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途径
当前,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且呈不断升温之势。下面仅就培养途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保护好奇心,因为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
好奇心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动力源的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好奇心非但不得到保护,反而常常受到呵斥与责难,致使学生的好奇心逐渐淡化,最终变成对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就像有人说的,人的童年好像是个“问号”,而长大后则像个“句号”。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好奇心的意义,把保护和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来完成,使它得到发扬光大,成为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持久动力。
二.增强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但传统的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静听”,或求解由教师所给出的问题,而很少要求学生主动提问。结果,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不敢于也不善于提问,因而也就不会创新,因为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首先,要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提问。起初学生自然是不敢问也不会问的,所以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大力倡导不迷信权威、不害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逐步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逐步过渡到会问、多问、善问乃至巧问。其次,要善于妥善处理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提问,应先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据此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建构知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料和阶梯
创新需要有丰富而系统的知识来支撑,不可能有毫无知识含量的创新。因此,学校教学理应注重学生知识的习得和积累。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现代教育并不是把获得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强调死记硬背,而是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把获得知识当做事先教学目的的工具性价值来追求,强调在创作性的运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的教、探索式的学,想法设法设置运用知识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具有更深、更灵活的理解,从而可以更灵活、更广泛地迁移运用。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还重要。
四.实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因为这是创新的核心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为只有二者统一,才会有创新性成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发展思维与收敛思维结合起来着重训练,即提倡举一反三,也提倡举三反一。首先,经常对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一题等变式训练,鼓励打破常规,独辟蹊径。其次,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然后在进行集中比较和筛选,最后确定最佳解决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和独创性。其三,还要注意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训练学生善于从众多信息中,迅速而准确的筛选有关的信息,强化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五.培养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想象的因素,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善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的记忆表象,自由地舒展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增长智慧和灵感,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收集足够的信息,提供典型的素材,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提供想象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想象。教师甚至要激励学生大胆幻想,勇于幻想。积极地、美好的幻想是青少年心中的火花,教师应点燃它,使它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创新的动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发展有赖于多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因此,必须全方位去建构和培养。
苏楠,教师,现居河北邯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