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23-03-21 来源:步旅网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研究语感并进行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夏丐尊、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倡导以来,已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理解和认同,认为它是一条学习语文的规律。甚至可以说: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才能使其更有效地接受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1 语感的特性

1.1 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敏感性。当语言文字作用于人的视听器官,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就会迅速地捕捉住稍纵即逝的语言信息,加以正确而全面地感知,进而辨别语言文字的微言大义、细微差别、正误、情味等。

1.2 理解语言文字的快速领悟性。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在感知语言文字后,能迅速领悟、理解其内容的意义,包括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深层意义中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旨等。

1.3 对语言文字敏捷思维的直觉性。直觉,就是直接地觉察,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即不预先经过一番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便对思维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听到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便立刻觉得“绿”用得妙,是谓“一字用妥,尽得风流”。这便是直觉性思维。

2 语感的培养

2.1 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语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朗读,对文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得到语音感、语气感、语法感、语体感、畅达感、分寸感等,对文章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吟诵,是根据文章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讲究节奏韵律的一种精读方法。它要求进入作者的胸境;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段,获得象感、意感、情感。在吟诵中接受、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

2.2 指导学生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宋代陆九渊说得好:“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讲得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的重要性。品味语言要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比如《药》一文中的开篇:“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句话不单交代了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什么都睡着”来暗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民众的精神状态。品味语言还要指导学生切己体察。也就是能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借助联想和想象,激活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

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等,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的不相上下,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

2.3 利用教材,给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感操练”。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必须利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有意地进行培养。例如教读《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我先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古诗启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一唱三叹、心驰神往地进入了一个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境界,为学习课文作了感情上的铺垫。接着指导学生朗读、思考: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景物、传情达意是靠哪些词语恰当地表现出来的,作者为什么把荷塘月色写得这么美呢?在这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开始美读、体味,感受到了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品味到这段文字的色彩美,和谐美,意境美。并且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更深一步体味到作者的情操美,让学生获得一种崇高的道德感与理智感。

2.4 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好书,勤练笔。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感是一种技能技巧,只有靠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即量变才能引发质变。当然为了提高读的效率,教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练笔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鼓励、督促学生通过写日记,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加强对语言的运用,既可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总之,感知语言文字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但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和积累从而为学生掌握。把语感当作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的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