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

2021-05-23 来源:步旅网
专题过关检测(八)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长春高三质量检测)土地改革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选A。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根据“土地改革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可知,由于土地改革后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政策环境中,所以才出现“新富农”“国营经济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年)后提出的,故B项错误;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的,故D项错误。

2.(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150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

省份 项目 数 辽 宁 24 吉 林 11 黑龙 江 22 北 京 3 河 北 8 湖 北 6 山 西 6 江 西 3 云 南 5 内蒙 古 5 A.片面发展东北地区 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

解析:选B。材料显示年代东北三省占有了大部分项目,不过其他各省也分别据有了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故B项正确;材料显示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工业也有所发展,不能说“片面发展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按材料,重点在东北地区,而不是北京周边省份,故C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本身无法判断“片面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

3.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1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解析:选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不是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4.(2016·广东深圳模拟)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读着由当局准备的专业指导小册子,使用着原始的工具和原材料(包括垃圾桶、平底锅和栏杆),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钢铁生产的市民们建起了原始的砖炉,开始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最有可能在描述( )

A.“一五”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 解析:选C。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大炼钢铁,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5.(2016·湖北八市联考)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解析:选B。1960年“八字方针”出台,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故B项正确;材料是压缩城市人口,与城镇化战略矛盾,故A项错误;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目的,故D项错误。

6.(2016·安徽淮北模拟)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 )

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解析:选C。人民公社具有社会主义化和集体化的特点,违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分田到户改变了这种体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1978年时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打破了这种集体劳动、平均主义的体制,更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错误;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是农民自发的,与“政府推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生产资料归属权的变动,故D项错误。

7.(2016·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观察下图,你如果想在厂房里挂上一条标语,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

2

A.“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B.“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 C.“提高质量,抢占市场” D.“一定要完成生产计划”

解析:选D。80年代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破除,故D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竞争激烈,出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现象,与图片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属于“文革”时期宣传口号,不符合图片时间,故B项错误;“提高质量,抢占市场”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宣传口号,不符合图片时间,故C项错误。

8.(2016·江苏扬州高三调研)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解析:选A。1979年邓小平访美归国之后,1980年我国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说明邓小平的这些主张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特区的创办,故A项正确;“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发生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生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安徽、四川”试点“生产责任制”的改革发生在邓小平访美之前,故D项错误。

9.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上海自贸区

解析:选D。“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强调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都开始于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之前,故A、B、C三项错误;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正是践行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将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向深入,故D项正确。

10.(2016·江西赣州模拟)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国有企业的活力 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解析:选B。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于1992年,与题中的“1983年”不相符,故A项错误;题中谈到的是“国营企业”,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关键是提高了企业的活力,增强其积极性,故D项错误。

11.(2016·江西上饶模拟)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

3

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

A.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严格国家价格管控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价格双轨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采取的一项措施,曾经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价格双轨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不符,排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政治措施,无法解决“官倒”“倒爷”等经济现象,故C项错误;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能够起到打击“官倒”“倒爷”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价格双轨制,故D项错误。

12.(2016·广东佛山模拟)下面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表: 年份 指数 1979 24.9% 1980 30% 1983 40% 1985 50% 1988 60% 1992 63.2% 2003 73.8%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

解析:选C。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市场化指数不断提高,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市场化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不能说明1984年以前的市场变化,故B项错误; 21世纪初中国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确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6·江苏南通高三调研)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

4

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10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从组织、生产以及分配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左”倾思想对生产力发展影响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的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从推广的地域、对生产责任制的认识方面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有效信息直接概括答案即可;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与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政策: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主要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

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2)进展:突破了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或在生产队领导下可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不足:只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推广包产到户;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或包产到户仍受姓“社”姓“资”的束缚)。

(3)意图:解决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推动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正确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4.(2016·江西赣州十二县(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24分)

5

(标题)计划经济体制:①____________ (一) 1.国家以计划经济推进现代化 (1)统一全国财经 (2)②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_ (1)稳定物价 (2)保证人民基本需求 (3)提高就业 (二) 1.计划经济体制下现代化受阻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2)④____________ (3)⑤____________ 2.⑥____________ (1)“票证时代” (2)城乡二元结构 解析:题干要求拟一份有关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小论文提纲,因此①要从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出发,结合题干中利弊两方面的材料来拟定;②根据材料中计划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要求,结合“一五”计划或“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等与观点一致的史实作答即可;③提炼出与稳定物价、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等史实一致的观点即可;④根据计划经济使现代化受阻的要求,答出“大跃进”、政企不分等与观点一致的史实或现象即可;⑤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体制”、平均主义严重等能体现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史实或现象作答即可;⑥结合人民生活水平状况,从能够体现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史实作答即可。

答案:评分标准

①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计划经济体制利弊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 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计划经济体制利或者弊单方面的信息。 其他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的答案不得分。

②答出“一五”计划或“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等与观点一致的史实。 其他与观点不一致或无关的史实不得分。

③答案1: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如“人民生活的保障”等。 答案2:仅根据部分史实提炼出的观点如“社会公平的实现”等。

如果仅答“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无倾向性观点不得分。 ④答出“大跃进”、政企不分等与观点一致的史实或现象。 ⑤答出“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体制”、平均主义严重等与观点一致的史实或现象。

⑥答案1: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如“民生的艰难”等。

答案2:仅根据部分史实提炼出的观点如“匮乏的物质生活”等。

如果仅答“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无倾向性观点不得分。 (其中④⑤的答案可以互换,但不能重复)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