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推拿手法

2021-03-02 来源:步旅网
★论推拿手法——怎一个“柔”字了得(感触颇深)

少时有自谓中医推拿”高手“者,言自己指力惊人,力透筋骨,其效非凡。我当笑作如是观!经他“过手”的颈肩腰腿痛患者,有人说好,有人说歹。莫一是衷。说好者,自述按过多家,均绵软无力,都压不住那份“痛楚”,总觉得“不过瘾”,遇到他了,才是他乡遇知音,久旱逢甘霖,一溜下来甚为”痛快“。说不好者,一下手就呼天喊地,蹙眉拧嘴,大叫:“受不了啊,轻点不行吗”。那位仁兄一面好言安慰:”不痛怎么能有治疗效果呢?“,一面手上加力,大有一副菩萨心肠,屠夫手段!

这等仁兄在市场上很多,当然了”时势造英雄啊“!在这个推拿市场混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之患者自身医学知识匮乏的大环境下,这等”仁心“、”仁术“必然能大行于天下。

试问”高手“你学过医没有?受过几天培训?得的那家师承?你到底是在”治人“还是在”害人“?患者”无知“无可厚非,你若”无知“当人神共愤!!!!

就是初涉中医的人也都知道,真确的施用手法、力度才能真正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进而达到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再者,清代医家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早已言明”筋喜柔而恶刚“,大力、暴力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旧病未愈又添新伤,或是无谓的提高了患者的痛阈,使得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份暴力,说简单点就是对暴力”上瘾“了,到了这个程度,找不找推拿医生已经无所谓了,在他心目中只要力气够大就是”良医“,就能”手到病除“,可悲的是,有些推拿同仁,不明就里,在这些患者面前,或是不敢道出实情,或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倒让患者”反客为主“,他要大力你就大力,他说那疼你就按那,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一个”施暴者“。对于患者来说到了这个地步是可悲的!对于医者来说,你还百般迁就着他来,是可耻的!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推拿?什么是手法?你想过没有——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4 01:04

从”中医推拿“到”施暴者“着中间的距离有多远?《黄帝内经》中将业医者分作上工与下工,对于一个”施暴者“来说,你算是什么”工“呢?我看,连个劣工都谈不上,你按摩一辈子也就是个”买力气“的了,更可恨的是你的无知又会害多少人呢?

临床上,我若是见到一些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前来就诊,一触手”钢板“一块,当你还在给他用手法整体经络调理的时候,他已经极度不耐烦的啷啷了:”这里,是这里痛,用劲,劲小了没有用的“。

问问既往诊治经过,他会列举在某某推拿馆,某某人给按过,最后的评价也往往是:”力气大,到位!”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停下手法,给他慢慢解释:您这病这样推拿,路子不对啊,今天或许我用大力气给”推“开了,这块肌肉或许能轻松一阵,明天它就会绷的更紧,您就会更难受啊。明理的人,听完后,反观一下自身,确实是这个理,确实是越按摩越难受,不明理的人呢,还以为你是忽悠他,舍不得使劲。 不过,真能做到松沉劲,病人也会感觉特透!

作者: 天健时间: 2006-11-4 12:23

推拿是复杂高深的技术技能,非一法可概括,更非一“力”可尽说明者,刚柔是阴阳辨证的一部分,推拿施术要一定的力气但更重要的是技术技巧和功夫(比较难说明,所以也容易误解),最基本的一般的推拿也要多些技术含量。楼主所说较有道理,直指了一些暴力推拿的弊端,但也不无偏颇,值得细思。

且并非别人皆无知者,只是有很多人是学而未明(或未精),或用有偏差,或因当今大环境之致人浮躁而涉学无究。

〈医宗金鉴〉说提法时:“尚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适所用也!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推拿?什么是手法?你想过没有——” 确是值得深思,但哪个又能讲得明白?那个能给出一标准?所以争论就多了。推拿者,方法很多,专业此者,皆有所长,多有惯用法,业几十年而仍用者,有效也,否则就不会一直用下去了。当然对于每人都有需更精进者,再学习之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诚如中医者,绵绵数千年而不废,有效故也。

推拿就是推拿,虽也辨证选用穴位,但并不是同于针灸法,包括其补泻方法自也有异。推拿简便易学,是针对最基本的方法掌握来说,与其他技术技能一样,欲精则难,最基本的推拿按摩操作也可解除一些不适,并非无益,只是现在“浮躁行事”者多,以蛮力代功力者诚如楼主所说。

推拿职在隋代就有明确记载,《隋书百官志》记载:.....按摩博士2人......。《旧唐书职官志》:“......按摩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当时按摩科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

《唐六典》说按摩博士负责教授“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凡人支节府脏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若损伤折跌等以法正之。”当然此时按摩职者除手法施术还应该包括了运动导引等。

谢楼主文,激烈言辞可警人。请问楼主所说经络整体调整法可是指曹老前辈一生经验之“经穴按摩”?学习过,一直在学习中。但我并非专于经穴按摩者。我也反对暴力和蛮力推拿。

本贴收到18朵鲜花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4 22:23

说到这里,不得不反过头来说说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理解有些患者的颈肩腰腿痛会越“推拿”越严重

的问题。其二还是谈谈刚才提及的“痛阈值”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诸家都有解释,就我看来,王正龙的

解释最为平易贴切,他说“元气”不足者不能推拿,强行而为,只会暂时的调动患者体内本来已经不足

的“元气”至病灶与风寒湿三邪作斗争,结果可想而知,每调动一次,体内的“元气”就虚少一分,全

身的症状也会递进剧加,局部的痛楚也相应增强;“板结”的程度更胜以前!为推拿者当慎重这一类型

的患者。现在市场上搞推拿的人都自诩“中医”,然而真正明了中医学原理,在做治疗前真正能给病人

把把脉象,看看舌象,辩辩表里、寒热、虚实者少之又少。大多数(也许是极少数)都是将就

着问问那

里痛后即便上手了。

“痛阈值”是西医的生理学上提出的概念,简单言之就是机体对外力刺激最大的承受能力。对于不同的

个体,或者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其痛阈值是不同的。这一认识我想凡是做推拿者都有切身感受,无需

赘言。我们也能发现在通过几次手法治疗之后,患者的痛阈值会明显的增高,这是机体的正常调剂机制

,是合理的,有益的调节。但是有些(也许是极少数)推拿者主观上为了追求效果,或是刻意炫耀所谓

的指力惊人、掌力惊人无视患者的耐受,或是在根本不懂患者当下的“体质”成因,应其要求催动力量

于局部。结果我前面已经提到了,这不过是以一种“疼痛”压制“另一种疼痛“,于中医推拿之道已经

背道而驰!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4 23:33

我写这篇东西,切题在推拿的手法上,落点一个”柔“字。也许诸君看了半天,还觉得我离题千里,不

着边际。刘力红在《思考中医》第四章治病法要中谈到”识病机“时援引《皇汉医学》里的一句话:”

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搞伤寒者,搞内科的要在病机上下功夫去

寻求,才能窥得医道之本,临证处方才能永立不败!那么我们搞推拿的呢?搞特别是搞中医推拿,我们

的本是什么呢?手法,手法,以手演绎法,这个法在我们心中,中医内科有:理、法、方、药四个层面

。同样的我们搞推拿的也要讲”理“,这个”理“依旧是中医精髓之理,依旧是在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中寻,而后在心中定”法“,在手下演绎其”法“。

尝有同仁言及某某人手法如何好,在其看来就是一个表面的”技巧“问题,或轻快、或干脆利落,

或沉绵深透。不错这些都是技术层面所能达到的”象“。值不值得追求呢?值得。只追求这行不行呢?

不行。因为脱离了”体“(中医思想,辨证论治就是”体“)的”用“(手法风格),是无用的。再好

的”手法“,练习得再精美绝伦、再炫耀飞扬。不能正确的施治,又练来何用呢?所以,精研医理,抱

住辨证论治的根本不放,由此出发进而心悟手法之精要,勤加练习。体现自我的风格,才是”似迂而反

捷“的正路。

[ Last edited by 岫吉 on 2006/11/5 at 09:21 ]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4 23:52

前者,我说的那位”高手“,就是忽视中医理论学习,且乱施”手法“的典型!我曾经尝试跟他谈谈对

辩证的看法,他一脸的不屑说:”书上的东西,脱离实际,还是平时加紧练功,增强指力靠的住些----

----\" 话不投机半句多,我无语了!到底是理论脱离实际,还是你脱离理论呢?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你不尊

重知识,知识也不会垂青你.看着您每天施行\"仁心仁术\想着这些病人最后的归宿,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

对中医学理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错位的手法认知,错误的手法必然在病人身上贻害无穷!

[ Last edited by 岫吉 on 2006/11/5 at 09:32 ] 作者: zp215 时间: 2006-11-5 09:56

好文!我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柔的力量才是\"真力\"。 作者: 宁波中医时间: 2006-11-5 10:45

中医本来就是整体的.本来就是难精的.是很可叹的! 一句\"手摸心会\就是一辈子的活! 作者: zp215 时间: 2006-11-5 11:13

同意楼上的观点。按摩不容易用文字表达清楚和到位,正是因为它就是一种操作者本身的“手摸心会”

。操作者水平的高下之分,全在这”手摸心会”中。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5 12:31

古人有云:“不破则不立”。我谈了许多忽视中医学理的危害,也谈了\"暴力\"推拿的流弊.现在该将话题引入正题,说说\"柔\"在推拿中的意义了.一说\"柔\"常人心中难免联想到\"无力\"、“松懈”、“不沉”等等

贬义词汇,说到这里我不免又想引用刘力红在《思考中医》探讨问题时候经常用到的“破题”方式——拆字法。我们来看看“柔”这个字,它有一个五行属性你看到了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木”。我们再来想想”木“的特性,木曰曲直,何谓曲直呢?讲的不过是木的生长方式,不是强悍的,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蛮道!过去我们讲木多言其生发、条达这些向上的特性,其实我们还忽视了它另外的特性——”深透能力“。 黄山迎客松,植根系于悬崖峭壁之上,姿态万千,令人遐想!何能如此呢?这不就是天地的造化吗。这不正是木之根系曲直,化石为壤的深透力量使然吗!五行之中何者最至坚至硬呢?不错,是”金“。以金克石,石必留痕,久而久之呢?金也会磨损殆尽啊,我们反观”木“,它不会磨损,非但不磨损还生化不息,日见茁壮了。这说明什么呢?我们的推拿劲道,要向那个方向练呢?是向无坚不摧的方向发展吗?一个”柔“字,

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为推拿者当深思.........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5 13:30

说到”柔“,还想提一个我十分尊敬的业内前辈。他的建树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了”柔“。人们说他的推拿为”太极推拿“,可想而知他的手法意旨是从太极拳中衍化而出。久闻大名后,我曾经跑去看了一次,说实在的这有点偷师的味道!只是远远的看着,不提问,只作观察。太极拳我没有系统练过,但是基本要领还是知道的,而且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也和我们推拿的动作要领是一致的——沉肩坠肘松腕、力源于腰,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相当的难!很多推拿者一上手,就不知不觉夹紧肩膀,高扬肘部,手腕也不灵活,应力全在掌上了。为何?没背过这些口诀吗?不是啊,就十来个字,怎么会记不住呢!关键还是后天的”拙力“在发挥作用,那种通过太极拳修炼后”节节贯通,力源于腰“的巧劲用不了。

观这位前辈推拿,动作不大,速度很匀(不是慢,是匀),提按之间似乎在等着什么似的。说实在的,以我当时的眼力,真还看不出什么门道,甚至还有些失望!就这啊,没什么特别的啊,不就是慢些吗, 暗着用力吧!嗯,我也会了。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5 13:54

”老师傅,我昨天踢球闪了腰,您帮我推推吧“

”行啊,先给我看看舌头“查完舌象,我就爬在治疗床上了。虽然看不见,但也能感觉到他大致用了,点、揉、滚、按等几种手法。我很细心的体会。渐渐的我终于明白他在等什么了,在等我的呼吸,比如按法,当我吸气时,他决计深入,只有呼气时候才一点点的喂力,而且绝对不是暴力,是一种绵沉淳厚的力,几个呼吸循环后,局部有明显的热胀感,这突然让我想到太极拳中的几句口诀”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厘毫,谬以千里.........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5 14:06

看看现在的推拿的者有几个能明白舍己从人的道理,人之生命皆因气机使然,每个人的气机不同,最明显的就表现在呼吸的节律上,呼气时候肌肉放松,这么简明的道理,那个不知道呢?虽然我没有问,但心中已然清楚,这是太极拳”听劲“在中医手法上完美应用。避实就虚,因势利导,自己才会省力,他人才会受力!如果你触觉迟钝,根本感觉不到手下肌肉微毫变化,不知道随迎开合之道,一味以自己的节奏代替他人的节奏,岂不是犯了主观先入之过!

作者: 岫吉时间: 2006-11-5 14:20

20分钟后,他告诉我好了。下的床来,确实觉得周身舒泰,踏踏实实,连脚下都变得沉实多了。身上也微微还有些热胀感。回头看他,依旧是神色安详没有一丝疲意!”您一个早上要按多少个啊,很累吧“我故作疑虑的问。”十来个连续按都不会有问题,这用的是巧劲“他回答的倒也平实。

我要走了,真想跟他谈谈,又怕太唐突了,没有礼貌。真想写个纸条给他,不写别的,

就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一种境界的美!

作者: suan20 时间: 2006-11-5 16:25

好帖,中医本求一气贯通,就是呼吸,呼吸就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元气也随呼吸扩散与聚合,人本是血与气,气生血,血旺神自旺。推拿,针灸也好都是在呼吸上下功夫,功夫深了,自己了解自己体内气的走向,给别人按时,配以呼吸节律,以合别人的气,气合后,别人能够感到温暖与安详,舒服,轻松,也是以自己本气调别人气,但前提自己得控制自己的气的方向。

呼吸那么简单,但离我们的那远,找到了呼吸就找到了自己。我们的控制我们的呼吸,让节律慢下来,和谐宁静产生,智慧自来。

如果我们感觉到我们呼吸时,说明我们已经有病,呼吸是生命力的象征。 本文及讨论:转自民间中医。

A:

推拿手法应讲求一个\"柔\"字,柔和深透,柔而不轻,透而不滞,方为手法之大成。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中,不能等同于正骨手法,但就算正统的正骨手法,也同样要求一个,(巧)字,同样不能用蛮力,手法者,使病人不知其苦,这句话我们每一个推拿医生,应牢记于心。推拿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其理论思想也应该源于中医,所以,推拿医生必须掌握丰富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并用中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脏腑学说认为,肝主筋,而肝为钢脏,喜柔而恶钢。当手法操作与筋肉之上或筋骨之间之时,切不可用暴力,以免损筋伤肝。尤其是对于那些女性患者,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肝主藏血,女子以血为用,故此当一个推拿医生,为女性患者们施术之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怜香惜玉之情,不要忘乎所以的暴力依旧在,让病人在不知不觉中,身受重伤,而依然对大夫心存感激。我们为医者,虽然不能做苍生大医,但也不能抛弃良心,闭着眼睛作人吧! B:

因为我从事推拿工作,平时上网浏览,就特别喜欢观看一些关于推拿经验交流方面的文章。偶尔的一次机会,看过此文,令我感受颇深,知道咱们坛子里面有不少同道朋友,便转帖过来,以供大家研究讨论。文中提出来的几个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推拿工作的临床医生所不可忽视的。推拿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医疗方法,具有脑力和体力两者双重结合的高级劳动性质,因此这对于一个推拿医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好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而且要精通经络巡行,把握脏腑生克关系,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古训,是我们应该永远遵奉的信条。 C:

论述刚性推拿手法的力学剖析�

推拿手法贵在刚柔相济。何为柔,何为刚,在这里我首先引用古人的几句话.张景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医宗金鉴》:\"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并指明:\"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赵学敏:\"推拿要识虚实,揉拉在缓而不痛。\".这些话都很有力地揭示了推拿的手法用力技巧.多重因素的综合决定了刚性和柔性的多少,我们可以将刚性较多的手法称为\"偏刚\"手法,常用的有按法、点法、拿法、踩跷法、一指禅推法、拍法、叩法、击法、拨法等。\"偏刚\" 之中又有刚柔之分,以施力点的刚性而言,肘按为刚中之刚,全掌按为刚中之柔;以施力点面积大小而言,指按法与掌按法相比,力度相等的情况下,指按为刚中之刚,掌按为刚中之柔;以施力的轻重而言,击法与叩法相比,击为刚中之刚,\"叩为轻击\",为刚中之柔;以作用深浅而言,拨法与按法相比,拨法着力更深,为刚中之刚,按法为刚中之柔。以下我把\"偏刚\"手法称为刚性手法.

下面我们详细论述刚性手法的力学剖析:\"刚\"既深透所需,也副作用之源。�

与柔力相对,刚的来源之一是均匀之相对性。如,髆法、揉法属较柔手法,均由轻柔缓和的腕臂摆动带动掌部,将力量输送到皮下组织。整体上看,其多次重复的来回摆动要求缓而均匀;此即柔的一面;但对于每一次摆动而言,并非绝对均匀,而是来轻去重。(如髆法*作就是\"腕关节伸展时向内滚动约40°左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动约80°左右\")。这种\" 来轻去重\"的相对均匀*作,就是构成手法柔中带刚的一种基础,而柔中带有适度的刚性,才能使手法达到柔而深透的要求。�

同样,刚也与施力路线的直接与短程有关。我们进一步看,揉法是旋转摆动,髆法是腕部屈伸摆动(属直线摆动),因此一般情况下髆法比揉法,带有相对更多的刚性,手法上也就更为深透。�

此外,刚的要素还包括施力的速度的快捷、施力面积的集中、施力的重度、作用部位的深入施力点的刚性等多重因素有关。�

刚性的多少决定了渗透作用的强弱。在\"偏刚\"手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一一验证。�

刚性又是副作用之根源。如扳法,在推拿手法中最难掌握、最易出危险,其原因就在于该法 *作末期有一快速的、施力略有加大的极小幅度旋转,此即为刚性,若施治略有闪失就很容易出现过度的刚性,导致颈部损伤。又如击法*作时手腕挺直,去除带柔性的弹力,故属刚性手法,若用力过度,也易出现过度刚性,因此年老体弱、心脏病患者不可使用。相反,属柔性手法范畴的摩法、抚法则少有致险的可能。

D:都晓得刚柔相济,那么刚应几分,柔该多少呢?实际运用当中刚柔各几成是要随机相应调整变换的,但在推拿上有个总体格局是不应变的,那就是内刚而外柔,内之刚使力度深透有了保障,外之柔则使病人不知其苦且产生肌肉被动拮抗的机会大大降低,对施术者也有个好处就是外之柔可以使其对手下力度大小方向以及患者的反应有了比较清楚的感觉和把握,此点类似推手中的听劲道理。

凡事就是这样,强调其一就会偏废其二。在过于强调了柔的问题的同时很容易使人陷入柔而无力、柔而轻浮的误区。实际上做推拿本身是术者肌肉的收缩作用,肌纤维必然发生紧张从而向外施力,这时若术者内心努力则很容易使肌肉收缩过度,产生了过刚的蛮力暴力;因而关键就在于施力者施力的时候是否自我感觉到肌肉的紧张,如不觉紧张,患者又不知所苦,身上相应的经络穴位却有热胀酸麻等八处出现,这才真正达到对医患双方均有利无害的结果。术者一方面要求自身完成操作,另一方面体察自身是否紧张僵硬,当这一对矛盾得到和谐处理和支配时就会对外作用出刚柔相济、外柔内刚的力度来了。

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并不轻松。因为这完全是用力技巧的问题,涉及到人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和调控能力,涉及到诸多反射弧(习惯)的建立过程,不经过一番苦练积累是不成真功夫的。

楼主所言得很好啊!推拿的基本手法好比打拳的站桩,常人都喜欢招式而忽视站桩,推拿的许多人也喜欢追求扳法,而忽视基本的手法,提一点个人看法,推拿的刚和柔的分量如何把握?刚则深透,柔则亲和,比方说把一个青蛙放到热水中,它啪的跳出来了,而把它放到凉水中慢慢加热,等到它发觉不妙时,已经跳不出来了。推拿也是这样,质刚之力使之于肌,则肌马上紧绷抗拒于外,而质柔之力不会使肌紧绷,可以进入,所以推拿时我们和病人的肌肉应该有个互动的过程,肌稍紧则柔,稍松则刚,这个刚柔相济,也是和病人的肌体顺势而为,所谓“知彼知己”方能使病人不知所苦而直达病所。其实哪这也是手法“辩证”的一个意思。

原帖由劳谦君子于 2007-8-1 18:01 发表

百炼纯刚之劲,化作绕指之柔。没有七八年功夫是不行的。

练武术讲由松入柔,积柔成刚,而后复归于柔。推拿的手法练习也是这样,先要周身松开,只有松开了才能将内里的劲放出来,积周身之劲于一点。劲力练出来了,然后再将再追求温柔和深透。 骑单车逛大街

没有刚何谓柔,劲的形成也离不开力.刚只是学习推拿的初阶段,只有当掌握了整体发力,力聚指端甚至肢体的任何部位,才能去讲求全身的松透,才能追求柔.刚柔是相对的,相互

依存的,这也是符合中医阴阳之理.只是推拿医生自己要通过练功和治疗不断体悟,不断完善,不要片面的的强调一方面. guitaren

推拿手法,柔和持久,深透有力,重柔和,重深透,指力再大,虚浮于表,一样没用,记得刚开始学推拿的时候,跟师父练指力,结果力是有了,但不会使劲,一上手,病人大叫皮肤痛,再大的力也透不进去,无效,师父让我再练,体验深透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个倒不是不说怎么回事,是真的只可意会,呵呵,起码我是表述不出来。然后先在师父身上试手,一上去,师父大叫痛,我说不是深透了吗,他告诉我,深透是深透了,但是手指跟个铁棒子似的,不柔和,上身只觉得痛,没觉得爽,于是又开始了体验柔和,时至今日,勉强达到了一点点,最大的体悟就是身体的协调,手指的协调,随着患者的肌肉的起伏要不断的调节自己的力量,配合患者的肌肉对抗力,还有其呼吸等等,好似太极高手,能把小鸟放在手心让它扑腾却飞不起来,即是手掌到了非常敏感和协调的地步,可以感知鸟儿飞起时双脚蹬地的力量,并及时卸力,鸟才飞不起来,我做不到,各位如果做到了,相信手法一定会上一个高峰。 hal8900

小鳥先生提的手法,即是太極推拿手法之精神。

能感受被按者的肌肉是放鬆或緊張,要綀到手上有聽的感受,即是和把脈之理一樣,能感受到現在是什麼脈形。

當被按者被按痛,肌肉是緊張的,此時手上的感覺是硬的,按者力量即放輕。

當被按者被按的舒服,肌肉是放鬆的,此時手上的感覺是軟的,按者力量可酙量加大、加深。

心擺在手上即是。

不是一般的赞同,而是敬佩得不得了,楼主,应该是位大师级的人物啦,而我也有幸得到过一位非常好的按摩师的按摩,在没遇到她之前,我是从来不相信这方面的效果的,人家好的按摩师到痛点的时候直接到筋,那种痛是刮骨的痛,而不是那种没必要的皮肉的痛,而不在你痛点的话,即使再怎么按那筋也不会觉得痛,反而是一种舒服的享受.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由于她为人实在,那位按摩师她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了好几年,从未见有什么不适,相对于那些知会用死力做的人,只做了那么三四个小时就喊累的人,我不懂该怎么说这种现象(连最基本的柔劲都没练到家,就看着别人外在的新花样,未学走,先学跑.). 王默文

真是好贴!我最近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盲人推拿过的人来到我这里之后直接要求力度,我使出全身气力方才感觉刚刚好。后来我到一个空间医学传人那里看他们的推拿,发现就如楼主所言,扎马步沉肩垂肘手腕摆动,看似轻轻如同揉面,而病者却呼吸已经不自如了(力度使然)。之后他们就行正骨手法,也是摸准之后,略施手法仅有一节错位之响动,并不像有些所谓正骨医者,寸劲一发,叭叭乱响,不够定点定位! 聊天询问过后,一个关系不错的内部人说就是旋转,如同把身体或者肌肉比作一根圆杆虎口部位往复转动即可。

我试着在自己的忠实顾客身上模拟,却左右不得力,煞是纳闷。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功法在里面,我不得而知。

要是同行高手能把功法心法推出,大家一并学习就好啦! 期待大家的推拿都上一个水平,摆脱重力施暴的观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