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走进化学世界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学?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C)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A、大米酿成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3、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5、某实验室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克氧化铜粉末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硫酸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25.68℃
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C)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氧气前,先检查氯气的纯度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细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确的是(AD)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 A、试管中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铜的试管,先用烧碱溶液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清水冲洗 9、下列仪器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B) A、锥形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10、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固体生成,如果给该试管加热,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固体变黑。
11、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发生变化的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三种物质。
12、有一烧杯正向放置,上盖玻璃片,杯中收集了无色无毒气体,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答:据已知,该气体比重大于空气,无色无毒。从假设、验证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几个方面来探究。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来验证,如看到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如木条复燃,那么该气体是氧气。
1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其通入燃有蜡烛的烧瓶内,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内,上述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蜡烛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4、将一只装满二氧化硫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结果试管中的水液面上升到超过水槽中的水液面,由此你能得出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性质? 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1)试设计实验证明试管内液体的酸碱性?(用拇指堵住管口,移出水面,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用pH试纸测定pH值。)
(2)由此实验你可联想到二氧化硫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气体化学性质相似?试写出一个相似之处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与水或氢氧化钠反应,H2O+SO2=H2SO3)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 1 页 共 18 页
酸钾进入导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本质区别: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A+B+„„=C 分解反应:D=A+B+„„
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B)(A、C有毒,D能浑浊空气,B是植物生长需要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C)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B)(农作物的养料有氮磷钾等)
A、氨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C)(废水主要污染水源)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铁丝燃烧溅落火花,易炸裂瓶底,应在瓶底加细沙。)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雪碧和牛奶中都有酸料和糖料等多种成份) A、清新的空气 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 C、蒸馏水 D、牛奶
7、“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D)(从题干分析出“产品”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8、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C)(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9、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潮解是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在固体周围形成溶液的过程,与二氧化碳无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变质有关。熟石灰变质与二氧化
碳在关。)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 D、熟石灰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10、下图分别是火星与地球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11、攀登珠穆朗玛峰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供给呼吸;氧气与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C6H12O6+6O2=6CO2+6H2O
1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是光合作用。
13、物质的变化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1)举出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干冰升华、冰块溶化;(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14、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答: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或者,分别加入有色布条或滴入红墨水,能褪色的是双氧水,不能褪色的是水。
15、在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中,有同学取了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答:①从细铁丝的情况分析:铁丝可能生了锈或表面有油污;②从收集到的氧气分析:收集的氧气纯度可能太低;③从燃烧条件来分析:可能预热时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16、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充分消耗实验装置内的氧气。(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能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答:因为碳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均为气体,容器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瓶内液面不上升,测不出氧气的消耗量,影响实验结果。 17、根据下图用序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 D作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
选用 B 作气体发生装置;已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氧气,则应选择 A 作发生装置。(2)某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导
第 2 页 共 18 页
管口 a 通入。(3)若该同学还欲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除用上述装置 G 外(氧气从导管口 d 通入),还应该选择另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量简 ,其作用是量取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第三讲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化学方程式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
④硬水可软化。蒸馏,煮沸。 3、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 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物质组成。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B)
①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 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汗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A、全部 B、①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C)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混合 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D)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C)
A、空气、铁粉 B、水银、氧化汞 C、二氧化硫、氧气 D、冰、干冰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1)工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了哪些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
(2)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什么?(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产生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
(3)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什么?(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使水达到进一步净化。)
(4)最后配水前要加药消毒的原因是什么?(杀死水中有害病菌,保证人体健康。) 15、水收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属于化学变化。
16、小强同学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请分析一下原因。
答: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原因可能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接受滤液的烧杯内有不溶性固体杂质。
17、法轮功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的反科学之处。
9、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0、点燃下列各组混合物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
A、氢气和氧气 B、天然气和空气 C、氮气和氧气 D、面粉粉尘和空气 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 、 原子 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金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12、下列物质:①清新的空气;②酒精;③过氧化氢溶液;④水银;⑤冰水共存物;⑥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⑦液氧;⑧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序号)①③⑥⑧;属于单质的有(化学式)Hg O2;属于化合物的有(化学式)C2H6OH H2O。
13、用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用加热高锰酸钾产生的氧气,它们的化学性质是 相同 的。
14、右图是自来水厂生产示意图: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 A、Cl B、2Cl C、Cl2 D、4Cl
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D) 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 C、水分子变大了 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 8、右边方框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示意图是(D)
第 3 页 共 18 页
答:①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不存在铝分子、铜分子、金分子。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铝不会变成铜和金。 18、右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
答:①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②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第四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①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中子,没有质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相同 D、原子里有相对较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g,某原子的质量为b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A、12a/b B、a/12b C、12b/a D、b/12a
3、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份是双氧水(H2O2),下列关于双氧水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双氧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4、国际互联网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平常所说的补钙、补锌等,都是指补这种元素。)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铁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有时显正价,有时显负价 B、在各种原子团中,各原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不等于0 C、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D、在H2O和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6、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5、-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BC)
A、X2YZ3 B、XYZ3 C、X3YZ4 D、X2YZ4 7、N2表示氮气,还可以表示(B)
①氮元素 ②1个氮分子 ③2个氮原子 ④氮气由氮元素组成 ⑤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⑥2个氮分子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8、1991年,我国化学家测得了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它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中子数为(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A、115 B、49 C、66 D、164 9、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和一种单质的是(AB)
A、Mg B、He C、H2 D、O
10、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C)(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 A、锌 B、铁 C、铝 D、镁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元素 ,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12、Fe、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因而属于同种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9H13N,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 23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35 ,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08:13:14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 ,10g摇头丸中含碳元素 8 g。
第五讲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现象,推断化学式,相关计算等。 (4)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定量实验分析法。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点燃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如:4P+5O2 2P2O5 其质的方面的信息: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量的方面信息:微观上,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宏观上,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箭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审题仔细,格式规范,计算准确。设、写、找、列、解、答。
1、下列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C)(抓住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等关键词,A考虑了空气中的氧气,D忽略了空气中的氧气,C中只有1g氢气参加反应,B中冰融化属于物理变化。)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B、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 C、2g氢气与8g氧气点燃后生成9g水 D、蜡烛燃烧后其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
点燃
2、2H2+O2 2H2O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B)(排队法、验证法)
A、元素的种类 B、各元素的化合价 C、物质的质量总和 D、各种原子的数目
3、西班牙有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其上游河床含有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A、FeS B、Fe2S3 C、FeO D、FeS2
4、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C)(先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求质量比时应乘上系数。)
A、31:16:142 B、31:32:142 C、124:160:284 D、4:5:2
5、将0.1g红磷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收集起来的生成物质量是(A) A、大于0.1g B、小于0.1g C、等于0.1g D、无法确定
6、在反应A+B=2C中,将4gA参加反应时,可生成12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B)
A、20g B、8g C、10g D、6g
7、在反应2X+Y2=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化学方程式中,分子相对质量乘以其计量数,可代表其参加反应的质量。) A、56 B、28 C、40 D、80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D)(X由4g到0g,说明X一定是反应物,Y、Z的质量有所增加,说明
Y、Z是生成物,且生成物的质量分别是2g、14g,总共才有了4g的反应物X,那么Q不可能再是生成物了,只能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12g。) A、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 B、反应后生成15gZ
C、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D、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9、某同学用一氧化碳将8g氧化铜还原成铜时,实际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可能是(BC)(理论上要消耗2.8克一氧化碳,实际上要超过。本实验过程中,因一氧化碳可燃,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加热后还要再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要看清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
第 4 页 共 18 页
A、2.8g B、4g C、3.5g D、2.6g
10、实验室用10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9.2g,则剩余物质是(D)(“一段时间后”不等于“完全加热后”,说明反应物可能有剩余。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由10g,剩余9.2g,少掉的应是氧气0.8g,生成0.8g氧气只需要7.9g高锰酸钾,从理论上证明了反应物有剩余。) A、K2MnO4和MnO2 B、K2MnO4 C、KMnO4和K2MnO4 D、KMnO4和K2MnO4和MnO2
11、通电分解水时得到10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 10 g氧气,等到10ml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 5 ml氧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个数成正比。) 1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2和SO2,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32,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碳 和 硫 两种元素,若此化合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S2 ,此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S2+3O2CO2+2SO2 (质量比除以相对质量比,得到分子个数比。) 13、在反应aXaYb+8Z=cX+bZ2Y3中,a= 3 ,b= 4 ,c= 9 。(列方程组)
14、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作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体)。试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
加热
4、从分子结构的不同来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5、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要注意: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状态和
反应条件,即确定反应原理。②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即检验气体。
(2)氧气、二氧化硫制法的比较: 6、温室效应是一大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会带来哪些危害?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你力所能及地可做些什么?
2Al2O3
N2↑+2O2↑+Cl2↑+4H2O↑
2NH4ClO4
加热
15、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粉末,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2Mg+CO2
16、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a是未充气的气球,里面放了6.5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如图1),将图1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W1g,然后将气体球内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胀大,锌全部反应(如图2),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g,结果W1>W2,于是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分析:(1)该同学的结论对吗?为什么?(2)根据人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你认为在验证这一定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对。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此实验条件下,W2<W1,是由于图2中产生大量的H2气球膨胀,在空气中产生浮力的缘故。(2)我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该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②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不能漏掉;③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条件设计实验;④正确操作。
第六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点燃
2MgO+C
7、掌握物质间的转化。见右图。
1、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是(BC)
A、二氧化碳和干冰 B、金钢石和石墨 C、氧气和臭氧 D、氢气和液氧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不同的一组是(D)(A、B、C中,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于内部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原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A、金刚石、石墨 B、红磷、白磷 C、氧气、臭氧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B) A、铅 B、石墨 C、碳黑 D、木碳
4、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性固态单质的是(B)
A、氧气 B、碳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下列物质的成分或主要成分相同
1、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它们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由于碳的不同单质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碳原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的是(A)
A、石灰浆和石灰水 B、冰和干冰 C、煤和石油 D、水银和银
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盐酸加入草木灰中有一种无色的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A) A、K2CO3 B、KCl C、K2SO4 D、KOH
第 5 页 共 18 页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
B、14g一氧化碳和22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C、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 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
8、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作物时,向温室中施放二氧化碳,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CD)(“温室效应”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施用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施放二氧化碳可促进作物生长 D、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能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C)
A、CO2→CaCO3 B、CaCO3→CO2 C、CO→H2CO3 D、CO→CO2
10、有一种气体,它可能是CO、CO2、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现测定其中含氧元素60%,则该气体不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CD)(计算出上述三种气体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57.1%、72.7%、100%,对照选项逐一估计可能性。) A、CO和O2的混合气体 B、CO和CO2的混合气体 C、CO2和O2的混合气体 D、CO2
11、在H2、CO、CO2、O2、CH4五种气体中,当前被科学家认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是CO2,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的新型燃料的是H2,能使人中毒的是CO,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较易变成固体的是CO2,在工业上既可作还原剂,又是城市居民常用的燃料的是CO,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CH4,植物呼吸作用所需的气体是O2,点燃前必需检验纯度的是H2、CO、CH4,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CO2,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CO。(H2也有还原性,但不是常用的燃料。注意“燃烧产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才需要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必需检验纯度。CO2能溶于水。CO的相对分子量是28,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相差不大。)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是(化学方程式);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是(化学方程式);厨房中做馒头时加入苏打可以使馒头疏松多孔是因为苏打(碳酸钠)与面粉中发窖时产生的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缘故;在厨房里鉴别两包白色调料精盐和纯碱可以用食醋(纯碱的主要成分碳酸钠);鉴定草木灰、鸡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可以用稀盐酸;证明一块生石灰中含有未烧过的石灰石可以用稀盐酸;人们常将鸡蛋浸入澄清石灰水来保鲜,理由是什么?(鸡蛋呼出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CaCO3将小孔堵住,阻止其进行呼吸作用而达到保鲜目的。)
13、在一密闭容器中,若盛有6g炽热的炭和24g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里的气体是CO2和O2(根据化学方程式,6gC需16gO2,此时属完全燃烧。);若只盛有8g氧气,则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气体是CO(由上空知,此时可能为不完全燃烧,由方程式6g需8g O2生成CO,说明只能是不完全燃烧。);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盛有的气体是CO和CO2,则密闭容器中盛有的氧气的质量范围是8g<氧气的质量<16g。
1、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空气或氧气;③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D)
A、汽油挥发 B、石油分馏 C、酒精燃烧 D、食物氧化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A、酒精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3、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及爆炸的共同点是(AD) A、放出热量 B、发光 C、有响声 D、氧化反应
4、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B)
A、积极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C、西气东输工程 D、开发太阳能和风能
5、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发生爆炸或失火的是(A)
①乘火车时携带鞭炮;②在面粉厂吸烟;③店铺开张时大量悬挂氢气球;④在加油站中照明装置出现电火花;⑤点燃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下列说法或设想正确的是(A)(B是二级能源,C、D是一级能源。)
A、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 B、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能是一级能源
14、含氧元素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14:11 。
15、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1:14 。
16、在大烧瓶中充满CO2,烧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伸入烧瓶导管的一端缚好了一个气球,拔开胶塞,倒入浓NaOH溶液后立即塞紧,振荡。
(1)观察气球的变化并解释气球变化的原因。 (2)如何证明反应生成了碳酸盐?
(3)要使瓶内气球自动胀大,你还有什么办法?
(4)你还能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其它实验装置吗?
答:(1)气球鼓起来,因为CO2和NaOH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2)拔下胶塞,向瓶内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即证明反应生成了碳酸盐。(3)瓶内的气体可以换成NO2气体、HCl气体、CO2气体,加入的物质分别可换成木炭、
氢氧化钠溶液、水,这样瓶内的气体都能与瓶内物质反应,使压强变小。(4)见右图。
第七讲 燃料及其利用
第 6 页 共 18 页
C、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二级能源 D、“海底可燃冰”是绿色二级能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B应用湿抹布,D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 B、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冲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没失火应立即盖上锅盖,关掉灶具 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8、家用液化石油所烧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粉末,你的分析或做法是(C) A、是液化气瓶中固体杂质很多,应由燃气公司负责 B、炉温太高,铝制锅底被氧化烧坏造成的 C、燃气没有充分燃烧,应把灶具的通空气阀门开大 D、属于正常现象,不必采取措施
9、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短缺都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你认为世界的能源发展方向是(A)
A、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 B、以电能取代其它能源
C、继续依赖化石燃料 D、大力节约能源如以自行车替代汽车
10、以化学式填空:(1)高梁玉米的籽粒经发酵、蒸馏得到的燃料C2H5OH;(2)池沼底部的可燃性气体CH4;(3)最清洁的燃料H2;(4)煤气中有毒物质CO。
11、古代钻木取火的方法与这三句话有关: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着火点,丙:钻木头时克服磨擦做功,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丙、甲、乙 。
12、酸雨是由 SO2 和一些氯的氧化物等物质溶解在 雨水 中形成的,它对 建筑 和 植物 及 森林 等都有腐蚀作用。防止燃烧产生SO2的方法有多种,如在煤中掺入消石灰,当煤燃烧时SO2与消石灰作用,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再被空气氧化成硫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a(OH)2=CaSO3+H2O 2CaSO3+O2=2CaSO4
1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其净化过程是:(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CO将NO还原成N2。(2)再通入过量空气,使剩余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 2CO+2NO
点燃
催化剂
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份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因磨擦产生热量,有氧气放出,生成白烟,进而引燃木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生成氧气的反应:2KClO3MnO2(2)生成白烟的反应:4P+5O2
点燃
加热2KCl+3O2↑ 。
2P2O5 。
(3)可燃物(Sb2S3)燃烧生成+3价Sb的氧化物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2Sb2S2+9O2
点燃
2Sb2O3+6SO2 。
点燃
(4)火柴棍充分燃烧的反应:C+O2
CO2 。
16、“西气东输”工程使无锡也开通了管道天然气,市民若以现有管道煤气灶具使用天然气,则灶具应作何调整?提示:煤气灶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CH4),进风管(进空气),开关组成。
答:进风管口径应增大,因为根据CO和CH4充分燃烧的方程式可知,每2体积CO消耗1体积O2,而1体积CH4需2体积O2助燃。
17、将燃着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依然能剧烈燃烧并放出大量热,燃烧结束后发现瓶内留下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请根据该实验事实考虑:
(1)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Mg+CO2(2)从该实验事实可得到的启示是:
①二氧化碳不是绝对地不支持燃烧;②金属镁发生火灾时无法用二氧化碳扑灭;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第八讲 金属和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 和 合金 。
2、金属的物理特征: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
3、钢的硬度和强度比纯铁更高,搞腐蚀性能更好,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属于合金。
4、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但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5、金属与氧气和与酸的化学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说明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
实验室常以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氧气,而不常用镁和铁,因为镁活泼,反应速度快难控制,铁相对稳定,速度慢。
6、铁生锈的条件 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防止铁锈蚀的原理 隔绝空气和水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涂油、刷漆、镀金 等。
7、炼铁的主要原理 在高温下,用CO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
1、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B)
A、浸入在植物油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在干燥的空气中 D、浸没在蒸馏水中
2、下列可用于配制或盛放玻尔多液的容器是(AC)(铁、铝能与硫酸铜反应。) A、玻璃瓶 B、铁桶 C、塑料桶 D、铅桶
3、金、银、铜常被用作钱币流通,从化学角度,主要是利用它们的(D)
点燃
C+2MgO。
2CO2+N2 (2)2CO+O2
2CO2
14、已知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四种气体的相对分子量分别是16、30、44、58,沸点分别是(0C)—164、—66.6、—42.1、—0.5。(1)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稍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丁烷 。(沸点略低于常温,便于降温。)(2)根据已知信息,得知这类碳氢化合物的沸点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化学式分别是CH4、C2H6、C3H8、C4H10,从中发现这类碳氢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有一定规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 2n+2 。
15、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
第 7 页 共 18 页
A、密度极大 B、硬度适中 C、具有光泽 D、化学性质稳定
4、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使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 A、②④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5、医疗上的“理疗热法”,是利用细铁粉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活血状态,则5.6克铁粉完全氧化成红色粉末,消耗氧气的质量为(B) A、1.6g B、2.4g C、3.2g D、4.8g
6、“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D)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7、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B) A、FeSO4溶液、Cu、AlCl2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2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2溶液、Fe、Cu
8、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其主要目的是(A)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塑料使用时间长 C、塑料密度小,减轻房屋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9、废旧电池必须回收集中处理,其主要原因是(D) A、可以利用电池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C、避免电池中的电解液腐蚀其它药品 D、防止电池中汞、铝等对环境污染
10、青铜器是铜锡合金,耐腐蚀性强,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其中含锡0.9g,则青铜中铜和锡的质量比是(C)
A、9:2 B、9:1 C、8:1 D、4:1
11、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水银 ,导线的内芯一般是 铜 ,水龙头表面镀的是 铬 ,炒菜锅最好是用 铁 ,灯泡的灯丝是 钨 ,封闭阳台的窗框是 铝 合金,锁芯及钥匙是 铜 合金。
12、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铁 ,它的两种主要合金是 生铁 和 钢 ;用它们做饮具是利用了其 导热性 ,能被压成薄板或抽拉成丝是因为它们有 延展性 。
13、自行车用久了表面会出现 红 色的铁锈,其主要成份是 Fe2O3 ,这是由于铁跟 水、氧气 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的,自行车的下列部件采用的防锈方法分别是链条 涂油 , 支架 刷漆 ,钢圈 电镀 。
14、在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CuSO4溶液,可加入 足量锌粒 充分反应后 过滤 ,即能除去杂质,反应的方程式为 Zn+CuSO4=Cu+ZnSO4 。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3、溶液和浊液的比较。不同点: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久置后会出现下沉或分层。相同点:都是混合物。
4、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当吸热小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5、饱和溶液的概念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一定量的溶剂里;③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上述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升温或加入溶剂,15、与金属跟化合物溶液的转换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类似规律,已知实验事实为:Br2+2NaI=2NaBr+I2。Cl2+2NaBr=Br2+2NaCl。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Br>I 。
16、设计简单实验区分铜粉和铁粉,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答:方法一:(方法)取样,分别用磁铁吸引,(现象)能被吸引的(结论)是铁粉,(现象)不能被吸引的(结论)是铜粉。方法二: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表面有气泡生成的是铁粉,无气泡生成的是铜粉。(方法一依据其物理性质,方法二依据其化学性质,都写全了方法、现象、结论。)
17、某同学在厨房中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请推测他的总分思考内容:
(1)蜂窝煤在炉中燃烧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他推测该刺激性气体是 SO2 。(煤碳中的S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后的产物。)
(2)厨房中空气较为潮湿,一些金属制品锈蚀较快,他认为这与上述刺激性气体在潮湿空气中变成硫酸酸雾有关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SO2+2H2O+O2=2H2SO4 。这种酸的溶液腐蚀钢铁制品的反应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
18、在杠杆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表面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试回答:
(1)铁球和铝球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2(SO4)+3 H2↑
(2)下列有关铁球和铝球内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D)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铁球可能是空心的 C、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
(3)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拿掉烧杯,出现的情况应是(B) A、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B、要想使杠杆保持平衡,支点应向右移动 C、要想使杠杆保持平衡,支点应向左移动
第九讲 溶液
第 8 页 共 18 页
转化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转化为饱和溶液。
7、溶解度概念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饱和状态;④单位:g。 8、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曲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9、气体溶解度概念要点:①压强101KP3,一定温度下;②1体积水;③饱和状态;④单位:体积。
10、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1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12、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④装瓶(标签注明名称,化学式,质量分数。)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分子或离子有间隔。酒精等也可做溶剂。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这时溶质是氢氧化钠;SO2、SO3等溶于水后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A、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做溶剂
C、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均一的混合物,未必无色 D、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溶质是氧化钠
2、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渍,下列情况与它的原理相同的是(C)(A利用的盐酸的化学性质,B利用的其乳化功能,C利用其溶解性,D利用吸附性。) A、用盐酸来除锈 B、用洗涤剂来去污
C、用汽油来除去沾有少量的沥青 D、用活性炭来除异味
3、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C)(分析:U型管中,红墨水左边高,右边低的状况,说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变得比大气压小,原因是在试管中水里,加入某种物质因溶解,使温度降低而引起气压减小。活性炭难溶于水,生石灰和烧碱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
4、下列关于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饱和溶液的概念要强调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继续溶解蔗糖。B要强调同一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t℃时,有两瓶碳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B、C、D选项中三种操作都能使饱和碳酸钾溶液析出晶体,而10%的碳酸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选项中两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加少量碳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t℃时蒸
发少量水
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接近饱和时,能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等方法变成饱和溶液的是(C) A、甲溶液 B、乙溶液 C、丙溶液 D、甲、乙的混合溶液
7、向Ca(OH)2饱和溶液中少量CaO,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CaO+H2O=Ca(OH)2,所以Ca(OH)2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质量减少,有晶体析出,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
C、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8、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蒸发5g水后无晶体析出,得到溶液乙;溶液乙,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得到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D)(溶液甲蒸发无晶体析出,所以肯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乙蒸发水时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丙肯定是饱和溶液。溶液乙有两种可能,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A、溶液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未说明是否饱和状态。溶解度概念中的溶剂质量应是100克。溶解度应有单位,克。)
A、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B、20℃时,50g C、溶解度曲线溶剂里溶解溶质 D、20℃时,
10、下列生活用品中,通常用加热方法配制浓溶液的是(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A、用于调味的糖水 B、粉墙用的石灰浆 C、腌制蛋类的食盐水 D、夏天自制汽水
1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100g,当蒸发掉2g溶剂水后,剩下的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C)(错误解法: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20%)÷(100g-2g)×100%>20%。分析: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时溶质质量减小。)
A、大于20% B、等于20% C、小于20% D、无法确定
12、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欲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还需要已知水的密度为1g/ cm3
B、还需已知2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14g/ cm3
C、还需已知密度为1.84 g/ cm3的浓水中溶解了10gNaCl的溶解度为20g 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的质量
磷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第 9 页 共 18 页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题中条件充分,不需补充其他数据
13、按右示的A、三种物解度曲答: (1)20℃
时,三图所B、C质溶线,回
第十讲 酸和碱
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右图)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不能制取氢气。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
值越大碱性越强。pH的测定测定方法是使用pH试纸。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只有可溶性的碱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常雨水由于含有二氧化碳也显酸性,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A、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DpH=0的溶液即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2、X是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则X是(B)(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能与水反应说明又是可溶性的。) A、SO2 B、K2O C、CuO D、CO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酸与盐反应不能叫中和反应。浓硫酸质量能增加但不会变质。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氢气,不是CO2。)
A、面粉发酵生成有机酸,在做面食前要根据中和反应原理,用纯碱去中和有机酸
B、服用胃舒平(含Al(OH)3)去中和过多的胃酸
C、浓硫酸、固体烧碱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增加而且会变质 D、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 B A ,按溶解性它们都属于 易 溶物质。(易、可、微、难)
(2)60℃时都含有100g水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降温至2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AB ,其中析出较多是 A ,无晶体析出的是 C 。
14、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30℃时,甲物质的溶解为 30g 。 (2)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哪些?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②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③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④要让甲物质从溶液中结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⑤要让乙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办法;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来提纯甲物质。
15、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的三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一: 温度 ,你的预测是 温度升高(降低),食盐溶解加快(减慢) 。因素二: 晶体颗粒大小 ,你的预测是 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因素三: 搅拌 ,你的预测是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的实验方案是 搅拌影响。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
16、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⑤②③ ④①⑤ (填序号)。(用不纯的食盐配制溶液首先要进行粗盐的提纯)
(2)如果配制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的误差原因有哪些? ①计算错误,水算多了或溶质算少了。②称量NaCl时操作错误,可能天平读数有误,可能NaCl和砝码放反了,可能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可能天平未调零,可能NaCl中有杂质。③用量筒取水时错误,可能取水读数时仰视,可能原有烧杯中有水。
17、15.4gNaCl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则所得NaC溶液的密度为 1.02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4% 。(提示:甲图的读数应为60,乙图的读数应为74。)
4、下列干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C)(干燥剂除了能吸收水份外,还不与被干燥物发生化学反应。如固体烧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CO2反应。)
A、用固体烧碱干燥CO2 B、用碱石灰(生石灰与火碱的混合物)干燥SO2 C、用无水氯化钙干燥H2 D、用浓硫酸干燥NH3
5、现有铁、盐酸、氧化铁、氧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总数有(B)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6、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而不
第 10 页 共 18 页
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C)(加入的物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是只能起稀释的作用) A、氢氧化钠 B、水 C、碳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7、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C)(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无反应)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氯化钾溶液
8、欲将含有盐酸的CaCl2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B)(除杂质的原则是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要把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且要求溶液为中性。A中石灰水虽能中和盐酸,但若过量,又无指示剂指示,使溶液可能呈碱性;C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杂质NaCl;D有可能呈碱性;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富余的CaCO3不溶于水,不会引入新杂质。) A、石灰水 B、石灰石粉末 C、碳酸钠 D、生石灰粉末
9、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得到无色溶液的是(B)(能共存的物质间不能生沉淀、气体或者水。H和OH、CO32不能共存;OH和Mg2、
+
-
-
-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得到溶液A;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得到固体B;溶液A跟固体B反应,得到气体C、溶液D、固体纯净物E。 (1)写出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2HCl=CuCl2+H2O (2)气体C是 H2 ,固体E是 Cu 。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2 。
(分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说明溶液A中除有氯化铜外,还有HCl。) 14、右图中M、N、A、B、C、D各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水均已略去),已知M中含有Na,D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1)推断M、N的化学式分别是 Na2CO3、Ca(OH)2 。 (2)写出A→M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分析:关键找突破口,M能与CaCl2反应,则一定有溶液CaCO3生成,又已知M中含有Na,推出M为Na2CO3。)
第十一讲 盐和化肥
1、有些盐的水溶液具有特殊颜色。①含有Cu2的稀盐溶液呈现出蓝色,如
+
+
+
Cu2、Fe3、NH4不能共存;CO32和Ca2、Ba2不能共存。已知溶液显酸性,
+
+
-
-
+
+
不能与A中的NaOH共存;C中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A、BaCl2 NaOH NaCl CaCl2 B、Mg(NO3)2 KNO3 NaCl ZnSO4 C、CuSO4 KCl Na2SO4 NaNO3 D、Na2CO3 CaCl2 Al(NO3)2 KCl 10、下列各组溶液,不另选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AB)(先由颜色等特征来确定,再根据化学性质采用两两混合法鉴别。A中CuSO4溶液是蓝色的,把CuSO4溶液加入另两种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的为NaOH,无现象的为MgCl2。B中溶液两两混合后出现的现象各不相同。)
A、CuSO4、NaOH、MgCl2 B、Ba(NO3)2、NaCO3、HNO3 C、Na2CO3、BaCl2、Ca(NO3)2 D、NaOH、H2SO4、KOH
1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对两种溶液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些?(只写试剂名称)
答:①碳酸盐如Na2CO3;②CO2;③可溶性铜(铁)盐如CuCl2;④活泼金属如Zn;⑤指示剂。
(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答:向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两种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加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原溶液为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描述的语言要规范,步骤要包括仪器、滴加、取样,现象包括出现气体、沉淀、变色情况,描述结论时要指出“原物质”是什么物质。)
12、现有A、B、C、D、E五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把它们进行一系列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①B跟C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②B跟D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③B跟E两溶液混合,产生气泡;④C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上述实验现象,推出A、B、C、D、E的化学式分别是 NaCl、Na2CO3、CaOH、CaCl2、HCl 。(找准突破口,本题从第③④上突破,④说明C显碱性,③说明B或E是盐酸或碳酸钠,则C溶液为氢氧化钙。本题还可以把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列表举出反应现象,与已知现象比较后得出结论,如B跟C、D混合,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B是碳酸钠。) 13、右图是实验中各物质的变化关系,氧化铜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②含有Fe2的稀盐溶液呈现出浅绿色,如浅绿色的硫酸亚
+
铁溶液;③含有Fe3的稀盐溶液呈现黄色,如黄色的氯化铁溶液等。
+
2、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作用及主要用途。 3、粗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盐湖水通过晾晒或煮,可蒸发水分而得到含杂质较多的氯化钠晶体。粗盐的提纯过程: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食盐。过
滤是物质提纯的方法之一,它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
4、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
-
成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碳酸盐遇酸沉不住气。)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检验物质组成中是否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实验室也是用此原理,选用易得、价廉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6、部分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见右表。 7、常用化肥的简单区别方法:“看、溶、烧、嗅”。看外观:氮肥、钾肥大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加水:氮肥、钾肥大都溶于水。灼烧:钾肥不能燃烧,在燃烧时可跳动
或有爆裂声。加熟石灰搅拌:铵盐加熟石灰能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氨气。
第 11 页 共 18 页
1、下列物质如混入食品中,会导致食物中毒的是(B) A、NaCl B、NaNO2 C、Na2CO3 D、C2H5OH 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类别描述不正确的是(B) A、食盐是盐 B、纯碱是碱 C、醋酸是酸 D、水是氧化物 3、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D)(D中有钾肥和氮肥) A、NH4Cl B、Ca3(PO4)2 C、NH4HCO3 D、KNO3
4、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C)(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纯碱Na2CO3,烧碱NaOH,苏打Na2CO3,大理石不等于石灰石。)
A、生石灰、熟石灰 B、纯碱、烧碱 C、苏打、纯碱 D、大理石、碳酸钙 5、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雷雨给庄稼施加了(C)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6、等质量的下列氮肥中肥效最高的是(A)(与氮的质量分数有关) A、CO(NH2)2 B、(NH4)2SO4 C、NH4Cl D、NH4NO3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腌渍食品的主要目的是延长保存时间,) A、用食盐腌渍的蔬菜、鱼、肉等食品,风味独特,但不能延长保存时间 B、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C、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D、两种盐溶液混合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8、鉴别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
(1)NaOH溶液(Na2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2)FeSO4溶液(CuSO4) CuSO4+Fe=FeSO4+Cu (3)Cu(CuO) CuO+2HCl=CuCl2+H2O
14、有三包失云标签的化肥甲、乙、丙,它们可能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各取少许观察发现:甲、乙都是白色晶体,丙呈灰白色,在甲、乙两物质中加热石灰搅拌,嗅到甲中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乙中无变化,请分析推断甲、乙、丙各是什么物质。(灰白色是磷肥的特点,强烈刺激性气味是氨气。) 答:甲、乙、丙分别是氯化铵、硫酸钾、磷矿粉。
15、现有一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钠,现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提纯。方法一,取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方法二,取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试评价这两种方法。(物质提纯的过程要点:①加入的物质不能与成份物质发生反应;②不能引进新的杂质;③操作尽可能简单易行。)
答:从提纯的原则来看,方法一可行,而方法二最大的不足是在提纯过程中带进了新的杂质CaCl2,加过量Ca(OH)2,可使碳酸钠转变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钙,通过过滤除去碳酸钙,多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后,能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又带进了新杂质氯化钙。方法二不可行,也不如方法一简便。
16、甲、乙两同学,利用厨房中的食盐、味精、黄酒、食醋、纯碱、酱油和实验室带回的澄清石灰水等有关物质在家中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准备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应该选择的物质是 纯碱和石灰水 ,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主要操作过程是: 制浓的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充分混合,后进行过滤取滤液 。 (2)乙同学准备利用 食醋和纯碱 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如要收集两瓶气体,应该使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17、现有一包已初步提纯的粗盐,经测定仍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探究,以确定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称取10g粗盐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试剂,过滤; ③将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④对滤液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 ⑤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请回答:
(1)该同学在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 Na2CO3 (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除去杂质CaCl2 。步骤④进行的“某一操作”是 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
(2)在①②④步中都用到同一仪器 玻棒 (填名称);它在①和④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作用不同,在①中的作用为 加快溶解 ,在④中的作用为 防止受热不匀液滴溅出 。
(3)在实验第⑤步中称量的固体是 A (填A或B),理由是 蒸发所得到的氯化钠,是原有氯化钠与碳酸钠和杂质氯化钙反应及盐酸反应所得到的氯化钠的总和 。
第十二讲 化学与生活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B) A、醋酸 B、碳酸 C、蛋白质 D、淀粉 2、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C)
A、水 B、二氧化碳 C、蛋白质 D、脂肪 3、提供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的一组营养要素(A)
A、盐酸和石灰水 B、BaCl2和稀HNO3 C、AgNO3和稀HNO3 D、石灰水 9、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无气体、沉淀生成的是(B) A、硫酸铜溶液和氟化钡溶液 B、氢氧化钙钡溶液和稀硝酸 C、硫酸和硝酸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和稀硝酸
10、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依据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②③用食醋,④用食醋和食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只有①
11、从以下各组物质中找出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将它的名称、类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 Cu、Au、Si、Pt 硅,非金属单质 ② O2、Cl2、NH3、Ne 氨气,化全物 ③ CO2、P2O5、Fe2O3、Na2S 硫化钠,盐 ④ H2O2、H2SO4、HNO3、H2CO3 过氧化氢,氧化物 ⑤ Na2CO3、KCl、ZnSO4、NaOH 氢氧化钠,碱 12、根据溶解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硫酸铜溶液和氟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复分解反应 。
(2)KNO3、MgCl2、ZnSO4三种溶液两两之间 不能 发生化学反应。(硝酸盐中无沉淀,氯化盐中只有AgCl是沉淀,硫酸盐中只有BaSO4是沉淀。) (3)若KOH+甲溶液→乙溶液+丙↓,且甲为黄色溶液,写出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OH)3+3HCl=FeCl3+3H2O (已知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类型,黄色溶液应该是含三价铁的盐溶液,沉淀丙无疑是氢氧化铁。)
13、除云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杂质不能产生新的杂质,一般情况下,生成物可是非原杂质的原纯品物质,可是沉淀,可是气体,可是水,可是可过滤的固体。)
第 12 页 共 18 页
A、糖类、油脂、蛋白质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油脂、维生素、无机盐 D、水、蛋白质、糖类
4、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C)(选项中的“所有”错误。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催化作用。)
A、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B、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危害身体健康
C、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所有反应 D、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5、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乏,又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B) A、锌 B、铅 C、硒 D、碘
6、下列广告语从化学角度,没有科学性错误的(D) 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 D、为了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 7、下列做法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B)
A、大量出汗后饮用淡盐水 B、用二氧化硫蒸馒头 C、用小苏打制发酵粉 D、酱油中增加适量的铁元素
第十三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两条知识线:H2-H2O-O2,CO-C-CO2 2、常见的金属:铁、铜、镁、铝及其合金 3、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
4、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及高分子有机物
5、熟悉身边化学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转化、制备 6、对常见气体的制取的归纳比较
7、根据典型物质的学习归纳总结同类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 8、学会物质的鉴别、转化、除杂、分离和推断的能力
1、医院一般不用作消毒剂的是(C)
A、酒精溶液 B、双氧水 C、烧碱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相同的是(BD)(干冰是CO2,大理石和石灰石都是CaCO3,烧碱是NaOH,烧碱是Na2CO3。)
A、冰和干冰 B、大理石和石灰石 C、烧碱和烧碱 D、生铁和钢 3、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正确的是(BC)(电解水的目的不是制氧气,而是研究水的组成。)
A、硫酸和大理石制二氧化碳 B、稀盐酸和大理石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电解水制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BC)(用化学变化看化学性质。)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热塑性塑料制各种生活用品 C、用干冰增强舞台效果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5、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推广的家庭燃料是(B)(乙醇用到粮食作原料,煤资源有限且污染环境,氢气目前不适宜在我国推广到家庭。) A、乙醇 B、天然气 C、无烟煤 D、氢气
6、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可得到碳酸钙,铁能还原铜,碳能氧化成二氧化碳,D中全不能。) A、CO2-CaCO3 B、Cu-Fe C、CO2-C D、KNO3-NaNO3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钙是较活泼的金属,越活泼的金属越难以单质的形式出现。钢针回火后韧性增强,淬火后韧性减弱。)
A、地壳中的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C、钢针淬火后韧性增强 D、使用铁制炊具有利于人体健康
8、下列做法能使pH增大的是(AD)(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盐酸挥发,酸性减弱。试纸湿润后测碱性,碱性变弱。)
A、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 B、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
C、先将pH试纸湿润后测碱性溶液的pH D、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 9、垃圾燃烧后的气体不能用碱溶液吸收的是(A)(BC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三氧化硫
10、能与稀盐酸反应,但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C) A、金属铁 B、硝酸银溶液 C、烧碱溶液 D、纯碱溶液
11、可以用来鉴别烧碱和纯碱的是(AD)(烧碱和纯碱都显碱性,无法用试剂鉴别。)
A、醋酸 B、紫色石蕊 C、无色酚酞 D、氯化钡溶液 12、下列不属于塑料的是(AC)(AC是合成纤维) A、涤纶 B、聚乙烯 C、锦纶 D、聚酯
13、下列可以利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CD)(根据水溶性差异区分C,升高温度可区分D。)
A、葡萄糖和蔗糖 B、棉线和羊毛线
C、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电木和聚乙烯薄膜
14、有氯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经下列实验: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再换罩一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出的结论是(CD)(一定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A、气体中一定有氢气 B、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 C、气体中可能有一氧化碳 D、至少有一种气体组成 15、下列能有效实现除杂的是(AD)
A、粗盐中的少量泥沙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B、氢氧化钠中有少量碳酸钠用稀盐酸反应除去 C、铜粉中有少量的银粉用硫酸铜反应后过渡除去
D、硝酸钾溶液中有少量的硫酸铜用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过滤除去
16、现有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熟石灰、乙醇、氢氧化钠、聚乙烯等,根据要求回答:
(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 ,放出 O2 。
(2)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CO2 ,用来冶炼铁的是 CO 。 (3)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的 Ca(OH)2 。 (4)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的 C2H5OH 。 (5)能丰富人们生活的高分子材料是 聚乙烯 。
17、铁是在 潮湿空气 条件下最易生锈,将一枚锈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 铁锈逐渐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绿色,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H2SO4=FeSO4+H2↑ 。
18、日常生活中洗去油污的方法很多,可用洗涤剂、汽油、碱性溶液等,比较三者洗去油污的原理。
答:洗涤剂靠乳化作用,汽油靠溶解作用,碱性溶液靠发生化学反应。 19、现有纯碱、石灰石、水等原料,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来制烧碱。(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答:CaCO3
高温
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20、只用一种物质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的是 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或碳酸钠溶液 。
第十四讲 基本概念与物质结构
1、“非典”要以预防为主,适量喷洒消毒剂是一种有效措施。过氧醋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正确的是(CD)(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A、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第 13 页 共 18 页
6:1:12
2、化学上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C)(不锈钢是合金,碘酒是溶液,空气中有各种成份。) A、不锈钢 B、干冰 C、碘酒 D、新鲜空气
3、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分析有无新物质生成,爆炸有物理性和化学性两种。A、B、C都属于缓慢氧化过程。)
A、糯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食物变馊 D、车胎爆炸 4、下列措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C) A、铁门表面涂油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扇子扇煤炉 D、木制电线杆表面烤焦打入地里
5、下列变化可证明分子可再分的事实是(D)(只有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只要找出化学反应,或排除物理变化。)
A、海水蒸馏得到淡化 B、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C、干冰升华 D、塑料降解 6、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非洲多金矿、澳洲多铁矿、中国多钨矿等,但整个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元素是(C)(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最丰富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人体中、海水中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A、铁 B、铝 C、氧 D、钙
7、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B)(物质有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种可能,只有一种元素时,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与白磷、臭氧与氧气、金刚石与石墨混在一起只有一种元素,但分别是两种不同物质。) A、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B、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单质
8、在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改变的是(C)(复分解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不变。)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D)
A、碘酒 B、钡餐 C、牛奶 D、盐酸
10、宣传科学知识,反对伪科学是公民义务。下列属于伪科学的是(AB)(D中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概念与同种原子或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同。) A、用气功可将水变成治疗“非典的良药” B、视力好的人可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1、铀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元素,已知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92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8,由此可知(AC)(四数相等: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排位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A、核电荷数为92 B、电子数为238 C、中子数为146 D、质子数为146 12、下列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或原子的核电荷数。)
A、O2和O3 B、Cl和Cl C、H和He D、CO和CO2
13、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A这种说法只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能用来判断是否属复分解反应,如有水生成的反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化合反应。D当AB没有没有完全反应时,AB质量和大于CD质量和。)
A、若此反应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则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此反应是置换反应,则AC和BD中必定各有一种单质 C、10gA和15gB一定会生成15gC和10gD
D、反应前A和B的质量一定大于等于C和D的质量和
14、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C)
-
(加热蒸发时,溶剂水蒸发的同时,HCl也同时蒸发。)
A、增加溶质 B、加热蒸发 C、加入38%的浓盐酸 D、加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有些盐类有毒,如亚硝酸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A、酸和碱中必定含氢元素 B、盐都可用来食用
C、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其溶液呈碱性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6、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CD ,表示混合物的是 B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C ,表示单质的是 CD ,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第十五讲 化学与社会
1、铜、汞、铅等重金属盐都能使人中毒,如果误食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C)(此时要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减缓重金属对人体内蛋白质的伤害。) A、喝大量水 B、喝大量食盐水 C、喝大量鸡蛋清 D、喝大量葡萄糖水 2、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铜2mg等,这里所标成分是指(C)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3、下列各组代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CD)(LPG代表液化石油气,CNG代表压缩天然气,PVC代表聚氯乙烯)
A、LPG 压缩天然气 B、PS 聚氯乙烯 C、PP 聚丙烯 D、100%COTTON 纯棉
4、生活日用品在水中的pH大于7的是(CD)(去油污的肥皂和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是去杂质的,显酸性。)
A、食醋 B、厕所清洁剂 C、肥皂 D、厨房清洁剂
5、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C)(硬铝是铝的合金,人造骨是钛的合金,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24K的金就代表着是纯金。) A、硬铝 B、人造骨 C、24K金项链 D、黄铜 6、下列有关元素与人体健康说法错误的是(C)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C、硒摄入过量会引起癌症 D、缺碘和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7、根据生活常识,用化学式回答:
(1)工业上有煤作燃料,燃烧后有一种刺激性味的气味的气体,会形成酸雨的是 SO2 。
(2)将垃圾隔绝空气发酵,会“变废为宝”产生大量可作燃料的气体是 CH4 。 (3)蛋白质腐败时产生多种物质,其中一种是大家熟悉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工业上常作致冷剂,这种气体是 NH3 。
8、某日某地,一辆满载砒霜(剧毒)的卡车发生交通事故,至使三十桶砒霜洒落在河水中,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阻止大规模污染发生。已知氢氧化钠能与砒霜发生如下反应(砒霜的化学式用X表示):X+6NaOH=2Na2AsO3+3H2O,根据上述反应推断砒霜的化学式 As2O3 ,洒落在河中的砒霜 能 (能或不能)用生石灰处理。(生石灰在河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根据已知化学方程式,砒霜也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并且比氢氧化钠廉价。)
9、某种蛋白质的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经测定其中含硫0.64%,则这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0000 。(2×32/0.64%)
10、金饰品常用K表示其含金量,24K为纯金,18K金饰品的含金量为 75% 。
第 14 页 共 18 页
(24:100%=18:X)
11、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铸造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样品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0.1g氢气。试求:(思路:黄铜中的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会生成氢气,根据0.1克氢气算出锌的质量3.25克,则铜的质量为6.75克,铜的质量分数为67.5%,硫酸的质量为4.9克,则稀硫酸的热量分数为9.8%。)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六讲 科学探究
1、下列仪器中可用来取固体药品的是(AC) A、药匙 B、燃烧匙 C、镊子 D、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D)(试剂瓶的标签应向手心。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齐平。)
A、加热物质时首先应预热 B、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随意拿 C、量筒读数时,应放平,视线应与凹液面齐平 D、制取气体前,应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某同学在过滤操作后,发现所得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其中不可能的是(D)
A、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D、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4、下列气体收集方法完全相同的是(D)
A、O2、CO2 B、H2、CO2 C、CO2、H2 D、CH4、H2
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B)(实验中,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A、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D、实验室抽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大理石
6、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验证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A)(只有活泼金属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通常思路是取活动性处于中间这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7、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D) A、吸附 B、过滤 C、蒸馏 D、电解
8、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不属于良好实验素质的是(D)
A、实验前指定计划,明确目标 B、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数据
C、用药品要按量或取样使用,必要时可做对比实验 D实验失败,数据失真,可采用他人的实验数据
9、下列括号中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药品,其中错误的是(AD)(A中盐酸与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反应,D中硝酸钡虽不能与盐酸反应,但与硫酸反应时生成新的杂质硝酸。)
A、氧化钙中含杂质碳酸钙(盐酸) B、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杂质硫酸铜(铁粉) C、一氧化碳中含杂质二氧化碳(烧碱溶液) D、盐酸中含杂质硫酸(硝酸钡)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一座石灰窑参观,取到一块白色固体,为了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最简单的方法是(A)
A、滴加稀盐酸 B、高温 C、加水 D、通入二氧化碳
11、如图所示,当固体甲放入液体乙中,气球逐渐变大,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至少两种,不能类同) 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要找常温条件下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我国古代曾将炉甘石(ZnCO3)、赤铜(含Cu2O)、木碳高温而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已知ZnCO3高潮分娩脒ZnO和CO2,回答: (1)上述得到“药金”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ZnCO3
高温
ZnO+CO2↑
高温
C+2Cu2O 2ZnO+C
4Cu+CO2↑
高温
2Zn+CO2↑
(2)用现代的观点看“药金”是指 合金(黄铜) 。 13、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的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
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抛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生物向土壤中转化和排放。当输入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须引起土壤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取样土溶于一定量水中,过滤后滤液少量于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为酸性,变蓝的为碱性。还可用pH试纸测定,大于7的为碱性,小于7的为酸性。(要取样,步骤现象结论要分开,相应的现象对应相应的结论。)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点)
答:①减少使用或合理使用农药;②工业“三废”处理达标排放;③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处理;④含重金属的废弃物科学处理。
第十七讲 总复习(一)
1、已知:①橘计PH=3;②草木灰水PH=11;③蕃茄汁PH=4;④唾液PH=7;⑤洗洁清PH=9,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D)(提示:酸性和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只有中性物质不变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 C、②⑤ D、①②③⑤ 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酶是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 B、酶是一种生物氧化剂 C、酶是化学反应中的旁观者 D、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3、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的一组固体混合物是(C)(提示:符合条件的必须一个可溶,一个不溶,AgCl是不溶、白色。)
A、KNO3、NaCl B、Cu、Fe C、KCl、AgCl D、Cu(OH)2、Fe(OH)3 4、向蒸馏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所得溶液的PH>7的是(B) A、二氧化碳 B、生石灰 C、二氧化硫 D、碳酸钙 5、一瓶气体经化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D) A、肯定是一种单质 B、是一种化合物
C、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
第 15 页 共 18 页
物
6、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提示:紫铜是纯铜,青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钢是含碳的铁合金。) A、紫铜 B、青铜 C、焊锡 D、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
A、“葡萄糖”不是“糖” B、“水银”不是“银” C、“纯碱”不是碱 D、“蒸馏水”不是水
8、如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上出现的某麦片含有微量的颗粒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不溶于水,但在人体 胃酸 作用下,可转化在亚铁盐而被吸收,起到补血作用,请写出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提示:能溶解铁的只有酸溶液,自然就应联想到胃酸,胃酸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注意:铁发生置换反应后,生成的盐都是亚铁盐。) 9、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京都协议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吸收CO2,通过 呼吸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化学方程式中补全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1( C2H4 )+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①③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然;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10、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是:将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2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取出冲洗刷去叶肉后进行染色,压平,最后系上丝带。在制作过程中:(1)需称取 24 gNaOH,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因为它易 潮解 ,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该 加NaOH 直至天平平衡。(2)指出图中两处错误是: 灯内酒精太满 , 没垫石棉网 。(提示:天平规则:“左物右码”。)
11、控制“SARS”病毒扩散,是目前人类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某校用0.3%-0.5%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对校舍进行定时消毒。(1) CH3COOOH 由 三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9 个原子。(2)现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则配制5000g0.4%的过氧乙酸溶液,需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400 g。(3)已知:过氧乙酸在常温下,并不需催化剂就能发生类似于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同时产生氧气,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CH3COOOH=2CH3OOH+O2↑ ,同时你认为医务室应如何妥善、安全地贮存CH3COOOH, 低温、密封保存 。
12、近年来,你走在上海街头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印有“CNG”的标志,请回答:(1)上海市政府推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汽油等燃烧产生尾气污染空气 。(2)这些汽车所用的是 压缩天然气 ,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
第十八讲 总复习(二)
1、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轻的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其余都具有吸水性。)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2、由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可用作干燥剂,下列含有水分的气体能用这种物干燥的是(D)(提示:碱石灰就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A、B、C都显酸性,能与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A、HCl B、CO2 C、SO2 D、O2
3、甲、乙、丙三种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温度都不变)、升温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是(C)
点燃 A、甲溶液 B、乙溶液 C、丙溶液 D、甲、乙、丙均可
4、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D)(提示:A组中的FeCl3本身是黄色的,FeCl3和KOH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B组中能产生白色BaSO4沉淀;C组中CuSO4是蓝色的。) A、FeCl3、KOH、NaCl B、K2SO4、BaCl2、HCl C、CuSO4、HCl、KCl D、Na2CO3、KCl、Na2SO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氧化物要是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A、氧元素与碳元素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6、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粉末的混合物,由实验测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其中镁粉的质量分数是(A)(分析:氧元素的相对质量是16,镁元素的相对质量是24,现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16的2倍数,那么氧化镁中镁的质量分数应是24的2倍数48%。100%-32%-48%=20%。) A、20% B、48% C、40% D、80%
7、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共同制氧气的过程中,过氧化氢的量在反应后会减少,那二氧化锰的量会(C)(提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催化剂。)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8、将给出的物质按指定要求排序(用化学式铁、镁、锌与盐酸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 Mg、(2)食醋、食盐、石灰水,PH值由大到小 NaCl、CH3COOH 。(3)HNO3、NH3、N2中氦合价由高到低 HNO3、N2、NH3 。 9、用碳、氢、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一种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O2 。
(2)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做洗涤剂的是 Na2CO3 。 (3)可配制食品调味剂的有机物是 CH3COOH 。 (4)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本性的是 Ca(OH)2 。 (5)汽水中常含有一种酸是 H2CO3 。
10、实验室试验氢气性质时,某学生用试管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如立即用试管再次收集氢气,可能会发生 爆炸 ,请你帮助他设计合理的操作方法(至少两种),以确保第二次收集氢气的安全。(1)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再收集 ;(2) 用排水法收集 。(分析:检验氢气纯度后,试管中可能留有暗火。)
11、称量1.7g烧碱,调整天平零点后,分别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且洁净的纸,然后在左盘放一只1g质量的砝码,将游码移至0.7g处,在右盘上放入烧碱至天平平衡,操作中两处错误是 烧碱不可放在纸片上称量 和 砝码和药品放错了盘 。按此法称得的烧碱,质量为 0.3 克,将上述称得的烧成1%的烧碱溶液,需水 29.7 ml。 12、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选何种方法 C ,A、讨论 B、
酸,探酸?应调
查 其实际碱配制或几种写断 回答):(1)Zn、Fe 。Ca(OH)2、元素的化
CO2+2H2O 。
C、实验 D、上网。(2)具体做法是 打开瓶盖观察瓶口有无白雾出现 。
第十九讲 综合复习(三)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B)(A是利用的导电性,C是利用汽化吸热,D是乳化作用,都是物理性质。)
第 16 页 共 18 页
A、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B、用熟石灰处理由硫酸厂排放出的酸性污水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利用“白猫洗洁精”洗涤油腻餐具 2、CO2、P2O5、CaO、SO2四种物质中,与另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C)(提示:CaO是金属氧化物,其余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A、CO2 B、P2O5 C、CaO D、SO2
3、某农田小麦近来叶色发黄,并伴有倒伏现象,为改善这一现象,应及时施用下列化肥中的(AC)(提示:叶色发黄是因为缺氮肥,钾肥具有抗倒伏功能。) A、CO(NH2)2和KCl B、NH4NO3和过磷酸钙 C、KNO3 D、K2SO4与磷矿粉
4、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BD)(提示:A项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H2;C项中如果是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石灰水,HCl先与Ca(OH)2反应,没有沉淀生成。)
A、向某固体中加进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
不大”说明等质量的HCl已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等质量的HCl完全反应,消耗的铁比铝要多,所以剩余的铝要重些。)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是由可溶性钙盐和钾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把无色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把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气体,通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试推断,原混合物中的钾盐是 K2CO3 ,钙盐是 CaCl2 。(分析:加AgNO3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原物中含有Cl;加盐酸后产生气体通石灰水有白色沉淀,说明原物中有CO32;再结合题干中“可溶性”、“钙盐”、“钾盐”即
-
-
可推断。)
第二十讲 总复习(四)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提示:A项中药品是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项中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空在试管上方逐滴滴入;D项中应是把浓硫酸逐渐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项中试管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固体中含有水份。)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地倒入浓硫酸中
2、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A)(提示:易选成D,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是N2,人体吸入空气时,利用了其中的O2,转化成CO2,N2等其它成份还呼出来。) A、N2和CO2 B、N2和O2 C、CO2和O2 D、CO2和H2O
3、下列CO和CO2的收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C)(提示:CO有毒,不能用排气法收集,以防弥散到空气中;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 A、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B、都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C、CO只能用排水法,CO2一般用向上排气法 D、CO只能用向下排气法,CO2一般用向上排气法
4、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D)(提示:乙醇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是正确的,但不能作为燃料的优点。)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发出大量的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进行下列实验后,溶液的PH值变大的是(A) A、稀盐酸中加入铁屑 B、食盐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C、NaOH溶液通入适量的CO2 6、下列叙述正确下同种溶液的饱饱和溶液里再加
的是(C)(分析:A项中,只有相同温度和溶液才比不饱和溶液浓;B项中,食盐入蔗糖还能溶解;D项中,饱和溶液变为中加入MgCl2溶液 D、Ca(OH)2溶液中
B、向某化肥样品中加进少量Ca(OH)2粉末研磨后有氨气放出,证明该化肥是氮肥
C、将某混合物气体的样品,通进少量澄清石灰水,无沉淀产生,证明混合气体中无CO2
D、对精盐样品,进行溶解、过滤、蒸发、洗涤、干燥等操作后,得到较纯的NaCl晶体
5、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技术的关键是找到特殊的酶,以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象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B)
A、酶是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通常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C、酶的催化功能具有专一性 D、高温或紫外线照射都会降低酶的活性 6、我国部分地区家庭使用的暖瓶的瓶胆,使用不长时间壁上就会形成很厚的水垢,其主要成份是CaCO3与Mg(OH)2,这说明该地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这种水叫 硬 水,通过 煮沸 可降低水的硬度;如果用稀盐酸除去上述水垢,则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OH)2+2HCl=MgCl2+2H2O 。
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B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后与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元素的原子中无中子,试推断:A元素的名称 碳元素 ,B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 O2 ,C元素的离子的符号为 Na ,D元素的符号是 H ,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俗名为 小苏打 。 8、某同学用质软的塑料瓶通满CO2气体后用塞塞紧,再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水,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1)推测振荡后瓶子将 瘪下去 ,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CO2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2)当瓶中的CO2气体用 HCl 气体代替,注射器中水用 NaOH溶液 代替,也可观察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满冷水,然后倒置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试管后半部,在试管中的水没有沸腾前,看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出现气泡,试管底部有一段空隙 。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看到的现象是 试管底部的空隙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气体的溶解度和温度成反比 。
10、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形状变化不大,且无空洞出现,根据实验现象推测:(1)两球中 铁 球一定是空心的。(2)反应后,移出烧杯,杠杆是否平衡 不平衡 ,若不平衡杠杆向 铝球一侧 倾斜。(提示: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两球“等质量等体积”,说明铁球空心。“完全相同的稀硫酸”、“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形状变化
+
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的稀浓情况不变。) A、同种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B、质都 C、液质 D、
和溶液,所以溶液变稀
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其它任何物不能溶解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温度升高,KNO3的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
第 17 页 共 18 页
7、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提示: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蒸馏水中没有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含有杂质的水才能导电,蒸馏水不能导电。蒸馏水显中性PH值应为7。) A、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B、它清洁、纯净的,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C、能够导电 D、它的PH=0
8、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在水溶液里能同时生成的是(BD)(B、D中有沉淀或水,A、C只能出现在反应物中。)
A、Cu、Hg(NO3)2 B、KOH、CaCO3、C、NaOH、CuSO4 D、NaCl、H2O 9、现有CuO、Na2CO3、NaOH、H2SO4四种物质,分别与其它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物质X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D)(分析:此类题目要分析出阴阳离子是否有相同的,四种物质没有完全相同的阴阳离子,只有考虑复分解反应中的生成水的反应。)
A、NaCl B、BaSO4 C、CO2 D、H2O
10、质量均为mg的铁和锌,分别投入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均产生0.2g氢气,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分析:由“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均产生0.2g氢气”可知,稀硫酸完全反应;如果是金属完全反应,则产生的氢气是不一样的。根据化学方程式,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铁少于消耗的锌;产生0.2g氢气要有6.5g锌,要有9.8gH2SO4,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m的值等于6.5g时锌无剩余,大于6.5g时有剩余。) A、锌一定无剩余 B、铁一定有剩余
C、m值一定大于或等于6.5 D、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19.6% 11、“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02年一个节目的标题,说的是南极的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CO2的含量增大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如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大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节约木材 。
(3)请再举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
12、物理学和化学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以 实验 为基础。现有浓硫酸、浓盐酸、烧碱、氯化钠四种溶液,分别把它们装在散口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装 浓硫酸、烧碱 溶液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会增大。 13、现有三包失去标签的化肥A、B、C,它们可能是氯化钾、氯化铵、磷矿粉。各取它们少许做以下实验。观察颜色,A、B都是晶体,C显灰白色。在A、B中加熟石灰搅拌,B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A没有。
(1)A、B、C分别是什么? 氯化钾 、 氯化铵 、 磷矿粉 。
(2)张大爷种植的豆苗菜,叶色偏黄,眼见收益受损,为挽回损失,你建议张大爷目前施加 氯化铵 。(从鉴别出的化肥中选择填写)
(分析: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加熟石灰搅拌有刺激性气味的说明有铵根离子。注意是要求写名称还是化学式。)
14、现有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五种溶液,如检验三种酸时,应先检验 稀硫酸 ,如需鉴别以上五种无色溶液,至少需用 2 种试剂,写出鉴别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反应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OH)2=BaSO4↓+2H2O (分析:硝酸盐都可溶,所以应先检验稀盐酸和稀硫酸,后两种又应先检验稀硫酸,否则在检验氯离子时硫酸根离子会干扰。鉴别五种溶液,至少要2种
试剂,一种是指示剂鉴别酸和碱,一种是鉴别酸中的稀硫酸,和碱中的钡盐。)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