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粮食银行发展演变探析

2023-11-07 来源:步旅网
新视角 粮食银行发展演变探析 秦玉云 (国家粮食局,北京100038) 摘要:本文探究了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及其得失,并对粮食银行的前景作了思考。 关键词:粮食银行;两代一换;积极意义;存在问题 2006年下半年之后,全球粮价大涨,一时人人谈粮而动 容,2008年6月世界粮食大会,意大利提议建立世界粮食银 行,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2008年8月南盟首脑会议倡议 成立南盟粮食银行,稳定区域市场。据悉,以色列、加拿大等 国也都有粮食银行。近年来,国内各地区形形色色的“粮食 银行”如雨后春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广泛关注。那么,国内的粮食银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及现状 (一)粮食银行的发展历史。粮食银行是个新名词,但粮 食银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在粮食部门开展的“两代一 换”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粮食连年丰 收后,农民需要面对一个新难题,即粮食储存问题,把粮食放 在家里又占地方又需防虫防鼠,农民们迫切需要一个解决之 道。山东、河南等地方粮食局大胆创新,开展起了代农储粮 业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为“两代一换”,即“代 农储粮、代农加工、品种兑换”。这是一项很好的利民举措, 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全国很多地方都学习借鉴了“两 代一换”模式开展了对农服务业务。但后来,随着我国粮食 供求形势的发展变化、国有粮食企业的改制转型以及农民储 粮习惯的改变等,这项业务在大部分地区已淡化甚至消失, 但也有部分地区坚持下来并继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粮 食银行”。近年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北、江西、江苏、 湖北、四川等地都出现了粮食银行,有些地方如江苏苏州、山 东广饶粮食银行还办得还有声有色。 (二)粮食银行的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是粮食银行呢? 所谓“粮食银行”,是指储粮户(主要是农民)将暂时闲置的粮 食存放于粮食经营企业,储粮户拥有粮食的所有权,经营企 业拥有代储期内的使用权的一项农民和企业的合作业务。 粮食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加工、贸易等经营行为盘活粮食资 源,在粮食的流动和周转中获得粮食的增值效益,这部分效 益即为“粮食银行”的利润和储粮户的利息。农户则可以根 据储粮自愿、取粮自由的原则,在存粮时选择适当的存期,可 存活期也可存定期,取粮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提取原粮、 兑换成面粉、大米或现金等。农民走进粮食银行就好比走进 商业银行的储蓄所,只不过存取的内容从现金变成了粮食。 目前,有的粮食银行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用或者以粮食折率 代交保管费用,有的粮食银行不收取保管费用。 因此,首先要明确一点,粮食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银行,粮食银行并非一家法人实体,它只是粮食经营企业的 服务业务和窗口。它并不具备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职能,因为存粮取粮类似于银行的存 款取款,同时也借用了银行业常用的一些概念,如储户、存折 等,所以称“粮食银行”听起来通俗易懂。当前有金融机构和 人士一听“粮食银行”便大呼要控制金融风险,实属闭门造车 的无稽之谈。 (三)粮食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各地粮食银行的 经营管理模式各有特点。总结起来,大约有三种类型。第一 种是传统两代一换型,即粮食企业主要是为农户提供代储、 代销、代加工和品种兑换服务,基本不用农户代储的粮食参 与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下农户的风险较低,当然企业的利润 也很低。这种模式所占的比重较低。第二种是代储经营型, 即企业不只为农户提供代储、代销、代加工和品种兑换服务, 还利用代农户储存的粮食参与加工、贸易等经营,这种经营 模式下,农户和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企业可能获得的利润 也较高。目前,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比较普遍。第三种是风险 共担利益共享型,即农户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时,企业与农 户约定:粮食以当时的市场价存入,出售时如果盈利由双方 共同分享,如果亏损则由双方共同承担。这种经营模式下, 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市场风险。 当前,有的地区粮食银行还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可以网上查询、支付、下单,并实现了区 域内“通存通兑”。有的粮食银行还开通了服务热线,并提供 上f-j J] ̄务,免费为农户运输。这些便民措施,得到了广大群 众的好评。 二、粮食银行的积极意义 粮食银行是一项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 之所需的支农惠农举措。近年来,粮食银行的发展为农民、 为粮食企业、为新农村建设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粮食银行是农户储粮方式的新探索,解决了农民储 粮难问题。近年来,农民传统储粮意识发生较大变化,家庭 储粮数量有所减少。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打 工,家庭消费的口粮减少;二是农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认为家里储粮多占用空间大,又容易生虫、发霉,不 美观;三是储粮多少还需要点技术,还要翻晒、整理,费时费 力。在这种背景下,粮食银行的出现,无疑是农户储粮方式 的一种新尝试、新探索,它既保留了传统农户储粮的一些优 点,如储粮自用和储粮备荒,又避免了传统家庭储粮的缺点, 如不美观、易生虫、易霉烂等,同时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二)粮食银行减少了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由于传 统农户储粮方法简单落后,保管方法不科学,基本上是袋装、 打囤或装缸,储存过程中虫咬鼠盗鸡啄等时有发生,储存损失 损耗较大。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户储粮损失大约在8 ~ 1o 。如果按全国农户储粮4000亿斤计算的话,那全国的损 经济理论研究125 新视角 失就有320 ̄400亿斤,其数量可谓惊心动魄,这个数量大体 上相当于我国粮食主产区江西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通过 粮食银行可以将储粮损失损耗降低到3 以内的话,那相当 于一年就多出200 ̄280亿斤的粮食产量。在当前我国粮食 产已达到1万亿斤水平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存在 许多困难和压力,但通过粮食银行减少农户传统储粮环节的 损失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增加粮食有效供给量,可谓意义重大。 (三)粮食银行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一是通过粮食银行先进科学的储存手段,减少了原来农民储 粮的损失损耗,如按上述方法计算,农民在粮食银行存1000 斤小麦,一年可比原来减少50 ̄70斤的损失损耗,如按当前 市场价格出售,即可增加50元左右的收入。二是粮食储存在 粮食银行里,农民就没有必要在收获后立即出售(往往收获期 问市场价格最低),可以择机出售,卖上一个较好的价钱。三 是在一些粮食银行里,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原粮兑换成成品粮, 并用企业放心粮油店粮食的品牌进行销售,无形中提高了产 品价值。四是以前很多农民把粮食卖给个体粮商,个体粮商 再把粮食卖给粮食购销或经营企业,现在农民直接把粮食存 在粮食银行里,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省了不必要的费用。 (四)粮食银行促进了粮食经营企业的发展。粮食银行 不仅对农民有利,它实现了农民和企业“双赢”。通过粮食银 行,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了仓容大、设施好、技术强、网络健全 等优势,一是盘活了闲置资产,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 掌握了粮源,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掌握经营的主动权;三是 节省了资金,减少了流动资金贷款利息,降低了经营成本,增 加了企业利润。 (五)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在部分地区,粮食企业 通过粮食银行这个窗口将服务向粮食生产延伸,主动引导农 民的生产,在不改变目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 的情况下,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稳定提高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山东省平度市麦业协会依托青 岛大度谷物公司开办了“粮食银行”,吸收了“订单农业”的一 些特点,形成了“公司+协会+中心会员+会员”的基本组织 形式,并对订单种植户实行供种、机播、管理、机收、收购“五 统一”,变过去农民种什、么收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就引导农 民种什么,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因此,有 人认为粮食银行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农村 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索,这有一定道理。 (六)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减轻国家宏观调控压力。以 前农民一般等新粮上市后再集中销售陈粮,这可能加剧粮食 市场的季节性波动,即新粮上市期间,市场供应量增加较多, 市场价格出现下滑。而通过粮食银行这种集中储粮方式,农 户的粮食通过企业更多地均衡地参与到流通之中,降低了市 场粮食流通量的波动幅度,从而稳定了粮食市场,也减轻了 国家宏观调控压力。 (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一是“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了安全、可靠、放心的粮食 制品,农民可以根据需要到放心粮油店提取粮食制品,既提 高了食物品质,也确保了食物安全,同时还减轻了农民加工 粮食成品的劳作之苦。二是农民把粮食存人粮食银行后,改 变了过去家家储粮、户户存粮的传统习惯,为解决农村脏、 乱、差的状况从而实现“村容整洁”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 推进小康文明村的建设。 126经济理论研究 三、粮食银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粮食银行的作用是明显的,意义是积极的,发展势头 也比较好。但粮食银行的生存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和健全。目前,各地区的 粮食银行在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发展目标、操作流程、合同 约定、技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有的管理比较规范、比较系 统,有的则比较粗陋、比较简单。因此,需要政府对此加以关 注,总结经验,完善思路,出台规范性政策措施,指导粮食银 行健康有序发展,这于国于国民于企都是有利的。 二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办法。在粮食银行业 务中,作为较弱一方的农民面临的风险如何防范和控制,是 一个突出的难题,这也是制约当前粮食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瓶 颈。具体来说,农民面临着双重风险,一是道德风险。道德 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 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如果粮食银行的经营者过分 追求效益,用于经营的粮食数量超过风险警戒线,致使库存 储备不足,农户无法按时提取粮食,利益将受到损害。更为 严重的,企业如果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破产,农户可能颗 粒无归,损失惨重。二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粮食价格 波动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比如说,企业预期 市场价格将要走低,因此先出售了一部分粮食,希望在价格 低位再补库,可是市场价格却一路走高,企业补库即产生亏 损。这种经营风险在企业还能承担时不会转嫁到储户身上, 如果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很有可能就会转嫁到农户身 上。因此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但 无论是哪种风险,处于弱势的农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都是 一个棘手的难题。当前可以考虑从加强开办粮食银行的资 格审核、明确企业最低库存量、细化规范合同等环节人手,确 保粮食银行货真价实并具备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增加 对农户利益的保障。也可以考虑引人担保或商业保险的办 法,降低农户面临的风险。 三是缺乏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粮食银行业务是在“两 代一换”业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仍是一项新业务。当 前参与粮食银行业务的企业成份比较杂、实力差别大,如何 加强对各类企业开办粮食银行业务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规 范运作,确保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害,是一个全面的课题,也是 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挑战。 四是当前个别地区存在快速推广粮食银行的冲动。粮 食银行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当地是粮食主产 区,二是当地农户有储粮的习惯,三是当地有具备实力的粮 食经营企业。因此,粮食银行在有农民储粮习惯的粮食主产 区推广可能比较适宜,而在主销区则不太适宜发展。特别是 在粮食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对粮食银 行的发展和推广更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E112oo8中国粮食年鉴.经济管理出版社. E212oo8中国粮食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简介: 秦玉云,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处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