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我国教育升学机制的缘故,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学生的不适应现象,对学生及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通过班级心理辅导课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给他们一个倾诉心情的途径,让他们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学会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
中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是互相交错的,各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也各有差异,因此,在预防和排除上都应专题研究。另外,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也较为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也有学生本人的主观原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在校的孩子大都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甚至对做习题也有畏难情绪,一旦了解再也经受不住压力时,就会有种种异常的表现。”在目前以教育为主的情况下,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压力尤其明显。不过,有的孩子善于转换压力,加之对学习有兴趣,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或者适应了压力。有的则不然,压力慢慢就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比如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等等,导致长期状态不好、萎靡不振、学习困难,甚至有可能带来精神方面的疾病。 据了解,智商正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人初步统计,大约占到一到三成,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比例差异,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
三类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是学生自信心不足,适应能力较差;另外一类是情绪反常、自控能力差;还有一类是性格孤僻、交往能力差,有点自我封闭。
对这些学生不能用简单强制的方法逼迫就范,也不能以所谓“明确学习目的”的思想教育方法,而应该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角度,帮助他们疏导心理、找到病根,从根本上、从具体问题上逐条梳理、分析,使之逐渐走出心理困惑。 首先,应该帮助学业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我的智商不比别人差”的自信心。要告诉他们,自信往往是胜利的三分之一!有了自信心,那就会觉得学习也不会那么难了。同时要提高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偶然跌倒了不可怕,爬起来继续追赶一样会跟上前进的步伐。要告诉他们,学习生活肯定是艰苦的,要想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一帆风顺。人生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面对困难、挫折和激烈的竞争,只有勇于面对、自强不息,树立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够获得成功。 其次,对于性情比较孤僻而又不求上进的学生,可以和他们谈朋友和友谊的可贵,鼓励他们大胆与人交往,广交朋友,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培养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要主动适应环境和压力,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是改变他们的心理问题的重要一环。
对后进生应该多表扬、多鼓励,适度批评,要看得见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要教育他们增强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善于转换心理环境,尽快摆脱不良心境的影响。 教师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大概有七条途径: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设置心理教育课程以及进行学科教学的渗透,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一些有的关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维护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二,活动训练。活动训练包括心理训练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三,环境陶冶。环境陶冶主要是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第四,实施耐挫训练。“要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逆境成才”的教育。人生道路不会是笔直的,人人均会受到挫折。大凡成才者,几乎都经历过挫折磨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意识地设置困难情境,提供“耐挫”锻炼机会。比如让学生自行组织班团活动、
办板报杂志等。遭受挫折而不能正确对待或无力应付,是导致学生心理困扰乃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耐挫训练,让学生准备受挫或体验挫折有利于磨炼意志,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心理素质。
第五,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应该成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学生是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学生对此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去感受、思考、分析和体验问题,就能沟通学生的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六,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条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用关、卡、压的手段来对付学生,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特别对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堵塞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暖之以心、扶之以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七,学校应施行正确的性心理教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
来,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