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编2016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10课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重点认识生字“端、粽、总”,认识“立字旁、米字旁”。会写“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3、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设计意图】: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而言,朗读和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子。
【设计意图】:经过一段时间对短文和古诗学习和积累,学生已认识了逗号,并具备一
定的语感,可以进行更长的语句的学习和朗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创设氛围。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传统节日大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端午节到了,外婆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粽子,请大家吃,让我们快去品尝一下吧。
【设计意图】:我用“看图猜节日”的小游戏活跃气氛,并配合诱人的食物图片,引出
传统节日,邀请学生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形式顺利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端午节粽子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注意读音。)
【设计意图】:顺利导入新课之后,我利用舒缓的背景音乐进行范读,创设氛围,让学
生在不知不觉间走入文本。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感知文本,同时扫清阅读障碍。
三、以读悟情,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重点认识“端、粽”二字。
(1)指名读。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2)重点学习形声字“端、粽”(音、形、义),认识两个偏旁。
【设计意图】:结合有趣的象形字图片认识生字“端”,利用诱人的粽子图片认识生字
“粽”,以此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画,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识字效率。
(3)拓展思维,体味亲情。想一想:“盼着”是什么意思。外婆为什么这么希望我们回去?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句子,更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
会课文传递的亲情。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以读悟情,以情促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亲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突破本课难点。
(1)同桌合作读。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指名读。强调字音“箬(ruò)”,了解“箬竹叶”。
【设计意图】:强调翘舌音的发音“ruò”,解决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词语“箬竹叶”,并
结合图片认识理解。
(3)发现问题,插入微课——《如何读好长句子》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微课突破本课的难点:巧借“桃子老师”的身份,通过师生互
动的形式,从“分解句子、读好短语”到“使用停顿符号”,最后用“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逐步突破,并在其他长句中加以运用。
(4)自由练读长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红红的枣。”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练习巩固微课中所学的方法,练习读好长句子。
(5)实物(粽子)引导观察,感受课文写作顺序,引读背诵。
【设计意图】:一边剥粽子一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巧妙得讲解了作者描写粽子的
写作顺序。
(6)拓展说词语:( )的( )
【设计意图】:利用漂亮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词语,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积累
词语。
(7)多种形式有感情朗读第二、三句。
【设计意图】:多样的朗读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四、观察思考,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真”。
【设计意图】:在认读的基础上学习汉字的书写更有指向性。
2、观察笔顺,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利用教学软件的优势,采用“分步、连续”书写笔画的方法,让学生直
观了解笔画顺序、感受笔画的运笔规律。
3、观察笔画结构,交流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相互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对汉字的书写有了更深的体会。
4、教师范写生字。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生字的书写,同时利用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
美观的书写汉字的习惯。
5、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树立榜样,培养班集体努力向上。
五、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开火车接粽子”——端午节、糯米、中间、粽子、总会、箬竹叶
【设计意图】:在趣味活动中再现生字、巩固生字,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
六、拓展延伸,了解文化。
观看视频——《端午节》,了解端午节文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把课文知识延伸到课外,拓
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渗透了端午节的文化。
七、板书设计 zǒng 总 10、端午粽
duān 端 粽zòn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