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2022-11-30 来源:步旅网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经典回放

1.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经济发展与国家政治、统治方针政策的关系,同时从经济发展中提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借鉴因素,体现“以史为鉴”的历史取向价值。 例1 (1999年高考第3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昊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记》卷五十四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四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回答:(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 本题考查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结合体。第(1)问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第(2)问要上升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一点从人口在全国所占的比例的增长,“实仰东南财赋”等方面作出判断。第(3)问则从政治稳定、政府重视、劳动力增加、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概括。

参考答案 (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评析 本题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强度较大,区分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导致考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材料处理能力差,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欠缺。

2.重视对中国古代重要朝代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的考查,并以材料阅读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方面,材料解析题命题比较多。

例2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读下图回答: (1)西汉和唐朝,在现今的天山山脉南北,曾先后设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军事行政机构(或官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2)古代的“葱岭”相当于我国今天______市附近的___高原和_____山

(3)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所反映的主要是哪一个时期、哪种宗教的艺术成就?丝绸之路示意图

(4)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5)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

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讲解 这是一道与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相关的典型文综题,题目前三问都是再认再观层次的试题。第 (4)问要读图,从图中寻求答案。第(5)问重点在“经济”和“政治”。

参考答案 (1)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2)喀什 帕米尔 喀喇昆仑 (3)隋唐;佛教。

(4)从图示的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内陆,年降水量约50毫米,气候干旱,风沙埋没。

(5)①基础产业先行,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③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评析 层次性、综合性、深入性、全面性是高考命题高人一筹的方面。通识的理念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今后复习的思路即低起点巧深入。

3.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某一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考查方式在高考中早有体现,而且难度值可以调节,表现出高考命题的机动性。

例3 (1997年高考第4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 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

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 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 用服玩,争尚结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 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接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回答:(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讲解 此题借一个普通的“重农抑商”政策加以发掘,考查了依据教材又超越教材的新情境和新问题。这是当今高考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的常用方法,对这样的题目的应对策略只有惟一的一条途径,那就是提高材料处理能力乃至整个学科能力。题目出示的是清朝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分析农工商关系时,应结合材料,全面思考;“社会现象”从材料中提取。

参考答案 (1)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晶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评析 这道题是高考命题专家认为比较成功的命题。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多项能力,效果好、区分度高,为近年来高考所出现的经典试题之一。认真仔细揣摩这道题,从中体会和领略其命题方法和解题方法,对复习和解题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值得注意。

例4 (2000年高考上海卷第32题)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请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情况及其原因。

讲解 这道题还是对宋金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考查,试题考查的重点是“经济地位”和“情况”及“原因”。经济地位这一明显阶段特征要精确概括,原因方面教材大多有叙述,归纳出来即可。本题关键要得出“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参考答案 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具体史实也可列举出来)

评析 此题考查概括能力的特征比较突出。主要因为阶段特征不是显性的历史现象,而必须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结论来。

4.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历史教材一般强调对经济现象的叙述,对经济现象的实质或本质的分析和说明

不多,这些隐性知识便成为高考考查的选择切人点。由此可见,高考命题选择的是师生不易察觉也不易模拟的内容。

例5 (1993年高考新科目组第48题)阅读下列材料:

据雍正十二年,《(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载:“苏城机户类多识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月示儆。”

回答:(1)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官府对事实真相作了哪些歪曲?

讲解 这道题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劳资斗争。认识到这一点,解题就步人正轨。现象和实质可从上面分析中得出;歪曲史实则要从材料中提取出来。

参考答案 (1)机匠罢工、机户告状,官府发布告示禁止罢工。 (2)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官府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偏袒机户。

(3)把机户和机匠的关系说成“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把机匠斗争的原因说成“怀妒忌之心”;把领导斗争的机匠说成“不法之徒”;把机匠的合理要求说成“勒加”、“索诈”。

评析 这道题在当年的高考中属难度较大的题目之一,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概括能力不足,第 (1)问漏答的较多;第(2)问中,不能得出“劳资斗争”这一结论来;第(3)问也是漏答较多。看来,加强考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是高考备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点击热点

1.经济史内容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高考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的内容的考查一般每年都有大题,考查具有范围广、题型分配全面的特点。文科综合能力题经济史的内容更是重中之重。从考查来看,试题一般不绝对只考经济史,常常与政治、文化等内容联系起来,以专题的形式出现。200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表现为第3~8题(“西部人口、经济、环境”题)、第 37题(“中国水土流失面

积”题)、第38题(“科技革命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题)、第40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题),这些试题以经济史内容考查为核心,涉及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内容。从内容来看,考查的是知识各方面的综合体;从学科来看,纵横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体现了当今极其强烈的“通识教育”理念。

2.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改革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同时还重视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经济主张及其评价等等。如:高考先后考查了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的内容,商鞅和晁错的重农主张,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五代时期南唐烈祖的治国方针、政策、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南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北宋的榷场含义及其作用,元朝经济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明清时期的地丁银、闭关政策等。综合题方面有2000年高考考查的唐初至清朝前期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原因,宋代中日贸易,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等等。

如:(2000年高考津、赣卷第41题)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①演变: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前期实行“摊丁人亩”,将丁税平等摊人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②趋势:以银两代替实物,赋税中货币比重加大;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③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

3.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农作物及种植区域的扩大和推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特点、影响和启示等等。其中,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考查了多次。此处只列举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的一个题目。 如:(2000年高考广东卷第41题)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①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南朝时期,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有了提高。从越南传人的占城稻,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南宋时,水田增加,苏湖地区稻米产量很大。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②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经济交流;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的提高。

4.高考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还比较重视考查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青铜制造、纺织、冶铁、陶瓷、造纸等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等,由于都是客观题(选择题),此处不再枚举。但这些方面的经济内容,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强,它们一定会在高考中崭露头角的。

新题探析

例1 2000年夏天,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严重旱灾,水资源极端匮

乏,人畜饮水困难。为此国务院把南水北调工程提上了议事日程,形成了南水北调总体方案,分东、中、西三线向西北和华北调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其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其时间上分配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造成华北平原,特别是海河流域供水紧张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观察我国古代运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我国古代大运河的情况,请填出图1中B点与图2中C点所联系的水系名称。

②对照图1与图2,指出运河出现了什么变化?有何作用? ③根据上述变化,分析并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在东线引水方案中,将通过提高城市水价来筹集工程集金和组建供水公司实施市场化供水。提问,这一水资源配置思路的经济学依据何在?

解题思路 此题是一道政、史、地三科综合题,它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切入点,设置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古运河的变化、水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第(1)问是地理学科的内容,第(2)问中①②③都是历史学科的内容,第 (3)问是政治学科的内容。既考查了考生再认再现能力,又考查

了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点评 (1)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工农业生产发达,用水量大;人口绸密(人口急剧增长),需水量增长快,环境污染使水资源遭到破坏。 (2)①图1中的B点:钱塘江,图2中的C点:黄河。

②元朝时期,由于黄河夺淮人海,出现运河改道,把弓形变成直线。从而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程,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 ③原因: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王朝的分裂割据,内乱和战争的破坏;水患灾害的影响,运河年久失修,泥沙淤塞。

(3)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因素;市场在我国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市场化供水正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和要求;在我国水资源严重浪费和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国家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并强调要统一思想,不失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 ’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交通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 材料二请回答:项目单位年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 14.356.1比重

占全国人口%

1980

42.2

22.7

比重

城镇人口比%重

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19901995198019901995198019901995198019901995

41.641.228.938.024.745.146.249.160.562.766.0

22.823.018.121.720.018.419.317.512.311.910.2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填写下表:比较内容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1980-1995)

人口东部地区

产生差异原因

西部地区

工农业产值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2)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试举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西部地区进行友好交往的史实三例,并阐述近代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历史原因。 (4)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道理?

解题思路 第(1)问中的趋势,需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得出,产生差异原因要从东部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比内地高、原有的基础好等方面去概括,同时还要考虑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第(2)问思考的角度有资源、国家政策、东部经验、劳动力转化潜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第(3)问立足于“友好交往”。第(4)问是政治学科题。 答案点评 (1)

变小东部: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政策落实到位

西部:经济文化水平较落后,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变大

的地区东部:地处沿海,原有基础较好,改革开放起步早,成效大

西部:地处内陆,原有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

变小

(2)①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尤其是能源和有色金属矿产更为突出;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③东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④农业劳动力实现转化的潜力较大;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的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⑥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 (②~⑥答出其中4点就可给满分)

(3)①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政府同西域的联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成为汉蕃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写出其他史实,只要正确也可给分)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殖民者迫使中国开口通商,其通商口岸绝大多数在东部沿海地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开设工厂,较早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东部地区自给自足的

变大

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工厂大都在东部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有其连续性,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政策上向东部倾斜,有利于东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其重点和首要目标放在发展东部。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4)①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②国务院专门成立西部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西部大开发,说明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不直接干涉国务院的行政工作,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③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各经济地带、各经济领域的发展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等国家职能。另一方面,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遵循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例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

唐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材料

三 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依据材料,联系教材,回答:

(1)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两次大迁徙高潮?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大迁徙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大迁徙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解题思路 该题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解答第(1)问要仔细阅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分析。第(2)问基本上要靠回忆课本知识来完成。第 O)问要根据唐、明两代工商业中心的分布差异去分析、思考,如唐代集中于黄河流域,明代集中于长江流域、东南沿海。

答案点评

(1)①总趋势是由北向南迁徙,南方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到唐安史之乱后,南方超过北方。②出现两次迁徙高潮,一是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二是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直至两宋。③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2)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入关内,逐渐和汉人融合;迁到南方的汉人和百越各族不断融合,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②唐后期至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进人中原地区,和汉族人相互影响,至元代,已统称为汉人,唐朝以来,迁到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我国又出现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3)人口的迁徙,带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大量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在唐代,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在北方;到宋、元、明,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分布在南方,尤其集中到长江三角洲的苏杭一带,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最早在这个地方产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