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护理杂志刊文看我军14年护理装备研究及展望

2023-10-17 来源:步旅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Feb;21(2)

NursJChinPLA

·99·

·军事护理·

从护理杂志刊文看我军14年护理装备研究及展望

张 静,王志红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上海200433)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军队护理人员1989~2002年护理装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护理装备研究逐渐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近8年论文产出量增加明显,发表论文数量排在前5位的期刊分别为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和实用护理杂志;护理装备的研究种类较多,研究重点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用具,适应未来战争救护需要的护理装备研究较少;护理装备研究的科技含量不高,在研究过程中较少使用随机实验和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情况不理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分析目前军队护理装备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军队特色不突出、缺少科研部门的支持和产品缺乏系列化和市场化。初步提出军队护理装备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适应未来战争需求,研究野战护理装备;二是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军民两用的护理装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军队;护理装备;研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R82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4)02-0099-02

 护理装备水平是反映护理实践和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也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依据。军队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积极从事护理装备的研究和技术革新,研制适应灾难救护和临床需要的护理装备,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回顾1989年至2002年发表的我军护理人员有关护理装备研究的论文,综述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影响我军护理装备研究发展水平的因素,并初步提出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的发展方向。1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的现状分析

经过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1989至2002年所有护理文献,选中我军护理人员从事护理装备研究的论文64篇。对其按照论文发表年份分布、期刊分布、护理用具的类型、研究的科技含量、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 我军历年护理装备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在1995年以前,基本上没有军队护士关于护理装备研究的报道,而到2002年,此方面的文献已有34篇,详见表1,说明军队护士从事护理装备研究的意识逐渐加强。发表论文数量排在前3位的期刊是中华护理杂志20篇(31.25%)、护理学杂志9篇(14.06%)、护理研究8篇(12.50%),其次是解放军护理杂志和实用护理杂志,各7篇(10.94%),这5种护理期刊发表的论文接近总数的80%,其他20%的论文分别发表在西北国防医学杂志(4),南方护理学报(2),黑龙江护理杂志(2),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北京军医医药(1),医疗卫生装备(1),实用医药杂志(1)等8种期刊上。

表1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论文发表情况(篇)

年份发表论文数量

20022001200019991998199734

12

2

2

3

8

19961995~1989合计3

0

64

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用具,如注射输液类、手术室用具等,比较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说明军队护士在此方面的科研选题意识较强。但是遗憾的是适用于野战救护的护理用具革新只有2项(在其他项中)。

表2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种类及分布

种类

注射、输液类用具研究手术室用具研究

骨折患者护理用具研究大小便护理用具研究吸引、引流类用具研究被服、敷料类用物研究吸氧用具研究胃管与洗胃用具研究物理降温类用具研究其他

论文篇数16966554328

百分比(%)25.0014.06

9.389.387.817.816.254.693.1312.50

1.3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的科技含量 在64项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是对现有护理用具的改进,突破性研究不多,其中仅有6项(9.4%)在研究中使用了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有关研究中的科研设计使用情况不理想,仅有7位作者通过有设计的实验研究对产品性能进行有效性验证,其他研究成果缺乏与改进前装备的科学比较,仅通过临床试用说明有效性,往往没有说服力。

1.4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成果的推广情况 只有3项(4.69%)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推广到外单位和批量生产的仅6项(9.38%),其他成果多是在本单位试用,试用例数从数十例到上万例不等,但这些经临床验证的研究成果均没有申请专利和进行批量生产,说明我军护理研究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

2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军队特色不突出 在64项研究中,仅有2项(3.13%)

1.2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种类及分布 从表2可见,大多数研究课题都是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的,其应用性比较强,因为其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临床,能够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我军护理装备研究重点都是临■军队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论文,课题号:02Z004

收稿日期:2003-05-13;修回日期:2003-12-26作者简介:张 静(1971-),女,山西大同人,讲师,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急救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的教学、研究.

·100·

与军事斗争准备相联系,说明军队护理人员还远没有承担起改进护理卫勤装备、提高护理卫勤保障能力的任务。分析原因可能有:(1)和平时期军地医院功能差别逐渐缩小,军队护士很少有参战经验,不了解战场护理保障对护理装备的需求;(2)参与平时卫勤保障任务的部队医院一般规模较小,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没有能力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3)军队护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军队特色护理装备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此类研究应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研究范畴。但是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由于各种高技术武器的广泛装备,不仅使战伤的程度加重,而且种类更多,作用机制更加复杂,救护难度大大增加,护理保障任务更加复杂繁重,而先进的护理装备能够极大地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只有军队护理人员自觉投入,才能研制出适应军队需要、战场需要的护理装备。2.2 缺少科研部门的支持 护理装备研究在临床研究中属于较小规模的研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般缺少科研部门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科研指导,这也是造成此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的一个原因。现代护理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装备研究水平代表了学科发展水平,护理人员是与医疗护理装备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人群,护理人员从事护理装备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军队科研管理部门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护理装备研究的基金投入,最好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护理装备研究,以保证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此类研究,提高全军护理装备研究水平,尽快赶上兄弟学科的发展。

2.3 产品没有形成系列化和市场化 分析14年来的护理装备研究,研究种类较多,但研究规模小,不成体系。研究成果的推广情况不理想,甚至有相同或相似内容的重复研究。研究者对研究产品的使用效果缺乏科学的比较,关于研究结果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改进更是鲜有报道,说明这些研究对护理决策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袁长蓉[2]对这种情况分析认为:(1)研究成果没有“市场化”,难以成为做出临床决策的依据;(2)相关护理科研往往较零散,规模较小,相互之间也没有联系;(3)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成果的了解和利用不够。由此带来科研资源的浪费和科研选题的低水平重复,直接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在各种护理研究中,护理装备研究的成果最容易转化为产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找准科研方向,将护理装备研究深入进行下去,形成同种产品的系列化,积极推动市场化。3 我军护理装备研究的发展方向

护理装备研究论文是相关研究工作水平的反映,我军护理装备研究工作近年来有所发展,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说明广大军队护理人员开始重视此方面的工作,但所作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平时和战时的护理服务需要,呼吁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加强重视,为军队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协调和帮助,以促进护理装备研究水平的提高。外军在发展卫生装备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1)加强信息技术在护理装备研究中的应用,以便与卫勤保障的高度自动化、数字化部队的自动指挥系统相配套;(2)注重护理装备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Feb;21(2)

机动性能,与未来多样式立体化战争相适应;(3)注重装备研究的军民兼容性,形成与地方保障一体化;(4)注重单兵卫生装备和急救复苏器材的研究,有效提高战场救护效率,降低阵亡率和伤死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3]。我军护理研究者应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发展适合我国现实和军队特色的护理装备。

3.1 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研究野战护理装备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战伤救护面临多元的系统环境,从一线到后方的各个层次内随时可能发生急症伤员,致使现场救护在分级救治和医疗后送中举足轻重。各国军队都将战伤早期救护装备和治送结合的实时连续救治运送装备的地位提到首位[4]。我军野战卫生装备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长足发展,基本能适应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卫勤保障需要。但是与外军相比,我军野战卫生装备水平仍较薄弱,其中护理装备研究更是急需加强。目前我军护理人员研究的护理用具多数还达不到护理装备的水平,没有形成集成化、系列化的特点。全军已有医用、药用的大型装备,但未有护理专用装备的报道,而未来战争的医疗救护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协同作战,不能缺少护理这一领域。军队护理装备研究应以高技术为依托,同时兼顾其成本和使用的方便性,研究重点是野战卫生装备,借鉴外军装备研究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和我军的实际情况,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信息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现代护理装备。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野战护理保障的高效化;注重模块化设计,形成基本的通用的护理装备系统,对于不同作战环境和保障要求,可在基本系统中增加一些专业护理模块,不需要重新设计系统,就可以保障各种规模的战争和非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形成系列化设计,保障多种模式、多军兵种和多种战争环境的护理保障,与其他后勤装备、武器装备协调发展,共同组成我军新一代野战卫生装备体系。

3.2 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军民两用的护理装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我军护理人员目前要适应“战场和市场”两个工作环境的服务任务,既要准备在战场上为兵服务,又要时时在市场上为民服务,护理装备研究必须要走平战结合、军民渗透、优势互补的发展道路,研制适应两场的军民两用产品。如野战护理装备经过适当改进可用于灾难救护,战场便携式救护包可改为家庭旅游外出时的急救包,在研究过程中就考虑到研究产品的军民两用性,既提高研究效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包志英,张旭良.医学工程学应列为护理教育必修内容[J].医疗

设备信息,2001(2):27.

[2]袁长蓉.“科技以人为本”与护理科研选题[J].护理研究,2003,17(6):669~671.

[3]张传本,李培进,毛玉明,等.对美军野战卫生装备研究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1,(3):28~30.

[4]王 政,伍瑞昌,王运斗.野战卫生装备20世纪的回顾与21世纪

发展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01,(1):1~3.

(本文编辑:仇瑶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