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__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 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静态特征
2、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____ 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3、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__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4、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____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5、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A.开放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E.全员性原则
6、在学习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A: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例子教学 D:使用比较教学
7、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8、)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9、除行为之外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激励
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认识能力
10、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与政府 B:学校与社会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家庭
12、用小猫逃出迷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__。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13、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 E:合理进行复习 14、”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__作用。 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去个体化 D.从众
15、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 B: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6、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
17、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将浅色的教具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放在白墙前演示,这是考虑了感觉的____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身心状态
18、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____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9、在幼儿的个体发展中,()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生命的健康存在 B:良好的个性品质 C:积极向上的精神 D:开发幼儿智力
2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1、弄虚作假、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资格撤销后,()不能参加考试。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2、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A:班主任 B:班干部 C:学生会 D:D班长
23、学校的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____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
24、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E:重视个别差异 25、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转折期 A:敏感期 B:危机期
C:最佳发展期
26、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2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8、童话作家葛翠琳的代表作是() A:《神笔马良》 B:《小猪奴尼》 C:《没头脑和不高兴》 D:《野葡萄》 29、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我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0%,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C: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富有智慧 2、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春秋》
3、有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差,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4、企业保留盈余资金成本的实质是一种__。 A.机会成本 B.固定成本 C.沉淀成本 D.实际成本
5、__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7、知觉的恒常性包括__。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8、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__。 A.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B.能力主要是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的
C.专门训练学生的能力比掌握知识重要的多 D.知识的掌握依赖于能力的增强
9、北京某小学的韩老师教《长城》一文时,带领学生登上长城实地感受,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参观法 C:实习法 D:演示法
10、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不包括() A:基于超文本的信息浏览 B:基于网络资源指南的查询
C: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 D:基于关键词的搜索
1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 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倍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塔洛齐
1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 A.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动机和____ A:追求利益的动机 B:避免失败的动机 C:避免困难的动机 D:追求刺激的动机
14、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部分,即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 A:元认知策略 B:提取和利用策略 C:领会和保持策略 D:记忆策略
15、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6、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哪一种功能是指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并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作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A:协调功能 B:教育功能 C:服务功能 D:宣传功能
17、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____ 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18、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A: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B: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
C: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 D:桑代克及其《教育心理学》 19、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A: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是自然科学 D:是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20、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 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 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 D:李说的是假话,是李捐的 21、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供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称为____ A:职官学校 B:文士学校 C:宫廷学校 D:寺院学校
22、在教育中,坚持“不凌节而施”、“学不躐等”,这是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23、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社团活动 D.个人活动 E.校外活动
24、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A.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育价值的取向
D.学校课程的发展 E.学校管理模式
26、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2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8、童话作家葛翠琳的代表作是() A:《神笔马良》 B:《小猪奴尼》 C:《没头脑和不高兴》 D:《野葡萄》 29、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