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不同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任务重点的思考

2021-05-30 来源:步旅网
对不同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任务重点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决定》颁发后,教育界纷纷加强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素质教育处处讲,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开展素质教育抓不到实质的情况。如何根据教育体制结构,受教育者身心成长规律,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从宏观上探讨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任务重点,无疑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义意。

人们的素质发展是长期的,需要接受多次教育和自身努力学习来不断完善,这些教育和学习过程无不被基础教育(包含中小学和幼儿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包含研究生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层次或教育形式所涵盖。因此,本文着重对基础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任务重点进行思考。

一、基础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阶段,是提高民族全面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素质教育要以打牢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基础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一生的素质发展而言具有基础性作用。学生完成中小学教育的年龄一般都19到20岁,这一阶段人们在身心成长上经历一生中最为激烈的变化,在认识事物上经历了从“无知”到“有知”渐变过程,在行为能力上从无社会责任和工作能力发展成可以自食其力的完全人。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标准,成长成具备从事社会活动的健康身心条件,学会了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必须对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施加影响,按照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人的认知水平和风格,在思想道德上给予规范,在行为上给予标准,在个人发展上给予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具备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基本素质。

基础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素质上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考升学率不到15%,基础教育完成后有75%以上的学生不能继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就要进入社会从事劳动,他们的数量是升学高校学生的数倍,在社会劳动群体和社会群体中都将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其素质高低决定了社会素质起点的高低,是社会素质的基础。同时,要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需要提高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使社会物质达到小康,也包括了要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使之达到与之相适应的水平,基础教育毕业生作为主要的社会劳动群体和主要的社会群体,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全民族素质主要由社会成员素质和社会优秀文化构成的,社会优秀文化传承了人类社会优秀的知识和社会价值,社会成员又是社会文化生产、继承、传播和价值评价的主体,所

以,社会成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全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主要的劳动群体和社会群体的素质,取决于主要社会劳动群体对社会目标的全局性的贡献。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根本任务。

从个人素质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求两方面看,基础教育阶段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必须是全面的,且不可偏废。因此,基础教育要把“甄别选拔”转为“育人为本” ,从为学生的发展出发打好素质基础,为社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打牢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高等学历教育是学生分学科领域的专业化教育阶段,是以提高民族科学技术素质为中心的,因此,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要旨,赋予学生创新灵魂。

(一)高等学历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已基本成熟,教育“产品”的社会定位要求高,教育内容从基础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转变成分学科、专业化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中心。

高等学历教育的分学科教育是社会劳动分层次需求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也从简单的劳动进入复杂劳动。在复杂的劳动中,一个人的劳动能力不可能胜任社会全部或大部分劳动的要求,社会劳动出现了分工,并且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新兴产业的快速增加,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化加激,这就需要在社会劳动者中有一批高、精、尖的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升学率还不到15%,高等学历教育必然要担当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的任务,而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分学科教育是最为有效的。

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化教育特点是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预测“就知识的增长速度来讲,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时,世界的知识总量将增加四倍,当这个小孩50岁时,知识总量就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全世界的97%的知识都是在他出生后才研究出来的。” 科学分支已达到2600多门,人类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是不可能,所以,人类要传承全部知识就必须进行学习分工才能实现,这就是高等学历教育要进行分学科专业化教育而不能进行“通才”教育之所在。

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高等学历教育的分学科专业化教育也一样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围绕学科专业的更新和学生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不断淘汰老知识,传授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不断淘汰过时的学科专业,创办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是解决分学科专业化教育“产品”与社会定位需求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

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促进了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分学科专业化教育,分学科专业化教育在为社会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的同时,又产生了教育“产品”与社会实现岗位需求之间的“滞后”和“过剩”问题。这种“滞后”和“过剩”主要表现在:一是 “产品”所学的知识滞后于“爆炸”式增长的新知识;二是教育“产品”的预期定位目标滞后于高速发展的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岗位需求;三是专业化教育“产品”的适应面窄所造成的就业困难而产生的劳动力“过剩”;四是教育“产品”专业就业预测与就业现实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专业就业“过剩”和不足,这需要高等学历教育给解决。

高等学历教育分学科专业化教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产品“滞后”和“过剩”问题,根本办法就是要使其“产品”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再生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因此,高等学历教育在专业口径设置上要适当拓宽,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泛化”,注重打牢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特别是文理学科适当交叉,把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方法、学科应用能力、自我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真正使毕业学生能担当起社会专业化生产的任务,成为科学技术传播者主体,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实现社会对高等学历教育的期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等学历教育担当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必然遵循分学科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打牢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力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综合应用能力,赋予受教育者创新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才能实现科技强国、科教育兴国。

三、继续教育是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的阶段,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主要内容的,因此,素质教育要以不断完善个人需求为目标,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

人们受教育的差异性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迫使成年人要进行继续教育,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新要求。与基础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相比,社会对继续教育需求的范围更广泛,受教育者个人需求更具个性化,人们所要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长,这是继续教育的基本特征。针对这些特点,继续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学习需求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 继续教育要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个别需求为目的

社会对继续教育的总体需求范围广泛,主要体现在职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上,涉及各劳动部门和种类。这部分教育任务由与人们所从事的劳动部门相关的职业教育来解决,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解决岗位迁移,或学会更多的工作技巧。劳动者可以根据受训目的接受培训,也可以根据劳动部门的安排接受教育。受教育者个体的需求具有不同时期的个性化爱好特征(倾向),表现为个体主动地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受教育。如受教育者为了受到社会的某种认同而主动地选择参加各种成人学历教育,为了就业而主

动地选择某种技能培训,为了提高生活情趣而主动地选择某种文化或生活技巧的培训等。不难看出,参加继续教育个体的学习动机复杂,自主能动性强;参加一次教育的学习时间短,重在追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知识点单一。

(二) 继续教育要与人的素质完善长期性特点相适应,提供终身学习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观念和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社会劳动和生活中,人们要在社会和生活中适应社会环境,并自由地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接受教育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最新知识总会有差距的,或者说是滞后的(即学的是过去和现的知识,而用的是现在和未来),人们要跟上时代的要求,自身素质的自我完善就永不能停步。因此,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就成了人们的终身任务。继续教育要为这一任务提供学习环境,培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营造学习型社会。

继续教育阶段,开展素质教育,就要从教育的基本特征出发,加强个别需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长期的教育不断优化个性品质,达到逐步完善全面素质的目的。

结束语

谈论事物的特殊性是为了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为了否定事物的普遍性。本文所述的阶段性任务重点,并不否定在教育全过程中要加强全面素质的要求。只是力图说明在人们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在我国的社会需求中,如何发展好教育的功能,提高教育的效率,办出鲜明的教育特色,纠正素质教育好说好听不好办,流于形式,让素质教育真正在科教兴国中发挥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