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包括( )。 A.说明部分 B.本文部分 C.课时安排 D.实施要求
2.教学计划是课程文件的一个层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 )特点。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科学性
3.新课程下,高中是以( )课程为主。 A.综合
B.综合与分科相结合 C.分科
D.应用
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在于( )。 A.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 B.课程标准强调“以学为本” C.教学大纲强调“刚性约束” D.教学大纲强调“弹性空间” (二)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 )对于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
3.“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谁提出的?( ) A.霍顿
B.洛克 C.华生 D.格赛尔
4.该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 A.即使是天才,不学习也成不了大器 B.遗传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前提 C.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D.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情景题答案 (一)
1.AC【解析】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说明、本文和附录。 2.ABC【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3.C【解析】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ABC【解析】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弹性空间”。 (二)
1.A.BCD【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
2.B【解析】题干体现了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3.A【解析】题干名言是霍顿提出的,霍顿是美国教育家,他强调遗传对于个体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4.ABD【解析】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而非决定作用。 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2.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布鲁纳 D.赞柯夫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5.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策略的是( )。)。
A.升华性问题 B.突出道德争端 C.澄清与总结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 D.“集体中心”
7.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A.主要部分 B.基本部分 C.主要途径 D.基本阶段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
10.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 A.小学教育 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 D.大学教育
1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12.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15.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学记》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答案
1.D【解析】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
2.D【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年轻时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3.B【解析】杜威在20世纪仞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4.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5.B【解析】在引入提问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突出道德争端、询问“为什么”的问题、使情境复杂化。
6.D【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等评和教学成绩挂钩,导
致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运用比较多。
7.C【解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发展的关键时期。
8.D【解析】教学过程各阶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学过程的结构。 9.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0.B【解析】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初中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
11.B【解析】在校园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
12.C【解析】人格尊严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13.C【解析】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14.B【解析】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15.B【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理论阐述,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1.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 ) A.前学校 B.前社会教育机构 C.学校
D.社会教育机构
E.高等学校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华生 C.威尔逊 D.洛克 E.格塞尔
3.教育目的具有( )等特性。 A.历史性 B.时代性 C.社会性 D.阶级性 E.自然性
4.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5.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 C.技能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E.研究型课程
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发扬教学民主 E.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7.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A.讲授课 B.演示课 C.练习课 D.实验课 E.复习课
8.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E.继承性
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 )。
)。 )特性。 A.独裁的 B.民主的 C.权威的 D.放任的 E.自由散漫的
10.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形式。 A.学校教育 B.职业训练 C.科技发展 D.卫生保健 E.信息搜寻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多选题答案
1.ABCD【解析】高等学校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学校教育类型,所以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前四者。
2.ACE【解析】华生与洛克是“外铄论”的代表。 3.ABCD【解析】自然性不是教育目的的特性。 4.ABCE【解析】略。
5.ABE【解析】技能型课程和知识型课程是按课程功能划分的。 6.ABE【解析】CD两项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7.ABCDE【解析】这五种课都是以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依据划分的。 8.ABCDE【解析】此五点均为德育的特性。
9.BCD【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民主的、权威的、放任的三种。
10.ABDE【解析】科技发展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 11.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制度成分
1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A.生理活动 B.精神活动 C.心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E.思维活动
13.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E.德育方法
14.班级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集体的民主型领导方式 E.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15.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E.教育阶段化
16.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 A.主观法 B.客观法 C.实验法 D.经验法 E.活动分析法
17.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讲授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E.布置课外作业
18.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贝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泰洛齐
19.教师的职业角色有( )。 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家长角色 D.管理者角色 E.研究者角色
20.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操作性 E.现实性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答案
11.ABCD【解析】制度成分属组织文化的内容。
12.ACD【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次的内容活动组成。
13.ABCE【解析】德育原则是德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不是德
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4.ABE【解析】班级目标的设计和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无关。
15.ABCD【解析】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了~些新的特点,主要是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16.ABCDE【解析】这几项都是课程设计的方法。 17.ABCDE【解析】这五项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18,BCE【解析】卢梭、福禄贝尔和裴斯泰洛齐都主张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19.ABDE【解析】这些都是教师重要的职业角色,此外还有家长代理人等角色。
20.ABCD【解析】课程目标有四方面的规定性,即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1.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年级。 ( )
2.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 )
3.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分辨的程度。 ( ) 4.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法。 ( ) 5.潜在课程不属于课程的范畴。 ( )
6.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并不重要。 ( )
7.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是很抽象的。 ( ) 8.信息技术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
9.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其保持一致,绝对不可超越其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 )
10.墨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教育应“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 )
11.教学是学校的唯一工作。 ( )
1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骑士学校。 ( )
13.教育并不能生产物质产品,所以教育投资是福利性、消费性投资。 ( )
14.因学生犯有一定的过失,学校可以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 1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 16.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宣扬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
17.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 )
1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就发展了能力。 ( ) 1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现代教育的代表。 ( ) 20.巩固知识就是把知识保存在头脑里。 ( )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判断题答案
1.×【解析】班级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2.×【解析】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3.×【解析】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题于所指是
区分度。
4.×【解析】无论启发式还是注入式都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5.×【解析】一定程度上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比显性课程的影响更大,因此,潜在课程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
6.×【解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能没有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民主平等是统一的。
7.×【解析】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也是很具体的。 8.×【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9.×【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互相适应,在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超前发展。
10.×【解析】题干所指是道家的教育主张。
11.×【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也要统筹安排其他各项工作。
12.×【解析】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13.×【解析】教育虽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却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更丰富的社会财富,所以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 14.×【解析】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15.×【解析】“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6.×【解析】卢梭的教育主张是自然主义的。
17.√【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文化既有差异性,
也有相同点。
18.×【解析】掌握知识只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二者能否实现转化还需要建立内在机制。
19.×【解析】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是杜威,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20.×【解析】巩固知识的过程是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1、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C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A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答案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3、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A )提出的。 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B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6、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C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答案解析】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童年期。 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YJ6童身心发展( B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B )。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答案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11、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D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答案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答案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13、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
接性动机的概念。
14、掌握学习是由( C )提出的。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布卢姆 D、艾里斯
【答案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1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D )。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答案解析】教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16、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C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答案解析】1776年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 17、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 )。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答案解析】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18、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A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答案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9、( B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 B、波斯纳 C、布鲁纳 D、布鲁巴奇
20、( B )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A、教学工作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
D、教学策略
【答案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C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答案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做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概念。
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B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解析】外向且不稳定的气质是多血质类型的气质。
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答案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答案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答案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9、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D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答案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
于顺向正迁移。
10、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 B )。 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 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 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
【答案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C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答案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做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
过程中的很多概念。
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B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解析】外向且不稳定的气质是多血质类型的气质。
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答案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答案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答案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9、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D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答案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0、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 B )。 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 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 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
【答案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B )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 )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C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 )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