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典与现代园林植物意境营造对比探究

2023-08-03 来源:步旅网


中国古典与现代园林植物意境营造对比探究

Study on Artistic Conception Space of Landscape Planting between Chinese

Gardens and Modern Gardens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大多是和植物密切联系的,古代文人和造园家寄情于植物,以植物作为抒发宣泄情感的媒介,借物言志,寓意造景。由于现代园林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观的不断改变,古代的植物造景理念和意境美的形式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探究,将其与现代园林的植物意境营造进行对比,以更好促进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境

Abstract: A lo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s tied up with vegetation. The ancient literato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expressed their emotion with veget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and altern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of people , the classic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can’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or meet the demands of modern people’s taste .The article explores artistic conception space of landscape planting between Chinese gardens and modern gardens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landscape planting.

Key words: Chinese gardens; Plants landscape; Artistic conception space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指观察者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联想、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植物景观内在的美。(朱钧珍,2003)美的意境给人以艺术享受,能引人人胜,耐

人寻味,意味无穷,触景生情,并有所启示,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人们浮想联翩。

1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意境

1.1中国古代植物意境营造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受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数千年的造园一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植物又是自然界的代表,故在古典造园中,植物是营造意境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古代士人们一方面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约束自身,处世立命,另一方面又以少私寡欲、淡泊恬静等洁身自好、清静无为的思想,来磨炼品性和人格。这种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对中国传统造园的风格和内容具有直接影响,以至模山范水、不加修饰的植物景观,与天地互动的自然景色成为传统造园的主流。另一方面,受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注重“写意方能传神”,山水画为了加深层次,常用散点透视法,而植物配置也吸取了山水画中建筑与树木交叠的方法,如“树石排挤,以屋宇间之,屋后再做树石,层次更深”的做法。

1.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视的是植物的姿态和神韵,以花木性格来象征人的品德。在人们的眼中,许多园林植物都含有特殊的意义。如松柏,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其耐寒、常青、坚强不屈的品格梅花,王安石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之句赞其耐寒,陆游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句亮其节操竹则被用来象征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张九龄称其“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更有王徽之“不可一日无此君”荷花,为水中君子,“香远益清”成为它的品格特征,周敦颐谓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莲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获得诗情画意,而且还能从听觉、嗅觉等感官方面来得到充分的表达。如苏州留园的“闻木犀香”、拙政园的“远香益清”远香堂、承德避暑山庄的“香远益清”、“冷香亭”等景观,则是借桂花、荷花的香气而抒发某种感情。总之,这些反映出季节和时令变化的植物景观,往往能营造出感人的典型环境,并化为某种意境深深地感染人们。

拙政园 远香堂

诗词书画、园林题咏与中国园林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许多园林景观都有赖于诗词书画、园林题咏的点缀和发挥,更有直接取材于诗文画卷者。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亦是如此,如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比具体的园林景物唤起的同类内容更富有诗意。

1.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创作手法

先“体物”,根据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原则,来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主景题材的变化、形变空间形体的变化、色变色彩季相的变化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后“立意”,在体物

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再就是用“比兴”的手法,将作者的情借由植物传递给游园者。

1.4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手段

空间是表达意境的手段,在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方面,主要运用了透景、对景、漏景等造景手法,在植物搭配上主从分明,在空间布局上疏密有致。且充分利用了植物的季相变化,有芬芳气味的特点营造出各有特色的园林意境。

2现代公共园林意境的营造

2.1 现代公共园林与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区别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人们民主思想的提升,公共园林开始走向大众视野,而公共园林相比传统园林,类型更多,因而涉及的主题会更加广泛。不像古典园林的园主大多是士子诗人,深谙诗词文理,以吟咏唱和为雅举,同时又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造园植物配置也以写意、文化意趣为前提,实现其诗情画意的理想境界。现代公共园林的植物造景是在科技不断进步,政治经济又处在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的形势下展开的,即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更着重科学的、具有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作为造景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在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环境、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

两者的建造目的、服务对象不同、形式也就不同,造景要求也就随之而不同,古典园林是由私人建造的,是为家庭服务的,是小体量的,有限的;现代公共园林是为城市人民、为市容、市貌、为城市环境的美化整洁服务的,所以是群众性的,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大体量的,是形成系统的。再有要求不同,前者私人家庭造园是为少数人享受,只追求

欣赏、舒适,而城市绿地担负的功能就远不止欣赏。要求与环境协调、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条件、创设良好的市民生活空间,所以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多样,效果也就具有多方面了。

2.2现代公共园林对古典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传承

现代公共园林意境的营造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主要表现在表达意境的手段上,仍旧沿用了古典造园手法的主从搭配,空间的围与透,植物的文化寓意等。如广州的云台花园的景点“花溪浏香”,其模仿自然溪流,用块石和卵石作驳岸。岸边种植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等观花植物,且花具芳香,呼应“花溪

浏香”的香,而“花”则通过在乔木下种植的色彩艳丽的朱蕉意境。在水石榕树下,搭配了苏铁(Cycas revolute Thunb)、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花叶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n),

对面种植有细叶榕(Chinese Banyan)、花叶艳山姜(Apinia sanderae Hort)、红宝石喜林芋(Philodendron erubescens)等植物体现,并在水中种植有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纸莎草(Cyperus papyrus)、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睡莲(Nymphaea tetraona)等水生植物,一段小小的溪流植物种类却相当得丰富,各类植物成自然式种植,使溪涧显得自然流畅,通过多样的植物种类营造出暗香浮动、花团簇拥的意境。

花溪流香

2.3现代公共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

2.31地域风格主题的植物意境营造

我国的地域广大,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景观。植物景观的创造也属于地域景观的范畴,营造不同意境的植物空间也是体现不同地域特性的方式之一。不同的地域其植物的生长形态就有明显的差异,如北方城市多以雄伟挺拔的针叶树创造地域之美,而江南的水乡则以丛丛的竹林,轻盈的垂柳来形成自然朴实的意境。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植物景观风格。在不同地域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大量采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突出当地的植物风格,以体现不同的地域气息。

在南通一一启东高速公路互通的设计理念中,就充分利用植物景观意境诠释了地域文化的渊源。该初步的设计理念把水作为主要的景观特征,并呈现三种“自然”的景观形态,分别为“水体”、“农业”和“花园”。这三种形态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形态不断深人的影响,从最基本的水,逐渐演变成由人类创造的花园。该设计理念将通过从“城市”到“海洋”概念的过渡来诠释,具体表现为从南通附近的陈桥互通至启东的大生互通的景观变化。首先是采用“花园式”的设计表现人造景观的特点,主要通过简单的几何造型、树木、自然景观的不同表现手法和雕塑之类的硬质景观。由于内在的主题是水,设计概念将主要以表现由内陆向海洋的转变为主。植物的颜色将主要采用深与浅的对比,代表人造的世界。来自地方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当地的特色景观和南通的盐业。其次,在第二种形式“农业”中,将采用更自然的表现手法,表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形相结合。目前正在海门进行的“生态农业园项目”也将作为景观设计考虑的一部分,在设计中包括灌溉通道、池塘和大面积的植栽。蜿蜒的水道会覆盖整个空间。在这个区域,色彩的选择将更注

重多样性。最后,在第三种形式“水体”主要体现向自然过渡后的景观。设计形式将更为自由。设计元素水将被普遍采用。色彩的选择更丰富、多样,象征富饶的海洋。

悦来互通

2.32生态风格主题的植物意境营造

自然界的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其干、叶、花、果的形状、大小、色泽、香味各不相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四季气候变化,产生了花开花落、叶展叶落等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使植物出现了周期性的不同相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欣赏植物季相美的习俗,即在某季节到某某处去欣赏某种特殊的花景或叶景。如北京人在春夏之交去中山公园看牡丹,秋天去香山观红叶,杭州人在秋天去满觉陇去看桂花,到冬天去孤山、灵峰赏梅花等。无论是春季的观花、夏季的观叶、秋季的观果,还是冬季的观枝归根到底都是植物生态美的体现。既然对植物生态美的追求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在现代城市绿地的设计中,植物的生态美也是创造植物空间意境美本质的源泉之一。在现代公共园林中,旨在营造出符合时代气息的“春花新绿”、“夏荫风采”、“秋

色果香”、“冬枝神韵”的植物空间。

2.33时代风格主题的植物意境营造

位于昆明世博园主人口广场的“世纪花钟”,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花卉的植物配置方法,营造“气势非凡”的意境。并与时钟结合,通常用植物材料栽植出时钟12小时的底盘,将指针设在花坛的外面。该植物空间充分结合地形,一般在背面用土或框架将花坛上部提高,形成呈斜面的举面或三面观赏的半立体状的时钟花坛。该花钟用矮牵牛(Petunia hybrid)、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孔雀草(French Marigold)、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小苗栽植配置,面积313.9平方米,直径19.99米(寓意1999年),是世

界上最大的露天花钟,特别引人注目,别有一番情趣。

时代花钟

位于嘉定市工业区的科技广场,其广场的形式来源于芯片上的印刷线路,作为一种在无限可能中对秩序和技术的追求,直接表达了“科技创新”的意境主题,在广场呈规则式种植的树阵和草地,体现了工业对自然秩序的追求40。外围的水杉种植呈跨路的大圆,成为道路中最大的节点:圆形中由不同树种的矩阵分隔成多个不同的空间,次路和通航河道也

穿插其中,造就多变精致的小环境.蕴含精密电子科技的意境。道路以北沿跨路的弧线主要种植鹅掌揪和合欢,街角广场上规则种植木模,陈径河以北的广场上种植银杏树阵,秋天气垫不凡,陈径河以南的生态广场上种植常绿的广玉兰,其外围采用了呈射线状的柳杉树阵形式。由广玉兰、银杏、合欢、柳杉所构成的树阵组合,其外在形式就如同芯片的印刷线路,充分体现了人对科技的渴望,表达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境内涵。

2.34纪念风格主题的植物意境营造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植物和建筑的结合始终担当着历史投影仪的职能,文化的驻留、历史的印记都被它客观如实地反映出来!因此如果把植物意境和建筑艺术看作整个环境空间,这个空间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它所处时代人文历史的记载,是“时代的纪念碑”。建筑是营造空间的艺术,不同的建筑技术、设计方法和建筑材料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主空间和场所;而由植物所构成次空间是对建筑“存在”的强调、对崇高、伟大等精神的心灵崇拜和对历史的留恋。

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9年建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为陵园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者继承我国传统并吸收西方手法,巧妙地顺应山势,成功地创造了这一纪念性的群体

空间。为了突出“纪念”这个主题,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设计手法和技巧。首先在整体布局上,“顺其势,求其形”。中山陵总平面呈钟形,系根据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的警言而构思设计的。再次在色彩运用上,“因其意,饰其物”,整个建筑群以白色为主调,以大片绿色的紫金山作为背景衬托,这一空间色彩处理既突出穆、庄重的纪念性环境的性格,又创造了明快、典雅、亲切的氛围。在整个空间中,由牌坊至陵门为435米长,70米宽的雨道,在四周的植物的掩映下,显得气势不凡。雨道分三行,坦直、沿坡微微向上起,中道与侧道间为宽8米的绿带,规则式群植桧柏(Sabina chinensis)、雪松(Cedarwood)。在这一翠柏葱笼,围合成的墓道上,人们舒展缓步,渐次进人谧静、凝重的环境气氛中。人们感觉的是亲切、和平及仰慕。侧道旁植银杏(Ginkgo biloba)、枫树(Aceracede)等色叶树种,每到秋季,层林尽染,寓意革命的果实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后人更要珍惜革命成果,为国富民强付出辛勤的劳动。

南京中山陵

3现代公共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展望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植物意境营造是我国园林艺术宝贵的财富,现代园林在对其传承上还可进一步探究学习,将其精华加以吸收,促进现代公共园林植物意境营造的进步。

参考文献:



吕文博.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空间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 

胡希军,于慧乐,金晓玲. 云台花园植物意境的营造[A].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观赏园艺

研究进展2015[C].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5.



肖进如、陈保健.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初探[J].江苏建筑,2001增刊:66-69 李琳.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J].广西林业科学,2002(3):47-48 龚婉容.园林意境营造点滴[J].当代建设,2002(4):31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