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是由教师布置、学生自行完成的学习活动。科学设计作业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课后作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作业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智力、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演绎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是素质培养的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应当对作业设计加以改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让他们从作业中培养数学核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与学的协调性。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探讨作业设计的优化方向和方法,旨在提高作业设计的成效。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方向 1.1分层式作业设计
对初中作业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作业的层次性。倘若给学生设计雷同的作业,数学老师在管理方面会轻松、简单的多。然而,学困生们会感到吃力,开始轮番抄袭。反过来,优等生又会感觉太简单,忽略数学作业的功能。为此,对学困生最好是以基础题型为主,加强巩固。面向中等生最好以提高型题型为主,使其蹦一蹦即可摘到桃子。而优等生则尽量考虑拓展型题型,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的视野。
1.2丰富数学作业的形式
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尽量丰富数学作业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议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演练,提高做题效率。同时,以课程为依据让学生亲自完成数学作业,绘制平面图或是立体几何图形,打开他们的思维与想象,以便对图形有新的认识。另外要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领会数学作业的无穷魅力。
1.3设计作业要把握重点
数学老师需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尚可的表现,设计代表性较高的数学作业。如果某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复杂,老师设计作业时尽量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适当地延伸重点、难点,设计多种题型,打牢基础。要将重点、难点知识纳入作业重点,剩下知识点则一带而过。控制好作业量,完成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2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2.1 利用网络,设计生活化预习作业
有效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环境中,很多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都很单一,让学生自行翻阅课本,做做上面的例题。尽管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度新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很难让学生完全地把握新课的重点,其预习效果并不乐观。为了转变单一的预习作业模式,教师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来对设计和布置预习作业,以学生为中心,将作业生活化,督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搜集课堂相关的预习资料。既可以提高作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动力,同时也可以打开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数学思维。如讲解“直方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制作一份预习作业文档,上传到本班级微信群或是QQ群,让学生自行完成预习。按照预习要求,学生要自行调查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利用计算机制作一张表格,处理调查数据,课前提交完成的表格。教师利用该种做法可以设计和布置生活化预习作业,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帮助他们理解新课要点,让学生清楚数学、生活二者的联系,为新课讲解打好基础。
2.2 小组合作,设计多样化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有讨论型、合作探究型还有答辩型等多种形式。答辩型作业指的是在有趣、诙谐的氛围中加强师生、生生互动;讨论型作
业是加深学生彼此的对话,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合作探究型作业,是以分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个人的探究与学习能力。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上述几种类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的课堂作业,调动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主导性,让课堂作业架起师生之间互动与沟通的桥梁,提高课堂效率。如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需要布置一种讨论型作业:“一个箱子内放有3种颜色不一样的圆球(红、黄、蓝,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一样),从箱子中摸到的球均需重新箱子。假设分别摸3次,那么请问每个球的概率一样吗?”此时,教师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结合作业内容发挥出联想与互动,由各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来说出本小组的观点和结论。接着,教师可向各小组分别提供球、箱子,让其中3名学生摸球,每个人有3次机会,由组长来演算每个人在摸三次球中依次摸到红、黄、蓝球的概率。最后,组内成员根据所学知识来检验讨论结果。如此,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确保作业设计效果。
2.2立足学情,设计趣味性作业
双减政策下,老师要适时地改变作业的量和质,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转变单一的书面习题,启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如结合课堂上讲到的重点,设计趣味性较高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产生动力,自主动手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一方面,巩固当天在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熟练运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帮助他们减轻作业压力,响应双减政策。如《设计轴对称图案》这堂课,其重点是“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图案,懂得判定。学完本课后,教师需要结合知识点来布置某些趣味性作业,而并非书面作业。如根据课堂知识,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与方向,设计其他精美、好看的轴对称图案,如建筑、装饰、植物、艺术品或是其他生活用品。前提:必须是轴对称图案。这种趣味性十足的课后作业,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情绪高涨,自主地完成作业。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美观好看的轴对称图案,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得到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2.4设计总结性作业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必要途径,课后作业的设计除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外,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关注考试内容。为了赶超教学进度,将试卷、文本上的练习题直接当做课后作业,未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缺陷:很难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无法加快教学的配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灵活地设计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做好总结,加强课后反思,提高教学实效性。课后作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错题集,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做到查漏补缺,从中找到对的解题方法;二是单元或是章节总结,又称阶段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如“平行四边形”这节复习课上,教师需要设计一份总结作业:提示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直观地呈现本单元中包括的重点知识。在不翻阅书本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记忆自行思考,建立思维导图,并对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构建思维导图后,学生开始翻看书本。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二者的关系,帮助他们明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梳理本单元中主要的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错题集,让学生对某些典型试题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开始核对答案,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短板与不足。该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当提供指导。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总结与思考能力,形成数学思维,保证数学作业的质量和成效。
3 结束语
初中数学课程中,作业设计是不容忽略的重点。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理念,优化作业设计方案,运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等方式设计多元、丰富的发展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青林.初中数学设计多元化作业的策略与方式[J].家长,2021(27):38-39.
[2]魏雪梅.探究“减负”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J].试题与研究,2019(08):159.
[3]王冠华.初中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及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31-3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五个一”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编号:FJJKXB20-133)的阶段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