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整理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2021-08-23 来源:步旅网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和交流讨论,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对单元学习充满期待。

2. 运用学过的方法,借助课前预习笔记,自主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 通过自主阅读、圈画文中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多种形式朗读等方法,感受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原因。 4. 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课后资料袋,拓展阅读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词等方式,了解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的原因,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文字魅力。 教学过程: 一、聚焦单元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单元导读)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语文要素是边读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个阅读策略,还记得我们的学习方法吗,

在《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这些古诗中,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还把自己想象的画面通过朗读、

画笔展现出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期待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观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根据题目,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

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向我们展现了潮水这种自然现象。这是怎样的潮水,美在哪里呢,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结合阅读体验,明确核心问题

1.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好句子的节奏。 (出示三、自然段)指导读准易错字和多音字“闷”的读音。 (2)听写词语,指导书写“堤崩”。

(3)看到这些词语串,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把你的想象分享给同伴。

2. 关注“天下奇观”。

在这些词语中,有这样一个词特别引人注目——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哪句话,请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

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将自己的疑问批注在旁边。老师把大家的疑问梳理以后,归纳出这样几个问题:

钱塘江在哪儿,大潮是怎么形成的,钱塘江大潮真的是自

古以来就有吗,天下奇观到底“奇”在哪里,

3、在这些问题里,哪个问题最重要,天下奇观是指世界上难以见到的事物或景象。那么,它“奇”在哪里呢,自由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景象奇

特的句子多读几遍。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 子。

三、分享优美句段,揣摩写作顺序

1.同学们的感受各不相同。很多同学不约而同选择了课文三、四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潮水来时的景象。那课文的其他几个段落又在写什么呢,

小结:课文第二自然段先写“潮来前”的景象,接着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的景象,最后第五自然段写“潮过后”的景象。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课文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自学质疑,了解《浪淘沙》意思

1、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吸引了古代的文人墨客纷纷前往观赏,不少诗人还为之写诗赋词,其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特别有名。打开课本第4页,按照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检查朗读,边指导朗读,边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理解的词语。

3、弄懂了诗句中词语的意思,那么,诗句的意思能说说吗, 八月的钱塘江大潮涛声惊天吼般传来,数丈高的潮头撞击岸边的山石又倒回来。很快,大潮退回江海汇合之处,重归大海,而在江岸边,大潮卷起的座座沙堆就像洁白的雪堆。

4、小结:读懂了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诗人刘禹锡仅用了28个字,就向我们呈现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观 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浪淘沙》和文中词语)再读《浪淘沙》,你会 想到哪些和诗句有关的词语呢,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潮 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吗,

潮来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江面上风平浪静,几座小 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潮来时大堤上人声鼎沸,水天相接的 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潮 过后,余波漫天卷般涌来,江面上风号浪吼,很久才恢复平 静。

二、诗文结合,感悟自然之美

1.诗人刘禹锡仅用了28个字,就向我们呈现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钱塘江大潮的呢,让我们对照着诗的内容,把词语回归到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

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同桌互相交流找到的句子。 二、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

1、同学们的交流特别热烈,看来对大潮向往已久。钱塘江大潮世间少有,自古以来被称为是——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让我们跟随课文,走上海塘大堤,一起欣赏诗中所描绘的壮美景象。

2.听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地点在哪里,

指名读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朗读相关句子。

师总结:这段文字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潮来前的几个场景呢,先用“横卧”这个拟人句描绘出潮来之前江面上的风平浪静,接着用“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描绘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板书: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平静的江面和喧闹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象这样的场景,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导朗读。 3.赏析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情景,

(2)(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还没看见大潮,先听见隆隆的雷声,这声音好像——闷雷滚动。作者先写大潮的声音(板书:声音),再写声音越来越大,江面风平浪静,但出现一条白线。(板书:样子)

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静”体现出来,更要把人们踮起脚昂首东望的急切之情读出来。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赏析第4自然段

第4自然段作者依然采用了这种写法,通过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展现了大潮的澎湃之美。请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大潮来了,样子是,——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

近些,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丈多高”有多高,请看图。

紧接着,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大潮涌动的壮观景象。把浪潮的样子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把浪潮的声音比作——山崩地裂。读这段话,你能想象出潮水奔腾的样子和声音吗,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走上海塘大堤,去欣赏这雄伟壮观的天下奇观吧。(出示视频)一边看,一边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你看到的场景。

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大潮正在我们的眼前翻滚。看完视频,结合课文,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由远及近,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要逐渐加快,声音要逐渐高亢,体现出紧张的气氛指名读,指导读第4自然段时。

听了你的朗读,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一开始,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你若是站在岸边亲眼观潮,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5.当我们沉浸在大潮的汹涌澎湃之时,霎时间,潮头却奔腾西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哪些词语让你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余波还在、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让我们感受到潮头汹涌气势宏伟,余威犹在。(板书:余波还在漫天卷地) 三、拓展延伸、探究原因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壮美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你从资料袋中看懂了什么, 结合资料袋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因为钱塘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引力作用,所以钱塘江大潮才会成为“天下奇观”,如果你有幸去看,还会看到一线潮、丁字潮、回头潮等奇观。

2、多少人赞美它,课后请收集更多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风平浪静 声音 余波还在 人山人海 样子 漫天卷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