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2024-02-04 来源:步旅网
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饮停胃肠,悬饮饮停胁下,溢饮饮停肢体,支饮饮停胸肺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发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发病的类型:

感而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并与并病、复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

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多见于外感疾病和某些外伤。

徐发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原发病与新产生的疾病在病理上密切相关.

复发是指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卒发,又称顿发,即感而即发,急暴突然之意.一般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1.感邪较甚:六淫之邪侵入,若邪气较盛,则感邪之后随即发病.如新感伤寒或温病,是外感热病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外感风寒、风热、燥热、温热、温毒等病邪为病,多感而即发,随感随发。 2.情志遽变:急剧的激情波动,如暴怒、悲伤欲绝等情志变化,导致人的气血逆乱,而病变顷刻而发,出现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胸痹心痛、脉绝不至等危急重证: 3。疫气致病:发病暴急,来势凶猛,病情危笃,常相“染易\以致迅速扩散,广为流行;某些疫气,其性毒烈,致病力强,善“染易”流行而暴发,危害尤大,故又称暴发。 4。毒物所伤:误服毒物,被毒虫毒蛇咬伤,吸人毒秽之气等,均可使人中毒而发病急骤。 5.急性外伤:如金刃伤、坠落伤、跌打伤、烧烫伤,冻伤,触电伤、枪弹伤等,均可直接而迅速致病。 病机

真虚假实 即 “至虚有盛候\"。

概念: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形成:多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所致。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亦属此类。

真实假虚即 “大实有羸状”。

概念: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形成:多由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亦属此类。

阴阳互损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若病情发展,进一步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白,脉沉细无力等阳2.阳损及阴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 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

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2.阳盛格阴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 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防治原则

未病先防

1.养生以增强正气

2.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3.2.防止病邪侵害

4.包括避其邪气、药物预防等方面.

5.既病防变

6.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 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7.正治与反治

8.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本质和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故说“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9.1。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10.2。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四种:

11.(1)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12.(2) 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13.(3)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14.(4)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之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15.治标与治本

16.1。“本”和“标”的概念

17.本和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主要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则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则旧疾、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18.2.缓则治本

19.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20.3.急则治标

21.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当先治,故急治其标病。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22.4。标本兼治

23.指标病本病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则当标本兼顾,予以治疗。

24.扶正与祛邪

25.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26.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27.祛邪,即祛除病邪,使邪去而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证。

28.2。扶正祛邪的运用

29.单纯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30.单纯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31.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但在具体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还是祛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32.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33.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34.调整阴阳: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

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即所谓“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35.三因制宜

36.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37.1.因时制宜

38.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39.2.因地制宜

40.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41.3。因人制宜

42.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43.年龄:老年人生机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虚证宜补,攻邪宜慎,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44.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45.体质:阳盛或阴虚之体,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 )

46.A .邪气盛,正气末衰B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C 。邪气盛,正气也虚

47.D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E .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

48.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

A.邪气盛,正气末衰——祛邪

B.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扶正

C.C.邪气盛,正气也虚-—祛邪与扶正

D.D.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祛邪

E.E。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

属于正治的是( )

A .以寒治寒B 。热因热用C .用寒远寒D 。以补开塞E 。以寒治热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析】:A。以寒治寒-—就是“寒因寒用”,用于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 B。热因热用—-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 C.用寒远寒-—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 D.以补开塞-—就是“塞因塞用”,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 E.以寒治热——就是“热者寒之”,指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属逆病性而用治的正治法。 中医诊断学

1。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阳气不能固摄津液.

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不能敛阳。

正常睡眠的生理:“阳入于阴则寐\"-睡

3.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亡阴或亡阳。

4。战汗: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外感病时,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若脉静身凉,则愈;若脉急躁,病人烦躁则正不胜邪,病情恶化。

温热之邪侵入营分,营阴受损,故表现为身热夜甚,为营分证之主要热型

肝郁脾虚证,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大便时干时稀.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出者,为里热炽盛,津液大伤的表现。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者,是阴虚津亏表现。

口渴而多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者,属消渴病.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者,多由痰饮内停所致.

若漱口不欲咽,可见于内有瘀血,系瘀血内阻,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口燥不欲饮。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病在带脉.因带脉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横行绕身一周

久病时,耗伤机体元气,命门火衰,阳气虚弱,机体失去温煦,虚寒内生,故可见畏寒肢冷,所以阳气虚则寒,必有寒象。

湿邪侵入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酸痛;

火邪窜至经络,阳热熏灼所致者,属实热证,为灼痛原因;

多因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导致的为空痛原因;

寒邪侵入,阻滞脏腑、阻滞、经络所致者,属实寒证,为冷痛原因;

精血亏虚,或阳气不足为隐痛原因

膀胱湿热蕴结,气化不利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涩痛。而小儿遗尿多为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脾虚无力升举,膀胱失约;肝经湿热循经下注则睾丸肿痛,小儿生殖器还未发育完全,容易造成遗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固,则遗尿。

肾气不固证是肾气虚损,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凡先天不足,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度,久病伤肾,年老肾气亏虚等均可引起本证

全身困倦,头目昏沉--痰湿郁遏清阳引起。

胸脘痞闷--病位在脾,痰湿困脾,气机不舒引起.因此本题答案选D.

而脾虚不运时多有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肺肾气虚证指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为主要表现

的虚弱证候。又名肾不纳气证

伤风表证和风寒表征最主要的区别:伤风表证有遇风则冷,自汗的表现,而风寒表证是无汗;伤风表证的脉象是脉浮缓,而风寒表证的脉象一般是脉浮或浮紧.

此外风寒表证还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而伤风表证是发热轻微,无明显恶寒的表现。

而风热表证可见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脉浮数

关于疼痛的性质,属于纯记忆的知识点,必须牢记。

1.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

3。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寒邪阻滞经络,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为虚证。

4。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5。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

6.酸痛: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空痛: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9.隐痛: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10。走窜痛: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阳明潮热:此种潮热多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故称阳明潮热.其特点是热势较高,热退不净,多在日晡时热势加剧,因此又称日晡潮热。是由邪热蕴结胃肠,燥屎内结而致,病在阳明胃与大肠.

细目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

不通则痛是实证;不荣则痛是虚。

1。胀痛:气滞;特点:时发时止,排气后暂舒。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气郁集在头目。

2.刺痛:瘀血;特点:固定痛,夜间.

3。冷痛:冷感喜暖;寒邪或阳虚。

4.灼痛:热;喜冷;火邪或阴虚火旺.

5。重痛:沉重感;湿;头重如裹,腰重。

6.酸痛:湿邪;肾虚。

7.绞痛:刀绞;寒邪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如结石、蛔虫、粪块。

8。空痛:空虚感;喜温喜按;虚证(气血阴精)。

9.隐痛:绵绵不休;虚证。

10。走窜痛:部位游走不定,气滞或风邪。

疼痛的一般规律:

实证——新病暴痛;痛势较剧;或持续不解;痛而剧按。

虚证-—久病痛缓;痛势较轻;或时有缓解;痛而喜按.

寒症——疼痛喜温;得温痛减;遇风寒加重。

热证--疼痛喜凉,得热痛不减。

(二)问疼痛部位

1.头痛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巅顶痛

2.胸痛(5个病特点)

胸痹:胸痛憋闷、痛引肩臂;痰瘀阻滞心脉.

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痨:伴颧赤盗汗潮热,为肺阴虚。

肺热病:壮热面赤,咳喘;为肺热。

肺痈:咳吐脓血腥臭痰,为热壅血败肉腐成脓。

3.胁痛

胸胁部位是肝胆经循行.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悬饮病,胸腔积液),均可导致胁痛.

细目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分虚实。

头晕 + 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头晕 + 头重,痰多苔腻 ==痰湿内阻,清阳不升头晕 + 外伤后出现,刺痛 == 瘀血阻滞脑络

头晕 + 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气血亏虚

头晕 + 耳鸣,腰酸遗精 == 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细目五:问耳目

(一)问耳

耳鸣、耳聋

①耳鸣

实证: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为肝胆火扰、或痰火郁结,药毒损伤等。

虚证:渐鸣声小,以手按之可减轻。为肾精不足或脾气虚弱,耳窍失养。

②耳聋:同上

(二)问目

目眩

实证(或本虚标实):肝病(如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或痰湿上蒙清窍。

虚证:由气、血、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口渴与饮水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燥邪伤津;

口干微渴,发热,脉浮数—-温热病初起,邪热伤津不甚;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里热炽盛,津液大伤;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阴虚津伤;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温病营分证;

渴不多饮,喜少量热饮或水入即吐—-痰饮内停,湿热内蕴;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见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瘀血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脾胃虚弱;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者-—湿邪困脾;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者——食滞胃脘。

2.厌食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多见于伤食,为食滞胃脘。厌油腻

湿热蕴胃(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肝胆湿热(胸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

3.消谷善饥

一般多为胃火炽盛.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者,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

多属胃阴虚证。

(三)口味

1.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

3.口黏腻-—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

4。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

病因:

热秘—热结胃肠,腑气不通;冷秘-阳虚寒凝,肠道气机滞塞

虚秘-气阴两虚;气秘—恼怒忧郁,气机郁结

(2)泄泻: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水样)

病因:

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

饮食所伤——便溏不爽或便秘;脾胃虚寒—-如鸭便;

肾阳虚衰——五更泻;肝气乘脾-—与情绪有关;

食物中毒——吐泻并作;寄生虫积于肠道——大便中有虫;

2。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多见脾虚和肾虚.新起为食滞胃肠.

(2)溏结不调

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头)干后稀——脾胃气虚

(3)下利脓血——痢疾或肠癌

(4)便血:若便黑如柏油是远血,血来自胃脘;若便血鲜红是近血,血来自肛门附近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大肠湿热.(2)里急后重:即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出不畅,肛门重坠,见于湿热痢疾。(3)排便不爽

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者——为大肠湿热;

伴腹痛欲便,抑郁易怒——为肝郁脾虚;时干时稀

腹泻不爽伴大便酸腐臭秽--为食积化腐。

小便1.尿次异常

小便频数:尿急尿痛,量少色赤——下焦湿热;

色清量多,夜间明显—-肾阳虚或肾气不固。

癃闭: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

实:湿热、瘀血、结石等。虚:久病、年老气虚、阳虚.

2.尿量异常

增多:虚寒证--肾阳虚,气化失常 消渴病--下消病

减少:各种热证和水肿病

化源不足—-汗吐下后津伤,水液内停—-兼浮肿,水肿水道不利——湿热蕴结,尿路损伤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所致.

(2)余溺不尽:(即排尿后小便点滴不禁)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3)小便失禁: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脾虚气陷,或膀胱虚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