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个人兴趣爱好的角度评价自己。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自我认知类试题,需要考生结合自身的喜好,谈谈自己的特点,以便于考官能从中获取信息,判断考生是否适合应考的工作岗位。
【解题思路】首先,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尽量充分地表达;其次结合该爱好具备的特点,谈谈自身,表明这些特点也能运用于工作岗位当中去;最后总结结尾即可。 【参考答案】
我从小的兴趣爱好是长跑,初高中时,我一直坚持长跑,五年来都不间断。我的学校附近有一个工厂,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工人就陆续不断地开始上班,我就跟着工人们的自行车一起跑,跟上班的人流一直跑到工厂,然后再跑回学校,大概每天都能跑五六公里。开始时也没想什么,就是爱好,喜欢跑而已,不跑就觉得心里缺些什么。
上了大学后,学校都会举行田径比赛,比赛都是采取各班自愿报名的方式。比赛前,班长突然来问我愿不愿意参加长跑,我也没多想,就答应了,报的是最远的三千米的比赛。到了赛场后,突然发现,有一个选手比较专业的,有比赛用的服装,专业的跑鞋,还有好多人为他加油,后来其他人才告诉我,他已经连续两年都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而我
就穿的只是普通的运动短裤,普通的球鞋而已。现在回头想想,大家当时一定是对我没有多少期待的。
但是我当时也不知道这个情况,也并不害怕,因为几年的长跑经历告诉我,跑下比赛来是没问题的。比赛开始后,我就冲在了前面,拉下了这个选手五六十米,我的策略是保持这段距离的优势,他快点,我就快点,他慢,我也就保持速度,总之就是保持距离。一开始,这名选手显得很轻松,也不太在意,后来当他想加速的时候,发现总是没法超越我,他就越来越着急。慢慢地,我感觉他跑步的节奏被打乱了,心里越来越着急,到了最后,体力就跟不上了。最终,我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
长跑的爱好给我带来了许多财富。一开始,我纯粹就是爱好而已,也没多想什么,只是坚持锻炼而已,但是后来,这种坚持给我带来了成功,我的身体也因此而受益终身。长跑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塑造了我个人的特点。我知道当我要完成一个目标时,必须坚持不懈,成败不在于一时,但一定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古语说得很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这也是我今后面对工作时的正确态度。
当然,我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并没有工作的经历,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不能很有经验地去面对;另外,工作并不像长跑一样,是个人的任务,很多工作是需要和同事一起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这些方面都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但是我想,只要我能发挥长跑的态度,谦虚谨慎地学习,一定能很快地熟悉工作,融入于单位的大家庭当中,完成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名师点拨】
本题切忌胡编乱造,一定要从自身去发掘素材。如果是一个大胖子说自己坚持长跑,那明显就有虚假的成分;另外,一定是自己的东西,说出来才能打动考官。
2、你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句话的看法。(题目中“衷”应改为“忠”)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型的知识类题目,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把自己的观点很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这句话很好理解,关键在于如何去充分论证。 【解题思路】首先,提炼观点;其次,论证观点;最后,结尾升华。
【参考答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别人托付给我们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力去完成,有这种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说到这句话,我马上想起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当年刘备兵败,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坂坡,丢失了全部辎重和本部兵马,两个女儿被曹纯活捉。甘夫人及幼子刘禅,也走失于乱军之中,幸亏赵云奋力保护,最后才救得刘禅脱险。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把这段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赵云一人在千军万马之中,左突右闯,如若无人之境,最后终于救得少主,尽到了臣下的责任。
作为赵云,他的责任就是保护自己的君主,无疑他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被历史铭记,被后人赞颂。其实现代也有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也在为国家人民,不断地奉献自己,比如小岗村的沈浩同志,比如为农民不断争取利益的人大代表毛丰美同志,还比如在大连新港清理漏油时牺牲的战士,他们都是受国家和人民之托,忠于自己的职守,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的榜样。
这句话对我自己的启发也很大,我现在应聘的是公务员的工作,这就是一个需要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样的责任心的工作。公务员领的是国家的工资,这些工资都来自于税收,来自于人民的辛勤工作,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铭记这种工作的出发点。今后,不管我自己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身处什么样的位置,我想我都会时刻铭记都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样的责任心,去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名师点拨】
本题需要很快地去理解题目,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至于论证当中所列举的人物和事例,及在平时注重积累,到考场上才能自如地运用。
3、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谈你对交通肇事逃逸事件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型的社会热点类题目,可以运用主题分析法,来对问题进行解决。
【解题思路】首先,谈谈交通肇事逃逸事件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其次,谈谈此类事件存在的一些原因,要注意从法律的层面去叙述;最后,提一些解决措施即可。 【参考答案】
近年来,交通肇事事件频发,肇事后逃逸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还不乏一些明星,比如周杰,阿穆隆等。交通肇事逃逸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受害人的利益,还对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应该予以重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称之为“交通肇事逃逸”。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要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几率,应当注重以下方面。
首先,肇事者自身认识不足是首要原因。据调查,法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想逃避责任和害怕被惩罚,是多数驾驶人肇事后选择逃逸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不少交通事故中,逃逸的肇事司机最开始并不一定是负全责或者主要责任。可是一念之差,让法律的惩罚加重。比如有司机在撞机动车道撞人之后,害怕赔偿,于是当场逃逸,受害者由于无法动弹,随后被另一辆经过的小车再次碾压,导致直接死亡。这类案例中,如果当事人不逃逸,惨剧就不会发生,他所负的责任也没有那么严重。
其次,现行法律存在漏洞。比如,发生交通肇事的重要原因是酒后驾驶,一些肇事者通过逃逸,就能避免受到酒驾处罚。周杰案中,事发12小时后,周杰才到交通队接受调查,此时周杰的酒精含量检测显示为“零”。法律有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准则,据此警方未认定周
杰“酒驾”,而只认定周杰的其他肇事及逃逸行为。由于法律存在的一些漏洞,肇事者也可能通过逃逸这种行为使自己的处罚减轻;另外,目前对于酒后肇事案的处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判罚明显过轻,不少案件因为赔偿而从轻判决,这也是让很多人心存侥幸心理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 应加强对司机的教育,使其更清晰地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当司机正确地认识到事后逃逸的严重性,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完善法律。只有设定统一、严厉的量刑标准,才能对心存侥幸的人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比如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应大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这样才能避免周杰类似案的发生;另外需严厉量刑标准,比如酒驾的处理,根据现行法律,我国对醉酒驾车的处理是“扣证、罚款、拘留”;而在日本,首先要吊销驾照和罚款,还要判两年的劳役;在德国,若再犯就要进监牢;在美国,酒后驾驶也是犯罪行为,因酒驾而入狱的并不稀奇。只有各方面都得到重视,才能减少交通肇事逃逸类事件的发生。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七
1、针对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型中的社会热点类,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这一情况在社会上愈演愈烈,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是高校定位和教师评价体制的问题,考生根据这一现象及背后本质问题,展开话题。
【解题思路】破题表态表明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从影响、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
近些年,当中国的大学在论文发表量、科研设施等方面紧追国际一流大学的同时,社会上却对高校提出了“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的揶揄和质问,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偏离了大学的使命,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对教师评价模式和高校自身定位的问题。
<影响>教师是高校工作的主导,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核心人物,通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养高品质高质量的学生,不仅可以树立学校品牌,同时也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有用人才。近些年,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及大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下降,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用来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从而使大学教学质量与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停滞不前,由此直接消极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原因>
1.在高等教育评价模式上存在误区。目前,各高校都在努力争取自己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在向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高校都想把自己建成研究型大学。评价学校的综合实力以论文的多寡,以学者的低位及学者的多少为依据。
2.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激励政策上存在误区。大学教师的考核和晋升与科研及论文挂钩。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在SCI上发表多少篇论文,而不是看上课、教学水平如何。评职称时,论文、科研项目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
3.目前支配大学运转的不是学术权力,而是行政权力,作为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行政管理手段,却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枷锁和包袱。行政价值的不断强化,大学的定位造成了身份和地位的危机,这直接导致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不到位、边缘化,官本位价值对学术领域的污染,学术权力的政治化、行政化,各种非学术力量对学术性活动的干预,如学位授予、职称评聘等,行政泛化现象直接影响并遏制了教育的品位和学术风气。
<解决问题>
(一)从宏观环境出发,重视教学科研均衡发展。
1、主管部门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评价要切实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实际水平,不能因为教学评价复杂而简单化,也不能因为科研成果显而易见产生过分偏好;
2、对高校的评价应该从高校的职能出发,充分考虑高校间的差异和特色,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概以科研成果而论;
3、对科研成果的要求,在“量”上要降低,在“质”上应该提高,消除“论文泡沫”,还科研一个高雅朴质之身;
4、在上述条件下,增加教学收益机会,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符合“按劳分配”原则。
(二)从高校管理角度出发,开拓教学科研管理的新思路。
1、教学科研型大学,或者科研教学型大学对教学和科研都有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大学里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学科研型人才”或“科研教学型人才”。“朱淼华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都惯性推动下要求每一个教师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的结果,实际上这种要求没有必须的理由,也没有良好的效果。
2、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追求应该求“精”而免“俗”。宏观环境使然的条件下,高校重视科研成果不可避免的,但是重视的形式可以改变。少量的精品代替大量的“文字垃圾”,一方面提高高校自身的声誉,另一方面也给教师减负,有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动辄要求评这个荣誉要有五篇论文,评这个职称要有几部著作,结果是劳民伤财。
3、高校要进一步探索教学评价的科学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做出合理的评判。教学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大量的付出得不到肯定和支持,根源在于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这就如同投入资金和劳动力生产出商品却要亏本一样,没有人愿意提供这种商品。 4、要承认教师是利益的主体,承认教师的个人利益,从教师的利益出发制定规则是最经济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总是强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没有相应的物质保障,就是如同“不给马吃草,光让马快跑”,宝马良驹也要不饿才能日行千里,道理是一样的。 【名师点拨】
对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做法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所反映的高校自身的定位和教师评价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谈谈你对远程网络走近农村,农村信息化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型中的国家政策分析,对待这样的做法我们的基本态度是积极支持,重点谈出政策带来的改变和意义所在,及将来的努力发展方向。
【解题思路】破题表态,结合时代背景谈政策的意义所在,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这是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最直接的表述。
<背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围绕着互联网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将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扫黄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受到一定的抑制。实践证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这也为互联网加快向农村普及奠定了基础。 <意义>利用与代信息技术,可建立起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网络,全方位、多途径、高效率地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手里,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
生产技术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技术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疏通信息传播渠道,还可以增强广大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而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问题及建议>尽管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信息化对农村倍增效应的发挥,除提供适用的综合信息服务,帮助当地农民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生产外,还需要让当地农民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当地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以科学致富方式,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名师点拨】
连续几年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于三农问题,农村信息化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转变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对农村建设和国家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四
1、谈谈你对经济危机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综合分析类题目,以经济危机为背景,考察考生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考生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和政府三方面分别分析,提出对策。
【解题思路】先破题表态,指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再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最后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
(破题表态)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这都使得大学生毕业求职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应该有所准备和思考,然后再准确出击,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的最糟糕的心态。找准定位和调整求职心态以及提高求职技巧,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是毕业生们求职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解决对策)(1)大学生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拓就业视野和范围,努力自主创业;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把书本知识学透学活,提升竞争力;在选择职业时也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对单位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要求。(2)学校教育的方向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就业好坏,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在校期间多培养些专业技能,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方向,多开设一些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好的专业;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并要给学生留出专门的时间来实习,动用各种
资源确保实习效果;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心理辅导,培养自律意识,引导他们科学的利用时间,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确保他们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3)政府方面要与时俱进出台新的法规和政策,激励人才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人才市场交流的质量;政府还要转变传统的人事编制理念,由“效益导向”式的编制理念转向“效益与公正兼顾”的编制理念,适当放松对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编制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部分压力,而且可以为政府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单位就业等政策提供一些重要的补充和平衡。
(优化提升)金融风暴不怕,可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名师点拨】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这道题只是增加了一个金融危机的背景,对于考生来说应该并不难。回答此题时,要将重点放在解决对策上,从主体入手,全方面分析问题,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校为升学率让差生退学,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热点类综合分析题目,要测查考生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此题,要对现象背后的危害、原因有全面的认识,从而从中得出解决对策。
【解题思路】首先破题表态,表明观点,指明危害,接着进一步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破题表态)近年来,为提高升学率而劝退“差生”的事件屡屡发生,历经9年“寒窗”的学生在中考前夕被拒之门外,无缘中考。《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失学、辍学的,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劝退这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劝退“差生”,不仅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阴影,还会使孩子对未来的世界产生看法,从而滋生一些不健康的想法,甚至会自暴自弃,走上不归之路。不让“差生”参加中考,是对孩子的极端不负责。
(原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升学率关乎学校的名誉、名气及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关系它今后能否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从个人利益角度看,目前很多中学都不同程度地将升学率与教师收入挂钩,在学校名声和个人利益的双重驱使下,学校和教师便不约而同地将成绩较差的学生,视为提高升学率的最大障碍。最根本和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弊端,教育主管部门总是拿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学校评优的主要依据,把升学率与教师的奖金和成绩挂钩。
(对策)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不得开除或者责令其转学、退学,否则,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其次,应在对学校的评价机制问题上多做些文章,一改过去把单一的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优劣的唯一评价条件,对学校升学率取消评比,综合评估学校的质量,把重点放在一个学校对“差生”的转换和对“差生”能力的培养上。另外,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督工作,防止劝退现象发生。
【名师点拨】
此题主要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综合、全面的考察学员的能力,是公务员面试中常考的一
类题目,将这类题目答好,需要考生随时关注时政,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所积累和思考,因此,考生在平时就要对社会热点事件给予重视。
3、你怎么看“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典型的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热点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对于“打官司,找关系”这种负面现象,考生要能够全面的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解题思路】首先提出当前仍然存在的“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说明这一现象的危害,再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都依法得到了有效保护。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我国的法治化起步比较晚,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在诉讼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
(危害)“打官司,找关系”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在现实的司法活动中人们希望通过关系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的这样一种心态。找关系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钱来疏通关系,这样就会形成钱权交易,容易滋生****。严重侵害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形象,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和法律的权威,会导致法官不能独立办案,不能依法办案,从而严重阻挠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原因)出现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们传统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关系办事,既方便,又实际。法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法官党性较差,不讲原则,就容易用自己的职权为亲友提供便利。监督制度不健全。
要解决这个问题,逐步消除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加大法律宣传,特别是对基层群众的法律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人民相信法律,愿意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官思想素质的教育和培训,选拔优秀的司法工作者到基层工作,通过依法审判把公平和公正的理念传播给群众。再者要加强对其他国家单位的法律宣传和教育,要让这些单位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最后要继续完善相关体制,完善监督制度。使国家机关,社会,企业,个人都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能通过一定的形式将监督表现出来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优化提升)从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以来,党和国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现在这一现象已经大为减少。相信,在党和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下,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名师点拨】
此题主要是通过考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分析,考察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回答此题时,要能够体现出公务员的特质,特别是政法干警工作所需的特质,能够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对现象的评价上。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三
1、请根据老子的“见欲而止为德”这句话,结合当前公务员特别是政法干警在战线上的道德修养来发表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综合分析题中的名言警句类题,主要想通过考生对名言警句的解释,引申论述,来考察考生的知识积累,独立思考以及思辨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名言
警句的解释以及论述中论据的充实程度。
【解题思路】首先对孔子说的这句话进行解释,提出中心主题。其次对主题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应多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这样更有利于说明问题。最后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论述这句话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帮助。
【参考答案】老子的“见欲而止为德”强调的是面对自身的欲望,要学会控制,要学会节制。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人们的各种欲望和追求。我们对于人的各种欲望,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既要肯定和支持其积极、正常、合理的内容,又要否定和节制那些消极、反常、不合理的部分。换言之,对于欲望,要有度。过度的欲望,就是贪欲。为了实现贪欲而想出的那些点子,就是诈智。老子曾提出“致虚”、“守静”的主张,其主旨和积极意义也在于要求人们戒除贪欲和诈智,清心寡欲。这是人生修养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为欲望有正、邪之分。正当的、合理的欲望是生命和事业的动力,邪恶的、卑劣的欲望则是堕落和犯罪的根源。胡长清、成克杰等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爆出了丑闻,他们个个穷奢极欲,见了钱就像饿虎扑食那样,拼死命地去捞。正是这种虎狼般的贪欲,把他们引进了监牢和地狱。海南省东方市原市委书记戚火贵,贪污受贿高达1300余万元。他在法庭上的一段自白,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我爱财如命,财迷心窍,贪得无厌,把人民给我们的权力用来牟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然而,到法庭上才悔悟,已经晚矣。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诱惑实在太多了!如何抵御种种诱惑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作为一名政法工作着忘记了清正廉洁,忘记了立党为公的道理,就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到头来就可能出大事,犯大错误。所以,戒贪戒诈,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尚且深谙“静以修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作为政法工作者,工作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耿介脱俗,甘于淡泊。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何保持平稳的心态,神定气安。面对人生的各种遭遇,如何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同志曾经要求的那样,“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以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取信于人民。这些课题,时刻都在考验着我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反映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水平。有人说现在要唱响“不贪歌”:不贪财、不贪色、不贪位、不贪杯。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我觉得,这些都不失为节制邪欲、贪欲的一种好办法。有道是,胸怀法度,情系人民,廉政勤政,乃公仆之本。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公仆们能切切实实做到到“见欲而止”。
【名师点拨】
解决综合分析题当中的名言警句题,需要考生能够充分的阐述名言说明的道理,在提出中心主题之后还需要采取例证的方式对名言进行说明,这样才能做到表述准确论证充分,展现自身优秀能力。
2、现在只有你和另一名对手竞争这个职位,你怎么向考官说明你最适合这
个岗位?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求职动机职位匹配题,这类问题主要考察考生报考公务员的动机是什么,即所谓“为什么报考公务员?”,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摆正心态,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此题还有另外更加重要的就是职位匹配,即所谓“凭什么报考公务员?”,回答这类问题关键在于强调自身能力是否于公务员的要求相符合。
【解题思路】解决本题的第一步要绕开陷阱“你只有一个竞争对手”,要强调面对权力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权力观,在竞争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同事团队的关系,第二步要解决的问题谈自身的能力,在谈能力时最好结合例子或者说明自身能力体现时获得的奖励等,最后表明自己怎么在接下的工作中努力工作,实现职业理想。
【参考答案】在工作中更高的职位能够为实现职业理想,完成职业目标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发挥自身的能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果有晋升的机会,对于任何一个想实现职业理想的人都不会放弃,作为社会上的一个自然人,我也有自身的理想与想要实现的目标。所以我会认真对待,把握住这次机会。只有一名同事是我竞争对手,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但是绝不能因此破坏本单位的团结和协作,破坏单位中和谐的人际关,竞争的目的在于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要本着双赢取长补短的心态面对此次竞争。 这个岗位对我个人来说,第一点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希望能够通过竞争上岗这种方式锤炼自己实现职业理想,多多的为人民作出贡献;第二点在个人能力上我已经准备好了,在之前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我做了充分的了解,并且与之前的工作很大程度上的相似,相信我能够把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我有很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敢于承担不怕吃苦的精神,买对任何事情,我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不发那个过任何细节,在工作当中力争追求最佳,在工作中不论之前的工作还是接下来的工作我都能正确面对工作中的任何困难,积极承担,用于克服困难坚定吃苦的决心,也是正式这样,在过去的工作当中的到了领导同事和周围群众的认可,获得了很多的奖励。相信我一如既往的工作,我一定能在新的岗位上去的成功。 【名师点拨】
解决求职动机和职位匹配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坦诚的面对金钱地位与权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强调自身的能力也鉴于可能没有工作经验呢,所以应该强调的是工作的态度和进取心等方面,这样才能到达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二
1、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有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如何看?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对名言警句的敏感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找出两句话的结合点。
【解题思路】首先,就这两句话点明实质;其次,就两句话分别分析;最后,论己即可。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话核心说的都是个人的品德价值观世界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我们承认环境对人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湿鞋,最根本的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身正不怕影子斜身,正,乃正直正确的意思;影子斜,我们可以理解为外界的干扰。至于“不怕”,我有两层定义:第一是不去理睬,抱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态度,坚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坚信有一天真理不辩自明,而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则是不能置之不理。我们不但要勇于面对莫名的非议与打击,更要坚决地用事实的武器予以回击,只有这样,高尚的品德才得以弘扬,世间的浩然正气才能长存!
以腐败为例,的确我国腐败现在比较严重,但是从全国来看,总体还是好的,例如:工作像救火一样,的牛玉儒,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平民英雄陈刚毅等,还有许许多多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的默默无闻的人。人们对那些只重视“影子”的人,是怎样看待的呢?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称此种人为“香圆”,曰:八面玲珑,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这种人表面看来似乎人缘很好,人人称之为善。那些我垂青史、万古流芳的人都是修“德”,
办实事的人。岳飞、郑成功。毛泽东、周恩来。当光明普照的时候,人们心中就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影子”了。人生真正的格言只有一句:只要身正、心正,那么“影子”自然是正的.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习理论知识坚固的结果,很多“湿鞋”的人在悔过书上都提到了这一点,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对党和国家忠诚,要对百姓负责,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受任何诱惑,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会努力学好理论知识,提升党性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时时刻刻认真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名师点拨】
本题以非常常见的两句俗语为引入点,重点考查考生看待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作答关键是要点出现象本质反映的是树立正确的德行,价值观世界观。
2、时针、分针、秒针围绕同一点旋转,根据时钟的运动规律联
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要注意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解题思路】首先,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分析论证各种不同分工的作用;再次,点明工作中心;最后,论己即可。 【参考答案】
时钟的运动规律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分工,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每个人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环节。
有些人,统筹全局,从整体上把握和指导工作,就像时针,有些更加关注工作的落实和细节层面像分针和秒针。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国情造就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策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突破,改革开放,使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一切都是围绕我们的工作原则(原点)和工作目标(报时)开展工作的,工作的原则是我们行事的前提,只有有了这个维度才能更好的去开展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这个金字塔的顶端也就是寓意为工作的目标,我们要迎着目标,奋力攀登。
如果我能荣幸的进入公务员队伍,我会以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为根本,立足本职提升党性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为群众真正的做些事情。 【名师点拨】
本题以钟表为切入点,重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作答关键是要点出围绕同一点旋转的本质是向着工作目标努力。
3、你乘坐的公交车遭遇三名持刀歹徒,并且有乘客受伤,警察赶来后要求
你协助,作为普通公民你该怎么做?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情境应变类试题,考查考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考生作答本题要注意细节。
【解题思路】首先,社会公共安全角度破题表态;其次,分情况讨论;最后,简单进行总结即可。
【参考答案】
社会的公共安全,对加强我国社会治安建设,推进社会治安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作为普通公民一定会积极的配合警察的工作,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是我一定会竭尽所能。
如果此时警察让我协助救人的话,我会根据情况,首先拨打120告知伤者的情况,询问在此情况下最妥当的处理方法,按照指示处理救护。如果周围有具备医学知识的群众,也可请其协助救援。
如果警察需要我协助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会镇定情绪,认真回想当时的情景,把重点向警察陈述,比如歹徒的身高容貌等体貌特征,尽量为警察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我做笔录的话,我也会积极配合,把手头的事情先交待清楚再配合警方完成工作,以避免耽误单位的工作。
积极配合警察工作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维护社会的安定是和谐是警察的神圣职责,但是我们最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共同实现和谐社会的,正如,国家兴亡,其夫有责。 【名师点拨】
本题以一突发事件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和执行力。作答关键是要点出配合的具体细节,细节体现素质。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一
1.某市在召开水价调整新闻发布会上有群众表示对水价有质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专家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在作答这道问题的时候要从水价调节的意义以及新闻发布会上有人提出质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方显分析深度。
【解题思路】首先,阐明水价调节的原因以及意义;其次,分析新闻发布会群众提出质疑的原因以及反映出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水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原水处理的技术成本不断提高,自来说供应的需求逐步增大,因此最近我国很多省市都在调整水价,以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唤起群众的节水意识,保证水务企业的利润水平,维护自来水公共服务系统,保障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用水。但是水价调节与百姓生活以及用水企业的生产息息相关,因此水价上调势必会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和用水企业的生产。在水价调节新闻发布会上群众表示对水价有质疑,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
水价的调节应该以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能力为底线,以自来水生产成本为准绳,以水务企业的利润水平为参考。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不能本末倒置忽略自来水作为基本生活资料对百姓生活的重大影响而将生产成本和水务企业利润放在首位。在水价调整之前应该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最后综合考虑水价调节对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再做出决策。
在这次水价调节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对水价调节提出质疑主要反映出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做出水价调节的决策前是否充分的听取了各方意见;第二,新闻发布会前夕各利益相关方是否真正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前的水价调节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就在拷问我们水价调节听证会组织的水平,以及在决策过程中对各方面意见的衡量。假如,听证会组织形式存在问题那么水价调节的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就难以真实充分的表达,最终做出的决策就难以被群众和用水企业接受。假如听证会上部分群体的意见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最终做出的觉得同样会引起群众质疑。所以以水务企业为代表的公用事业企业在做出产品调价的决策前应该应该组织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并且充分尊重群众意见。
【名师点拨】
考生在作答此类问题的时候一定看清题目,不要将题目简单的作为情景应变题来作答。此题问的是“对此问题的看法”,考生做作答的过程中就要将题目作为综合分析类题目,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2.你认为是什么问题致使大学论文造假的现象存在的?
专家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在作答这道问题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论文造假进行分析。社会问题一般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所以考生做作答的时候要找出引发大学论文造假的直接原因更要找出大学论文造假的根本原因。
【解题思路】首先,列举现象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其次,分析直接原因与解决对策;最后,分析根本原因与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些论文造假的现象,如最年轻的市长周森峰,他的清华硕士毕业论文,就被网友发现抄袭率达到50%。还有辽宁大学的校长,通过他审核的论文,抄袭率已经超过80%。只要将“代写代发论文”几个字键入百度搜寻网站,相关网页就会跳出700万个结果,可谓“遍地开花”。这些数据在让我们感到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来应该是学术圣地的大学正在忍受造假之风的侵袭?
当然,大学论文造假的现象在不断的拷问着社会的诚信体系和学术研究人员的价值观。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反对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本是大学学术研究人员的应有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态度,但是一部分人却抵不住名利的诱惑,心浮气躁,难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学术,这正是大学论文造假的直接原因。只有进一步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引导和教育,坚持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价值追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开放和谐的发展理念,竞争合作、严谨有序的行为规范,才能真正的扭转大学论文造假的歪风。 同时,不健全的绩效考评体制和不完善的论文监督制度是造成大学论文造假现象的根本原因。当前一些高校纷纷走研究型大学之路,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高校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偏离了高校“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要求,这种做法亟待修正。个别高校“研而优则仕”,行政化趋向明显。发表论文多,就代表学术成就大,自然得到奖励多,职称晋升快,提拔重用的机会大。在这种片面的绩效考评体制下大学的学术研究很容易走向造假的深渊。在有些造假的
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中,相关学术专家一路开绿灯,没有做好审核和监督工作,更有甚者学术刊物收取费用后就不管真假盲目为其发表论文,这种不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漏洞百出的监督制度也为大学论文造假的风气推波助澜。要根除大学论文造假的现象我们必须从制度入手,在重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论文质量,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体质建设。只有制度进一步科学完善才能为大学的学术研究带来清明之风。
最后,在社会上还很多枪手公司,这些枪手公司正是许多假论文的来源。要彻底的肃清大学论文造假不良现象,就必须加大对这些枪手公司的查处力度。
欲除歪风,先树正气。大学学术研究体弱多病,并不仅仅是因为诸多的外在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学和大学研究人员自身的正气不足免疫力底下。所以要根治大学论文造假的现象就必须多管齐下,内外兼治,既要从外部加强监督,查处假论文的源头,更要在内部端正思想,完善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来新时代新大学的新发展。 【名师点拨】
考生在作答这道问题的时候不能先入为主,将题目理解成大学生毕业论文造假。本题涉及的主体很宽泛,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学生都是本题需要考虑的主体。同时,题目问的是“大学论文造假的原因”考生在作答这道题目的时候要重点分析原因,但是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此,可以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之上进行对策分析,以彰显深度。
3.对很多酒店实行12点退房制度,有人认为这是霸王条款,你怎么看? 专家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需要对“有人认为这是霸王条款”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考生可以同意题目当中所述的观点,也可不同意题目所述观点,只要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解题思路】首先,列举现象阐明观点;其次,论证观点;最后,联系社会热点进行观点升华。
【参考答案】
2009年9月份饱受争议的12点退房制度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被删除。这一一向以国际惯例为由而长期存在于我国酒店行业的霸王条款的删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捧,同时遇到了很多酒店的抵制,现今仍然在很多酒店当中顽固的实行着12点退房制度。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09年十大消费维权举措,其中之一就是“挑战酒店中午12点退房的潜规则”,自此,备受消费者诟病的酒店“行规”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百年行规”亦被清晰地定义为“霸王条款”。12点退房制度的实施更多的是从酒店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到了消费者的权利。 试想,当我们付同样的费用晚入住者却不能和早入住者享受同样时间的酒店服务,付一天的住宿费用却不能享受24小时的酒店服务时,除了感到不公平外,在酒店制度的规定下却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多数酒店都实行这种制度的现状下消费者也难以通过选择酒店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种在酒店行业默认的行规无疑就给消费者套上了一套枷锁,让消费者没的选择。因此酒店行业的统一规定的霸王条款,有店大欺客之嫌。 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在加强自身的服务理念的同时为社会上的各个行业都做出了榜样。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有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而这种责任和价值则需要通过该社会主体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所体现。酒店业作为一个以服务为产品的行业,本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12点退房制度却违背了服务原则。酒店在做这项规定的时候没有做到以顾客为本,而是以自身的利益为本,这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了当前主流的价值观的。 让人们欣喜的是,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打破常规的同时很多酒店也突破了这个规定,
开始实施24小时服务制或者是14点退房制,这些变化都在向人们昭示着,我国政府提倡的服务理念正在逐步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只要社会的每一个主体都能把服务他人作为首要责任和首要价值,那么这将是我们向着和谐社会迈出的一大步。 【名师点拨】
考生作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必拘泥于本答案观点,但是为了彰显分析深度需要与相关社会热点与公共政策进行联系。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十
1、针对最近广州、湖南等地发生的酒后驾驶事件,谈谈你对酒后驾驶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综合分析题中的社会现象题,通过考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了解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深度。
【解题思路】形成该题的解题思路并不难,首先谈一谈酒后驾驶的危害性,然后分析酒后驾驶经常发生的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即可。
【参考答案】各种交通事故的新闻在媒体上时有报道,其中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酒后驾驶的危害触目惊心,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酒后驾驶屡屡发生,在司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酒后驾驶的司机往往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遵守交通法规对于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社会责任感较差,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另外,一些司机也知道应该遵守交通法规,但是常存有侥幸心理,自我约束力差,觉得自己不会出事也不会被查到,故铤而走险。 酒后驾驶屡禁不止,也有执法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就助长了一些司机侥幸心理的滋生;一方面处罚力度不够,酒后驾驶一旦被抓,往往只能受到一些警告和轻微处罚,起不到实质性的警示作用,让一些司机觉得无所谓,故而不引起重视。
要减少酒后驾驶现象的出现,一是加大交通法规和酒后驾驶危害的宣传力度,让有关交通法规深入人心,让司机认识到酒后驾驶对自己、家人和社会大众的危害,以及一旦被查或酿成事故必受严惩的结局;二是加强监督与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
防止酒后驾驶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司机和执法部门外,还需要全社会做出努力,比如在车上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若司机呼吸酒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则汽车无法启动;餐饮娱乐场所可以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餐饮娱乐场所也可以免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等等。
酒后驾驶,人命关天,需要司机、司机家属、交通执法部门以及全社会引起高度重视,多管齐下,通过综合手段和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常抓不懈,真正做到司机与乘客的“出入平安”。
【名师点拨】
本题作为一道对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作答即可,但是要想答出亮点,考生就一定注意不能仅从司机和执法部门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做出努力,所以在答案最后,考生若能提出几条其他社会成
员和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就会为答案增色不少。
2、假如你是一名执法民警,有人反映在你的管区内很乱,你会如何处理?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计划组织协调题,兼有情景处理在其中。该题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可以考察考生的情景处理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考察考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看考生是否脚踏实地及是否尊重群众。
【解题思路】解答该题,首先就是对于反映情况的人要做出感谢,并认真听取,之后展开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最后总结一下即可。
【参考答案】作为一名执法民警,应该做好自己管区内的社会治安工作,保障管区内企业和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以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果有人反映在我的管区内很乱,我会感谢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认真听取其反映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向其保证我们会立即对其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实际做出整改。
之后我会组织一个工作小组,在管区内进行一次综合性调查,既调查其反映的情况,也调查其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并解决好的问题;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是我会召开一次座谈会,请管区内企业和居民派出代表参与座谈,向代表们汇报我们的调查结果并请代表们反映其他的我们需要注意并解决的问题,然后集思广益,听取代表们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会对实地调查和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及我们工作中的不足,结合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好管区内社会秩序乱的问题,同时做好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管区内能够长治久安。 作为一名执法民警,要做好管区内的工作,必须积极听取管区内居民的声音,警民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工作,营造一个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 【名师点拨】
执法民警的工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注意要善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而不能闭门造车。解决题中所说问题,在被动收到反映时,要尊重反映情况者,耐心倾听,之后要变被动为主动,与实地调查情况相结合,还要主动了解居民对管区治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并提出对策。如果不了解民意,即使真心想把工作做好,也可能事倍功半。
3、你所报考的职位有三个人同时进入面试,其中一个对你说:另外那个是通过不法手段进入面试的,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压力试题,主要考察考生面对考场压力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考察考生对于一些问题是否有成熟理性的看法,考生回答时要注意措辞,避免偏激。
【解题思路】本题的答题思路就是考生应该做好几次表态,一是对那位告诉自己情况的考生,对于他的这一行为,自己的态度怎样;二是对于那位被指以不法手段进入面试的考生,自己对于该行为以及对于该考生的态度怎样;三是对于考试组织者,自己的态度怎样;最后再表态,自己相信公务员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参考答案】我想这个人对我说这样的话,可能是道听途说了一些事情,并因此对另外的那个考生产生了一些不满和怨气,对于他的这种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我应该理智、冷静地看待:
第一,公务员考试要求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不法手段进入面试的作法是错误的,我个人不会这样去做,也坚决反对别人这样去做;第二,但是对于他所说的情况,可能只是道
听途说的,没有证据证明,甚至可能不符合实际,因此我不会轻易相信,也不会对那位考生产生任何不满、怨气和偏见,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备考,和几位考生一起公平竞争;第三,公务员考试是很严格的考试,相信有关考试组织部门及考官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次考试和广大考生,会认真履行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即使真的有人以不法手段进入面试,相信考官们还是会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
就我而言,我很重视这次考试,做了认真地准备,我相信考试组织者会给我一个让我公平竞争、展示自我、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的舞台。 【名师点拨】
面对情景压力试题,考生要做到处变不惊,以平和、积极心态应对,不要被题中所说情况牵着鼻子走,而是给出自己独立的认知和判断。对于可能存在的不良社会现象,也要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心态积极。重要的是要向考官表明,相信公务员考试的“三公”性,并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不会因为这种情况出现而受到影响。
2011年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精解九
1、针对现在企业以金融危机为借口拖欠农民工工资,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载体,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破题表态,针对这些企业的做法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综合分析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以及对策;最后进行拔高提升。 【参考答案】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蔓延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金融危机却不能成为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借口,这种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
不可否认,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部分企业陷入困境,订单减少、利润降低。但是造成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一是相关部门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监管上存在漏洞和不足;二是个别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责任意识,片面强调企业本身的利益,拖欠农民工工资;三是农民工群体普遍缺乏维权意识,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争取合法权益,成为劳资关系中的弱者。解决企业欠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第一,要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制建设,形成农民工讨薪长效机制和体制。第二,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遵守《劳动合同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第三,劳动行政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欠薪企业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第四,司法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第五,农民工要牢固树立维权意识,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讨薪。第六,要在全社会营造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舆论氛围,发挥公众和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
农民工欠薪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国家、企业和各相关部门要本着为民办实事、
办好事的原则,处理和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尤其是作为用工主体的企业来说,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能让农民工流汗又流泪,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名师点拨】
本题也是面试中的老题目了,而且拖欠农民工工资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问题,本题结合了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总的答题思路没有太大变化,在答题过程中过渡到怎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就行了。
2、面对金融危机,各大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也未能改变这种局面,针对这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相对来说本题的专业性相对较强,但是考生如果能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也是可以很好的作答的。 【解题思路】
首先针对储蓄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进行评价;其次分析在当前形势下,高银行储蓄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再次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
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同时我们也到看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高银行储蓄率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消费积极性不高,抑制社会消费需求,不利于拉动内需,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这对于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一旦后期受到政策等方面影响,极易出现消费井喷现象,导致物价大起大落,不利于市场稳定。 综合来看,造成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我国人民保守的消费观念决定的,我国一直强调的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理念深入人心;二是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人民投资渠道、投资方式变得狭窄,投资欲望降低;三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民多数都通过储蓄来养老;四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出口萎缩,企业投资减少 要改变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就是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第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渠道,改变单一的储蓄投资方式;第三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等方面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第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切实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第五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激发市场潜力。
温总理说:“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货币、黄金还要贵重。”对于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我们要有充足的信心,既要看到值得欣喜的一面,更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疏导,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名师点拨】
本题对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进行分析,一方面我们看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可喜成果,但是我们更要认识到的是居高不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不利影响方面。
3、请谈谈你对武汉“公交打人”事件的看法。
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的社会热点类。意在通过这一社会热点事件,考查考生对公民基本道德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 【解题思路】
首先破题表态,表明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观点,以及此事件反映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其次针对当前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进行分析;再次对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回归到公民道德和和谐社会的高度进行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礼仪之邦。武汉“公交打人”事件,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公然挑衅和亵渎。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打人者的嚣张气焰,看到了周围群众的冷漠,更看到了当前社会道德的缺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件,除了运用法律手段予以制裁外,更重要的是要用道德的力量规范公民行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类似事件的出现。 首先要通过各种舆论媒体渠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观,营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树立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典型,继续通过“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宣传先进、鞭策后进,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周围群众;再次各类社会团体、社会组织要发挥好组织工作,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建设活动;最后广大人民群众要学习先进,以《公民道德建设设施纲要》等为标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水平。 公民基本道德建设是一个民族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激发民族精神、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名师点拨】
本题的重点在于通过这一事件,揭示出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实质,亮点在于观点在能够通过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自然过渡到公民道德建设上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