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姓名 学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最能体现中国近代不同时期有“侵略”必有“抗争”的正确关系的是( )
A.《辛丑条约》——黄海海战 B.《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D.1937年后日本侵华——台儿庄战役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做官吏幕僚
7.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人礼”的是( )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南昌起义
8.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 ) A.加强君主的权力 B.扩大“三公”的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
9.促使近代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0.阿倍仲麻吕是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负责接待遣唐使的部门应是 ( )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D.刑部 11. 19世纪末标志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局面的事件是( )
A.三国干涉还辽 B.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签订《辛丑条约》 12.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13.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华北事变以后不久 15.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16.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18. 17.1921年,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增强了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使人民获得民主自由权利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②打倒军阀 ③统一中国 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和约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2. 中国近代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虎门销烟 C、抗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23.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长期的、全民族的抗战 B、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
C、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24.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其中“第一项历史任务”主要是指 ( )
A.反帝反封建 B.发展资本主义 C.完成民族独立 D.实现人民富裕 25.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26.请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辱不中折合?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忘盒带!
——《贞观政要》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置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五日不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27.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马关条约》 图三:签订《辛丑条约》
(1) 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6分)
(2)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6分)
(3) 图3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何变化?为什么?(4分)
28.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在西方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进行了哪些不屈不挠的斗争?(4分)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但又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在哪里?(8分)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8分)
2018年秋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试卷副标题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1卷 选择题 (50分)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27.(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28.(1) 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6分)
(2)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6分)
(3) 图3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何变化?为什么?(4分)
28.(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在西方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进行了哪些不屈不挠的斗争?(4分)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但又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在哪里?(8分)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