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_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0-03-22 来源:步旅网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分析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 过程与方法:联系社会背景,把握小说的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现实,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摆脱思想上的套子。

教学重难点

深入把握小说主题,联系实际,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及策略

讲授与引导、小组讨论

教学媒体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看到这个标题,同学们是不是有点疑惑啊,装在套子里的人怎么能正常生活呢?其实,这是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塑造的一个 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整体感知

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生:别里科夫

师:这个人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死了。

师:小说中对他的死亡是怎么描述的?在文中的哪个地方? 生:第一段第一行

师:是的,文章一开始就简洁而明确的提出了别里科夫的死讯。那么,关于别里科夫的死亡,文中还有没有更加详细的描述呢? 生:倒数第三、四段

师:好的,我们把这两段齐读一下吧。 生 齐读

师:别里科夫在一阵“哈哈哈”的笑声中结束了他的生命。一个人,别人的一阵笑声就能结束他的生命,看似很荒谬,但一定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三、合作探究

(一)梳理情节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别里科夫死亡之前都发生了哪些事情,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来。

生自读,找出具体事件,并回答。

师明确:漫画事件、汽车事件、争吵并滚下楼梯事件

师:这几件事和他的死亡有有没有关系?分别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小组讨论

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归纳总结观点 另,争吵事件分角色朗读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答

师明确并小结:小结:美好婚姻的告吹,使他陷入绝望;漫画事件和滚下楼梯,使他收到嘲笑,让他感到羞愧;担心事情传出去,怕出乱子,让他产生恐惧。各种打击加在一起,种种因素,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

(二)分析人物形象

师:这些事情确实是别里科夫死亡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事情,或许别人也曾经经历过,为什么单单葬送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这其中有没有他自身的原因呢?那么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有的。他是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师:那我们一起找一找他的身上都有哪些套子,这些套子又体现出了他哪些性格特点。 生:自读课文,寻找关键句、关键词。

师引导学生作答,并提醒学生关注漫画式的描写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师明确病小结: 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套子,使得别里科夫孤僻、胆小、多疑、封闭、守旧,那些外在的打击,作用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三)把握主旨

师:别里科夫这么一个怯懦守旧的人,书中却写道人人都怕他,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或许,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吧。

师:ppt展示社会背景

同时简单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恐怖的沙皇专制制度下,有许多封建卫道士充当沙皇的耳目,人民稍有“越轨”,就会被告密者举报,所以人们生活的战战兢兢。

师: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别里科夫充当的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

生:沙皇的耳目,告密者。他在与科瓦连柯的争吵中提到的要去把谈话汇报给校长 师明确: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别里科夫,一方面,他自觉维护这种制度,通过告密,充当耳目,这是全城都怕他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又是这种制度的牺牲者,这种长期专制恐怖的制度,造成了他胆怯封闭的性格,加速了他的死亡。

这样看来,这种社会制度也是造成别里科夫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总结别里科夫的死因 师引导学生规范作答

1、 具体原因 2、 性格原因 3、 社会原因 四、知识延伸

别里科夫的死亡已经是全文的高潮与结局,为什么后面还有两段内容,这两段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回答

师:这样的问题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常见,所以我们要规范做答。 师明确:

1、 情节方面,使故事更完整。 2、 人物形象方面,更加丰富充实。 3、 主旨方面,得到了深化。 五、拓展延伸

师:别里科夫裹着那么多套子,很是荒谬、可笑。他的时代虽然过去了,可是我们身边,就没有那种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套子吗? 生:各抒己见 师参与并引导探讨 六、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请以“我看套子”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七、结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是非常可悲的,所以,我们要勇于打破套子! 学情分析:

初中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对契诃夫比较熟悉,因此,对于作者我的介绍就比较简略,而把相关文学常识放到了评测练习中。

通过必修三小说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也能主动找到肖像、语言、行动、环境、心理等方面的 相关描述,但是综合提炼的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讽刺手法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掌握。

另外,学生对于沙皇专制的背景虽有了解却了解不深,所以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素材。在点拨之下,学生也学会了结合社会背景来分析典型人物的形象特点,并能体悟到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总之,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对于小说这种文体的要素呵呵常用手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他们文学类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思路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效果分析:

小说这种文体,学生都喜欢,但是,喜欢的是“读”,而当需要他们真正去分析点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就不大了。所以,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来导入课文,就能引导他们继续深入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我就从别里科夫的死讯入手,带领学生一起去调查别里科夫死前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和他的死亡有什么原因,学生们果然很有兴趣,不但找到了这些具体事情,还能自主深入分析。

另外,分析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过程,还锻炼了他们对文章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的能力。整体把握别里科夫有形的套子是哪些,又通过细节推敲出别里科夫无形的套子有哪些,继而通过这些套子推理出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这又锻炼了他们鉴赏语言的能力、

在拓展部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发言,从早恋、校服到重理轻文的僵化思想,气氛一度相当活跃。课下还有很多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写到周记里交上来,与我分享。这样就把课文学活了,不是僵硬的去研究一篇课文,而是能够真正的解放学生的思维,使大家爱上学习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小说的教学上,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培养高中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因而可以说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概括出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搞清楚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都有什么内容,有什么涵义,并进一步了解当时恐怖专制的社会制度。

评测练习:

达 标 要 求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重点知识 1.作者简介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掌握本文出现的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把握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 预 习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 、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案 2、阅读课文, 按照情节发展,理清课文的结构,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 节。 3、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深入思考 4、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并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概括全文主旨。 5、小说自始至终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刻画别里科夫可悲、可笑、可鄙的性格。那么,小说中讽刺幽默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6、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套子? 课后反思:

通过讲授这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我感慨良多:

1、规范作答很重要。这篇小说选自必修五的第一单元,在此之前,必修四也有一个小说单元,所以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也是了解的,但是落实到回答问题甚至是纸面上,答案的规范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2、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由于小说篇幅较长,课堂时间很难留出足够长的时间给学生来阅读和思考,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有可能抓不住重点,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还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反思,我发现,我给学生留的读

书时间就不够充分。

3、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来理解,文学中的人物毕竟也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一时了解不全面的话,就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或者有感触的人物来分析,学生就能有更深的体会。

4、平时讲课ppt和黑板并用,但还是以讲为主,ppt用的偏少,以至于授课过程中翻页的时候有犯错页码的情况出现,非常尴尬,以后还是要加强练习。

按照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必修五的第一单元设置为小说单元。现阶段对于小说的要求是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要素着手进行分析。分析情节的时候,需要注意情节是如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由细节体现出来的。 因此,本课学习目标为:通过研究别里科夫的死因来了解这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并把握典型的时代背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