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加坡河

2022-05-12 来源:步旅网
位置 项目名称 建筑性质 地理位置 新加坡 新加坡河 滨水 新加坡河是一条海水冲涌出来的河,几乎贯穿新加坡的东西,但仅长4.1公里,尽头是大沟,但出口就是新加坡海港,并且面向印尼群岛,新加坡河途经市区12座桥,两岸有诸多历史古迹。新加坡的历史、经济与社会文化都是沿着这条河流发展而来的。 新加坡河位于新加坡城市中心区(central Area),起始于马里亚海湾(Marina Bay),流经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CBD),文化及市政中心及以传统商住民居(shophouse)构成的娱乐中心。新加坡河更新段长度约3 km,水体面积约10 hm2,水面宽度多为30m~70m,最宽达150m。河岸更新计划共覆盖了两岸面积共96 hm2。 “新加坡河是一个关于发展的故事,一个关于一条河流如何为新加坡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又被滥用和污染的故事⋯⋯”。新加坡是沿着新加坡河发展起来的。1819年,当英国的斯坦福拉福尔爵士第一次以殖民统治者的身份踏上新加坡河,他便深刻感受到此河的重要意义。同年,他即将殖民政府大楼建于新加坡河北岸,在南岸修建护岸。1822年,由杰克逊进行了新加坡的整体规划。由于新加坡河的重要航运功能,大量的商贸经济活动沿河而生,促成了新加坡的近代经济的发展。至19世纪60年代,75%的航运活动都聚集在新加坡“驳船码头”地区。然而,作为一条曾一度繁荣的工商业用河,随着:工业时代过去,新加坡河也并没有逃脱衰败的厄运。由于过度的河道使用及船业泛滥,至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河被严重污染并逐渐成为一条开放的污水渠。 1977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口号“10年后要在新加坡河里钓鱼⋯⋯我们可以做到”,对河岸的综合整治正式启动,工程包括河床修复、河水净化、河岸修建、基础设施建设、周边道路修建及商业娱乐设施建设。经由10年的河体整治,自1992年,新加坡重建局开始新加坡河滨河步道修建工程。1994年,新加坡重建局进一步颁布《新加坡河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The Development Guideline Planning of the Singapore River),规期中,通过分析现状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了下一步对新加坡河进行城市更新的策略和方法。如今的图片 规模 背景 早期发展 改造动力 新加坡河两岸的滨水步道已完全贯通,两侧的传统商铺也已修复及更新。新加坡河沿岸总能吸引各类公众人群,既有大量的旅客,也有普通的新加坡市民;人们可以选择漫步河岸,乘船游览,也可以坐在户外滨河的咖啡茶座休闲聊天。除了沿岸景观资源外,沿河岸还散布着各类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及广场节点,再次强化河道的公共活动性及活力。由于这种强大的公共吸引力,新加坡河岸立面已逐渐成为“新加坡”国家的第一印象。 早期的新加坡作为自由港,由于豁免进口税,货物价格低廉,各地商人都愿意来此交易。从1819年开港到1823年,仅仅四年时间新加坡就成为一个繁忙的港口。而由于新加坡河得天独厚的地位位置,使得沿岸建起数以千计的商行,一边是办公场所,一边是货物仓库。 因素 具体来看 城市发展 政府的能力 1959年的完全自治到1965年的彻底独立,新加坡政府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特别是独立后,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政府树立了威信,使政府有能力制定和执行改造计划。 新加坡经济已经转型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新加坡河岸的繁荣也告时过境迁,而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经济结构慢慢向第三产业转移。 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蒸汽船逐步取代了帆船,成为世界航运舞台的主角,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新加坡河的帆船在竞争上输给经苏伊士运河到东方来的汽轮,导致航运生意萧条。 新加坡河的衰落导致该地区人口素质的弱化(高素质人外移,低素质人因为价格便宜而进入),结果导致黑社会横行和鸦片的流行。 大量码头工人和破旧的建筑对该区域的形象造成破坏,与城市整体形象并不协调。 经济结构的调整 自身衰落 经济功能上 社会问题 区域形象上 改造 从交通动脉到旅游圣地:以往的脏乱差已远去,新加坡河以被改造成娱乐、饮食、休闲河商业服务场所。新加坡河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沧桑,从繁华到萧条,再从萧条到繁华,在新的功能地位下,新加坡河浴火重生! 1. 街区小、路径多——适宜的街区尺度及良好的河岸可达性 在开发之初,新加坡河两岸的传统街区尺度就受到充分的重视。在严格的规划控制下,沿河的传统小尺度街区被比较好地保存下来,大多数沿河街区都小于150m×150m。良好的街区尺度为沿河区域提供了良好的渗透性(permeabilitv)和可达性(accessibilitv)。这不仅提高了公共人流到达沿河步道的可能性及方便性,同时也强化了沿河区域内的公共活动强度,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沿河步行环境。从街区形态上看, “沿河商业界面”往往略长于两侧通向河岸的街区界面,这使得作为商业街的沿河界面能有效地聚拢及留住“人气”并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2. 人、车”既分流又联系——快速及慢速交通系统既互相分隔,又能便捷地转换 新加坡河两岸的交通采取“行人近河”策略,即步行系统在离河最近的区域,而车行系统则围绕河道及行人活动区域的外围。尽管车行交通不会设置在直接沿河,但为方便沿河步行的公共人流,沿河道方向的车行路离沿河步道距离较近,而公交车站也基本设置在离河最近的车行路上,方便附近的人流靠近河体。车行交通系统及沿河步行系统既隔离又联系的设计策略,大大提高了新加坡河两岸步行区活动的便捷度及综合吸引力。另外,除了陆上交通,新加坡河另开发了一条水上路线,专供旅游观光。沿河两岸设置船只停泊站,方便游客就近登船。 3. 河界面——建筑沿河布置,以“退台”方式限制高度 新加坡河沿岸的建筑形式均为沿河布置,并多采用“退台”的方式。根据规划,沿河建筑界面应不能高于4层,离前排建筑16 m限高则为10层。在“罗拔申码头”区,由于多为新建建筑,后排建筑的限高要求放宽至35层。这种限高的规定,既能营造出一个围合的河道空问,又能避免建筑对河岸空间的压迫感,同时也保证了河岸地块的最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4. 景观设计“紧凑”而“多样”——以硬质铺地为主的林荫滨河窄道,注重场所“围合更新策略 感”。设计具有多样性 新加坡河的滨河步道并没有很大的退界和很宽的绿化景观带。为了营造一个具有“围合感”的河道空间,沿河建筑离河岸较近,大多都只有10m~15m左右。为了能提供更多的餐饮及活动空间,河岸的景观设计多以硬质铺地为主,绿化多为树列、花圃等形式,作为几个活动区域的缓冲。由于新加坡的气候原因,在沿河商铺外会设置一些“门廊”以供户外餐饮。尽管沿河的河岸形式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几种活动区域的不同组合形式: “户外餐饮”+“沿河步道”+“沿河步道”;“户外餐饮”+“沿河步道”; “沿河步道”+“沿河餐饮”; “户外餐饮”+“沿河步道”+“沿河餐饮”。前两种多出现于“罗拔申码头区”,由于该区地处河段上游,以住宅及酒店为主,因此河岸设计多考虑私密性和安静氛围的营造,所以通常会利用绿化缓冲带分隔步道及餐饮人流。而后两者多出现于“驳船码头区”及“克拉克码头区”,该区商业人流大,因此,只是通过室外家具的设置来限定活动区域,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率和交融性。另外,新加坡河沿岸的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放空间的设计不但注重空间围合感和人的创造活动,在景观设计上还非常注重设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各种室外家具的设计(包括室外灯具、座椅、滨河护栏、遮阳雨棚等)、铺装、花坛及各类艺术小品的展示上。 5. 桥的频繁设置——通过“桥”加强两岸的人流联系及场所整体性 新加坡河更新河段上共有11座桥,其中包括3座“步行桥”及8座“车行桥”。桥的频繁设置大大加强了新加坡河两岸的联系,使得河道区域成为一个整体的场所空间,而非两个互相隔离的城市空间。桥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步行人流过河的便捷性:步行桥均从河岸边缘起坡,坡度平缓,便于自行车从桥上行驶;车行桥均在两侧设步行道,且都有便捷的上桥通道通往河岸步行道;此外,为了不阻隔沿河步道的贯通,沿河步道在与车行桥相会处都设有下沉通道,沿河岸步行人流可从车行桥下方便地通过。从形态上看,桥身设计都力图轻盈,大多平缓且贴近水面,以避免对沿河步行者造成心理上的阻隔感。 6. 创建“公共活动走廊”——吸引更多的公共人流及活动,并以此为设计宗旨 在设计之初, “将新加坡河沿岸设计为一条能反映新加坡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色的公共活动走廊”就被视为更新设计的宗旨。为了使沿河界面能集聚更多的公共人流,沿 旅游 驳船码头 周边环境 河建筑的底层均为连续的商铺或餐饮界面,并向河岸开敞,形成一条线性的步行商业空间。此外,沿河建筑界面注重“围合感”的营造及建筑内外、河岸与河上、及两岸间的交流,整个新加坡河沿岸地区以新加坡河为轴线,形成公共活动的聚合场所。 由于新加坡的热带气候,滨河室外餐饮成为新加坡河沿岸的主要公共活动内容。滨河餐饮不但提升了河道的景观品质,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大经济效益。由于沿河均为步行区域,为了方便步行人流,在水面上设置“水上观光”、“水上taxi”及“船只租赁”等水上公共活动;另外,在沿河步行区还提供了专业的人力车服务,这种慢速交通工具的引入,不仅是不错的代步工具,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视角体验河道空间,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还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 驳船所经之处是新加坡重要历史现场,也经过一些富有历史性的殖民时代建筑及桥梁。这包括莱佛士登陆岸口、禧街大厦、哥里门桥(俗称新桥)、霭仁桥、国会大厦、皇后坊、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厅、加文纳桥、安德逊桥、鱼尾狮公园、建工中的浮尔顿大酒店和红灯码头等等。 以前,货物只能靠小驳船运载进出城。新加坡河是驳船停靠的最佳点,两岸因此建了许多仓库,其中以接近河口的驳船码头一带最著名。随着驳船这一行也没落,加上政府要改善新加坡河的污染情况,现已不再有驳船运货入港,换来的是驳船运载旅客参观新加坡河。 驳船码头一带的旧仓库反映了新加坡的历史,得以保存,但是都已改头换面,更新装修成餐厅、酒吧和娱乐中心。现在驳船码头是新加坡市区最新的娱乐场所,至少有35家酒吧和餐厅,从而成为沿河最具吸引力的露天就餐场所,而且由于靠近商业金融中心,这里成了时尚上班一族的好去处。 在上游的克拉码头(Clarke Quay)则是购物、就餐、娱乐的天堂,原来的60家仓库和商店发展已成200家商店、餐厅、酒吧和娱乐场所,这些地方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街道弥满着独特的新加坡气氛——比如著名的克拉码头沙爹俱乐部(Clarke QuaySatay Club),小贩巷(Hawker'sAlley )的街边用餐和活动,有40辆流动推车售卖小饰品,还有迪斯尼式冒险乐园。 规划依据 宏观经济结构变迁 周边地区的功能变化 自身资源 交通情况 相关的配套 1、新加坡经济从运输贸易为主导转变为工业型经济,而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发展的明星,成为众多国家旅游的地方。 2、新加坡河横贯市中心区,周边地区多为金融与政府办公区。 3、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河边诸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4、河运枢纽、公交与地铁均能抵达附近地区,新建的地下隧道。 5、林荫道长6公里(两岸各3公里),宽10到15公尺,露天餐厅和小吃部等。 区域价值整合:通过对新加坡河的清理,成功完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区域改造工作,使脏乱差的新加坡河面貌一新。而区域价值整合的主线就是旅游。通过对整体区域的准确定位,把散布在周边地区的不同景点连在了一条主线上——新加坡河。 配套措施齐全:伴随着旅游带来人群的增多,餐饮、商业、休闲场所也不断增加,新加坡河一带不仅仅成为旅游景点区,同样也是小吃、休闲娱乐和购物的天堂。社会问题引起的改造而带来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均以参与性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主题,不仅仅是观光型的旅游区;景区不仅仅吸引是的外地游客,同时也是本地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以河道为主轴,面向河道发展” 经过20年的更新工程,至1996年,新加坡河沿岸已建设成为新加坡市中心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及文化中心“罗伯逊码头”区建筑意象心,年吸引游客730万人次,为20世纪60年代独立初期的81倍多。从一条上世纪60年代贫民窟中的“污水渠”,发展成为集旅游、商业、零售为一体的“公共活动通道”,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加坡河的更新工程给新加坡河赋予了新的场所意义。新加坡河地区更新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新加坡重建局(URA)控制及实施的高效率,另一方面来源于该河道的更新策略,从“街区”、启示 结论 “交通”、“建筑形式”、“景观设计”、“活动设计”等多方面综合地规范了新加坡河道的更新应是“以河道为主轴,面向河道发展”,即要求地区的发展、更新是以河道为主要公共活动轴线,来加强河两岸的吸引力,并把河道及河道两岸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①沿岸步行尺度街区保证良好的沿河“可达性”;②车行与人行分流,但又能便捷地转换,沿河设置方便的慢速代步工具;③沿河岸底层为连续的商业界面,文化设施及纪念建筑点状分布其间;④沿岸以硬质铺地的亲水平台及各类小广场为主要景观要素;⑤通过桥加强河道两岸区域整体性,提升河道的吸引力;⑥越靠近河道的区域,设置越多的公共活动内容,且优先发展。这种对河道的更新策略,没有采用宽阔的滨河景观绿廊,而是采用了以硬质铺地为主的亲水步道和小型广场;沿岸建筑离河岸也没有很大的退界,而是力图营造连续的界面和“围合感”。所有这些都为了一个主旨——建造一条聚集公共活动的走廊。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像新加坡河这类河道较窄,流经密集的市中心区的河流为数不少,有些也面临着河道整治及更新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新加坡河更新设计策略的研究和分析,为此类城市河道的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

http://wenku.baidu.com/view/0c7109c45fbfc77da269b1a6.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b59b52a50029bd64783e2c55.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