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薇
T01214053
2003年6月,李海鹏一篇《举重冠军之死》的报道,将1990年北京亚运会冠军、曾打破亚洲纪录,被誉为“亚洲第一力士”——才力贫病致死的悲剧命运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而引发的中华腾飞、民族崛起的舆论浪潮中,很少有人能想到领奖台上无限风光的亚运冠军,竟然会有一日死于贫寒。
举重冠军之死这篇稿子跟永不抵达的列车一样都是尽量还原新闻现场,还原新闻当事人一天的生活。记者通过对才力退役后穷困窘迫的生活进行描述,让读者看到了昔日的冠军退役后落魄的生活,其中记者对材料进行合理取舍,运用细节描写,在报道真实反映才力的窘迫的同时,让读者反思我国的体育制度。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很成功的特写,无论是才力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感情的渲染,记者都处理的很成功。下面笔者将就结构,角度,表现手法,语言,感情等方面对此篇报道进行分析。
一、以时间顺序,选取这一天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着重叙述,多方位,多角度,多镜头呈现才力死前真实的一天。
报道从早上才力的母亲赶到不详的早上开始,早上4点钟,才力的母亲商玉馥做了不祥的梦,梦见才力开始,到才力的父母回到租赁屋,这时报道就像放电影般,镜头切换,才力一家起床了,才力的妻子,刘成菊开始了忙活,才力抱怨脑袋疼,一家人平淡的生活就从早上开始了。紧接着,到了第二段,“一个小时一年”,才力吃过早饭后来到了父母
家,与父母聊天聊了5个小时,主要是回忆起往日生活中的乐趣,尤其是才力退役5年中的事,商玉馥后来痛苦的总结说,“一个小时一年”。直到下午两点半才力打车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报道进入了第三部分,“为了一笔象征性住院费”,这部分主要写的是才力到医院之后,医生要他象征性的交一点住院费,可是才力没钱,给妻子刘成菊打了电话,岳父为才力借这笔象征性的住院费。这部分就像是电影最紧张的部分,一边镜头展现的是岳父在四处奔走为才力借那象征性的住院费,一边镜头又展现才力病情加重住进了病房,岳父刘敬玺在沉吟跟谁借钱,才力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恶化,两条叙述线交叉使用,两边镜头交叉展现,营造出紧张感,才力在和死神赛跑,岳父在和钱竞争,两者的对比交叉渲染了才力病情的紧张,加快了节奏感,让读者不仅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加为才力揪心,这部分报道很富有感染力。记者这样安排让报道没有流于俗气,由此,可窥见,记者对于材料的取舍,安排的功夫绝非一般,他的处理方式让这篇报道更加能突出才力的家庭贫困的生活,让读者对才力产生更大的同情。最后一部分,记者先是写了才力退役五年中的各种烦恼,然后“这一切烦恼,在外甥张宝珠第二次进病房时,事实上已经解脱了。”,记者用一句话荡到接下来,记者真正想说的,才力的解脱。在这一部分我看到的是记者高深的写作功底,烦恼跟解脱该怎么衔接,怎么才能让二者组合起来更为流畅,李海鹏的处理显然是成功的,他用一句话成功的从叙述才力的烦恼到叙述才力的解脱,以及才力死后家人的表现。相信这种功底依靠的是记者常年的经验。
二、用细节说话
这篇报道是一篇人物特写,描写是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 ,截取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一个片断 、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像新闻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真实情景,捕捉典型瞬间的生动形象,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举重冠军之死自然也符合新闻特写的这一特性,报道中细节描写运用十分出彩。
比如,第一部分“母亲感到不详早上”中,“8点半,全家开饭,吃的是辣椒土豆片、炒鸡蛋、黄瓜蘸酱和米饭,刘成菊由于常年消化不良,只好吃1元钱3个的馒头。菜是才力的岳父刘敬玺昨天黄昏在菜市场临下市时买的便宜菜,一共花了4元7角。”记者在这一部分的细节描写极为真实,又极富感染力的体现出才力一家窘困的生活。正常情况下记者采访的时候对于早上吃的什么,吃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应该是想不起来提问的,在这里,记者不仅想到了,他还问到了,问的这么细致,记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更是追问的精神。再比如,刘敬玺向楼下的邻居借钱的那一部分细节描写,邻居邵永凤借给了刘敬玺300元钱,记者不仅点明了,刘敬玺借了300元钱这个结果,还把,刘敬玺为什么借300说出来,这种细节只会让通篇报道更加真实,记者安排的特写镜头让报道的现场感更足,对读者产生的感染力更大。整篇报道中,类似于笔者举例的细节描写不在少数,在此,笔者就不一一举例。总之,报道中的细节描写让报道更加真实,更具现场感,更有感情渲染力。
三、报道角度独特
纵观整篇报道,可以看到,记者虽然是在描述才力死前的一天,但是记者却并不仅仅围绕着才力一个人展开,而是尽力去呈现与才力相关的人,这些人事有关才力,但却不一定出现在才力周围,尤其是在第三部分表现尤其明显。
在“为了一笔象征性住院费”,记者很巧妙的没有去写当时才力在医院的情况,而是将才力家人为才力借钱各种忙活描摹出来。岳父刘敬玺向楼下的邵永凤,卖馒头的马玉芹借钱。记者通过对岳父为才力四处奔走表示家人对才力健康状况的重视,这也从侧面反映才力的身体状况真的很差,住院对家人来说已经不需要大惊小怪了。在报道中还有很多记者选择报道他人达到报道才力的例子,比如,在第一部分,“母亲感到不祥的早上中,”记者通过对刘成菊半夜给密切关注才力呼吸情况的描写,来反映才力的呼吸困难症。从他
人的角度来体现才力让这篇报道更加丰满,也更具真实。
对于整篇报道的角度,笔者以为,李海鹏不仅仅是报道才力之死这个事件,更是报道才力这个人,他退役后窘困的生活,尤其是记者本人功力深厚,他作为一名南方周末的记者,代表着南周公正,批判的态度。由于新闻媒体的特殊性,在报道新闻过程中,记者不可避免地按照常规采访要求重复报道一些相近或相同的人或事。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抓住事物特点,避免雷同。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要抓住时间的反常、奇异的独特之处作为报道角度,也能受到读者的青睐。李海鹏的这篇报道比起同阶段其他媒体对才力的死亡这个新闻时间的报道,更具深度,角度也更为新颖。在其他媒体都选择举重冠军之死这个新闻事件时,李海鹏把目光盯向了剧中死亡背后的故事,他通过报道才力死前一天的生活,报道才力这个人,引发读者思考,究竟我们国家的体育制度是不是不合理,才力是不是因为畸形的体育制度而死亡。
四、语言运用恰当
语言运用算是这篇报道的文学特性,李海鹏对于文字的把握非常玄妙,部分词在报道中细细品味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第二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与消瘦、体弱、外向的妻子相比,才福仲身体很结实”,这个结实细细品味就能发现记者用结实这个词用得很巧妙。结实指健壮,不是肥胖,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说胖无论如何也说不上,也就是从他父母的基因来讲,才力长成特别胖的人是不大正常的,他这种过度的肥胖,是跟他整个训练有关系的,增肥,增重,作息习惯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举起更多的重量。他从小进入体校,一直到进入专业队,整个成长期都在体院里面,都在这个系统里面,没有别的生存技能。第一是他的身体变的不好,第二没有其它生存技能,这两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命运。
报道的第三部分还有“象征性住院费”,这个象征性住院费指的不仅是才力到达医院之后,医生要他交的一笔象征性住院费,还暗示才力即将死去这个结果,这笔住院费只是象征性的走了一个过场,才力没有用到这笔住院费就已经死去了,果然,这笔住院费果然只是象征性的。
五、感情渲染
情,是新闻特写的重要作料调味品,没有情感的特写就如同没有放油、盐、酱、醋的饭菜,让人嚼着毫无味道。举重冠军之死也不能例外。本篇报道中,笔者从一开始读就能感受压抑的气氛,开篇记者就指出才力毫无尊严的死了,退役后的5年里,他不仅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更受困于家庭琐事、地位落差和生活压力。而更根本性的郁闷,既来自两个地方、两个时代的寂寞与喧哗的对比,也来自于他一生都无法脱离举国体育体制。然后就到了报道的第一部分,“母亲感到不详的早上”,在这一部分,记者从才力的母亲商玉馥的梦里体现才力似乎不好了,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梦里的“妈呀,你给我蒸俩肉馅包子吧,给那里人吃”那句话,结合开头部分才力已经死去的结果,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那两个人是地府里的黑白无常,虽然有点迷信,但却是会让人产生联想。
在报道中,记者多次点明才力要死了,比如“才力瓮声瓮气的抱怨:‘上不来气儿,脑袋疼。’由于忙于给全家人做饭,刘成菊也没有意识到,丈夫的烦恼已经预示了可怕的危险。”还有,才力在母亲家留恋不愿离去,说:“再唠唠嗑,走了就回不来了”。还有,“他当时的血氧分压值已经只有20,血细胞却高达17000,已经显示出呼吸衰竭的征兆。稍早前拍的X光片被送了过来,呼吸内科专家康健看了看,肺部已经有了明显可见的浸润阴影。”这几处都暗示才力的结局,他终究是要解脱了。
记者在报道中对于感情的渲染不是一位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对环境,对人物
的多方位的刻画,多镜头的展现,让报道更具有现场感,读者更能与记者报道的意图产生共鸣。记者对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把握的很好,向特写这种需要有感情渲染,但又不能大肆的宣泄自己的感情的题材,记者能用自己对于材料的取舍,对于现场的描摹,让读者产生与记者相同的实属不易。
六、结尾意味深长
举重冠军之死的结尾是这样的,“这时病房里所有的家属都看见,一直俯身做胸压的护士停止了动作,转过身来对他们说:“你们准备后事吧。”他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听懂这句话,就像被截断了一条肢体之后还以为它还在那里,很难相信自己已经失去了什么。”这个结尾就像是一串省略号,点出才力死后,家人呆滞的细节,却不把家人后续的伤心难过在报道中呈现出来。记者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留白,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就像是电影的开放式结局,让读者看完报道之后还有回味的余地。二是报道的升华,在报道的主体部分,记者对节奏的把握很合适,有张有弛,而到了结尾,记者似乎停下了第三部分那种急促的节奏,而是让时间静止,画面定格,整篇报道到结尾处只余才力家人不敢置信的样子,让报道中的压抑的气氛愈加浓厚,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才力家人的悲伤,也就是让报道更加的动人心弦。三是切合主题,报道的标题是“举重冠军之死”,记者想要说的就是才力的死亡,报道进行到结尾处从才力死了,已经可以结束,再多叙述就属多余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