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思考

2023-07-22 来源:步旅网
第21卷第1期

2013年2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ournalofHulunbeierCollege

No.iV01.21

PublishedinFebruary.2013

关于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思考

金培南

(呼伦贝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

摘要:建设呼伦贝尔新牧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经济二元结构矛盾、解决“三农三牧”

问题的重大举措。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金融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血脉,应在解决资金有效配置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

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牧区建设: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工作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13)01-0064-08

一、呼伦贝尔市牧区概况

呼伦贝尔市牧区共辖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四个牧业旗,土地面积8.48万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280246人.其中牧业人口总数63030人,占牧业四旗总人口的22.49%。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28.8

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l家,农村信用社12家,村镇银行

3家,各家机构网点总数513个。

(二)存贷款等金融业务持续增长

截至2011年12月末,呼伦贝尔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003.7亿元,同比增加l11.3亿元;负债总额980.2亿元,同比增加103.9亿元。

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48.0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

出40.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3.59亿元。牲畜总头数496.58万头只,鲜奶产量47.87万吨,肉类产量5。44万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2.22亿元。保险总收人

1

各项贷款余额489.6亿元,同比增加49.1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795.4亿元,同比增加54.8亿元。

201

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84.6

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增幅达41.9%,高于

1024万元,保险总赔付2989.84万元。二、呼伦贝尔市牧区金融发展现状

(一)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牧区金融机构格局呼伦贝尔牧区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

各项贷款同期增幅32.1个百分点;农牧业贷款余额75.1亿元,比年初增加17.8亿元,增幅达31.1%.超过同期各项贷款增幅19.8个百分点。

201

1年全市针对农牧民、创业、权证、非公

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

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在牧区的分支网点、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牧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等。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

2011年,呼伦贝尔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8类3l家,其中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8

收稿日期:2013-01.26

经济的信贷产品共有20种,贷款余额61.76亿元。占涉农贷款94.19%;贷款累计额为59.58亿元,

累计支持16.98万户农牧户,占辖区农牧户的‘

56.58%;累计支持涉农企业267户,占涉农企业的43.49%。人民银行各旗市支行累计下发支农再

贷款7.1亿元,年内支农再贷款最高实占余额7亿

元;发放涉农涉牧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贴资金共1484笔,金额47110万元。

(三)支农支牧投放不断增加,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作者简介:金培南(1974一)男,呼伦贝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经济学学士.中央民族大学经济

学院中国少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向:少民族经济理论.

.“.

农业发展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2011年累计投放各类政策性粮油贷旗287383-万元,支持企业收

购粮食105488万公斤、油脂2587万公斤。实现粮油收购值349693万元。累计投放准政策性粮食

收购贷款35500万元,支持2家企业累计收购大

豆8267公斤;累计为3户企业发放贸易类企业其

他粮油短期贷款4136万元,收购粮油2310万公

斤;累计为6户企业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0500万元,收购玉米3820万公斤、大麦1362万公斤、大豆1709万公斤、肉羊35603只、肉牛182

头;累计为l户企业发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17000

万元,购入柴油3800吨。购人化肥65000吨;累计为l户企业发放国家储备肉全额补贴贷款2834万元,收购肉羊60万公斤。

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2011年新增惠农卡66019张,激活率97.38%,新增农牧户小额贷款10072万元。有6家支行代理了新农保项目,2家支行代理了新农合项目,新农保、新农合覆盖人口52.5万人,累计归集资金131l万元,累计发放资金435万元。累计发放农村牧区个人生产经营贷款313万元。

三、呼伦贝尔市牧区金融服务现状分析随着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在牧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的牧区正规金融体系。但是,牧业资金投入短缺、牧户和牧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较突出,牧区金融服务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牧区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严重不足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业务向单一粮食收购贷款转变,以

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难以真正突破,牧区金融

服务体系整体功能削弱,难以适应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信用服务站”被强令撤销后,过去每个苏木乡镇都有信用社,每个嘎查村都有信用站的良好局面已经成为历史。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牧区的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牧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而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机构网点大量从牧区撤出,进一步加剧了牧区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的现象。

(二)牧区金融市场缺乏竞争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导致国有银行从牧区退出,各行都采取了撤并网点、收缩权限的集约化经营手段。而且。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农村合作基

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牧区正规贷款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而垄断的牧

区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低效率的。随着农业银行在苏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以及农村牧区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了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牧区金融主渠

道的作用,但是不少信用社却无法长期承担牧区

金融“主力军”角色。

(三)金融服务不能满足牧民的需求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要求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自2004年以来。在中央连续10个“一号文件”的颁布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战略的指导下,牧民收入扭转了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呼伦贝尔牧业四旗为例,2011年牧民人均纯收人分别达到l1433歹改陈巴尔虎旗)、

l

1081元(鄂温克旗)、10804元(新巴尔虎左旗)、

10796元(新巴尔虎右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牧民的财产性收人、转移性收人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受收人水平较快增长和收入预期良好的影响,牧区牧民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牧民消费结构逐步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带动牧区金融服务需求发生相应变化。除牧民常用的存款、汇兑、结算、银行卡等传统银行服务外,消费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也逐渐进入寻常牧民家庭。如牧民在城镇购房需要商品房按揭贷款,牧民购置大件耐用消费品需要个人

消费贷款,征地收入需要银行理财等。这些都要

求牧区金融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提高服务水平。而目前牧区金融服务,明显不能满足牧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四)牧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

畜牧业是高风险性产业,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疫病灾害的影响。以人保财险呼伦贝尔市分公司为例,2011年该公司实现保费收人3.2亿元,其中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保费收人3100万元,全年赔款金额1.38亿元。牧业保险可以为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一种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从而分散和转移畜牧业的高风险。但是。由于当前呼伦贝尔的牧业保险市场发展严

重滞后.导致r牧业风险保障不完备。当前呼伦贝尔牧区牧业保险市场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牧保险规模小,结构不均衡,牧业保险

基本上是空白;

2.牧民参保意识薄弱,导致牧业保险市场的

有效需求不足;

3.保险费率过高,导致部分有需求的牧民也

没有能力参保;

4.缺少必妻的政策支持,农牧业保险机构及

业务处于日益萎缩状态。

(五)牧区资金大量外流

以呼伦贝尔牧区新巴尔虎右旗为例,2011年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126万元,各项贷

款余额18685万元,存贷差达74441万元,存贷

比高达79.93%,其他三个牧业旗的情况也基本类

似。这表明,牧区资金外流现象非常严重,消弱

了新牧区建设的资金保障。其结果是:牧区、牧

业、牧民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牧区经济发展出现恶性循环,牧户特别是牧区中小企业贷款

难普遍存在。按照目前牧区金融机构的布局,在牧区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三大渠道:农业银行曾经占牧区金融主导地位.但是其在商业化改革中,资金投放从农村牧区为主转向城市工商业为主;农村信用社由于经营目标多元化、体制改革不到位,也是牧区信贷资金外流的渠道;邮政储蓄机构过去“只存不贷”的特殊制度安排对于有限的牧区金融资源本身就有漏出效应,虽然在2007年之后开办小额贷款,但由于缺乏引导资金流回牧区的有效政策措施,邮储的大部分资金也从牧区分流出来。

四、关于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加强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由于畜牧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商业

性金融不会也不可能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畜牧业领域,同时.由于牧区市场经济发育缓慢,资本收益率低,作为原来支持牧区发展主力军的农业银行,在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经营理念进行了重大调整,大量精减了在牧区的营业网点。把工作重心从牧区转向了城市.支牧扶牧的作用明显弱

化。在此情况下.牧区原有的农村信用社开始承担起支牧扶牧的重任,成为了目前牧区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牧区的农村信用社规模

普遍较小,资金总量有限,主要承担着对牧户发放小额信贷的职能,而其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贷款利率一浮到顶,与牧区、

畜牧业和牧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还很不相适应。传统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往往局限于粮棉

油等的收购,甚至在个别地域弱化为专门的“粮

食银行”,政策性金融职能发挥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根据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呼伦贝尔牧区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方向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牧区草原生态与环保建设的金融

支持。草原是呼伦贝尔牧区存在的基础,没有呼

伦贝尔草原。就没有呼伦贝尔牧区,就没有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世代逐草而居以牧为生的牧民。自国家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提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新农村建设在呼伦贝尔的具体化和微观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提出了“美丽发展、科学堀起、共享繁荣”的发展目标。把美丽放在首位,就是要把生态环保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发展,都不能以破坏呼伦贝尔的原生态为代价,不能破坏呼伦贝尔美丽的生态环境,坚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老路。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牲畜过载等原因,呼伦贝尔草原已经出现了一定范围的退化,甚至个别地段出现沙化现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这为呼伦贝尔牧区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加强呼伦贝尔

草原的生态保护建设的关键,一是治理,二是保

护。治理主要是指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两条沙带的治理,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旗两级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沙地治理,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沙地面积不断缩减,防沙固沙植被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保护主要是指认真执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政策,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让草原植被得以有效恢复,提高草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地

各级政府都加大了保护力

度。如实施退耕还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出台等。保护的重点是要实施人口收缩战略,把牧民

从不再适宜从事牧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出来,降低牧区草原的人口密度,减少人类生产活动对牧区草原生态的破坏。

无论是牧区草原沙地的治理,还是牧区草原

的生态保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虽然近几年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投人了一定的资金,但由于财政资金总量有限,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的

总需求量庞大,这部份资金缺口。笔者认为:最合适的来源应是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入。

二是加大对新牧区建设中重要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呼伦贝尔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

与农村相比,电力、公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

础设施建设更加滞后。牧区地处半干旱草原。由于深层地下水取水困难,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由于牧区基础施设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并且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在实际

生活中,社会效益更显重要。这也决定了除政策性金融外,其它类型的金融不会进入基础设施建设这块领域。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除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外,大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三是加大对牧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离不开牧区经济的发展。而拉动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则是牧区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实践中,呼伦贝尔牧区常见的发展模式是“公司+牧户”或“公司+牧户+基地”形式。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植根于牧区,能够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广大牧户牧民快速增收致富的一种重要内生力量。它一头连结市场,一头连结牧户,既是鲜活农畜产品的收购者和加工者,也是最终消费品的提供者和销售者。通过拉长农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对农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初级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特别是生产周期较农业生产更长,导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每年集中收购原材料的短期内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由于商业性金融已经在牧区收缩转向城市,

合作性金融无力提供大量资金,新型金融刚刚在牧区起步,不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因此,笔者认为。扶持牧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政策性金融

支持更是不可或缺。

(二)大力加强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合作

性金融支持

在农业银行逐步退出牧区金融市场的过程

中,牧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成为事实上支持“三

牧”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在牧户小额贷款和牧户联保贷款方面,发挥着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替代

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牧区农村信

用社某些贷款产品设计存在先天缺陷,如贷款金额较低、期限较短、利率较高等同题.此外,对新牧区建设中特别是近年来草场流转后日益发展壮大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金融供给,与牧区日益

增长的实际金融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进一步加强新牧区建设的合作性金融支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新牧区建设的实际,及时推出更加适合“三牧”发展需要的各项金融产品。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实际推

出的,而牧区畜牧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与农村农耕经济相比,具有更多特殊之处,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的作用,牧区的农村信用社有

必要结合牧区实际,对原有贷款品种进行创新和优化,推出更加适合牧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农

村地区农村生产主要是春播秋收,相应的金融产品的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一致,基本上都是6

个月至1年的短期贷款。而牧区畜牧业生产周期较长,如奶牛养殖、肉牛培育的生产周期都在2年以上,在与牧民交流中了解到,贷款周期与牧

业生产周期严重不适应,是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为此,牧区的农村信用社有必

要根据牧区实际,推出中长期贷款品种,以更好

地满足牧户畜牧业生产的金融需求。

由于牧区信用环境相对较差,而牧户贷款又缺少相应的抵押和担保,加之农村信用社在牧区金融服务中处于垄断地位,信用社在放贷的过程中,对牧户的贷款利率往往是不做具体区分的一刀切和一浮到顶。这样做,虽然保证了农村信用社利润的最大化,但在客观上,也增加了贷款牧户的利息支出.减少了牧户的资本积累,从长期

看。不利于牧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牧民的增收致富。为此,建议牧区的农村信用社根据牧户的信

用等级和还款能力进行区别对待,对那些信用好、

还款及时、资金需求频率高数额大的牧户给予优

惠利率,对信用较好、能按期还贷的牧户给予基准利率,对信用较差、放贷风险较高的牧户给予

浮动上限的利率。

二是加大对新牧区建设中新出现的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据统计,呼伦贝尔市牧区牧业四旗2012年共有各类牧民合作社295个,涵盖肉

牛肉羊繁育、商贸、旅游、运输等多个领域。各类牧民合作组织的出现,是市场经济不断发育健

全的必然产物,改变了原来牧民在生产、销售领域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有力地

增强了牧民在市场经济中抗御风险的能力,同时

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

加了广大入社牧民的收入。牧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面对广大牧户的正规金融机构,为进一步加大对新牧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就必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牧区实际,加大对新出现的各类牧民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满足其在生产中的金融需求,

帮助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广大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增加牧区的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牧区畜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是认真坚持合作性金融的本质,确保对新牧区建设的有效金融支持。坚持合作金融性质,

进一步发挥好支持“三牧”的主力军作用。由于

历史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的问题虽然被广为诟病,但是不可否认,农村信用社在支持

“三农三牧”方面发挥着其它正规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出

了积极的突出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一些农村合作社已经出现偏离支持“三农三牧”的倾向,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

自身发展经营的最终目标。如2012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农村信用联社更名为呼伦贝尔农村商业银行,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名称的变更,业务范围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必然追求收益的最大回报,长期来看,必将

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到利润率较高的非农部门

和非农产业,其支持“三农三牧”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弱化。由于在牧区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i牧”的绝对主力,如果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

工作重心逐渐偏离“三牧”工作,那么,牧区金融将进一步边缘化,牧区资金将进一步加快外流。

而在缺少资金支持的牧区,.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更加无从谈起。作为牧区地方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出台更多的优

惠政策鼓励信用社加大对“三牧”工作的力度,不断优化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牧区的农村

信用社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大力加强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支持

呼伦贝尔牧区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指分布

在牧业四旗的中国农业银行各县级支行。中国农

业银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业银行相

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

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o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

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笔者认为j加强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发展定位,做名副其实的支持“三农三牧”的农业银行

随着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其经营理

念已发生了明显转变,将业务重心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从目前中国农业

银行的发展趋势看,对第一产业的信贷投入将进一步减少,而对第二、第三产业的信贷投入还将持续上升。除银行前面的农业二字外,中国农业

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工、建、中等国有股份制商业

银行并没有任何区别,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在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中,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

主要就是指加大牧业四旗各农业银行支行的金融‘支持力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业银行支

行受信贷审批权限的制约,对牧区畜牧业的信贷

投人极少。这样,农业银行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虽然叫农业银行,但工作重心和信贷投放却都不在农村和农业,农业银行对“三农三牧”的支持

只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对此,笔者认为,农

业银行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持“三农三牧”的农业银行,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工作重心,从只重城市,忽视农村向

城乡并重转变,充分利用其在农村牧区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多、机构健全的优势,不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支持力度。

2.进一步提高“三农三牧”信贷投放比例,“三农三牧”贷款余额应占到农业银行贷款总额的5Q%以上,对农牧户的个人贷款应占全部个人贷款的50%以上。

3.进一步放开涉农涉牧贷款的审批权限,给基层支行更大的放贷授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能够根据畜牧业生产周期及时满足有关的金融需求。

(二)进一步加大对牧区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牧区的小微企业,是植根于牧区、直接为牧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促进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加快牧区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培育,可以有效地解决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不断增加牧区资本积累,同时,也是牧民创业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牧区的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在产生向农业银行借贷的金融需求后,由于财务管理、抵押担保等原因,往往

达不到银行信贷的有关要求,金融需求在正规渠

道得不到及时满足,大量的小微企业只能通过民

间借贷的方式来解决。可以说,小微企业贷款难,是呼伦贝尔牧区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在个别牧业旗出现了小额贷款公司,但由于其设立时间短、

资金总量有限,总体上并不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加大对牧区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府和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地方政府积极引导,设立牧区小微企业发

展担保基金,积极为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提供担保,解决商业性金融机构惜贷和担心风险不敢贷的问题。

2.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根据小微企业的贷款需

求,灵活设定贷款期限,做到短、中、长期贷款

合理搭配,同时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要赋予基层牧区支行更大的授信权限,以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

3.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经营发展情况和还款能力,灵活设定不同档次的优惠利率,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进一步加大对牧户消费教育等方面信

贷投放

随着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牧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大牧民除了畜牧业生产方面的金融需求外,对消费和教

育方面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加,消费、教育支出也在

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牧民生活的日益富裕,牧民对改善家庭住房、私人汽车、家电升级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并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新牧区建设中,都提出了要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牧民的发展目标,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牧民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牧民自身素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未来生产生活条件成正比,为此,牧民也乐于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和

支出,比如子女教育和就业培训等。虽然从牧民人

均纯收入看。远远要高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但由于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比农区更为恶劣、基础设施更为落后、交通通讯更加不便、生活成本更加高昂。在人均支出方面也远远高于农民的人均支出,收支相抵,基本没有多少结余。以为新巴尔虎左旗为例,2011年该旗牧民人均收人11433元,人均支出12989元,人均支出多于人均收入1556元,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5.8%。为满足消费和教育方面的需要,

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成了许多牧民家庭的现实选

择。面对广大牧民消费升级和教育培训的金融需求,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立足牧区实际,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降低审核门槛,增加信贷投放数量,积极促进牧区消费升级,支持和满足牧民教育培训方面的金融需求。

(四)进一步加大牧业保险对呼伦贝尔新牧

区建设的支持

从呼伦贝尔实际情况看,牧业保险在牧区仍是空白。导致牧区牧业保险空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牧区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投保意识较差,保险机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2.畜牧业生产不稳定、风险高。如果水草丰美,牧民往往大丰收,反之,如遇疫病灾害,则牧民损失巨大,保险机构不仅无利可图,甚至产生巨额赔付;

3.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出险后定损难度非常大,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加之牧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保险机构经常是保费收人大于理赔支出,

.69-

得不到稳定的利润,因而对开办牧业保险缺少积极性。牧业保险的缺失,是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对畜牧业生产经

营缺少必要的保障和救济,出于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考虑和对经营风险的回避,金融机构在贷款投放时。经常会存在“不愿贷”、“不敢贷”的思想顾虑,这迸一步导致在已经存在金融供给抑制的牧区牧民贷款更加困难,成为金融支持新牧区

建设的。瓶颈”。

牧巫保险作为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更好地为新牧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尽快使保险机构开办牧业保险,并支持其做强傲大,是摆在各保险机构和牧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牧业四旗地方财政要对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牧韭保险给予一定补贴支持。风险大、赔付率高、运营成本高昂、经营性亏损等原因,导致

保险机构对在牧区开办政策性牧业保险缺少动

力,而政策性牧业保险又是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和不可或缺环节,为了扎实推进新牧区建设和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牧区地方政府财政有必要也应该对保险机构给予一定补贴支

持。以调动保险机构的积极性。《:农业保险条例》

已经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第2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农业保险工作,建立健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业保险推进、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七条规定,“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保的农业保险标的属于财政给予保险费补贴范围的,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保险费补贴,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与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国家鼓励地

方人民致府采取由地方财政给予保险费补贴等措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国家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应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农业保险条例》施行为

契机,认真落实支持牧业保险发展的有关规定,

努力开创牧区政策性牧业保险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牧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牧民积极自愿投保。呼伦贝尔牧区由于地

处祖国北疆边陲,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牧区的市场经济意识近些年虽然在不断增强,但积极参加保险、加强自我保障的意识还不强。不少牧

民认为,参加保险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支出,但发

生风险的可能性很小,交付的保费等于白白付出。

《牧业保险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

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

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险意识,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加农业保险”。根据以上规定,牧业四旗地方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

意识,引导广大牧民积极自愿投保。

三是保险机构要根据牧区实际,科学设定牧(五)进一步优化牧区信用环境

优化牧区信用环境是加大金融对新牧区建设一是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优化牧区信极加强对牧业保险的宣传,增强广大牧民的保险

业保险查勘、定损和理赔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开办牧业保险,既是牧业生产经营急需,又是国家法律政策鼓励,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惠

牧措施,同时也是解决牧民牧户贷款难的一项重

要基础性工作。开办牧业保险的保险机构要认真贯彻《农业保险条例》,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同时,要紧密结合牧区实际,推出牧民急需、牧户欢迎的保险产品,并科学设立保费费率,合

理设定查勘、定损和理赔程序,注重提高工作效

率,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为广大牧民解决牧业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为积极支持新牧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支持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没有牧区信用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就不可能也不会加大对牧区的

施,支持发展农业保险”。第九条规定,“保险机基层服务体系”。“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业

信贷投放,牧区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牧

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由于资金短缺而受到限制和制约,新牧区建设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进一步优化牧区信用环境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用环境。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是优化牧区信用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从全国范围的大环境看,诚信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合同的履行,最根

保险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牧巫四旗政府应以本的要求就是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的深

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个体诚信意识的不断提升。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意识,是政府义不容辞

的责任。牧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广大牧民群

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使牧民牧户牢固树立“守信为

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只有人人讲诚信、事事重

承诺,社会的整体诚信度才会不断提升,牧区的信用环境才能得以不断优化。

二是积极开展“诚信牧户”、“诚信嘎查”、“诫信苏木”创建活动。优化牧区信用环境,离不开诚实守信的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前些年,牧区金融机构为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做了大量富有成

效的工作,比如开展的“诚信牧户”、“诚信嘎查”、“诚信苏木”创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牧区牧户、村、乡整体诚信意识,贷款到期还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呆帐、坏帐损失进一步下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这一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并实行动态管理。对那些长期以

来始终诚实守信、信誉良好的牧民和企业,金融机构应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下浮优惠,积极引

导诚实守信的牧区信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追究和打击力度。从整体看,绝大部分牧民和牧区企

业都是重诚信、守信誉的,但是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也不排除有极个别牧民和企业存在骗贷、

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对这类不守诚信、把金融

机构信贷资金当作“唐僧肉”的个人和企业,要

坚决加大追究和打击力度。1.依法通过法律程序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个人和企业进行追缴,通过司

法手段追回贷款本息;2.对于骗贷行为除要通过法律程序追回贷款本息外,还要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骗贷行为的法律责任;3.充分运用好诚信“黑名单”制度,及时把不诚信的借款人列人黑名单,

不再向其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让其承担高昂的违约责任;4.加大对反面典型案例的宣传,让违背诚信原则行为的后果家喻户晓,增强潜在借款人的诚信意识。总之,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以确保其诚实守信,不敢违约恶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

参考文献:

【l】刘降斌,刘磊.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王景武,王爱俭.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一一内蒙

古产融结合新思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钱水土,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杨小玲.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M】.中国金

融出版社,2011.

【5】赵焕英.发挥农村牧区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促进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06).

【6】王建民,房东升,闫大川,桑志军,呼格,萨如拉.牧区草牧场流转和金融需求问题研究一一以赤峰市

为例【J】.华北金融2009(S1).

【7】赵燕,师晓娟.积极推进西藏农牧区小额信用贷款发

展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8】姚建平.金融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一一新巴尔虎左旗个例【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08).

【9】刘彦霞.对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北

方经济,2007(08).

[10】红梅.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一一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状况【J】.北方经济,

2009(23).

【11】姚建平,耿凤柱.对呼伦贝尔市农牧区惠农卡业务

发展情况的调查….华北金融,201l(03).

【12】盂慧君,富志宏.牧区新型合作经济:类型问题成

因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13】塔娜.关于加快发展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4】刘散如拉.关于蒙古族农牧民消费观念的几点思考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5】白莹.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16】姚建平,于春梅.对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生态保护与创立牧区新型合作机制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10).

【17】贾生甲.农发行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6(06).

【18】李琼.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3).

【19】宋小琴,路战远.关于内蒙古新牧区建设几个重要

问题的思考….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01).

【20】包诺敏.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SWOT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