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血管造影以及血管超声进行检查。从颈动脉狭窄<50%、50%~69%、≥70%三种情况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结果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的准确度分别为87.5%、90.0%和85.7%,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的准确度分别为68.8%、80%和75%。血管超声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诊断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CT血管造检查方法,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具有更准确的诊断价值。
标签:血管超声;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应用价值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且该疾病的发生多是因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引起颈动脉发生狭窄[2]。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颈动脉狭窄病变有可能演变成颈动脉的完全闭塞[3]。为了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血管造影以及血管超声进行检查。从颈动脉狭窄<50%、50%~69%、≥70%三种情况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年龄45岁,且接受血管造影检查进行诊断。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8~80岁内,其平均年龄为(57.1±6.6)岁。其中4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9例脑梗死患者。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如下:冠心病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31例,糖尿病患者19例,周围血管病患者2例,高血脂患者10例,家族性脑卒中患者8例。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1.2.1.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主动脉弓造影使用35ml对比剂进行注射,其注射速率为15ml/s,而颈动脉造影使用6~8ml对比剂进行注射,其注射速率为4~5ml/s。颅内动脉及颈内动脉进行斜位和正位以及侧位造影,而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进行正位造影。以此为颈动脉狭窄判断的金标准。
1.2.1.2血管超声检查在对一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时,使患者头偏向对侧,其角度大约为45°。然后将诊断仪的探头放在患者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或前缘部位,依次从颈动脉的起始位置开始,直至颈内动脉进入颅内位置结束。使用多普勒对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血液的流速进行测定,其测定指标主要为舒张期的速度、收缩期的速度以及平均速度;使用B超对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近端以及远端血管管径、粥样斑块的数量、性质以及大小和上述血管最狭窄部位的管径等进行测量。
1.2.1.3 CT血管造影检查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随即使用CT对其颈部进行平扫,其范围包括主动脉弓至大脑动脉环,接着颈部血管进行CT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将60ml对比剂经肘静脉进行注射,其注射速率为4ml/s。在主动脉弓的CT值在100 HU时,将时间延长4s,使CT进行自发扫描,其扫描总时间为4.63s。随后传送数据,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管径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动脉狭窄率。
1.2.2狭窄率的测量以及计算[4] 根据欧洲颈动脉威客实验的方法,狭窄率的计算公式为(1-血管最狭窄部位的直径/最狭窄部位估计的正常直径)。其中<50%为轻度狭窄、50%~69%之间为中度狭窄、≥70%重度狭窄。
1.2.3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患者人数分别为32例、40例和28例。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中,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患者人数分别为32例、41例和27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患者人数分别为27例、42例、31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的准确度分别为87.5%、90.0%和85.7%,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的准确度分别为68.8%、80%和75%。血管超声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诊断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多是通过影像学的检查以及其临床症状,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被公认为颈动脉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使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5]。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血管超声技术主要是分析狭窄处斑块回声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等多种参数,从而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狭窄部位以及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该检查手段也能够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医师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性依据[6]。因此,该方法对于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早期筛查和随访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50%、50%~69%、≥70%的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血管造影的准确度(P<0.05)。
综上所述,相比较CT血管造检查方法,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具有更准确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毅,李慎茂,朱凤水,等.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08):751-754.
[2]张善春,迟路湘.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408-410.
[3]華扬,刘蓓倍,凌晨,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50%-69%和70%-99%诊断准确性的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3(5):211-218.
[4]周晗,吴庆华,陈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29(6):461-464.
[5]邬东方,何文,张红霞,等.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造影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16(5):393-396.
[6]魏立亚,何文,项东英,等.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4(10):7-10.
[7]李秋萍,华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6):317-321.
[8]刘翠,李俊来,徐建红,等.颈动脉硬化斑块成分的影像量化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07(7):727-7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