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2020-11-07 来源:步旅网
194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 试论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曾国平 ,周树娟 ,张甲庆 ,刘苏 ,颜家兵 (1.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2.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财经法律系.江西景德镇333000: 3.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衡水053000;4.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从以人为本、公共精神、公共利益、干群关系、监督约束等5个维度界定了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分析了我国乡村干 部公共服务能力的问题现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策略;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4~0194—02 在新公共管理思潮和全球治道变革的推动下,中国政 同利益对话的结果。因此,乡村干部还要具有在群众个体 府正在进入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变 革的转型时期,主要体现为治理方式的变化,即由传统的 公共行政转变为新公共服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指 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各级组织来说,必须着力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乡村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 力的主体要素和重要载体。是党在农村的中坚力量,其公 共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与稳定,关系 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公共服 务能力的乡村干部队伍是搞好农村工作的必然选择。 1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维度的界定 乡村干部是指直接以农民为管理和服务对象的乡 (镇)、村两级农村基层干部_l_。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 供给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有效性嘲。简单 地说,它是指公共部门获取、配置和运用资源进行公共服 务的本领[31。根据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 理论.结合我国实际考虑,本文认为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 力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维度: 1.1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乡村干部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尊重群众,重视群 众;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民 本观念。要本着“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 人民满意”的原则,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和最关心的问题 抓起,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 群众的生活水平。 1.2要恪守公共精神.具备良好的政策水平 公共服务的本质就是执行社会的公共决定和配置公 共资源,要实现该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就必须要恪守公共精 神。乡村干部要具有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能够承担起个人的道德责任,捍卫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要具 有容忍、理解、宽容等基本道德操守,同时还要对能够促进 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具有良好的感知力、判断力和执行力。 1-3要始终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追求目标 乡村干部必须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 念,要以公共利益为责任和诉求出发点,能够通过基于公 共精神的决策与执行行为来帮助群众明确表达和满足其 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不是群众个人利益的聚集,而是其共 收稿日期:2010—1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DJ006) 作者简介:曾国平(1955一),男,教授,E-mail:zjq@cqu.edu.en 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能力。 1.4要积极鼓励和促进群众政治参与 服务型基层组织是乡村干部与广大群众互动的过程, 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的必 要条件。只有增强群众各个方面的政治参与能力才能更好 地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能够使公共 政策得到有效且负责的实施。因此,乡村干部要能够鼓励 和促进群众政治参与并且帮助群众培养政治参与能力。 1.5要主动接受责任与监督的约束 乡村干部要具有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责任,必须在 法律规范、道德标准和公共利益的框架内行为。同时,还要 主动接受系统内部上级的层级监督与考核以及舆论、群众 等外部主体的社会监督与考核。 2我国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存在问题 全国农村几百万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能适应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整 个农村社会的进步、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巨大贡 献,成为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 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 主流是好的 。但是,从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各维度来 看,我国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还普遍存在许多问题。 2.1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部分乡村干部“官本位”思想浓厚,习惯于 “官管民”,把农村工作完全等同于“管理工作”,缺乏公共 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宗旨淡化。部分乡村干部的思维方 式、决策、管理方式落后,仍存在家长制、一言堂、以言代 法、长官意志等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加之其文化 素质普遍不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限制使得乡村干部难 以在短期内即实现由“管制”到“服务”的转变。 2.2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政策水平低下 总体看来,我国乡村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 低,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不高。乡村干部尤其是村级干部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观念保守,“等(政策)、靠 (上级领导)、要(资金、技术、人才)”思想严重;大局意识淡 薄,缺乏公共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党性原则淡化,责任 心、事业心不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乏思路;涉农专业知 识缺乏,开展工作凭经验,科技管理知识匮乏,适应工作能 力较弱等。同时,由于乡村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管理制度 不合理,基本上还是任命制,助长了乡村干部的惰性。 195 2.3公权私用现象严重.公共利益受损 有些乡村干部囿于小团体和自身利益,执行政策走 样.不惜损害公共利益:也有些乡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损 公肥私、以权谋私、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某种程度上影 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还 有一些乡村干部不顾国家政策规定,乱集资、乱摊派,加重 高现有乡村干部的文化素养及政策水平。乡村干部政治理 论学习要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和农村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农村工作技 能等方面的培训。 3-3扼制乡村干部权力寻租行为 一是要通过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乡村干部执政为民的 农民负担;更有个别乡村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不能依 法理政、依法治村,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影响了农村 的稳定与发展。 2.4民主决策能力低下,群众参与较少 思想,使其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 谋”。二是提高乡村干部行为的透明度,促进其公平、公正 和公开。具体而言,就是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行 政,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监督乡村干部。通过政务公开由 一些乡村干部缺乏现代管理的能力和经验,平时又不 注重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知识.缺乏民主与法制 观念,民主意识差,不注重民主决策,在决策中主观武断 多,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漠视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也有 一些乡村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处理农村复杂事务 的实际工作能力,无法调动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有 一些乡村干部工作方式粗暴简单,造成群众的抵触情绪。 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损害了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现实中, 往往出现民主参与机制形同虚设.如村民委员会成员代替 村民作了关乎全体村民重大利益的决定,剥夺了村民的知 情权、决策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闭。 2.5责任追究机制匮乏。外部监督缺位 一是缺乏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行政问责制还未真正 在乡村干部中全面实施,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健全。二是外部 监督缺位,检查工作不务实。部分地方只注重中心工作.对 村、组干部疏于管理、缺乏监督:有些地方村党支部、村民委 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合一”,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 会主任“一肩挑”,权力高度集中,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没 有保障,村民对乡村干部不会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普遍 存在[61。同时,围绕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问题。村民的权利救 济问题,村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对民选乡村干部的监督制约 和罢免问题等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与设计。 3对策建议 3.1强化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首先,要在行政理念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以官 为本向社会本位、民本位、以人为本的转变,克服官僚组织 不良习气;其次,要把基层组织及其自身定位为服务者的 角色,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基本行政理念和价值追求.积极 回应群众期待,实现由管理经济、社会向服务于经济、社会 转变,把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乡村两级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干部转变观念, 抓好示范服务,切实为农民群众服务。 3.2改善乡村干部队伍素质结构 一是通过建立新的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乡村干部选 用机制,提高乡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从城镇机关干部和 事业单位中发现、选派优秀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施展才 华;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 合理引导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创办经济实体,将其作 为村级干部的储备人才重点加以培养,鼓励其参加公推公 选成为乡村干部。二是通过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培训提 暗箱操作、半封闭行政向公开透明、开放式行政转变,让权 力在阳光下运行 3.4扩大政务决策的公众参与 一是扩大乡村两级组织公共服务决策的公众参与。应 当事先听取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意见.以公众意愿作为第 一价值取向,并建立有利于充分了解民意、促进公众参与决 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二是让公众积极参与乡村干部的选 用决策过程。公选乡村干部实质上是把党对干部选任的条 件、标准交给人民群众,让群众去识别和取舍人才,因此,要 逐步完善公选乡村干部机制.逐步扩大公选制度实施范围。 3.5建立严格的责任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树立“责任意识”,提高乡村干部的责任感。逐步 树立责任政府、责任行政理念,提高乡村干部依法行政水 平,进一步强化乡村干部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 和道义责任,建立健全乡村干部责任体系,做到责任法定 化。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问责制的实施加大对乡 村干部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用人失察、权钱交易、环境破 坏、坑农害农、知法犯法等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三是健全 群众监督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使服务对象 投诉有门,使投诉情况的处理有案可查,确保问题的有效 解决。四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应当以 社会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因此要加大公众 影响比重。对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乡村干部增设公众考核 评价项目,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其进行奖惩。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经 济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围绕公共服务理念、干部素质结 构、权力运行体制、科学民主决策、责任监督机制等核心维 度来加强乡村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l】王红梅.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2f4):97—99. [2]谭兴中.论提高西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4(11):12—14. [3】方茜.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0(5): 179-182. [4]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N].光明 日报,1994—1 1—25(2). 【5】袁华明.“村官腐败”博弈农村基层民主【J】.学习月刊,2005(8):48— 49. [6]范柏乃,安慧霞,江蕾.我国乡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7(3):70—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