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渗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发布,更是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重大的时代变革,对教师职业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树立本领忧患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紧跟时代节奏,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过程全面融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并提升教学效果,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1.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十分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过剩,中西部贫穷落后地方、偏远山区教育资源非常匮乏。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泛地传播,其价值和作用实现了最大化程度的体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知识的研究和传播突破了时空、行业的限制,使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和整合,传播面更加广泛。
2.学生获取知识的便利性
以前,我国的教育体系相对滞后。教学方式和模式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口传面授,学生
所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知识面狭窄。教育信息化模式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更方便快捷,途径更加广泛。微课、远程课堂、各类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开通了各种学习渠道,从传统“灌输”到取其“精华”的自主学习,从单边活动到师生互动,获知识的选择性更强,使得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加高涨。
3.教师教学方式多样性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各种软硬件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发生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通过慕课、微课、UMU等形式传授知识,教师的提问、讨论、授课、课后作业等环节均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APP签到、头脑风暴、在线答题等形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训练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手段有了创新和突破,丰富的课堂内容,使学习真正变为“接受中学、情景中学、交流中学、创造中学”。
4.师生角色的再定义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课堂掌握着主动权和控制权,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课堂互动十分有限。但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方便快捷,获取知识渠道多样化,师生间的知识量差距变小,并且师生之间互动不受时空限制。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自身定位的调整,要主动与学生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更深层次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育紧密相连。在信息化发展势头愈来愈猛的背景下,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对教师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新要求。
1.基本信息技能
2.信息化教學设计能力
3.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学校层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二是学校要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给予教师自我创造空间,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或引入第三方专门机构进行配合;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改革制度和保障激励机制,使信息化教学工作有据可依、章法有度。
2.建立专业化团队
老中青教师“优势互补”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优势,共同研究热点难点课题,通过以信息化的点带动各学科的面,跨学科制定核心课程和特色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同时,学校在经费上进行保障,让教师有精力、有激情去完成信息化教学工作。
3.开展多元化培训
一是培训目标明确。要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要根据教师自身实际制定培训目标,同时保证培训的实用性和连续性;二是培训方式多元化。校内的“传帮带”让学校专业信息技术老师进行应用软件培训;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参与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专门培训;开展在线培训,使老师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教师层面,要转变思想,坚持终身学习,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手段,做专业化教师
1.坚持终身学习
俗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身为老师尤其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首先,教师们应树立积极更新专业知识的意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不学习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其次,教师应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修养,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教师,提升信息素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努力方向。
2.树立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是“互动性、开发性、平等性、合作性”,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思维。当前在校学生几乎都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中,是对互联网利用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或已经形成互联网思维。作为教师要顺应时代,树立互联网思维。一则有助于构建平等教学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自主化、创新化;二则有助于构建良好网络教育生态。共享、开放、包容、多元是互联网的基本特点,教师需要乐于接受学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并于现实教学有机结合,打造无边界的“育人生态”。
3.创新教学手段
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再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最佳选择。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蓝墨云班课、云课堂、超星等教学APP,微课、慕课、UMU等教学工具,大数据、VR、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教学活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五、结语
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正成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技术化的必然趋势。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专业化信息团队并开展多元化培训,营造教育信息化的氛围,促使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树立互联网思维,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做专业化教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