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复习提纲 沪科版

2020-10-20 来源:步旅网
第三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声音在介质中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音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S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t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⑴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L L L

5200m/s 1497m/s 340m/s

⑵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

⑴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能听到两次声音,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⑵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混合);

1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s= vt (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2

3、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四、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源 介质 人耳

1、 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 传导方式: ⑴空气传导:

A、声音从声源经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B、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

爱心 用心 专心

1

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⑵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⑴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⑵影响因素: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⑶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

⑴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响度;

⑵影响因素:A、振动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与发声体的距离: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⑶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⑷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音色决定于物体本身。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

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噪声的等级: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防止噪声产生(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耳塞)

七、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回声定位等等)

2、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打结石、清洗精密仪器等)

八、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3、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爱心 用心 专心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