对原有的锅炉进行改造,方法简易,制造成本低: (4)建议改进轴向流动方式,尽量是平面进水、平面出水,以使接近二维流动的方式 另外 采用有效的结构,使整体锅炉流动达到理想的轴向旋转流效果。 参 考 文 献 l张永照,陈听宽,黄样新等编.工业锅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冯倥凯,沈幼庭主编.锅炉原理及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s陶文铨.数值传热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收稿年月: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