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医外科学

2021-11-11 来源:步旅网
损伤 ★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1)轻度烧伤:二度烧伤面积检查方法可协助阑尾炎的定性、定位诊断。①结肠充气

★损伤:是指外界各类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在9%以下。(2)中度烧伤:二度烧伤面积在10%~29%,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④直肠指诊⑤经穴触器官解剖结构的破坏和生理功能紊乱,并引起机体局部或三度烧伤面积<10%。(3)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为诊。 与全身的反应。 30%~49%;或三度烧伤面积在10%~19%;或二度、三治疗:1、非手术治疗:(1)适应症:①急性单纯性阑尾★按损伤部位的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分类(简称伤型): 度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炎②轻型化脓性阑尾炎③阑尾周围脓肿(2)治疗方法:(1)闭合性损伤:①挫伤;②扭伤;③挤压伤;④冲击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4)特重烧伤:烧伤总①抗生素②中药:急性阑尾炎的治则为清热解毒、行气伤。(2)开放性损伤:①擦伤;②刺伤;③切伤;④裂面积在50%以上;或三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或已有活血、通里攻下、祛瘀排脓。瘀滞型治宜行气活血,辅伤;⑤撕脱伤;⑥火器伤。 严重并发症。 以清热解毒。蕴热型治宜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为主,辅★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1)年龄;(2)全身因素;(3)★烧伤治疗原则:①保护烧伤创面,防止和清除外源性以通里攻下。脓肿型治宜清热解毒。热毒型原则以手术局部因素:①感染;②伤口内留存血肿、异物、失活组污染。②强心、护肾、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③预防局为主。③脓腔穿刺引流④其他疗法:补液2、手术疗法。 织过多和死腔过大;③伤处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氧。 部和全身性感染。④非手术和手术方法。⑤防治并发症。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1)疼痛;(2)肿胀及瘀斑;★烧伤出现休克的防治:(1)口服补液:轻度烧伤可进较长的溃疡病史,往往在穿孔前数日 (3)功能障碍;(4)伤口和出血。2、全身表现:(1)体温升高;(2)休克;(3)尿量减少;(4)并发症。 ★开放性损伤的处理: (1)清洁伤口的处理:清洁伤口是指无细菌污染、创缘整齐、周围组织损伤轻的伤口。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冲洗、消毒、止血和正确缝合,多可达一期愈合。 (2)污染伤口的处理:污染伤口是指伤口表面已有细菌污染、因受伤时间短(伤后6~8h内),细菌尚未深入组织中生长繁殖。其处理是通过彻底清创,力争一期缝合,使伤口获得一期愈合。清创缝合的伤口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必须严密观察,遇有感染征象时及时处理。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伤口应在彻底清创后行植皮术。 (3)感染伤口的处理:感染伤口是指受伤时间较长,细菌已侵入组织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和化脓的伤口。处理原则是控制感染和伤口换药,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头皮血肿: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具体层次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头皮裂伤的治疗原则:压迫止血、清创缝合、预防感染、促进创口愈合。 颅骨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与颅底骨折;按骨折的形态分为线性骨折与凹陷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颅底骨折:①颅前窝骨折有鼻出血、眶周广泛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瘀斑等表现,甚至出现脑脊液鼻漏及第Ⅰ、Ⅱ对脑神经损伤。②颅中窝骨折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耳漏,可能损伤第Ⅱ、Ⅲ、Ⅳ、Ⅴ、Ⅵ、Ⅶ、Ⅷ对脑神经;若骨折伤及颈动脉海绵窦段,可因动静脉痿的形成而出现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破裂孔或颈内动脉管处的破裂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③颅后窝骨折出现乳突部皮下瘀斑(Battle征)或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斑,可合并第Ⅸ、Ⅻ对脑神经损伤。 ★脑震荡:脑损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意识障碍或昏迷,但短时间后即清醒,称为脑震荡,俗称“脑气伤”或“脑气震动”。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1、一过性昏迷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昏迷,常为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 2、近事遗忘症 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之时或受伤前后的情况,但对往事却能清楚回忆,故又称“逆行性遗忘症”。 3、较重者在昏迷期间可有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等表现,但随着意识的恢复很快趋于正常。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脑挫裂伤发生的部位常在头部直接受伤处;也可发生在着力点对侧,称为对冲性脑损伤,如枕部着地受伤时可使对冲部位的额极、颞极、脑底面发生广泛的对冲性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常并发出血现象,形成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或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3型:3日以内者为急性型,3日以上至3周以内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 ★颅内血肿的除CT表现: 1、硬脑膜外血肿:头颅CT在病变区有高密度影,中线结构移位。 2、硬脑膜下血肿:头颅CT可见病变区有半月型高密度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 3、脑内血肿:CT于脑实质内可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移位明显;同时可见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区。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①意识障碍程度逐渐严重。②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0mmH2O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③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④CT示血肿较大(幕上者>40ml;幕下者>1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 ★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的胸壁内陷,而不随同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软化区向外鼓出。这类胸廓又称连枷胸。 ★气胸的分型:1、闭合性气胸;2、开放性气胸;3、张力性气胸。 ★血胸的下列征象提示进行性出血:①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②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等持续降低。④胸膜腔穿刺因血凝固抽不出血液,但连续胸部X线检查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⑤闭式胸膜腔引流后引流血量持续3h>200ml/h。 ★腹部损伤体征:1、伤口与瘀斑;2、腹膜刺激征是腹内空腔脏器破裂引起急性腹膜炎的主要表现。压痛和腹肌紧张较明显的部位也往往是损伤脏器所在的部位。3、腹腔内积血或渗液>500ml时腹部叩诊可有移动性浊音。4、胃肠破裂后其内气体溢至腹腔,可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脾破裂时因其周围有凝血快积存,故肝浊音界可增宽。5、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烧伤的分期:1、渗出期(休克期);2、感染期;3.、修复期。 凡是深度烧伤创面均可产生由表入里的3三个凹面向上的同心半圆形区带:依次为 坏死带、淤滞带、充血带。 ★烧伤的局部表现:1、疼痛;2、红斑;3、水疱;4、渗出;5、焦痂 中国新九分法:按体表面划分11个9%的等份,即头颈部:1×9%;躯干:3×9%;两上肢:2×9%;双下肢:5×9%,再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

饮食,口服烧伤饮料(氯化钠3g、碳酸氢钠1.5g、糖10g,加水1000ml即成),或口服盐粥汤,但不能只饮水,以免发生水中毒。(2)抗休克补液疗法:输液量计算公式为:成年患者按照二度、三度深烧伤合计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1个24h胶体液和晶体液总量为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1.5ml(小儿2.0ml)。胶体液(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1。另外每日需水量(5%葡萄糖液)2000ml(小儿按年龄、体重计算)补充水分。第2个24h胶体液和电解质液量为第1个24h实际输入量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2000ml。 肿瘤 ★定义: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1)直接蔓延;(2)淋巴道转移;(3)血道转移;(4)接种转移。 ★恶性肿瘤的局部症状:(1)肿块;(2)疼痛:(3)出血;(4)梗阻;(5)体腔积液;(6)破坏所在器官的功能;(7)转移。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恶性肿瘤第一次治疗的正确与否对预后有密切关系。恶性实体瘤Ⅰ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Ⅱ期者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包括可能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Ⅲ期者采用综合治疗,术前、术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对此期有较好的作用。 体表肿物一般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物。 常见体表肿物:(1)脂肪瘤;(2)纤维瘤;(3)神经纤维瘤;(4)皮下线囊肿;(5)血管瘤;(6)黑痣及黑色素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原发性肺癌或肺癌)的病因:1、吸烟;2、职业性因素;3、电离辐射;4、慢性肺部疾病;5、大气污染;6、遗传因素 ★肺癌的4种病理分型:1、鳞癌;2、腺癌;3、SCLC;4、大细胞肺癌 ★肺癌的转移:1、直接扩散;2、淋巴转移;3、血行转移;4、支气管内播散 ★肺癌临床表现中胸内扩散症状和体征:(1)食管症状:吞咽困难;(2)喉返神经麻痹:声音嘶哑;(3)上腔静脉综合征:头晕、眼花、气急等;(4)心包受侵:可产生心包积液,出现心包填塞症状;(5)颈交感神经和臂丛神经受侵:肿瘤侵犯颈交感神经节时引起眼睑下垂、眼球凹陷、同侧瞳孔缩小、额部少汗或无汗等,称为霍纳综合征。(6)膈神经麻痹:可出现胸闷、气急和顽固性呃逆。 ★食管癌的扩散途径:1、食管壁内扩散;2、直接浸润;3、淋巴转移;4、血行转移 ★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深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病变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按形态分为4型:①Ⅰ型(隆起型);②Ⅱ型(浅表型);③Ⅲ型(凹陷型);(4)混合型 ★将浸润固有肌层以下的进展期胃癌划分为4型:①Ⅰ型(息肉样型或称结节型);②Ⅱ型(局限溃疡型);③Ⅲ型(浸润溃疡型);④Ⅳ型(弥漫浸润型) ★胃癌的扩散转移:1、直接浸润蔓延;2、淋巴转移;3、血行转移;4、腹腔种植转移;5、卵巢转移 ★胃癌的X线钡餐诊断:胃钡剂造影时胃癌的征象主要有龛影、充盈缺损、黏膜皱襞改变、蠕动异常及梗阻性改变等。 急腹症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急症。除外科疾病外,内科、妇产科、神经科等疾患均可引起急性腹痛。外科急性腹痛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等。 病理:常见急腹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可归纳为5类,即功能障碍、炎症、梗阻、穿孔与出血。 腹痛的部位:①反射性腹痛:如盆腔炎,指腹腔外疾变,由于病变刺激肋间神经和腰神经分支(胸6~腰1),可引起所分布的腹部区域反射性疼痛;②转移性腹痛:如阑尾炎造成的腹痛可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而后转移至右下腹;溃疡急性穿孔时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并迅速从上腹部遍及全腹部;③异位内脏病变引起的腹痛:以阑尾变异多见。升结肠发育不良、过短,阑尾的位置可位于肝下、剑突下、下腹甚至左下腹。 ★疼痛的性质:①空腔器官梗阻性病变多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绞痛。②腹腔炎症性病变引起局部急性充血、水肿,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③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往往提示炎症与梗阻同时存在或伴有器官缺血。 ★急性阑尾炎 4种临床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瘀滞性);化脓性阑尾炎(蕰热型);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热毒型);阑尾周围脓肿(脓肿型)。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①转移性右下腹痛;②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多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常伴有食欲减退及便秘。③全身反应: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可有头晕、头痛、乏力及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炎症进一步发展,可有出汗、口渴、尿黄、脉数等虚弱症状。主要体征:(1)压痛:右下腹局限性显著压痛是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2)反跳痛:用手指在右下腹阑尾炎部位或腹部其他象限逐渐缓慢地压迫至深部,然后迅速抬手放松,若患者感到右下腹剧痛,称为反跳痛阳性。(3)腹肌紧张。(4)下列 溃疡症状加重。穿孔多在夜间空腹或饱食后突然发生,按2穿孔后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初期(穿孔早期)②中期(穿孔后8~12h)③后期(感染期)。 诊断:①有溃疡病史②典型症状:即突发连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常伴有休克症状。③体征: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减少或消失,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治疗:1、非手术治疗:(1)适应症:一般情况好,症状、体征较轻的空腹小穿孔;穿孔>24h,腹膜炎已局限者;经水溶性造影剂行胃及十二指肠造影检查证实穿孔已闭合者。(2)禁忌症:伴有出血、幽门梗阻,怀疑有癌变等情况的患者。(3)治疗方法:第一期(穿孔期)目的在于疏通气血、缓急止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穿孔闭合、减少消化液外溢。第二期(闭孔期)目的在于清内热、清除腹腔渗液和感染,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第三期(康复期)目的在于修复溃疡。2、手术治疗:单纯穿孔修补术、彻底性溃疡手术。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分类:1、以病因分类:①机械性肠梗阻②动力性肠梗阻③血运性肠梗阻2、按肠壁血运情况:①单纯性肠梗阻②绞窄性肠梗阻3、其他分类:肠梗阻还可按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如空肠上段)和低位(如回肠末端、大肠)两种。根据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此外,按发展过程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若有一段肠襻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则称闭襻性肠梗阻。 ★病理与病理生理肠梗阻发生后,肠管局部和全身将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1、局部变化 肠管因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2、全身变化 主要是由于体液丧失、肠膨胀、毒素的吸收和感染所致。①体液丧失:体液丧失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是肠梗阻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②感染与中毒③休克④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症状:①腹痛②呕吐③腹胀④停止排气、排便。手术治疗:方法:①解除梗阻病因②切除病变肠管行肠吻合术③短路手术④肠造瘘术或肠外置术。 腹外疝 ★腹外疝:它是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壁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孔隙、薄弱点或缺损,从腹腔内突出到体表皮下而形成的。 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2、腹腔内压力增高 ★疝的组成:疝门、疝囊、疝内容物、疝囊外覆盖层。 黑塞尔巴赫三角(直疝三角):其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周围血管病 ★周围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发生于四肢动脉、静脉和淋巴管道的疾病,以动脉闭塞和静脉阻塞或倒流为多见,典型的肢体血管疾病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1、疼痛: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分为2种情况,即间歇性跛行和静息性疼痛。2、感觉异常:包括冷、热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倦怠等。主要体征:1、瘀点、瘀斑2、水肿3、肢体萎缩4、皮下肿块5、皮温改变6、皮色改变①皮肤发绀②皮肤发红7、趾(指)甲及毛发的变化8、溃疡:通常静脉疾病引起的溃疡多发于足靴区,即小腿部远侧1/3踝上方。面积一般较大,溃疡浅而不规则,易出血。9、坏疽 一般检查:1、指压试验:检查者用手指压迫指(趾)腹或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情况。2、皮肤温度测量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原因不明,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炎性病变,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炎症细胞浸润性血栓,而较少有血管壁的受累。又称Buerger病。 临床表现:分3期:第一期:局部缺血期。表现为患肢苍白、发凉、酸胀乏力和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和烧灼感等),接着出现间歇性跛行。第二期:营养障碍期。第三期:组织坏死期。患肢肢端发黑、干瘪、溃疡或坏疽。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因为动脉硬化壁硬化内膜增厚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缺血性疾病,基本发生在下肢。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临床表现:1、轻微症状期2、间歇性跛行期是ASO的常见临床表现。3、静息痛期4、溃疡和坏死期。 ★与ATO的鉴别诊断:ATO多见于中青年男性,90%以上患者有吸烟史。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上肢动脉受累远较ASO多见。30%患者发病早期小腿部位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指端发生坏疽的概率远较ASO高得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某些情况下血液在深静脉腔内由液体转变为固体,从而阻塞静脉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的疾病。 临床表现:1、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3、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又称股青肿。 ★下肢静脉曲张: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瘀滞于远端静脉,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

中国新九分法 部位 头颈 双上肢 躯干 双下肢 发部 面部 颈部 双上臂 双前臂 双手 躯干前 躯干后 会阴 双臀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足 占成人体表% 3 3 9 7 6 5 13 13 1 5* 21 13 7* 9+(12-年龄) 9×12 9×3 9×5+1 占儿童体表% 9+(12-年龄) 9×12 9×3 9×5+1-(12-年龄) 烧伤深度诊断 一度(红斑) 浅二度 深二度 三度(焦痂) 深度 达表皮角质层 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达皮肤全层,甚至深达皮下组织、肌肉、骨骼 烧伤深度的识别 病理 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 血浆渗出、积于表皮与真皮之间 局部组织坏死,皮下层渗出明显 皮肤坏死,蛋白质凝固,形成焦痂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的区别 鉴别点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良性肿瘤 慢 膨胀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大 不转移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体积巨大或发生于重要器官,亦可威胁生命 不易复发 胃癌部位划分 (日本)13版 U(upper) M(middle) L(lower)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鉴别: 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经腹股沟突出由外上向内下前斜行进入阴囊 椭圆形、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其外侧 较高 恶性肿瘤 快 浸润性生长 多无包膜,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易转移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恶病质,常导致死亡 容易复发 创面表现 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 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感觉迟钝,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 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如皮革状,蜡白、焦黄或炭化 愈合过程 2~3日后痊愈,无瘢痕 1~2周痊愈,无瘢痕 3~6周痊愈,有轻度瘢痕 2~4周焦痂脱落,须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胃部位 上1/3 中1/3 下1/3 项目 发病年龄 突出路径 疝外形 疝回纳后压住内环 精索与疝囊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 嵌顿机会 直疝 多见于老年体弱者 腹股沟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进入阴囊 半球状,基底部宽 疝块仍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方 疝囊颈在其内侧 较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