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2020-09-22 来源:步旅网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易风华,徐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6期

易风华 徐义

(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武汉 430077)

摘 要:分析了电梯事故产生的原因,从电梯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使用维护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避免电梯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梯 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2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116-0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电梯已不仅是一种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更是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设备,电梯和汽车一样,已经是人民频繁乘用的交通运输设备。随着电梯的普及,电梯事故也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电梯目前已作为特种设备之一纳入国家监管。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找出事故的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大量电梯事故的总结,电梯事故的原因通常可分为电梯设计与制造、安装、使用与维护三个方面。

2.1 电梯设计、制造原因

我国于1908年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始装用电梯,当时都是进口电梯。1953年后,我国才开始自行研制自己的电梯。在1996年许多设计落后的电梯在高层建筑中还占有较大的份额。当时因为受计划经济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电梯业发展落后。所以,现在社会上普遍使用的老式电梯都存在不少缺陷。而近年来生产的电梯造成电梯运转不正常,平层精度不够、夹人、冲顶、蹲底,甚至更严重的事故的主要原因来自使用伪劣配件。

2.2 安装原因

根据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电梯安装要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电梯安装队伍承担。无相应安装资质的队伍一律不得参与电梯的安装、维修和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电梯安装工程并不能严格按要求作业,有些工程被一些资质不够的队伍承担,有些工程被层层转包,这些安装队伍,既无技术力量,又缺乏安装设备。更有甚者在电梯的安装队伍中,出现了大量既不懂安装工艺又缺乏基本技能的民工安装电梯的现象,其工程质量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可想而知。

2.3 使用与维护原因

相当一部分电梯使用单位的领导缺乏电梯使用安全意识以及管理知识。单位无管理制度,管理规范不健全。有些单位即使有制度,但执行的却不多。电梯无专人负责,司机无证操作,随意脱岗现象严重。有的司机(一般为无证司机)或电工对电梯知识一知半解,只为图方便将门回路短接,使电梯长期处于开门走车状态。更有甚者将电梯安全保护电路短接,使安全钳开关,终端限位开关,轿顶急停开关等全部失灵,造成极大危险。有些电梯乘客,损坏矫厢内的设施,用硬物选层,损坏操纵盘。对电梯不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或使用非专业人士自行进行保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某物业公司严重违规,长期由无证电梯维修工和保安对电梯进行维保,该公司管理的小区一电梯由电工龚某从底楼操作行驶至一到二楼之间突然停住。龚某拍门呼救,保安听到后将电梯门打开,准备用梯子帮助龚某下来。但当龚某向外退出半身时,电梯突然向上启动运行,将龚某挤压致死。经技术鉴定,该电梯厅门、轿门电气连锁均为有效,但存在开门运行的情况,属人为事故。由此可以肯定的说无专业维保人员,电梯的安全运行无法保障。

另外建筑设计者对电梯行业了解不多或土建已按某种型号电梯设计施工后,又进行电梯改型,给电梯的安装使用造成困难,其中常见的有顶层高度不够,井道壁机械强度不够,无单旬机房,无通风设施。

专家认为,在对电梯进行常规维修和保养的同时,对于那些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电梯实行强制性报废,是堵住事故发生源头的一个办法。目前新生产的电梯寿命在15年左右,而20世纪80年代初安装的电梯生产制造水平有限,这些电梯更应该及时维修维护。

对于大公司生产的品牌电梯,从设计到生产、安装、质量体系等都比较严格,产品的维护保养有较高的技术保障,故电梯安全性能较高。此类电梯大部分分布在宾馆、饭店、写字楼和政府办公楼及高档住宅小区。

对于个别小公司生产的电梯,从设计、生产、安装以及后期维保的技术力量薄弱,电梯在运行中故障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些维保单位对电梯维保不到位,技术保障缺乏。

一些工矿企业的电梯的使用环境恶劣,管理不善,致使电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梯的厅、轿门上的一些零部件易磨损,维保、使用单位未及时更换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维保人员随意短接电梯安全回路。

乘客在乘电梯时的不当使用,如乱跳、踢门、乱按按钮等。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力度,普及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加强电梯文化教育,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促使电梯使用单位能自觉完善电梯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并进一步得到落实。逐步强制淘汰年久失修已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老电梯,更新有实际困难的单位可依相澎见范进行改造,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3 预防措施研究

引起电梯事故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电梯漏检、疏于维护、安全部件失灵等引起轿厢关人,从而引起电梯事故较为常见,同时电梯的设计制造与安装等环节也在引起电梯事故的因素中占很大比例。本着从源头抓安全的角度出发,为较少电梯事故的发生,可从以下角度出发。

一是国家要更加重视电梯的设计与制造问题,尽快将电梯制造纳入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管理中来,出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特种设备纳入监管的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目前电梯制造还未进行监督检验。

二是要给电梯的运行安排一个“安全年限”,超出时间的就必须更新或改造,甚至对电梯强制报废。

三是使用管理单位要加强重视,完善电梯使用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定期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对电梯司机和维修工人进行考核,依照规定发给操作证和维修合格证,杜绝电梯的事故隐患,对安全绝对负责。

四是电梯乘客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乘电梯的注意事项,爱护电梯设备,听从电梯司机的指挥。发生电梯故障时遵守规程,等待救援人员的救援。

五是电梯使用单位建立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发生事故后按照实现拟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营救,避免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4 结语

特种设备安全事关重大,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害,同时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本文本着从源头抓安全的思想出发,通过对大量电梯事故的总结,分别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环节分析了电梯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电梯事故采取的预防措施。将会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斌.电梯常见事故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2009.

[2]魏晓,郭云志.一起轿厢制停试验事故分析[J].电梯工业,2008.

[3]张弟华.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J].劳动保护,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