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我们都爱孩子,希望他们将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请家长先从提高自身做起,要知道,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身教更甚于言教。
一是回答好三个问题。
任何一位学科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 (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
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 (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 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
即设计教学的能力(编写学习指导书、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
设计教学的能力是基础,实施教学的能力是关键,评价教学的能力是保障。
不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姊妹篇:更多主题:)
三是把握三个前提。
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 四是做到三个读懂。
即读懂课标和教材(学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不懂得“课堂,究竟是谁的”,既是师道问题,又是师德问题。 五是完成六个转变。
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
六是明确课堂方向。
课堂教学,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 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教师的引导性,避免教师使命的缺失。
坚持教材是基本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坚持真正“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姊妹篇:更多主题:)
七是解读课程标准。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如果不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从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实质上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二次开发)问题,也就是国家课程在本校的有效实施问题,更是学科教师的学科能力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八是构建道德课堂生态。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
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生态)问题;可以说,课堂生态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构建道德课堂生态,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
倡导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启发探究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
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