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向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协调,有效地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助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构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生态工业园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工业园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合理循环、能量合理流动、信息高效调控、人力资本密集运用和价值高效增值的原理,将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集聚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它是一种能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也是一个能尽最大可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通过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具有以下特征:其一,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即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物质的转换与再生以及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其二,高效率的支持系统。生态工业园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其三,高水平的环境质量。对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生态工业园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充分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其四,多功能的绿地系统。生态工业园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决定,绿地覆盖率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90平方米,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平方米,这样才可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五,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区环境,以及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六,高效益的管理系统。即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生态工业园健康运行。 二、构建生态工业园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工业园能实现区域内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促进清洁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构建生态工业园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看,水平较低,尤其是工业常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主要工业资源贫乏。与此同时,现阶段资源浪费较严重且综合利用率较低。从国外的实践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再循环与回收利用、
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而且通过毗邻的企业集群相互利用废弃物,能够使物质与能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充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鄱阳湖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工业园的企业改变了污染处理方式,从企业对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污染预防与控制为主,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能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生态工业园强调以生态为中心,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因此,企业实行全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生产无污染产品并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堃承诺,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职能服务,能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ⱡ染与破坏。由于区域的“废气、废水、废渣”得到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其挒放到环境中的量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大减小。
构建生态工䰚园,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但在我省尚属起步阶段,规模小,技术落后,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低。建立生态工业园必然要求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从而扩大环保企业的市场需求,并促进环保企业䰎ᅶ他企业在生态工业园形成合理布局。
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提升、改造现有工业园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工业园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使园区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此外,一些关联服务可以在园区企业间实现共享,如废物管理、培训、采购、突发事件的处理、环境信息系统和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共享成本的办法可以使园区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的改善,还会促进人的生存环境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使生态工业园成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地,从而吸引越来越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加入,并为新企业和本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 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园区企业走向世界。企业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行绿色生产与绿色营销,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工业园,一方面,园区企业降低了资源消耗与治理污染成本,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园区企业通过环保的非关税壁垒,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重点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应围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打造一批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药品的研究开发,加快发展现代中药新品种和药物新剂型,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独占性强的研究成果开发生产,促进其产业化;利用现代生物和制药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加快对已有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二次开发。
环保有色金属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铜、钨、钽铌等有色金属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来发展生态经济,对一些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耗高、基本无力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则应坚决依照有关法规和条例进行取缔和淘汰。坚持特色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和集群化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以鹰潭——上饶为中心的赣东北铜产业基地和南昌有色金属高技术产业基地,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要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等为中心,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推进移动通信终端产业化,形成年产400万台以上的规模;巩固发展专用通信设备、无绳电话机、光端机等产品,继
续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等项目的研制和生产;适用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品牌的网络交换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产品,推进高性能计算机、超高速网络系统的产业化;开发生产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家电技术互为融合的数字化产品。
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我省的稀土优势,在南昌等地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等稀土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充分利用铜资源优势,在南昌、鹰潭等市发展高纯铜及铜合金、超强超导铜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铜新材料的产业化;充分利用稀有金属优势,研究和推广应用低成本高效率制取高纯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利用星火有机硅的资源优势,在九江、南昌等地发展适用我省汽车、纺织、电器等行业的有机硅聚合物。 生态光伏产业。以多晶硅为主要产品的光伏产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形成规模,为了打造世界光伏产业基地,应以新余赛维LDK公司为核心,整合南昌、抚州、景德镇、上饶等地光伏产业资源,扶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品,加快产业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力争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形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
应用软件产业。充分发挥南昌高新区软件企业的优势,发展数字内容服务网络与平台软件,开发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系统、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网络、面向城市公交、地铁和小车的移动多媒体应用网络平台等,拓展增值业务内容,扩大网络覆盖率,培育全国知名品牌。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和企业信息化软件,推广“政务通”电子政务应用软件,开发农村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基于工商链的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旅游管理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节能环保汽车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汽车工业的发展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突出自身特色,通过错位竞争获得发展。以江铃、昌河汽车为龙头,立足于发展小排量的微型面包车和轿车;同时,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引进、研发环保节能型汽车和乙醇汽车等多能源汽车、混合能源汽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国家鼓励建设节约性社会,对节油小排量汽车将作出政策性调整与倾斜,以及油价上涨、人们的消费观念将作出更新的机遇,充分利用节油性小排量K14B发动机已在我省投产的优势以及多年生产小排量汽车的经验,大力发展节油性经济家用轿车。
绿色陶瓷产业。绿色陶瓷主要是指高性能陶瓷、先进陶瓷、高技术陶瓷或精细陶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发展绿色陶瓷得天独厚的条件,景德镇、高安、黎川等都是国内陶瓷业发展的重镇,以此为基础,构建绿色陶瓷业发展的重点就是打造一大基地——景德镇市国家级新型陶瓷产业化示范基地。此外,创建南昌、九江、宜春、抚州四个新型陶瓷产业化省级示范区,加快生产在国内外具有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如发光陶瓷系列产品等。 四、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构环境法规的绿色导向机制。按照生态工业园的要求对现行的环境法规进行修订,重构后的法规要充分体现市场手段和自愿性措施相结合的作用,能够鼓励企业采用过程控制,对采用零排放、闭路循环能源再生以及非物质化生产的企业,在污染物排放配额分配、绿色奖赏(如环境标志、ISO14000论证等)、环境税费等方面予以支持,起到真正的“绿色”导向作用。
建立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质上是根据一定的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这就需要较高的工业技术予以
支撑。因此,必须尽快构建发展生态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零污染排放技术等。借助现代高新技术,通过区域合作方式,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闭路循环技术等进行联合攻关,不断增强生态工业园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园区内的企业能够构成生态链,达到能源的多级利用,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有较高的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技术,但技术开发水平不高和国外的技术限制使我省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如果不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则必将在以后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应重视无害环境技术,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科研资源,研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长期处理环境问题中形成的特色技术,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体系。
加大对生态工业园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要通过安排财政补助和贴息资金等,支持生态工业园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按照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规定,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